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老师 发表于 2018-4-30 12:40:23

中石油北京2018春《宏观经济学》第三次在线作业参考

2018春宏观经济学第三次在线作业
1.下列哪些不是财政政策的内容:(2.5分)
无忧答案网整理提供

    A、公共工程支出
    B、政府购买
    C、转移支付
    D、公开市场业务
2.下列哪些是浮定汇率制的特点(2.5分)
    A、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
    B、减少国家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
    C、一国的中央银行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和黄金储备
    D、减少国际上的外汇投机
3.下面()是正确的(2.5分)
    A、人均实际GDP水平在国与国之间差异很大,人均实际GDP增长率在国家之间很相似
    B、生产力和政府的政策联系并不紧密
    C、人均实际GDP水平是经济繁荣的标准指标,人均实际GDP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的标准指标
    D、生产力可以用人均实际GDP来衡量
4.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之和:()(2.5分)
    A、大于1的正数
    B、小于2的正数
    C、零
    D、等于1
5.下列()不包括在GDP里面(2.5分)
    A、不支付报酬的家庭清洁保养劳动
    B、律师和发型师提供的劳务;   
    C、自己使用的房屋的估计租金;
    D、居住在美国的外国人的产出。
6.如果加拿大实行浮动汇率制,当美国的货币供给增加、物价上涨时,(2.5分)
    A、加元将升值
    B、加元将贬值;
    C、加拿大银行将不得不购买外国货币
    D、加拿大银行将不得不卖出外国货币。
7.下列哪些不是固定汇率制的特点(2.5分)
    A、有利于一国经济稳定
    B、减少国家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风险
    C、一国的中央银行不需要过多的外汇和黄金储备
    D、减少国际上的外汇投机
8.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2.5分)
    A、无数个
    B、一个
    C、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D、一个或无数个
9.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2.5分)
    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有
10.国内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2.5分)
    A、间接税
    B、直接税
    C、净出口
    D、折旧
11.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2.5分)
    A、名义汇率的所有变动都产生于物价水平的变动
    B、有较高通货膨胀的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
    C、同样商品以不同货币的标价相同
    D、购买力平价低估了一个国家货币的价
12.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货币创造乘数是(2.5分)
    A、0
    B、1
    C、10
    D、无限大
13.如果一个大学生刚毕业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2.5分)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以上都不对
14.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5年期间的价格水平将:(2.5分)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15.实际利率与储蓄之间的关系(2.5分)
    A、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上升。
    B、实际利率上升,将导致储蓄下降
    C、实际利率上升,可能导致储蓄上升,也可能使它下降
    D、实际利率上升,不会导致储蓄任何变化
16.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对哪项有影响(2.5分)
    A、GDP
    B、.NDP
    C、NI
    D、PI
17.下列哪些项目不属于要素收入但被居民收到了(2.5分)
    A、租金
    B、银行存款利息
    C、红利
    D、养老金
18.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下降,将使(2.5分)
    A、中国商品相对便宜,美国增加对中国商品的进口
    B、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C、中国商品相对便宜,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D、中国商品相对昂贵,中国增加对美国商品的进口;
19.下列哪些是M2的一部分(2.5分)
    A、旅行支票
    B、活期存款
    C、储蓄存款
    D、其它支票存款
20.下面哪些交易会增加美国的净出口(2.5分)
    A、一个美国艺术教授暑假参观欧洲的博物馆
    B、巴黎的学生观看斯瓦辛格的电影。
    C、一个美国公民购买一辆沃尔沃新车
    D、加拿大公民为了避开加拿大的销售税在美国北部一家商店购物
21.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获得的收入。(2.5分)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以上答案都可能
22.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将(2.5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以上答案都可能
23.某国对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减少,可能是由于(2.5分)
    A、通货膨胀率上升
    B、利率上升
    C、个人所得税减少
    D、总产出增加
24.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2.5分)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25.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政府支出增加会使(2.5分)
    A、总需求曲线右移一段时间
    B、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
    C、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永久右移
    D、总需求曲线永久右移,在连续几个时期后,新的均衡水平在更高的通货膨胀率上
26.如果某人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属于(2.5分)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永久性失业
27.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2.5分)
    A、黄金和外汇储备减少
    B、本国货币升值
    C、国内产出水平下降
    D、本国物价水平下降
28.下列哪项不列入今年中国GDP的核算(2.5分)
    A、诺基亚公司在北京投资了一个新厂
    B、海尔公司出口到美国一批彩电
    C、购买一辆二手汽车
    D、政府修建高速公路
29.小李从自己的活期帐户中取出100元将其存入了自己的储蓄帐户,那么M1()M2()(2.5分)
    A、增加;减少
    B、增加;没有变化
    C、没有变化;增加
    D、减少;不变
30.自然失业率()(2.5分)
    A、与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关系
    B、与货币供应量有关
    C、总是为0
    D、影响长期总供给曲线的位置
31.下面哪一个不是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2.5分)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3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在IS曲线的左下方和LM曲线的左上方区域,这表示:(2.5分)
    A、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33.假定封闭经济中,GDP为10000,消费为6500,税收为2000,政府支出为()时,国民储蓄等于1000。此时,政府是()(2.5分)
    A、2500赤字
    B、2500盈余
    C、1000赤字
    D、1000盈余
34.A国不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该国的GDP为200亿美元,政府征税40亿美元,向家庭支付30亿美元的转移支付。消费等于150亿美元,投资等于20亿美元。那么A国政府储蓄为(),A国政府购买了价值()的商品和服务。(2.5分)
    A、-20亿美元30亿美元
    B、10亿美元30亿美元
    C、-10亿美元40亿美元
    D、回答该问题的信息不充分
35.下列()无助于提高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率(2.5分)
    A、技术进步
    B、家庭储蓄的增加
    C、货币供给增加
    D、技术人员从国外的流入
3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2.5分)
    A、消费物价指数表示相对于基年一篮子物品与劳务的费用
    B、实际利率是通常所公布的利率
    C、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消费掉的物品与劳务的物价水平
    D、消费物价指数随GDP构成的变化而自动的改变物品与劳务的组合
37.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政府采购的是(2.5分)
    A、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
    B、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
    C、政府订购一批军火
    D、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薪水
38.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2.5分)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3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2.5分)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少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0.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2.5分)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可能
更多中石油学习资料请进无忧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石油北京2018春《宏观经济学》第三次在线作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