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20-1-26 09:00:05

山东大学20年春季《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辅导

《生产运作管理》
共同题目:
结合你所学专业谈谈为什么开设《生产运作管理》?
(1)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特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与企业管理各种理论高度相关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理论形成历史与企业管理各种理论高度重合性
(2)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特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是企业管理各种理论业务综合应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践与现代科技与工程技术密切联系性
(3)管理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知识结构必备基本业务背景知识
管理学院各个专业学生了解企业系统运转过程基本途径
   有利于管理学院各个专业专业知识技能应用环境了解
第1章
1.说明“生产”与“运作”的含义。
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生产是创造财富的活动,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运作是指对服务和产品进行高绩效的设计;获取资源,同时对员工、设备、设施、资源分配、工作方法等构成要素进行计划、协调和控制,把资源投入变为产出。
2.如何认识生产运作系统?
生产运作系统是一个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它是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有机结合的整体。从一般意义上讲,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是一个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生产运作系统转换,使其价值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的过程。
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投入、转换过程、产出。
3.生产运作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各有何特点?
(1)        按产品使用性能分类。按此标志产品分为通用产品和专用产品两大类。通用产品是按照既定的标准设计生产的产品,其适用面广,通用性强,市场需求量大。专用产品是根据用户的殊需要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其适用面狭小,需求量很小,有时甚至是单个产品。
(2)        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按此标志可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流程型生产的工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其生产的品种虽然可以不止一种,但每一种产品的工艺过程必须很相近,采用的设备要相同,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布置,原材料按照固定的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生产设备或装置加工处理成产品。加工装配型生产的产品是由许多零部件构成的,各零件的加工过程是彼此相对独立的,整个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是离散的,制成的零件经过部件装配和总装最后成为产品。如汽车制造厂,电冰箱厂、自行车厂等都是加工装配型的。
(3)        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按此标志可把企业分为大量、成批和单件生产三种生产类型。大量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少,产量很大,经常重复生产少数产品,生产过程稳定,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很高。成批生产类型的特点是产品品种较之大量生产要多,产量相对小一些,即每种产品的数量不够经常重复生产的条件,只能是一段时间出产一批。单件(小批)生产的特点是产品品种很多,经常改变,每种产品只生产一件或少数几件,生产过程很不稳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工作较为复杂和困难。
(4)        按产品需求特性分类。按此标志可分为订货生产和存货生产。订货生产是企业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订货要求,分别在设计、制造、装配、服务等方面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存货生产是指企业在市场调查、预测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并通过保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应付市场需求的波动。
4.服务生产运作过程的特点是什么?
(1)        服务是无形的产出,而且服务创造的过程也是消费的过程。
(2)        服务一般是劳动密集型的。
(3)        服务往往是不可保存的。
(4)        另外,服务业作业还具有高度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变动性较大、随机性强等特点。

第2章
1. 如何理解“基于时间的竞争”?
企业在经营运作的每个过程中要尽量压缩时间,以时间优势带动其他各项竞争优势。以最低成本、最短时间提供最高价值,通过敏捷性改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 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它与企业战略有何关系?
生产运作战略是企业根据经营战略意图在构建生产运作系统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的一系列决策原则、程序和内容。它的着眼点是企业长远发展战略及所选定的目标市场;它的工作内容是在既定目标导向下确定生产运作系统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决策;它的目的是使生产运作系统成为企业立足于市场,获得竞争优势的坚实基础。
3. 如何认识企业使命?
为了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维护其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利益,企业决策者必须决定向社会提供何种商品和服务。这种贡献正是这些组织(或系统)存在的理由,是体现在企业战略目标中的承诺,也即是它们的使命。
确立使命可以保证整个组织对共同目标的关注,而如果没有共同目标,企业就无法团结一致。使命体现了企业的指导思想,也可以视为计划想要实现的东西。企业一旦确定了它的使命,它内部的各个“职能区”(如市场营销、财务会计及生产运作)将随之确定各自的支持性使命。
4. 生产运作战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产品的设计与开发,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和维护。
第三章
1、研究与开发主要类型及其主要内容
研究与开发(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简称R&D)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研究。基础研究进行的是探索新的规律、创建基础性知识的工作,应用研究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中开发的新知识、新规律应用于具体领域,即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的技术基础而进行的研究,技术开发研究是将应用研究的成果经设计、试验而发展为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或改变现有产品、技术、方法的科研活动。

