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 发表于 2019-9-2 19:25:11

云南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本)-Word 大作业2答案

论文排版要求 1、 装订顺序:封面——摘要与关键词——英文摘要与关键词——目录——正文——参考文献——致谢2、 页面设置: F纸型:A4纸,双面打印;F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0cm、右2.5cm;F页眉:1.5cm,页脚:1.75cm,左侧装订;3、 论文各部分格式要求:(1) 封面:
(2)摘要与关键词: F标题“摘要”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F摘要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F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字体:黑体;字号:小四F关键词与内容摘要之间空一行。F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字体:宋体,字号:小四。 (3) Abstract与Key words:F内容应与中文“内容摘要”对应F标题“Abstract” 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FAbstract正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F Key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字形:加粗。F 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 (4)目录:F标题“目录”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F目录正文字体: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号,加粗;二级标题:宋体,小四号;三级标题:宋体,小四号;行距1.5,F目录内容包括:摘要、关键词、正文三级标题、致谢、参考文献及对应的页码。 (5)正文:F 一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黑体小三号,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标题末无标点;段前、段后均为0.5行;F 二级标题:序号为“(一)”“(二)”“(三)”,宋体四号,加粗,独占行,起首空两格,标题末无标点;段前、段后均为0.5行;F 三级标题:序号为“1.”“2.”“3.”,宋体小四号加粗,起首空两格;段前、段后均为0.5行;F 四、五级标题:序号分别为“(1)”“(2)”“(3)”和“①”“②”“③”,宋体小四号,可根据标题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F 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F 正文格式: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四号;每段起首行空两格,回行顶格;段前、段后为0行;F 正文全部内容(包括标题)均设置行距为1.25倍; (6)致谢:F标题“致谢”设置字体:黑体,居中,字号:三号,行距: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1.5行。F致谢正文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1.2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行;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 (7) 页眉页脚(双面打印):F 页眉的编排要求©奇数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论文中文题目”。©偶数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填写内容是“XXX学校本科论文”。F页码的编排要求© 将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格式采用罗马数字“I II III ”格式;© 正文部分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摘要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管理、经济效益、内部控制等的重要职能,具有查隐患、堵漏洞、提建议、促管理的重要功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监督本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合理性等,在加强事业单位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促进实现绩效目标的同时,也影响着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普遍不受重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难点和问题,所以完善、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着手探讨,分析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具体对策,旨在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独立性;绩效审计;内部控制

Abstract
Internal Aud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audit and supervision system, which carry out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monitoringand evaluation of the unit and its subordinate unit’s financial management,economic efficiency,internal control,potential hazards,suggestions,promotemanagement.Internal audit of institutions supervise authenticity,legitimacyand reasonableness of the economic unit activity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of institutions, improve fund efficiency and contribute to the achievementof performance, but also affect the government's image and prestige inthe public.Internalaudit of Institutions work is generally not takenseriously, there arestill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and so improvethe internal auditwork of institutions has a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 the internal audit work of institutions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institutionsinternal audit work,and propose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nternalaudit,in order to provide the models for standardization of building of institutions internal audit.

