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练习题一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练习题一答案一、知识问答
1、苏洵、苏辙 2、李清照、“易安体” 3、《游褒禅山记》、《读孟尝君传》4、《西厢记诸宫调》 5、《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二) 6、《弇州山人四部稿》 7、《卖柑者言》
8、《梁状元不伏老》、《僧尼共犯》 9、神韵 10、侯方域、魏禧、汪琬
11、晏殊、晏几道
12、孙权
13、虞集、杨载
14、《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五
15、《宝剑记》
16、《窦娥冤》
17、徐渭、李开先、汤显祖(任选其二)
18、《李氏焚书》、《续焚书》、《李温陵集》(任选其二)
19、《亭林诗文集》、《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后两项任选其一)
20、方苞、刘大櫆、姚鼐
21、易安、易安体 22、《庆湖遗老诗集》、《东山寓声乐府》(任选其一) 23、《审势》、《审敌》、《权书》、《衡论》、《心术》、《远虑》、《管仲论》、《六国论》(任选其三) 24、《西厢记诸宫调》 25、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二、名句识记
1、冻雷惊笋欲抽芽 2、欲把西湖比西子 3、稻花香里说丰年 4、尘满面,鬓如霜
5、又岂在朝朝暮暮。 6、一一风荷举。 7、深巷明朝卖杏花 8、我劝天公重抖擞
9、千里共婵娟 10、只有香如故
三、内容理解
1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平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
2(1)塑造了敢于反封建压迫的灾民张撒古的形象和为民除害的清官包公的形象。包公的形象,既有历史上包公的刚正不阿,又有不同史载的幽默风趣,是个平民眼中亲近平和的清官形象。(2)喜剧色彩——第三折写包公乔装私访引起妓女王粉莲和两个贪官的误会。
3、《红楼梦》彻底突破了古代长篇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用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全书由神话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构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宏大结构,把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同时书中的每个事件无不百面贯通,筋络相连,都有它的来龙去脉;各个事件互为因果,连环勾牵,毫不间断。可以说,《红楼梦》是作者用生活的彩线织成的一幅艺术巨锦,巧夺天工而又自然浑成。
4、上片前五句写临别所见,以柳寓离别之情。柳在古代常被寄以留别之情,古人即有折柳送别的的说法。词以柳起兴,借柳写离愁,并将场景设于清寒的春天,更增离别之愁绪。
5、此词是稼轩借登临之际,抒发自己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抑郁之情。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下片连续运用三个典故,通过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表现了他怀才不遇、年光虚度的愤慨和苦痛。这首词沉雄豪壮,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
6、《儒林外史》通过对儒林文士生活和精神状态的现实主义描写,绘制出一轴色彩斑斓的士林人物长卷。它以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为中心,站在俯视整个封建文化的高度,对科举制度统治下的儒林群像和儒林心态作了深刻的剖析,既是一部儒林丑史,又是一部儒林痛史。不仅如此,作者还提出了儒林群体的命运这一历史的课题,孜孜不倦地探求儒林的真正出路。因此小说的思想内容可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科举制度的严峻批判;二是对理想人生的热切追求
7、“和戎诏”指得是宋跟金签定的屈辱的“隆兴和议”,到陆游写这首诗时,隆兴和议已经签定整整十四年了。乐府诗《关山月》高度概括了上层统治者和守边士兵、沦陷区人民在主战和主和立场上的矛盾,集中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妥协求和政策造成的严重恶果。
