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 新闻采编与写作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新闻采编与写作》第一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事先无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突发性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是——。
①突击采访 ②巡回采访 ③常驻采访
2、要写出有深度、力度和厚度的报道,需要采用的采访方式是——
①个别访问 ②蹲点 ③电话采访
3、所谓——,即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①新闻线索 ②新闻敏感 ③新闻价值
4、在新闻价值要素中,——是指新闻事实中引人喜闻乐见的特质。
①显著性 ②趣味性 ③时新性
5、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指的是——
①报道思想 ②新闻线索 ③新闻敏感
二、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要使思想性与可读性有机统一,业务手段上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引而不发,含而不露 ②借用知识,纠正偏见
③增强趣味,寓教于乐 ④合理想象,艺术加工
2、新闻价值要素中的接近性,主要是指——
①地理上接近 ②职业上接近
③年龄上接近 ④心理上接近
3、调查会的效果——
①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②互相启发,开阔思路
③及时验证,更为真实 ④气氛融洽,畅所欲言
4、创造访问条件,包括——
①掌握提问技能 ②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
③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5、提问的注意事项——
①宜简洁 ②宜具体 ③宜浅显 ④宜间接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记者到分工范围以外地区的采访活动叫易地采访。( )
2、传播信息是思想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 ( )
3、西方新闻界把新闻价值称作“新闻嗅觉”。( )
4、新闻报道应当“用脚跑、用眼写”。 ( )
5、思想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统一,是新闻报道的规律和业务手段,也是宣传的一个艺术。 ( )
6、报纸传播新闻的工作现已进入解释性阶段。( )
7、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8、新闻不应该具有现场感。 ( )
9、借助直接引语、利用“化名”等等,都属于用事实说话的方法。( )
10、只要原封不动或是稍加穿靴戴帽地把领导机关、业务部门的决定、指示或会议文件报道出去,就算有了思想性、指导性。 ( )
四、名词解释(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新闻的思想性
2、新闻敏感
3、新闻线索
五、简答(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新闻报道失实的原因
2、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3、新闻写作怎样才能较好地用事实说话
4、新闻记者的知识修养包括哪几个方面
5、新闻敏感的培养途径
六、应用题(10分)
如果要采写一篇本单位、本部门的先进模范人物的报道,请你制定一份采访方案。
江南大学作业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