Keywords: Public sevice unit; Internal audit; Rule audit independence;Evaluation audit; Internal control














一、内部审计概念
(一)我国对内部审计的定义
审计署于1995年7月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995年第1号)对内部审计的定义是“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账簿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
审计署2003年3月发布了修订后《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4号)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3年4月颁布实施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国外对内部审计的定义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1978年颁布《内部审计职业实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内部审计是在组织内部设立并服务于组织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
1993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将内部审计表述为“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
2001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风险控制以及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二、内部审计职能
(一)监督职能
内部审计监督职能是指以相关制度规定为评价依据,对被审对象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进行检查和评价的职能,用来衡量和确定被审单位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是否正确、真实,其所反映的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合理、有效,检查被审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有无违法违纪、损失浪费等行为,追究或解除其所负经济责任,从而督促被审单位纠错防弊,遵守财经法规,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二)鉴证功能
内部审计的鉴证功能是指内部审计人员能够站在独立第三方的角度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做出客观公正鉴定的功能。也是委托人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对受托人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核实、予以证明。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检查相关的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进行实地考察或询证,了解核实相关信息,搜集所需的相关审计依据,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做出评价。一般来说内部审计机构直接属于组织的最高管理层,代表最高管理层对下属组织、部门的经营活动进行经济鉴证,为最高管理层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相关依据,为组织的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评价功能
内部审计的评价功能是由监督职能派生出来的另一种职能,是在组织内部检查各种业务活动以向管理部门提供服务的独立评价活动,是一种通过评价其他控制的有效性来发挥作用的管理控制。现代内部审计在监督职能的基础上以履行评价职能为主,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单位的计划、预算、决策、方案是否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进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内部审计的评价一般包括有关受托人各类决策及其执行的科学性、准确性,经营活动的合规性,经营数据的真实性,经济信息的可靠性,经营结果的效益性以及与既定目标的符合性,资产的安全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性等,而这些内容是外部审计很少评价的,或者组织最高管理层一般不愿意让外部审计人员评价的内容。
(四)增值功能
内部审计的增值功是强调通过开展内部审计活动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新型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对财务审计、管理业务审计的继承和发扬。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将内部审计服务范围扩大,将审计关注的内容从微观上升到宏观,也就是说内部审计不仅关注日常经营的具体细节,而且还关注组织的战略方向,能够为最高管理层提供战略建议,在常规审计的基础上,将审计范围扩展到风险管理、组织治理及内部控制等领域。增值型内部审计并不只是发现问题,把发现的问题回报给相应的部门,而是将关注的焦点向识别、防范、降低组织风险,并提供评价、鉴证等服务增加组织价值转换。
三、事业单位加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
(一)它能促进事业单位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绩效目标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监督本单位的管理风险和控制工作等,提高单位运行效率,帮助单位实现绩效目标。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对象相对固定,基本是本单位的各部门或二级单位,而且内审人员对本单位的业务、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事业发展目标等情况较为熟悉,能随时掌握大量内部信息,容易从多角度、多环节发现线索,有针对性地进行审计,及时找出高风险领域和重要事项,发现本单位在管理上的漏洞,从而更有效地防范风险。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灵活高效、成本底,可提高审计效果和效益。内部审计在时间上较离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灵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开展;在审计方法上可采用风险分析、控制评价、询问、实质性测试等多种方法;内部审计相对国家审计和外部审计成本较低,内部审计的实施可以融合在其他项目(如政府审计实施部门预算审计、财政部门实施的财政绩效考评、纪检部门实施的“小金库”专项治理等)中进行,降低了审计成本。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绩效,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有利于实现这些科学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作用,可以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完善自身管理制度。
(二)它能为事业单位决策层提供咨询服务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设立于本单位,服务于本单位内部,它的基本职能是监督,并于监督与服务之中。内部审计范围广泛并具有经常性和内向服务性的特点,既能够开展事前、事后、事中和跟踪审计,又能够为单位内部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因此,内审工作的开展能够及时了解单位相关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有效性,及时发现各种漏洞或不合理的地方,规避管理风险。内部审计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时,能结合本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方案,为事业单位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内部审计还可及时、持续、全过程地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从而促进事业单位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降低管理风险,防患于未然。
(三)它是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和谐社会的要求
我国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服务和政府职能为主要宗旨的单位,也是我国政府提供社会公众服务职能的重要的平台,部分事业单位是履行执法与监督的社会职能机构,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监督者,事业单位的廉洁、高效在一定层面上代表了政府。事业单位可借助内部审计工作,监督各部门领导及职工的履职情况,并借助内部审计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存在问题建议和方案,有利于事业单位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职责,实现事业单位高效廉洁地运作,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从而提升政府公共管理体系的管理效率。同时内部审计可以加强对事业单位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本单位民主、廉政建设中起着规范和促进作用,进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促进单位管理向着公平、公正的方向不断前进。
四、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存在问题