8、本文选择了一系列富于特征的细节来描绘邓弼“亦雄亦狂”的性格,如“牵入共饮”,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本文的选材实具匠心,表现邓弼一生两件奇事,一文一武,充分体现出传奇特征。叙事曲折生动,如写邓弼请书生饮酒,从“酒酣”到“拔刀”,到答问,层层展开,使情节、人物丰富多彩。
四、艺术析论
1、(1)运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描写和抒情。如全词从未别饯行之时写起(上片前三句),将别分手之际(接下五句),写到已别之后(从“念”字直到结束)。前两层描写为主,描写得很细致。后一层以抒情为主,但也是运用铺叙法,逐层加深加重地展开。(2)铺叙之中有实写、虚写,形成虚实交映,特别加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前两层为实描饯行之时,将别之际的情景,自“念”字一转,直到结束,为设想中别后的种种情景,是虚写。(3)铺叙中的“点染”。上片起首是以叙事之中描景。下片写法一变,过片两句突发议论,说自己别后一人在途中,实在冷落孤单。接着以“今宵”一问句顿错出一片景象画面来:“杨柳岸、晓风残月”。因为前后句都是很直切的抒情,这里忽然顿出一片景来,就好象飞舞着的画笔到这忽然停住,点染出一片墨迹。如刘熙载《艺概•词概》云:“词有点染,耆卿《雨霖铃》‘念去去’三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乃就上三句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否则警句亦成死灰矣。” 在写法上这叫“借景点染抒情”。
2、这是《瑟琶记》的第二十一出,也是《瑟琵记》中最精彩的片段。在这一出中,赵五娘承受了各种苦难,先是吃糠的折磨,后是婆婆去世的巨大打击。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苦难,展现了赵五娘非同一般的性格与品格。作品十分精彩地表现了赵五娘吃糠时的心理及自己被抛弃的命运,读来令人感动。这三支曲子从眼前所吃的糠联想到自己与丈夫的关系,十分贴切形象,表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在这种技巧运用当中,人物形象显得真实,而不是概念化、符号化。人物的心理描写尤其出色。作品格律也比较讲究。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琵琶记》成为南戏成熟的标志,被誉为“南戏之祖”。《糟糠自厌》是《琵琶记》悲剧情节发展的核心场面。作者深得“戏在人物内心”的艺术精华,紧扣赵五娘的处境:饥荒无食、丈夫不回、公婆不济、自身难支,深入细致的刻画出了她难以排遣的痛苦心灵。尤其是糟糠自厌时,作者非常贴切的运用“触景生情”的表现手法,让赵五娘从糟糠簸扬,想到自己入糟糠般的苦难,从米和糠的分离,想到丈夫远离,自己被抛弃的悲凉。在这极为痛苦之时,公公婆婆发现自己的媳妇因为咽糟糠突然昏倒,继而婆婆死去,悲剧情节因此进入极点。为了安葬婆婆安抚公公,她经历了更大的折磨。主人公顽强的意志,舍己为人的悲剧精神在“既悲且曲”的悲剧发展中不断的变化。
3、这是关汉卿的一首著名的散套,由四支曲子组成:第一支铺写作者作者的浪子生活,第二支进一步渲染作者的风流生活,第三支宣扬自己对于欢乐场的不会“老而暂休”,第四支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强不放弃的性格。就表达主题来说,表现了作者的泼辣放肆的性格,突破了传统的风范,就抒情方式上说,与其夸张,情绪强烈,使得曲子豪迈其实充沛,尤其是运用了大量的夸张与铺排手法,使得作者的情怀达到最大的限度,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偏、炸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这正是关汉卿坚韧、顽强性格的自画像。正是这样的性格,使他能够终身不渝地从事杂剧创作,写出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作品。
