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大18秋《中外教育史》第三次离线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第三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第六章至第八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1922年我国颁行的“壬戌学制”,即“六三三学制”是从()引进的。
A. 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前苏联。
2、19世纪在教学论中存在着“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两种对立的理论。那种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记忆、注意和()的观点属于前者。
A. 思维。
B. 知识。
C. 技能。
D. 上述三者并重。
3、近代英国人洛克、法国人卢梭、德国人赫尔巴特和中国人张之洞都留下了各自的教育著作,与他们几位对应的教育著作是下面的第()组答案。
A. 《爱弥尔——论教育》、《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劝学篇》。
B. 《教育漫话》、《普通教育学》、《爱弥尔——论教育》、《劝学篇》。
C. 《教育漫话》、《劝学篇》、《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
D. 《教育漫话》、《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劝学篇》。
4、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实业、职业类中学,例如()。
A. 英国的技术中学、现代中学;德国的实科中学;美国的文实中学和综合中学的实业科、职业科;日本的工业学校、商业学校、农业学校等等。
B. 英国的实科中学;德国的技术中学、现代中学;美国的工业学校、商业学校等;日本的文实中学、综合中学的实业科、职业科等。
C. 英国的实科中学、技术中学;德国的现代中学;美国的文实中学、综合中学的实业科、职业科;日本的工业学校、商业学校等。
D. 英国的技术中学;德国现代中学;富兰克林的文实中学;日本的文实中学。
5、作为“二战”后日本教育根本大法和教育改革依据的教育法案是()。
A.《教育敕语》。
B.《教育基本法》。
C.《修订教育令》。
D.《学校令》。
6、近代教育家洛克、卢梭、裴斯塔洛齐、赫尔巴特的国籍与()组的答案相对应。
A. 法国、英国、瑞士、德国。
B. 英国、法国、德国、瑞士。
C. 英国、法国、瑞士、德国。
D. 瑞士、英国、法国、德国。
7、主张“重视奖励,但不用奖品取得儿童的欢心”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洛克。
C. 卢梭。
D. 裴斯塔洛齐。
8、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A. 联想、明了、系统、方法。
B. 方法、明了、联想、系统。
C. 明了、联想、方法、系统。
D.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9、美国现代派教育家杜威把自己的主张比作教育领域的一次“天文学革命”,意思是()。
A. 从前教育中教师是“小宇宙”,杜威则主张学生是“小宇宙”。
B. 从前教育中教师是“太阳”,杜威则主张学生是“太阳”。
C. 从前教育中教师是“小宇宙”,杜威则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小宇宙”。
D. 从前教育中教师是“太阳”,杜威则主张教师和学生都是“太阳”。
10、斯宾塞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知识。
A. 科学。
B. 技能。
C. 道德。
D. 人文知识。
11、进入20世纪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中学课程有所变革,主要是加强了()。
A. 现代哲学人文科学的教育。
B. 艺术教育。
C. 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授。
D. 现代哲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的教育。
12、“恢复基础教育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所发生的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3、在()的实践中,陶行知总结、创立了“小先生制”。
A. 生活教育。
B. 普及教育。
C. 职业教育。
D. 战时教育。
14、60年代前苏联进行了教学设备现代化的建设,其中最突出的成绩是()。
A. 在高等学校里实行专用教室制度。
B. 在初等学校里实行专用教室制度。
C. 在中等学校里实行专用教室制度。
D. 在职业学校里实行专用教室制度。
15、中国近代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而不是培养官员的教育家是()。
A. 梁启超。
B. 陶行知。
C. 蔡元培。
D. 张之洞。二、判别、改错并扼要说明理由(正确打√、错误打×,无论正确与否都要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赫尔巴特之所以被称为“传统派”教育思潮的代表,主要因为他主张教学要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基础。
判断:
改错:
理由:
2、瑞士近代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的“劳动教育”是面向所有儿童的。
判别:
改错:
理由:
3、维新派注重西政的学习和洋务派学西政是相同的。
判别:
改错:
理由:
4、据1964年调整后的教育行政体制,英国政府的“教育和科学部”要负责制定国家教育标准,也可以向地方当局和其他办学团体发出指示。
判别:
改错:
理由:
5、20世纪以来,各国在发展教育上相互影响、互相借鉴,不再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了。
判别:
改错:
理由:三、语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绅士教育论。
2、“教育性教学”。
3、“永恒学科”。
4、《国防教育法》。
5、“高难度教学”原则。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简述马卡连柯关于集体教育的基本原则。
2、简述中共中央1985年《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内容与主要精神。五、论述题(18分)
1、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并谈谈对现在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启示。
附: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 2、(A) 3、(D) 4、(A) 5、(B)
6、(C) 7、(B) 8、(D)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二、判别、改错并扼要说明理由(正确打√、错误打×,无论正确与否都要说明理由。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判别:×
