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作业答案 发表于 2018-5-28 12:30:53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艺术概论Ⅰ》第3阶段参考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艺术概论Ⅰ》第五章至第六章(总分100分)
            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现代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曾把艺术作品的特性解释为“有意义的形式”。
中国B、日本C、韩国D、英国
2、英国()亨利·摩尔在其青铜或大理石作品中向欣赏者充分表现出物质材料的审美意蕴。
剧作家B、音乐家C、雕塑家D、油画家
3、“意境”作为一个美学概念,最早出现在()的文学创作与批评中。
新石器时代晚期B、春秋战国C、魏晋南北朝D、元朝
4、在唐代,诗人()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等创作见解。
黄公望B、苏轼C、刘禹锡D、李清照
5、《艺术与错觉》是()的著作,这本书就知觉与错觉,特别是空间错觉展开了讨论。
A、贡布里希B、王朝闻C、于润洋D、鲁虹
6、不属于艺术美的特征的是()。
A、超越现实生活的永恒性      B、广泛的传播性
C、高于生活的独创性          D、超越现实生活的导向性
7、属于艺术形式的构成要素的是()。
A、外显的艺术语言B、内在的审美情趣C、外显的审美情趣D、内在的艺术语言
8、不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的是()。
认识功能B、教育功能C、审美功能D、经济功能
()认为“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
勃鲁盖尔B、库尔茨C、张彦远D、孟塞尔
10、中国画古代美学理论中,()与创造作品的意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A、随类赋彩B、虚实相生C、天人合一D、道法自然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3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艺术可以(   ),指艺术的认识功能。
A、成教化B、助人伦C、穷神变D、测幽微
2、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艺术可以“怡悦情性”,并非指艺术的(   )功能。
道德教化B、认识C、审美D、启蒙
3、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作品包括(   ),成为了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欢乐颂》B、《田园交响曲》C、《夏日遗失的二十七个吻》D、《春天的十七个瞬间》
4、文学语言是由(   )组成的。
人民口头语言B、生活语言C、书面文字语言D、生产工作语言
5、属于美术语言的是(   )。
A、线条B、色彩C、构图D、配器
6、艺术作品的意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层次(   )。
寓于各类物质材料的层次      B、作品的意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
C、文化意义                  D、现实意义
7、艺术作品的意蕴指(   )。
A、内在含义B、内在意义C、内在意味D、内在精神
8、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   )。
A、艺术出版社B、艺术市场C、艺术院校D、艺术家
9、意境可被认为是(   )的融合。
A、意B、境C、情D、景
10、属于在艺术作品结构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有(   )。
A、主次B、虚实C、取舍D、明暗三、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你认为对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认为错的题后括号内打一个“×”。)
艺术作品中的真、善、美是相互分割的。()
美育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回味在艺术接受中处于高级阶段。()
艺术作品中的“差异”和“陌生”是有一定限度的。()
艺术欣赏中的联想和想象会因不同的艺术门类所采用的不同艺术语言和存在方式而不同。()
6、艺术的欣赏不容许带有错觉。()
7、在艺术欣赏中可以带有感情。()
8、艺术的欣赏只能够通过感性。()
9、因为难以概括出中心思想,《红楼梦》可被认为是多主题的。()
10、知觉包括错觉。()四、名词解释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艺术美
2、意境
3、格调
4、品味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艺术接受的社会环节有哪些?
2、艺术的审美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共20分。)
1、艺术批评的作用是什么?江南大学作业资料无忧答案网整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南大学2018年上半年《艺术概论Ⅰ》第3阶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