4、词的上阙写了临安元宵佳节的情景,夕阳娇艳,晚云瑰丽,一幅“夕阳无限好”的图景,但一声“人在何处”蕴含了多少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啊,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风云般聚散,自己身在异乡,孤苦无依,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存在的意识也在丧失,此身何处?笛声的幽咽使人陡添离别伤感,曾经那么向往亲爱大自然的女词人竟然感觉迟钝至不知春意几许了。在和风煦日的春日里,忧愁着风雨,连酒朋诗侣的呼召也觉兴味索然,可是从前盛装打扮,呼朋唤友,却是怎样繁盛的景象啊!一盛一衰,不言而喻。后两句尤让人不堪,“不如”其实是情非得以而故作洒脱语。全词充满了对往事的追念,对现实的感伤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5、此词作于淳熙六年(1179)。作者在此借春意阑珊和美人遭妒来暗喻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词里面的玉环、飞燕,似是用来指朝中当权的主和派。辛弃疾在淳熙已亥前之两三年内,转徙频繁,均未能久于其任。他曾在《论盗贼札子》里说:“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这与“蛾眉曾有人妒”语意正同。作者本来是要积极建功立业的,被调到湖北去管钱粮,已不合他的要求;再调到湖南,还是管钱粮,当然更是失望。他心里明白朝廷的这种调动就是不让恢复派抬头。一想到国家前途的暗淡,自不免要发出“烟柳断肠”的哀叹。《鹤林玉露》云此词:“词意殊怨。斜阳烟柳之句,其与‘未须愁日暮,天际乍轻阴'者异矣。便在汉唐时,宁不贾种豆种桃之祸哉。愚闻寿皇见此词颇不悦。”词里所流露的哀怨确是对朝廷表示不满的情绪。
6、崔莺莺是西厢记中的主要人物,也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美丽,多才,既深受封建礼教的濡染,又有着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她和张生在佛殿相遇,一见钟情,又经过隔墙联吟,彼此心有灵犀,互相爱慕,但碍于老夫人的拘管,没有更多接近的机会。在孙飞虎围兵普救寺,老夫人许婚,张生下书解围之后,莺莺和张生都满心欢喜,以为可以如愿以偿,成就婚姻。不料老夫人赖婚,这激起了莺莺对母亲的不满。当她听了张生在琴中向她倾诉的心事以后,她更加倾向、爱慕张生。但她毕竟是相国无忧,家庭教育和上层社会的身份,使她难以贸然走出和张生自由结合这一步。于是戏剧出现了这样的冲突:明明是她叫红娘去探望生病的张生,但当红娘带回张生给她的信时,她却责骂红娘带回“这简帖戏弄我”!她要红娘带信给张生,叫他下次休得如此,但是张生打开信一看,喜出望外,原来莺莺寄去的是约会的诗简。当张生果然来约会时,她又以大道理责备了张生一通。作者对莺莺矛盾心理的描写,展示出她既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又深受封建礼教的浸染的真实心理。这就突出了莺莺最后作出和张生结合的决定是难能可贵的。
7、这首诗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昭君“初出汉宫”,以非常优美的笔触刻画昭君绝代佳人的形象。以“泪湿春风”、“低徊顾影”等句直接表现远嫁之际昭君仪态万方、楚楚动人的形象。“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二句,以画工画不出昭君的美貌而枉死,不仅巧妙地一翻旧案,更从侧面烘托了昭君那无以描摹的风采,且对汉元帝的糊涂、昏庸作了讽刺,意义新颖警拔。第二层次则写昭君“一去”之后,借“一去心知更不归”却依然“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来表现昭君去国怀乡、异域思汉的感情。结尾二句又以“人生失意无南北”强为昭君宽解,渲染悲剧气氛,并把矛头直指君王。诗歌立意警拔,辞格超逸,可与欧阳修的和作并推杰作。
8、这是辛弃疾在南下六年后写的第一首词。也是他爱国词的代表作,在词中作者曲折深沉地表达了功业未就、壮志难酬而又无人理解的抑郁悲愤的心情。词中上片描写他对着江南无尽的远山发愁,落日孤鸿又唤起了他在政治上的孤立,无法一展抱负的心事。但他却只能怅惘的看吴钩宝剑、拍栏干,独自神伤。 下片中描写的是他无尽的思乡之情,试想北方的故乡今生再也无法回去了。这怎能不使这位孤身在外的英雄流泪呢?但这不是儿女情长的泪,而是从一个受困英雄眼睛里挥洒出来的,划破暗夜的孤星之泪。词中的“落日孤鸿”写出了当时南宋王朝低沉的政治气氛和诗人政治上被孤立的伤感,却由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两句振起,衬托出主人公意气昂扬的的壮美雄姿。紧接着他使用张瀚和许汜的典故,不露痕迹地对那些只懂得苟安享乐、以权谋私的主和派人物进行了愤怒的驳斥。词中恒温叹柳的典故则是作者在暗示自己北伐的理想。同时也是对上片中“无人会,登临意。”所作出的最好回答。因此这首词并不是一般的思乡之词,而是一个英雄要为光复中原而奋战到底的铮铮誓言。词的最后说明了他正在伤心。但英雄的泪是不会白流的。他的泪说明了他的怀乡之情是何等的深厚,希望北伐的心情又是何等的迫切。但当时主和派的人物都用冷眼看着他,作者只好用过去的伤春、怀远一类的题材把自己的乡愁和壮志寄存在内。在无形中对词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进行了一番革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练习题二答案
