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业12答案第1套
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1、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
A. 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 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 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 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错误:【B】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关于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B. 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C.
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作用的规律
D. 关于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的规律
3、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4、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5、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借贷资本
D. 农业资本
6、事物的质是指( )
A. 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 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 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 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7、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
A. 在时间上是相互分离的
B. 在空间是相互分离的
C. 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 是先后进行的两次劳动
8、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
A.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质量互变规律
D. 否定之否定规律
错误:【D】
9、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 )
A. 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
B. 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
C. 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
D. 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10、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A. 形象性
B. 间接性
C. 全面性
D. 主观性
11、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
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 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 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
D.
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12、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
A. 主观反映
B. 歪曲反映
C. 虚幻反映
D. 正确反映
13、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 地理环境
B. 社会关系
C. 生产劳动
D. 信息交流
14、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非决定论
B. 辩证决定论
C. 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决定论
错误:【C】
15、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
A.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 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 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 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16、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A. 较差的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17、“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错误:【B】
18、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A.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 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1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会形成( )
A. 商品的个别价值
B. 商品的社会价值
C. 商品的生产价格
D. 部门的平均利润率
20、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资本总量急剧增加
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D. 不变资本比重下降
错误:【D】
21、理解全部人类历史的钥匙,应当从()
A. 阶级斗争发展史中去寻找
B. 生产劳动发展史中去寻找
C. 地理环境变迁史中去寻找
D. 政治制度演变史中去寻找
22、《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
A. 朴素辩证法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23、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A. 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 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 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24、生产力是反映( )
A. 人与自然关系的范畴
B. 人与社会关系的范畴
C. 人与人关系的范畴
D. 人与工具关系的范畴
25、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目标的经济调节机制主要是( )
A. 国家对企业的直接控制
B. 一定程度上实行国民经济计划化
C.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D. 国家指导企业,企业引导市场
2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27、人的社会价值是指( )
A. 人的社会地位和威信
B. 人的社会职务和权力
C. 人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D. 人对社会提出的需求
28、相对静止是指()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29、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绝对剩余价值
C. 追逐相对剩余价值
D.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30、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 观念上的货币
B. 现实的货币
C. 足值的金属货币
D. 纸币
错误:【A】
31、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32、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 )
A. 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
B. 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 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
D. 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
错误:【B】
33、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关系的是( )
A.
两种划分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
B. 两种划分法是互相排斥的
C. 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D.
两种划分法是互相补充的
34、爆发式飞跃是( )
A. 解决矛盾的一种对抗的质变形式
B. 解决矛盾的非对抗性的质变形式
C. 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
D.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35、资本主义机器制造厂生产出来的机器是该厂的()。
A. 固定资本
B. 流动资碎
C. 生产资本
D. 商品资本
36、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3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 )
A.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 物质文明的发展水平
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D.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38、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39、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40、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
A.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C. 是否尊重知识和人才
D. 是否有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
一、单选(共计100分,每题2.5分)
1、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科技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最主要是由( )
A. 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B. 现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
C. 科学家之间的互相交流决定的
D. 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决定的
2、资本主义条件下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资本形态是( )
A. 产业资本
B. 商业资本
C. 借贷资本
D. 农业资本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
A.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B. 自然与社会的统一
C. 生产与消费的统一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4、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错误:【A】
5、马克思说:“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表明( )。
A. 只要物有使用价值也就有价值
B.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 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可分离的
D. 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6、事物的质是指( )
A. 事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
B. 事物中所包含的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C. 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
D. 使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7、“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 )
A. 客观性
B. 无限性
C. 方向性
D. 一维性
8、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
A. 质量互变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D. 本质决定现象规律
错误:【B】
9、《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 )
A. 朴素辩证法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观点
D. 相对主义观点
10、概念、判断、推理是()
A.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 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1、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
A.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 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C.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 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12、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
A. 较差的可能性
B. 微小的可能性
C. 现实的可能性
D. 抽象的可能性
13、否认主体选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观点属于()
A. 非决定论
B. 辩证决定论
C. 机械决定论
D. 唯心主义决定论
错误:【C】
14、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
A.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 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 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错误:【B】
15、 解决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关键是()
A.货币的出现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划分
C.商品交换的实现
D.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错误:【C】
16、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A.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 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
A.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 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 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 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18、资本主义的生产成本是( )
A. 资本家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B. 资本家预付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和
C.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
D. 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固定资本和流通资本之和
19、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
A. 生产力的社会形式
B. 生产关系的构成要素
C. 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经济规律产生的客观经济条件
20、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关系的是( )
A.
两种划分法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划分的
B. 两种划分法是互相排斥的
C. 应该用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取代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
D.
两种划分法是互相补充的
21、相对静止是指()
A. 事物绝对不动
B. 事物永恒不变
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
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
22、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A. 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C. 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D. 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23、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它指的是( )
A. 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式
B. 人与人之间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C. 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
D. 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依赖形式
24、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是的依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
A.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 物质存在形态不同
C. 价值转移方式不同
D. 在生产中的作用不同
错误:【C】
25、科学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制约科学发展最主要的社会条件是( )
A.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 政治上的民主或专制
C. 是否尊重知识和人才
D. 是否有正确的哲学指导思想
2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其根本目的在于
A. 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 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
C. 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D. 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依法行政
2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 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B. 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 对世界万物是否运动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D.
对世界是否可以认识问题的不同回答
28、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 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C.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9、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 )
A.
农民插秧种稻
B. 医生诊病开药
C. 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D.
科学家做物理实验
30、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 )
A.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来实现
B.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来实现
C.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来实现
D.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来实现
31、在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
A. 社会资本总量急剧增加
B.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 资本有机构成下降
D. 不变资本比重下降
错误:【D】
32、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A. 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 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 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
D. 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33、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必须分割为()
A. 利息和企业利润
B. 租金和企业利润
C. 工资和剩余价值
D. 利息和超额利润
错误:【A】
34、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 )的总和。
A. 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
B.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C. 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D. 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
35、“或然率”这个概念是对( )
A. 相对性在量上的说明
B. 可能性在量上的说明
C. 必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D. 偶然性在量上的说明
错误:【B】
36、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 )
A.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 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 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D. 转移价值的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
37、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是( )
A. 本原和派生的关系
B. 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 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D. 根据和条件的关系
错误:【C】
38、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 )
A. 地理环境
B. 社会关系
C. 生产劳动
D. 信息交流
39、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诸环节中,其决定作用的是()
A. 生产
B. 分配
C. 交换
D. 消费
4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 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 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 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