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相比,内部审计的弱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法规不健全、独立性差、工作内容单一、审计技术落后、执行效率较差等,由于内部审计要围绕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管理行为开展,因而受到单位领导重视程度影响也较大。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
我国有关审计的法律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行政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这两部法规层级较高,主要规范了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即国家审计)的审计工作,并未规范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我国有关内部审计的部门规章是《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仅对内部审计进行了原则性规范,没有具体的规定,未细化到具体的审计内容上因此与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贯彻落实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操作性较差。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2003年至2009年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内部审计准则(29项)、实务指南(3项),涵盖了内部审计程序、技术规范、范围、报告、人际关系等内容,初步形成了内部审计准则体系,但由于其法律层级底,因此执行力度差。
从以上3个层次法规来看,目前我国并未出台针对事业单位的具体内审准则或实施细则,致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不够充分,限制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范围和结果,使得审计报告的评价结果具有主观性,增加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性,而且会直接致使审计建议以及意见的执行困难,无法收到明显的审计效果,影响了内部审计控制的严肃性与规范性。
(二)对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我国的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为根本目的,而不是以盈利为目的,并且现实中很多事业单位不涉及经营活动,不进行成本核算,因此有些事业单位领导只将单位资金收支是否违规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内部审计不只是财务上的审计,在监督资金效益、内部控制、单位管理等方面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事业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认识的误区,导致了他们在思想上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的事业单位将内部审计作为财务的辅助性工作,有些事业单位根本不设立单独的内部审计部门,认为内部审计可有可无,即使部分单位设立了审计部门,内审人员提出的意见及建议也不被领导重视,造成内审部门形同虚设,没有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这一因素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
独立性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通常内部审计部门的层级越高,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越强。目前,我国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还是内设机构,设立了审计处或者审计室,基本做到了形式上的独立。但实质上的独立较难保证,主要反映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不是由单位一把手直接管理,因此内审部门的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基本依赖于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的支持,因而在审计过程中会受到有关部门或人员相关利益的干扰和制约,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导致内部审计将无法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更深层次,由于内部审计由单位一把手直接管理,也会让处于下级的内审部门在监督一把手时会力不从心,有时甚至内审部门面对一把手的丧失了其独立性。因此,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完全的独立。
(四)内审工作内容单一
按照内部审计的不同目标,可以将内部审计概括为“监督主导型”和“服务主导型”两大类型,前者侧重于内部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后者则偏向评价和咨询等服务职能的发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大多突出其经济监督职能,在实务中注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偏重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在目标定位上主要是情况,工作内容大多停留在了解基本信息、查阅账本、凭证、报表等最初的账项基础审计上,而且多执行事后监督,整体处在初级审计阶段,而大部分事业单位肩负着政府职能,其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公共财政拨款,而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对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如何、以及内部控制的健全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等评审涉及不深,缺少对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和发现,造成审计内容单一、不全面。
(五)内审工作技术落后
事业单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模式主要以传统的手工账簿、制度等基础审计为主,仍停留在传统的账目基础审计模式,主要采用抽样审计方法,依靠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随意抽样来进行审计,如果内审人员经验不足或素质不高,就会导致审计工作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在开展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管理审计的单位多处于部分开展和试点阶段,只有少数事业单位是全面开展。在技术上,先进的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尚未被广大审计人员掌握和运用,绝大多数事业单位尚未自行开发适合自己特点的审计信息化系统,已拥有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单位在使用审计软件的熟练程度也较低。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方法手段较为落后,整体信息化系统的利用水平较低,没能充分运用和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由此造成了内部审计成本高、效率低,影响了内部审计质量和效果。
(六)审计结果得不到有效落实
目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内部审计结果难以落实的情况,已查出的大量屡查屡犯的问题。比如,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就包括: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预算申报的基础数据不实、改变资金用途等预算编制和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政策、非税收入征缴制度、转移支付制度等财政改革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项目预算编报不科学不规范、项目难以按计划落实、项目预期目标未实现等绩效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主观原因看,是“重审计,轻整改”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审计人员中,他们没有认识到审计成果的重要性,认为只要提出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就已经完成审计任务,而被审计单位是否执行,就事不关己。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整改完成的事项,不重视对后续情况的跟踪和监督,就不能及时的得到审计成果利用的反馈。从客观原因看,事业单位内审部门与被审单位同属于一个单位,且两者处于平行的机构,内审部门在实施审计监督会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各个方面的制约,对被审计单位处理处罚时顾虑较多,在落实审计结果时的会遇到较大的阻力,往往会导致审计结果难以执行的情况。