一、知识问答
1、《庆湖遗老诗集》、《东山寓声乐府》 2、《山中白云词》 3、《元丰类稿》 4、贯云石、睢景臣、张养浩、刘时中、张可久、乔吉、徐再思、钟嗣成(任选其三) 5、高明
6、《录鬼簿》 7、《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另有《贩茶船》、《芙蓉亭》残本。(任选其二) 8、《水浒传》 9、《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三遂平妖传》(任选其二) 10、袁宏道、袁宗道、袁中道。
11、《梦窗词》 12、《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望江亭》(任选其三) 13、《西游记》 14、《狂鼓史渔阳三弄》、《玉禅师翠乡一梦》 15、《沧溟集》、[《诗学事类》《唐诗选》、《白雪楼诗集》、《古今诗删》、《诗文原始》(任选其一)]
16、《金瓶梅》、文人 17、冯梦龙、凌濛初、周清源(任选其二) 18、《四声猿》及《南词叙录》、《徐文长集》,《逸稿》(任选其二) 19、《空同集》20、《弇州山人四部稿》
21、《琵琶记》 22、钟惺、谭元春23、《四声猿》24、施闰章、宋琬25、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二、名句识记
1、一蓑烟雨任平生2、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3、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舞低杨柳楼心月
5、杜鹃声里斜阳暮 6、厩马肥死弓断弦。7、江湖夜雨十年灯 8、微雨燕双飞
9、山重水复疑无路 10、山河破碎风抛絮
三、内容理解
1、清代冯煦《六十家词选例言》说他“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即指出欧词具有多方面的美感特征。故而“疏隽深婉”构成了欧词主要的风格特征。
2、上阕着力描写出猎的阵势,豪兴勃发,气势恢宏。下阕抒写为国效力的愿望。
3、假托明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叙述了一个冤冤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小说旨在维护封建纲常,宣扬因果报应,带有浓重的宿命论色彩,但作者的笔触一旦接触到现实人生,就往往突破了预定的创作意图,描绘出相当丰富的真实而鲜活的世态人情。首先,作者所关注和要解决的中心是封建家庭中的夫妻关系问题,从以往小说很少涉及到的视角反映了“阴阳倒置”的恶姻缘所造成的家庭与个人的灾难。尽管作品表现出浓重的男权主义立场,但在客观上却说明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尤其是一夫多妻制,是产生“家反宅乱”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趋向解体时“纲常不振”的人伦关系,说明传统道德观已开始失去维系人心的力量。其次,小说还以晁、狄的两世姻缘为基点,辐射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展开了对封建末世社会诸现状的全面检评。作品既暴露了当时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贿、考场的舞弊,也揭示出世风的浇薄、道德的沦丧、民众的愚昧,交织成一幅纷纭驳杂的社会风情图。尤为可贵的是,小说较多地描写了农村的风俗人情以及农村经济的凋敝、农村租税的繁重,这些都是先前世情小说很少写到的。
4、此诗表现对黄几复的同情与思念。诗中暗用了许多典故。前半写往日的交情、今天的怀念。后半称赞黄几复不但清贫好学,而且干练有为,然而十多年来,还只在南海之滨作一县令。怜才之意、不平之情,跃然纸上。
5、这首词的艺术手法是:上片利用彩色字面,描摹当年欢聚情况,似实而却虚,当前一现,倏归乌有;下片抒写久别相思不期而遇的惊喜之情,似梦却真,利用声韵的配合,宛如一首乐曲,使听者也仿佛进入梦境。全词不过五十几个字,而能造成两种境界,互相补充配合,或实或虚,既有彩色的绚烂,又有声音的谐美,足见晏几道词艺之高妙。