2、什么是并行工程?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流程?
并行工程的定义是在1987年由美国防御分析研究所(IDA)在其R338报告中正式提出的。它指出,“并行工程是对产品设计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当初步的需求规划确定后,以产品设计人员为主,其它专业领域的人员为辅,共同进行产品的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方案作为中间结果为所有开发人员共享,开发人员以此作为基础展开对应的概念设计,如工艺过程概念方案、后勤支持概念方案等。每一专业领域输出的中间结果既包括方案,又包括建议的修改意见。所有的中间结果经协调后,达成一致的认识,并根据此修改意见完善概念设计方案,然后逐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详细设计阶段。

3、工艺选择决策的主要内容?
(1). 选择确定主要的制造技术
具体的工艺方案选择是一项比较细致的、工作量很大的任务。例如机电行业,整个制造过程中要完成多种性质不同的工作,要采用许多不同的工艺,任何一项工艺如果不能满足制造要求,都可能影响产品开发。选择制造技术通常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
(2). 谨慎选择制造流程
不同的产品特点,不同的生产规模,不同的品种数量,不同的工艺方法都会影响制造流程的选择。选择的原则是有利于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一般而言,企业根据所生产产品特点和企业自身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制造流程并不困难。但要指出的是选择制造流程时一定要谨慎。因为这是一项战略行为,既要考虑企业目前资源条件的限制,又要尽可能考虑到扩大生产规模,为以后的发展留下余地。
(3). 设备的选择
在做出工艺和流程选择之后,就要根据工艺技术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设备。影响设备选择的主要因素是设备功能要求和经济因素。而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各项政策也对所选设备的复杂性和高级程度起着制约作用。在确定所选设备时,均应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考虑。

4、常见服务再设计包括哪些类型?
(1)前台流程简化服务:指通过前台流程的简化来提高服务的活力。例如,旅馆或餐厅的快速结账、医院的预约手续、预约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等。前台服务效率的提升能在服务传递中改善客户的体验。
(2)自助服务:是指客户转变为生产者的模式,企业通过服务流程再设计能够在利用率、准时性和人员控制方面提高客户收益。诸如网上银行等企业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服务就是自助服务的实例。
(3)直接服务:指无需客户到达服务提供商所在地,企业直接在客户所在地提供服务,如计算机远程教育和培训服务、干洗衣物无忧答案网服务等。
(4)捆绑式服务:指将多种服务组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这样能为客户带来便利性,较单独购买每一项服务有更大价值。
(5)实体环境服务:指通过改变与服务相关的有形物体或服务的物理环境来改善客户体验。

5、服务设计的要素有哪些?
1. 结构性要素选择与设计
(1)传递过程设计:前台和后台、流程、服务自动化与标准化、顾客参与。
(2)设施设计:大小、艺术性、布局。
(3)地点设计:地点特征、顾客人数、单一或多个地点、竞争特征。
(4)能力设计:顾客等待管理、服务者人数、调节一般需求和需求高峰。
2. 管理要素规划与设计
(1)服务情境:服务文化、激励、选择员工和培训员工、对员工的授权。
(2)服务质量:评估、监控、期望和感知、服务承诺。
(3)能力和需求管理:需求/产能计划、调整需求和控制供应战略、顾客等待的管理。
(4)信息设计:竞争性资源、数据收集。

