华师18春《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资料
华师《古代汉语专题》在线作业无忧答案网整理发布
一、单选题:
1.(单选题)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 (满分:)
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
正确答案:——A——
2.(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使用了本义的是。 (满分:)
A君子引而不发。
B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C五色令人目盲
D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正确答案:——A——
3.(单选题)“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中“之”的意思是()。 (满分:)
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的”。
B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变成偏正性的名词词组,以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判断句谓语、表示时间的状语。
C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之作为复句的前一个分句。
D连接动词性词组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表示两者在时间上或事理上的联系。
正确答案:——A——
4.(单选题)司马迁写的《史记》,开创了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的先例。 (满分:)
A编年体
B纪传体
C纪事本末体
D国别体
正确答案:————
5.(单选题)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满分:)
A说悦
B睹覩 答案QQ 1647861640
C置寘
D沽酤
正确答案:————
6.(单选题)“东西植松柏,左右植梧桐”采用了()的修辞方法。 (满分:)
A譬喻
B代称
C并提
D互文
正确答案:————
7.(单选题)许慎关于指事字的定义是()。 (满分:)
A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比类合意,以见指撝。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正确答案:————
8.(单选题)《康熙字典》共分为()个部首。 (满分:)
A214
B540
C250
D200
正确答案:————
9.(单选题)“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采用了()的修辞方法。 (满分:)
A譬喻
B代称
C并提
D互文
正确答案:————
10.(单选题)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
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正确答案:————
二、多选题:
11.(多选题)近体诗的特点是()。 (满分:)
A句数固定
B押韵严格
C讲究平仄
D要求对仗
正确答案:————
12.(多选题)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大家及其著作是()。 (满分:)
A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B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C桂馥《说文解字义证》
D王筠《说文句读》
正确答案:————
13.(多选题)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 (满分:)
A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和形容词性、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和行为的联系。
B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
C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D表示假设。
正确答案:————
14.(多选题)对“假借”和“通假”表述正确的是()。 (满分:)
A“假借”,也叫“本无其字的假借”。
B“六书假借”,或“造字假借”,其特点是久借不还。
C“通假”也叫“本有其字的假借”。
D“同音通假”,或“用字假借”,其特点往往是偶尔一用。
正确答案:————
15.(多选题)对特殊代词“者”和“所”的用法描述正确的是()。 (满分:)
A二者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
B二者都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必须放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或后面,构成“者”字结构或“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
C“所”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前,使之成为名词性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者。
D“者”字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之后,构成名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主动者。
正确答案:————
16.(多选题)古代汉语的判断句有哪些形式?() (满分:)
A两个名词性词组并列,如:荀卿,赵人。
B不用判断词,句末有语气词“也”,如:张骞,汉中人也。
C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如:陈轸者,游说之士。
D主语用代词“者”复指,句末有语气词“也”,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正确答案:————
17.(多选题)以下属于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的是()。 (满分:)
A響
B色
C江
D河
正确答案:————
18.(多选题)以下对介词“于”的用法解释正确的是()。 (满分:)
A“王坐于堂上。”——“于”表示“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表示“给”。
C“季氏富于周公。”——“于”引进比较的对象,意思是“比周公更富有”。
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为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正确答案:————
19.(多选题)以下属于古今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的是()。 (满分:)
A谣言
B下流
C吹嘘
D爪牙
正确答案:————
20.(多选题)以下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满分:)
A吾
B我
C余
D予
正确答案:————
三、判断题:
21.(判断题)先秦时期的人称代词复数形式是在第一、第二人称代词后加“侪、等、辈、曹、属”。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2.(判断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三省六部,组成中枢机构。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3.(判断题)古代汉语也常常出现“是”字,但它往往不是判断词,而是代词。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4.(判断题)上古尊卑等级森严,尊封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称平辈或尊辈则不能称名,只能称字。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5.(判断题)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发音部位的不同分为唇、舌、齿、牙、喉五类,叫做“五音”。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6.(判断题)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7.(判断题)“走”本来指跑,如《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后来指步行,行走。词义发生了转换。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8.(判断题)如果违反了平仄格式就叫“拗”;在一句是出现了“拗”之后,改变相应的字的平仄格式,使诗句重新获得音律上的和谐,就叫“救”。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9.(判断题)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林纾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30.(判断题)古人读书时在一句话完了的地方,在字的旁边加一个点或一个圆圈,这叫“句”,在一句话没有完,但读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停顿的地方,就在字下面加一个点,这叫“读(dòu)。”合起来就叫“句读”。 (满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更多资料请进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