6、一是同情妇女,张扬女权。作者曾借泣红亭主人道出命笔之由,即悲悯女子销沉,要为她们传芳写烈。针对现实世界的男尊女卑,小说一方面借百花仙女下凡塑造了一大批巾帼奇才,以表彰才女的形式为女子扬眉吐气,表现出男女平等的思想;另一方面又创造了一个女儿国,将男女地位倒置,让男子设身处地体验穿耳缠足之痛,以此抨击封建社会摧残妇女的恶俗与陋习,无疑是反抗男权主义的艺术体现。二是揶揄世态,寄寓理想。作品前半部分写唐敖等人的海外游历最为精彩,通过海外世界的变形、变态人物的造型和描述,把封建末世的各种痼疾一一放大,并加以无情地针砭和尖锐地讽刺;在批判不合理的社会现象的同时,书中还通过君子国、大人国等理想国度的营造,体现了作者“升平世界”的政治理想。三是炫鬻才学,反映时尚。李汝珍本是多才多艺,学问渊博的文士,又深受乾嘉学术的熏染,有意逞才炫博,在小说中治学,以小说显才学,特别是作品后半部分着重铺排众女子的才能,论学说艺,数典谈经,连篇累牍而不能自已,充溢着考据之风和学究之气。这也是时代风尚使然,但在一定程度上就破坏了情节的连贯性与形象的完整性。
7、有不少创新:一是写成最早的一部杂剧合集。二是徐渭是大量写作短剧的第一个作家,或一出,或二出,长短不一,从此短剧大为盛行。三是在音乐上或用北曲,或用南曲,不拘一格,首开以南曲写杂剧的先例。
四、艺术析论
1、一开头,就是一个“呜呼”,使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为五代兴亡感慨万端之意。而后叙庄宗受命于危难之际发愤图强一段,气势凌厉,锐不可挡,再叙庄宗陷于伶人之手,回顾仓惶一段,极尽悲凉。盛衰对比之中,作者反复感叹,情理一片,使最后拈出的主题“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直入人心,立于牢不可破之地。
本文从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历史,总结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主题,文中前后对比,低回往复,抑扬顿挫,感慨万端,被沈德潜称为“得《史记》神髓”之作。
2、《惊梦》是《牡丹亭》第十出的下半出,前半出是游园,杜丽娘在春香的引逗下,来到后花园游玩,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引发了她青春的觉醒,产生了要求摆脱封建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爱情的强烈愿望。但这一愿望在当时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在虚幻的梦境中实现,正如汤显祖所说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复甘义麓》)。作者让杜丽娘在梦幻中寻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情人,“两情相合,真个是千般爱惜,万种温存”。如果说“游园”是唤醒了杜丽娘的青春理想,那么“惊梦”则是她主动追求理想爱情的开始,对“理”的又一次反抗与斗争。
《牡丹亭》全剧贯串了“情”与“理”的冲突,《惊梦》这一场戏也同样如此,而作者在描写这一冲突时,采用了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杜丽娘在梦境中与理想情人幽会相爱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封建家长的严厉管教相对比,以增强矛盾冲突的程度,既真实地反映了封建势力对青年一代的自由幸福爱情的扼杀,也进一步突出了杜丽娘的反抗精神。因此,“惊梦”虽所占的篇幅不多,但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表达了剧作的主题。
3、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上片前两句是当年作者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概述。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象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可是,陆游的愿望并未变成现实,后两句便是眼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睡梦里仍然出现旧日战斗生活的情景,说明作者雄心未已,睁眼看看眼前,“关河”毋庸说已经无影无踪,当年的战袍却早就被尘土所封,满目是凄凉惨淡的景象。下片紧承上片,继续抒发自己念念不忘国事,却又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郁闷心情。“胡未灭”说明敌寇依然嚣张;“鬓先秋”慨叹自己已经无力报国;“泪空流”包含作者的满腔悲愤,也暗含着对被迫退隐的痛心。结尾三句,苍劲悲凉,寓意深刻。“谁料”二字感叹自己被迫退隐,流露了对南宋统治集团不满的情绪。“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是年迈苍苍的陆游血与泪的凝聚,它很容易让读者想起放翁那首常常使人热泪盈眶的《示儿》诗:“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这是因为,两者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思想完全是一致的。