6、结合生活体验谈谈工业化服务设计方法及其主要内容?
工业化设计法又称生产线法,它试图将制造业对生产过程的控制观念引入服务业,运用系统化、标准化原则,将小规模、个性化和不确定的服务系统改造为大规模、标准化和稳定的服务系统。生产线方法可以保证服务企业提供稳定的质量和高效地运作,所有工作是在受控的环境中完成的。
工业化设计法内容包括:
首先,服务包的标准化。这是指通过对服务包的分析,尽量减少其中的可变因素,使服务包的各个要素实现标准化,为顾客提供稳定、一致的服务。标准化服务的一致性是生产线方法的优势所在,也是顾客关注的中心。例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马兰拉面馆的提供的拉面要在色泽、口感、服务上保持一致。
其次,服务系统的标准化。这是指通过分析服务运营的各个阶段,在适当的地方采用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来替代劳动密集型劳动,以提高标准化程度和效率,减少人为差错。例如,麦当劳使用物料检测系统、自动化烹饪设备、自动点餐和收银机等大大提高了后勤准备、快餐制作和前台运作的标准化程度。
最后,设计和控制的标准化。这是指运用系统化的方法,使运营过程的各个阶段得到精密的组织和控制,以此增加系统运转的稳定性,提升系统的运营效率。
从技术应用的角度看,工业化设计方法的实施包括“硬技术”和“软技术”两方面的应用。硬技术的应用是指用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等替代传统的人工劳动,如银行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售货机、汽车自动清洗与上光设备、地铁的自动售票和检票装置、民航的联合订票系统等。软件术的应用是指对服务组织和管理系统进行精确、严密的规划和设计,以实现标准化,如现代连锁超市、图书馆、快餐业、邮政快递等标准化流程与操作规范。

第四章
1、谈谈生产单位的三种基本布置形式及其特点?
1)工艺专业化组织形式与布置
工艺专业化又叫工艺原则。它是按照生产工艺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生产单位。在工艺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着同种类型的工艺设备,配备同工种的工人,采用相同的工艺对企业的各种产品(零部件)进行加工。如车工、磨工、钳工等小组(或工段、车间)。
(2)对象专业化组织形式与布置
对象专业化又叫对象原则。它是按照产品(部件、零件)的不同划分车间(或工段、小组)。在对象专业化的生产单位里,集中有为制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设备,配备相应的各种工种的工人,工艺过程是封闭的,不用跨其他生产单位就能独立地出产产品,如发动机车间、底盘车间、齿轮车间、标准件车间等。
(3)固定组织形式与布置
固定式布置是指加工对象位置是固定,作业人员和设备都随着加工产品或服务对象所在的位置而转移,例如内燃机车、大型船舶等。由于某些产品体积庞大笨重,不容易移动,将工作地按生产产品要求布置,产品固定,人员、设备、装配工具、零部件感觉要求依次按工艺流程完成产品生产过程。

2、谈谈工厂平面布置原则
厂区布置的根本要求是要有系统观点,兼顾各方面要求,精心安排,合理布局,精心安排,讲究整体效果。一般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基本生产为中心。工厂总平面布置首先应该以基本生产为中心,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基本生产单位是生产过程的主体,与它有密切联系的生产部门要尽可能与它靠拢,如辅助车间和服务部门应该围绕基本车间安排。
(2)符合工艺要求。工厂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流系统,各种生产及附属设施的布置必须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保证全厂的工艺流程要顺畅,使整体布置便于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提高生产效率。
(3)运输最优化。生产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寻求最小运输量的布置方案,利用先进的运输方式,提高运输效率,同时还要求充分利用生产面积。
(4)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在进行设施布置时,就必须考虑预先留出必要的扩展空间,以便在将来扩大生产规模时无需再重新选址和布置。当然,留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应是盲目的,而是在科学的战略和规划指导下进行。
(5)安全和环保原则。厂区布置还要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注意厂区的环境绿化和美化,并适当建有休息场所。同时,各生产部门的布置要符合环保要求,有三废处理措施等等。