(七)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管理有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建投资也显著增长,需要审计的基建工程结算项目愈来愈多,事业单位内审还要面对固定资产评估、单位清算、经济责任审计等专业性强、内容广泛、时间跨度长的项目。由于事业单位内部受人员编制的制约,普遍存人手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审计手段落后等困难,事业单位内审借助社会审计的力量已成为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比较普遍的做法。此外,事业单位将部分审计业务对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部审计独立性、质量和效率、转移了风险。但随着事业单位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办理审计事项的工作增多,与委托相关的问题也日益凸现。具体表现为:缺乏对委托审计项目的监控,一些对外委托项目的质量难以控制和保证;对社会审计机构的选择不当,未建立科学公正有效的招投标管理机制,社会中介机构无序介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业务;对外委托审计合同文本不规范、内容不全面、违约责任约定不清等,可能造成社会审计机构未能完全按合同规定的条款履行审计,影响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合同的顺利履行。
五、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措施
(一)积极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相关制度
用制度来规范内部审计的工作,是当前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首要任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积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相关规章制度:
1. 国家政策规范方面
首先,我国120多万个事业单位涉及的行业众多、机构人员庞大,有必要制定针对事业单位的内审法规,而且事业单位主要是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其公益性宗旨与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国家应结合事业单位公益性特点,尽快出台针对事业单位的内审法规体系,使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开展有相关依据可循。
其次,2000年以来,我国围绕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实施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政府收支分类、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等一系列财政改革,影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有关法规也不断推出,如2012年12月颁布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2013年实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目前规范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相关法规已相对滞后,因此国家有必要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立法方面应与时俱进,保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法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制定针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法规。
2. 地方政府执行方面
由于《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考虑到全国各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均衡,有些规定还是比较原则。因此,有必要在国家有关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未颁布之前,在地方层面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作为目前内部审计法规的补充和细化。例如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审计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2号)、2013年1月北京市审计局颁布的《北京市内部审计基础工作规范(试行)》,对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审计职权、审计对象、组织领导、经费保障、法律责任、奖励与处罚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和整改落实机制,将内部审计制度纳入事业单位的风险防控体系,可有效地规范地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
3. 基层单位执行方面
事业单位在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单位自身实际和行业特点,通过内部规章制定的形式制定本单位的内审制度和实施细则,并设置适宜的内审机构、配备内审人员,赋予内部审计工作相对独立的职能,使内部审计工作真正地服务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辅助领导者决策,进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二)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
内部审计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审计的有益补充,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事业单位决策层必须认识到内部审计不只是对业务部门的监督,不仅是查错防弊,而是可以对单位的经济运行进行控制、监督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对单位运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向单位决策层提出改进建议,为单位决策层提供更好的决策和建议。因此事业单位的决策层要充分重视内审工作的功能与价值,正确认识内部审计的不可替代性,为单位内审工作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积极建立单位层面的内审制度,完善机构设置,充实人员配置等,为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构建物质基础和服务平台,从而保证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健康稳定地发展,并利用内审参谋与助手作用,促使内部审计成为财务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监督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独立性
1. 设立单位一把手直接领导的内审部门
事业单位对其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需要有正确的定位,事业单位有必要从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经费及业务等方面加以规范,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设立与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纪检、监察等部门平行的内部审计专职机构,直接受单位一把手领导,直接向事业单位一把手报告,对事业单位一把手负责。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高度,不能把内审的职能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的混淆,使内审部门与财务、纪检监察部门等不存在任何的隶属或者依附关系。只有事业单位一把手为内部审计搭建了基础工作平台,提供了组织上的支持,维护了内审机构相对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审部门才能够独立地、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使内审工作不会受到事业单位其他部门或人员等的干扰和约束,最终确保审计报告或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建立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外部化
目前,上市公司或者大型企业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其发展逐步走向规范成熟,事业单位可否借鉴这一模式呢?由于事业单位是以公益性为宗旨,其出资人一般是国家机关作,所以不能借鉴审计委员会这一模式。因此,建议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负责人实行上级或审计机关派驻制,使得事业单位一把手不能直接任免内审部门负责人,事业单位内审部门会受到上级或审计机关和单位一把手的双重控制,会进一步提升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进而使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也受到内审部门的监督和约束。
(四)调整内部审计的内容和重点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内容主要以查错防弊的账簿基础审计为主,审计方式也主要是事后审计,涉及内部控制和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内审较少。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化,由于事业单位的资金大多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其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能只用合规性来衡量资金的使用情况,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应是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之一。所以,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不仅是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在关注传统财务收支合规性的同时,注重风险管理和资金使用效益,将财务审计为主转向绩效审计,并逐步扩展到内部控制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等方面,将以事后审计为主的方式逐步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审计相结合发展,将内部审计推向高层次方向发展。