4、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5、此词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又是一绝。“寻寻觅觅”,词人在寻觅什么呢?失落的太多,又何从寻觅?如今只得茕独凄惶,一切都冷冷清清,曾经有过的欢欣、自得、缠绵、豪情都已不复存在了,是多么凄凉悲惨,令人肠痛心碎啊。首句音调的谐美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宋•张端义《贵耳集》曰:“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且《秋词•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下十四叠句,则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6、《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全剧四折加一楔子,这一折是《窦娥冤》全剧的高潮。它一方面表现了窦娥的善良,另一方面,又通过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的巨大冤屈。窦娥的死,既是善的毁灭,又是对恶控诉。《窦娥冤》是一部被王国维称为“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宋元戏曲考》)的作品。关汉卿在这部作品中通过窦娥与邪恶势力的悲剧性冲突,在愤怒痛斥吏治腐败、社会黑暗的同时,对窦娥的不屈残恶、勇敢抗争的倔强精神以及她善良的品格进行了甘甜动地式的赞美。该剧在艺术上主要表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审美品格。歌颂的是“普通凡人”,这与西方的悲剧刻画“伟大人物”有别。它的崇高表现在鲜明的体现了中国悲剧的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悲壮美”;戏剧的结局可以说是中国悲剧的“大团圆”结局的典范。此外,在步步紧逼的戏剧冲突设计、铿锵浅显的戏剧语言运用、可观可演的戏剧动作安排等方面,无不显示出一位一流戏剧作家的天才创作。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她身上,既有善良温驯、孝顺忠贞的一面,又有刚强倔强、反抗邪恶的一面,是二者的对立统一作者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营造出浓郁的悲剧氛围,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剧情发展既层次分明,给人以移步换形的紧凑感,又高潮迭出,给人以变幻莫测的紧张感,这就使整个剧情显得跌宕起伏,摇曳多姿。
7、本文以寓言讽世,取喻贴切,议论犀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作者借卖柑者之口,尖锐地揭露了那些坐高堂,骑大马,腰金衣紫,神气十足的文臣武将其实都是些不懂用兵、不会治国、白吃俸禄的蠢物,就像“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柑子,表现出作者的愤世嫉俗之情。理解此文从“欺”字生发议论,导入正题的写法。文章从“欺”字生发议论,由远及近,由表入里,导入正题,使文章层次分明,逐步深入。
第一段叙述卖柑者的柑子,外表鲜艳,实质败劣,买者责难,提出“欺”字,引出下文卖柑者之言。第二段记述卖柑者的议论,最后一段写作者的感想,点明题意。文章的主体是卖柑者的议论,题旨在于讽世。从语言逻辑来看,卖柑者的议论,是一种自我辩护,不是讽世,但在自辩中借以揭露邪恶,抒发愤慨,评击时政,这是本文构思的巧妙之处。分析文中排比、诘问手法的运用。全文采用设辞问答,反诘推理,有助于深化题旨。买卖双方的问答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问答中运用大量排比反诘语,增强了文章从叙述转入议论,然后便重点写卖柑者之“言”,义正辞严,痛快淋漓,咄咄逼人。最后逼出“孰不”、“何往”两个反诘句,气势磅礴,得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结论。采用这种句式,不仅显现了文章推理论证的深度,而且使行文跌宕多姿,气势酣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