3、服务场景的设计要素有哪些?基本内容?
服务场景的设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三类:气氛(周边条件);空间布局;标识、符号和制品。顾客倾向于从整体下这些要素,因此服务环境设计的关键在于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协调与适应。
①气氛(周边条件)指服务环境内生活条件的舒适性,服务环境向顾客和员工传递舒适性,具体要素包括照明、颜色、音乐与噪音、气味、温度和湿度等。
②空间布局包括设施的布局、装修及两者的关系,它们会影响顾客的购买行为和满意度以及服务设施的功能发挥。空间布局的指导原则是满足顾客需求,创造良好的服务联系,使顾客安心使用。服务供应商要准确识别顾客与服务环境的内部和外部接触点。
③标识、符号和制品在服务环境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它们能为顾客在服务环境中引导方向,包括东西摆放的位置指示、服务各部分地点指示和负责人指示;其次,它们提供了服务的线索。

4、结合生活体验谈谈零售商店布局。
零售商的目标是实现每平方米营业面积的利润最大化。零售业的销售量与顾客接触到的商品量有直接关系,商品的覆盖面越广,销售业绩越好,投资回报率越高。零售业管理者可以运用以下两个步骤对零售店进行布局;第一,对商店进行整体布局,确定商店的流动模式;第二,对该模式下的各类商品进行空间分配。

5、谈谈定置管理及其基本原则。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是以生产现场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把与生产现场作业无关的物品及时清理掉;通过整顿,把生产现场需要的物品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最终以物在场所中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定置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使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实现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定置管理的基本原则如下:
(1)有物必有区。即应划区、分位进行物品摆放。
(2)有区必标识。即充分发挥信息媒介的作用,让各区域、位置都有便于区别的鲜明的标志,使区位清楚明确。
(3)符合工艺要求。即按工艺顺序和特点进行物品划区,以便于操作和使用。
(4)适应动态变化。即在开展定置管理时,应将固定标识与移动标识相结合、将固定区位与自由区位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生产管理的需要。
(5)追求安全效率。即定置管理应以安全、高效为目标,对特种危险物品进行特种定置,对常用一般物品以快捷、方便为前提定置。

6、5S中的整顿含义与要点
它是指对现场保留的必需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摆放。它是生产现场改善的关键。整顿活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物品寻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能马上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减少故障发生,提高控制质量。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区域和地点,以便于寻找和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物品摆放要科学合理,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西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如集中放在车间某处);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目知数,不同物品摆放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

第5章
1. 工作扩大化与工作丰富化有何区别?
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大部分程序。通过工作扩大化,让员工看到他工作的意义,从而提高其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工作丰富化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本身都是由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展,即给予员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2. 为何要进行工作设计和工作研究?
工作设计就是设置生产系统中的工作岗位并规定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其目的在于使工作分配一方面满足组织、技术的要求,另一方面满足员工个人生理、心理的需求。工作设计始于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工作方法应当科学地研究,而不仅仅凭经验,管理人员应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和标准工作量;管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工作岗位选定合适的工作人员,培训他们使用合理先进的工作方法。
工作研究是劳动过程优化方法的总称,是传统工业工程学的基础。它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组织条件下,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资源的合理运用,并制定作业标准和时间标准,以改进作业,寻求最佳经济效益的方法。
3. 劳动定额有几种形式,分别起什么作用?
   劳动定额一般有两种形式: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工时定额是指每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消耗的工时数,是用时间表示的定额,一般以分钟为计算单位;产量定额是指单位时间内应当完成的产品数量,是用生产量表示的定额。
这两种形式的定额互为倒数,表达同一个概念,但角度不同,适用的场合不尽相同。通常工时定额比较适合产品结构复杂、品种多、生产批量不大的企业,而产量定额多用于流水生产的制造企业。
4. 试对你身边的某一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1)        总体规划:首先要得到管理层的支持与委托,设定基本方向。要明确企业战略目标、内部需求和IT建设,确定流程优化目标和范围、项目组成员、项目预算和计划。
(2)        优化项目启动:召开项目启动大会,进行全员动员,宣传造势,并进行内部流程优化理念培训。
(3)        流程描述及诊断分析:通过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客户满意度调查,了解流程现状,描述与分析现有流程,通过问题归集,得出诊断报告。
(4)        流程优化设计:建立目标,确认关键流程,明确改进方向及流程优化设计,配套辅助信息初步形成,确定优化方案。
(5)        配套方案设计:配套辅助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职能方案调整,配套方案设计。
(6)        实施:制订详细的优化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并完善配套方案。
(7)        项目评测:项目效果评估,总结成功得失经验,指导完善流程管理。
(8)        持续改进:观察流程运作状态,与预定优化目标比较分析,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正改善,并使流程优化成为一种持续行为。