改错:赫尔巴特之所以被西方教育界称为“传统派”教育思潮的代表,主要是因为他的教育目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理论。
理由:他主张教育要培养能“服从”的人、教育管理强调惩罚和教学组织按教师设计的程序进行,与“现代派”教育家的理论正好相反。
2、答:判别:×
改错:瑞士近代教育家裴斯塔洛齐主张的“劳动教育”不是面向所有儿童的。
理由:在裴斯塔洛齐看来,只有下层民众的子弟才有接受劳动教育的必要,而有钱有势的贵族及其子弟就不需要接受劳动教育。
3、答:判别:×
改错:维新派注重西政的学习和洋务派学西政是不同的。
理由:洋务派所谓西政学习,最多如张之洞主张的那样学习资本主义的学校、地理、赋税、武备、劝工、通商等规章、律例;而维新派则主张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锻炼和提高资产阶级从事政治活动的能力。
4、答:判别:√
改错:
理由:与1944年《巴特勒法案》相比,英国新体制下政府增强了对地方教育的调控权,要负责制定国家教育标准,也可以向地方当局和其他办学团体发出指示等等。但地方当局仍有广泛的自治权力,比如学校官员的任免、教材编写与选择等等。
5、答:判别:×
改错:20世纪以来,各国在发展教育上相互影响、互相借鉴,但主要国家都仍保留着自己的教育传统。
理由:最典型的例证,就是教育领导体制上英国仍然实行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体制,法国依然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的领导体制,而美国仍旧是典型的地方分权的领导体制。 三、语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答:这是英国近代教育家约翰·洛克提出的教育主张。他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是培育“绅士”,即培育“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这种人应该具有健康的身体,能使精神保持正常,并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学问。洛克还就绅士教育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2、答:这是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他从“美德”教育的目的论出发,首次明确提出传授知识和培养道德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世上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就无从实施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他反对“无教育的教学”,要求教育者应该按照教育目的来进行教学,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德行。这一观点是对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3、答:这是美国20世纪30年代永恒主义教育思潮的课程理论。该思潮从“真理知识”引申出“永恒学科”,认为只有通过这类学科的教学,才能发展共同的普遍的人性,因而它们应成为学校课程的核心。这种学科主要是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等方面的伟大著作。
4、答:1958年9月颁布,这是战后美国重要的教育大法。此前前苏联成功发射了首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由此感到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于是采取“紧急措施”,以立法形式规定了美国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是联邦政府加大投资,来改进从初等教育至研究生院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科技人才。《国防教育法》对战后美国教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
5、答: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三原则之一,认为只有以高难度进行教学,才能引起学生思考,促使学生在学习时产生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这里所谓的“难度”限于与学生所学内容相近、可以理解、凭努力能够克服的知识区域的难度。赞科夫反对小学教给学生的知识面过浅而狭窄,且单调的多次重复。四、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答: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前景教育”原则。指教师应为集体制定一个远景路线,把每一前进目标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引导学生集体由近及远地向前发展,其中远景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二是“平行教育影响”原则。指教师对集体和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教育和影响是同时而平行的;教师和整个集体对集体中某一成员的教育、影响和作用是同时而平行的;教师给予个人的作用和影响,通常曲折地通过集体或在集体中表现出来。
2、答:其具体内容和主要精神有:(1)规定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2)提出了改革的根本目的: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3)明确了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结构;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教育思想、内容和教学方法:强调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生。这一《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中国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五、论述题(18分)
1、试比较赫尔巴特与杜威教学理论的差异,并谈谈其中的启示。
答:两位教育家所处时代不同,代表着不同的教学流派。其教学理论的主要差异有:(1)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同。赫氏主张教师应该对学生严格管理、教师依据心理学理论设计;杜氏则提出学生中心(是太阳),学生设计;(2)教学组织的不同。赫氏注重按所设计的四个阶段传授知识,杜氏则让学生从自身经验中学习,教师适时提供所需知识;(3)教学方法和依据的材料不同。赫氏依据既定教材教学和练习,杜氏则力倡“从做(活动)中学”;(4)教学价值不同。赫氏主张“教育性教学”,杜氏则声称“生长之外无目的”;(5)教学场合不同。赫氏在课堂为教学场所,杜氏没有固定场所。——总之,主要差别在于教学是否按前人知识、课堂讲授和教师作用等“三中心”开展教学。
谈谈你对两种教学理论的评价,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进行合理借鉴。
关于答案可以联系QQ 1647861640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