(五)重视内部审计技术的应用
事业单位应加强内部审计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加强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功能,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应熟练使用试算表、电子表格、文字处理等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访问改变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估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内部审计人员还可以将财务软件的数据导入审计软件,对所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得出被审计单位的基本和关键经济数据,以满足审计人员比较、统计、报告、汇总等多种需要。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软件,还可以减少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凭证、账簿和财务报告等纸质资料的依赖,降低了被审计单位相关人员无意或故意提供的错误信息,同时也降低了遗漏重要数据的概率。因此,事业单位应积极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审计系统,推广审计软件的应用,促进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六)建立审计结果跟踪反馈机制
审计结果跟踪反馈,是指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在出具审计报告后,还要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保持应有的关注,对审计意见的整改和落实进行持续地跟踪、监督,督促被审计单位制定、落实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降低管理风险,从而达到内部审计的根本目的。事业单位内审人员要对被审计单位在审计意见回复中不完整、不充分、含糊、有意回避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作为后续跟踪、监督的重点内容。如果实施后续审计,则要将前期审计报告所披露的问题和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予以复审和再评价,确保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审计结果跟踪反馈机制的建立还有利于内部审计部门自身工作质量的考核,并可通过为被审计单位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建议和措施,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效率和资金效益,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欢迎和认可,形成内部审计工作的良性循环。
(七)加强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质量管理
目前,事业单位对外委托审计存在的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加强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管理:首先,选择社会审计机构的方式和程序必须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达到规定金额的委托审计项目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对未达到规定金额的委托审计项目必须对社会审计机构的资质、业绩、以往合作效果等情况的进行严格遴选,可通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确定社会审计机构。其次,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与社会审计机构签订业务合同时,要在相关条文中详细约定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期限、费用支付方式、人员及质量控制措施、争议解决、违约责任及其处理措施等。最后,为了确保对外委托审计项目的质量,事业单位内审部门在不影响社会审计机构独立审计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关注度,对社会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的全过程进行跟踪,做好社会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同时,内审部门人员要随时了解委托项目的进展情况,发现并解决委托审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从而保证委托项目质量。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对内部审计的相关制度、工作方法、内容、技术等不断改进和完善,逐步建立起一套系统、科学、全面、实用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完善的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体系会有效地监督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提升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帮助事业单位建立、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促使事业单位高效廉洁运作,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财政部会计司.《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与准则》.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6年3月
赵保卿. 审计案例研究.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李晶. 高校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研究. http://dliba.btvu.org/rewriter/CNKI_YC/http/vvv9bmjh9mds/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1034375.nh&dbname=CMFD2012&dbcode=CMFD&pr=&urlid=&yx=. 2011年5月10日
史爱萍. 试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 财经界(学术版),2012,No
陆素蓉.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探讨.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2
徐海峰.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问题分析. 中国外资,2013,No.28
邬慧君,杨丽霞,刘梅娟.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实地调查研究.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No.38
张晴.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相关防范. 现代商业,2012,No.27
程存娣.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思考分析. 财经界(学术版),2012,No.26.
李萍.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农业会计,2012,No.25
杨海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转型提升初探. 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No.19
陈惠.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在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7.
陈涛.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结合.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No.31
魏巍. 健全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企业导报,2012,No.21
刘纪兰.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 . 财经界(学术版),2012,No.28
付道美. 对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2012,24
杨海涛.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中的成本控制研究.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4:17




致谢
完成了毕业论文的撰写,也就意味着三年的学习时光即将结束了,非常感谢班主任XX老师三年来为我们付出的辛劳,感谢各位任课老师的悉心教诲,让我在XXX的学习过程很快乐、很顺利。
我的毕业论文依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丰富所学,争取运用专业知识在社会中贡献更大力量。
另外,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得到了指导老师XX老师的耐心细致的指点和大力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南开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本)-Word 大作业2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