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法理学》复习题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法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从认识论角度,法学可分为( )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C.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 D.立法学和法解释学2.研究马克思主义法学的根本方法是( )。 A.社会调查方法 B.系统论方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D.法律解释方法3.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孟德斯鸠4.法典编纂是指( )。A.对原有全部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B.在不改变原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加工C.对属于某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加工,编织成新的系统化的法律文件,是一种立法活动D.不是一种立法活动5.法可以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这种划分方法所依据的是( )。A.法的历史渊源 B.法族
C.法系 D.法的历史类型6.部门法划分的主要标准是( ) A.法律调整方法 B.法律数量 C.法律调整对象 D.法律原则7.关于部门规章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部门规章的效力等同于行政法规
B.部门规章的效力低于行政法规
C.国务院总理签署公布部门规章
D.部门规章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规则构成要素的是哪一项?( )A.假定 B.行为模式 C.法律后果 D.概念9.下列所述的法律原则不属于公理性原则的是哪一选项?( )A.《民法通则》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的原则B.《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C.《婚姻法》规定,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则D.《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10.调整国家与普通个人之间的关系的法律是( )
A.根本法 B.成文法
C.公法 D.一般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些权利属于()A.现实权利B.一般权利C.普通权利D.集体权利12.下列法律中,哪一个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
A.婚姻法 B.合同法
C.律师法 D.劳动法13.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民商法法律部门( )
A.担保法 B.继承法
C.国家赔偿法 D.公司法14.下列法律中,哪一个不属于我国的行政法法律部门( )
A.治安管理处罚法 B.行政处罚法
C.食品安全法 D.反垄断法15.我国宪法规定: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包含的义务属于( )
A、一般义务 B.特殊义务 C.相对义务 D.道德义务16.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 A.对世权和对人权B.原权利和救济权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D.公权利和私权利17. 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A.对世义务 B.特殊义务C.救济义务 D.基本义务18.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律承了其父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 )A.车祸B.甲的父亲死亡C.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D.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19.下列哪一社会关系属于法律关系?( ) A.未经国家认可的收养关系 B.五线谱合唱团内部的团长与团员关系C.家长老孔与其未成年子女小孔的监护关系D.老金与小孙的忘年交关系20.肖像权属于法律关系客体中的( )
A.作为 B.不作为C.精神财富 D.物质财富21.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单向法律关系的是( )
A.不附条件的赠与关系 B.债权关系C.相邻关系 D.婚姻关系22.田某打架斗殴,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其罚款50元,这种处罚属于下列哪一种?( ) A.刑事制裁 B.行政制裁 C.违宪制裁 D.民事制裁23.朱某因侵犯王某的名誉,被人民法院责令消除影响,恢复王某名誉。这种法律制裁属于( )
A.刑事制裁 B.民事制裁
C.行政制裁 D.违宪制裁24.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 ) A.社会变革 B.废除旧法,创制新法C.新政权推翻旧政权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25.最早提出划分公法和私法学说的学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帕皮尼安
C.乌尔比安 D.卢梭26.我国法律的制定程序中的最后一个步骤是 ( ) A.法律草案的公布 B.法律草案的表决和通过 C.法律的公布 D.法律草案的审议27.下列哪种行为在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体系中,属于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 )
A.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检察院和法院的工作进行监督
B.纪检、监察委员会对某法官的违纪行为进行审查
C.法院对某检察员的犯罪行为进行审理
D.检察院对某公司经理的贪污犯罪行为起诉后,向该公司提出司法建议28.曾某已经通过了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他认为有关部门会批准他的申请,并向他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这表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 A.教育作用 B.指引作用 C.评价作用 D.预测作用29.在法律解释的诸方法中,首先使用的一般是( )
A.目的解释 B.体系解释
C.历史解释 D.文义解释30.法律格言说:“紧急时无法律。”关于这句格言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在紧急状态下是不存在法律的B.人们在紧急状态下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可以不受法律处罚C.有法律,就不会有紧急状态D.任何时候,法律都以紧急状态作为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二、多项选择题1.法学是( )。A.一门如何组织和运用国家权力的学问B.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C.确认和保护社会成员权利义务的学问D.具有阶级性的科学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属于( ) A.根本法 B.一般法C.公法 D.成文法3.清理法规可能产生三种结果,分别是( )。 A.明令废止 B.责成修改C.延长法律效力 D.直接修改4.授权性规范的表现形式包括 ( )
A.规定主体可以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B.规定主体可以请求相对义务人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
C.规定主体可以要求国家机关予以帮助或救济的规范
D.不禁止主体作出(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规范5.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活人 B.物C.行为 D.精神财富6.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法律制裁的是( )A.国家公务员车某因违法失职受到降级处分
B.驾驶员胡某开车时不小心将一行人撞成轻微伤,乙主动赔偿了该行人1000元
C.公民戈某犯盗窃罪,但因有立功表现,法院判决免除其法律责任
D.党员丁因违反党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7.封建制法的主要特点是( )
A.确认和维护封建主的统治 B.维护封建等级特权
C.习惯法是主要法律形式 D.极端的残酷性8.依据我国宪法和组织法,当代中国的司法机关包括( )A.公安局 B.司法局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9.法的正式解释包括(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 D.官方解释10.一个规则适用案件于甲案件,乙案件在实质上与甲案件类似,因此,这个规则也适用于乙案件。这种推理( ) A.是演绎推理 B.是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 D.属于辩证推理11.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是(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有权解释 D.规范性解释12.我国古代“德主刑辅”、“隆礼重法”体现了( )思想 A.德治 B.法治C.人治 D.礼治13.法对秩序的维护作用包括( )A.维护阶级统治秩序B.维护权力运行秩序C.维护经济秩序D.维护社会生活秩序14. 关于法和国家之间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 A.法有赖于国家 B.法需要国家强制力的保障C.法相对于国家权力有相对独立性 D.国家权力的组织和运行需要法15.法与道德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哪几个方面( ) A.表现形式 B.违反后果C.调整方式 D.调整对象三、名词解释1.不成文法2构成性规则3.权利4.行为能力5.法律事实6.程序法7.法律制裁8.法律部门9.公理性原则10.法的编纂11.法律解释12.法制改革13.法律职业14.立法15.守法16.人权四、简答题
1.简述法律行为的特征2.简述法发展的规律3.简述法律关系的特征4.简述法对自由的保障作用5.简述法律职业的思维的特点6.简述法的正式渊源7.简述立法的特征8.简述法律全球化的表现五、论述题1.试述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2.试述权利和义务的关系3.试述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和原则4.试述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区别5.试述法律移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6.试述法治与人治的区别7.试论法的局限性8.论述法律程序的作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