第六章
1、影响制造生产运作能力的因素
(1). 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数量
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数量通常指机器设备和生产面积。计算生产能力的设备数量是指企业拥有的全部能够用于生产的机器设备数,包括现有的全部能用于生产的设备,不论是运转的、待修的、正在修理的、已到厂尚待安装的,还是因为任务不足而暂停使用的,但不包括规定为备用的设备、已批准决定封存报废的设备以及出租或变价转让的设备。生产面积包括厂房、其它生产用建筑物和场地的面积,一切非生产用房屋面积和场地,都不应列入生产能力计算范围。
(2).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指有效工作时间,与企业规定的工作班次、轮班工作时间、全年工作日数、设备计划预修制度以及轮班内工人的休息制度直接相关。在连续生产的条件下,则按全年日历天数,每日三班,每班8小时计算。在间断生产条件下,则从日历时间中扣除节假日,每日工作两班,再扣除设备因计划修理所需必要的停工时间。季节性生产企业的有效工作时间应按全年可能的生产天数计算。
(3).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指单位设备的产量定额或单位产品的台时定额。生产率定额受产品品种构成、产品结构、质量要求、加工工艺方法、员工业务技术水平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是决定生产能力的三个因素中最易变化,而且变化幅度最大的因素。计算生产能力时所用的定额,应充分反映先进的技术因素和组织因素。

2. 谈谈短期产能弹性与柔性调整策略
①增加或共享设备。由于高额的资本费用,受机器和设备可用性所限制的产能水平在短期运营中更难改变。但是,可以根据需要租赁设备完成,更具成本效益。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创新的合作关系安排以及产能共享。例如,每一家医院都不可能承担所有昂贵的专用仪器的采购。但是几家医院可以成立一个联盟,每一家都集中于一个专科并共享服务。
②出售闲置的产能。那些很难减少的固定资产在低需求时期会消耗利润。一些公司可能会把类似电脑存储空间和运算能力的闲置产能出售给外来买家甚至是竞争对手。例如,旅馆通常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当竞争对手预约超额时为其顾客提供住宿。
③改变劳动力产能和调度。劳动产能通常通过短期改变劳动水平和调度可以很容易实现。加班、加点、临时工以及外包都是增加产能的常用方式。调整劳动力配置,更好地符合需求模式是另一种方式。例如,医院和呼叫中心根据对不同时段都在改 需求预测,创立了每天的工作时间表。许多快餐厅聘请了大量兼职人员,他们各自工作时间表都不同。
④改变劳动技能搭配。聘请合造的人员,可以很快学会并针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做出调整,对其进行交叉培训执行不同的任务,这些都为了满足波动性的需求提供了可行性。以超市为例,对于工人来说繁忙的时侯从事收银的工作,不忙时就帮助整理货架。
⑤把工作转移到空闲时段。另一个策略就是把工作转以空闲时段。例如,旅馆职员可以在登记和结帐的客人比较少的晚上,准备票据并进行别的书面工作。这使他们在白天有更多的时间来服务顾客。制造商往往在淡季建立库存,为高峰期保存产品。

3. 谈谈通过延迟或刺激需求管理短期产能策略
①改变产品或服务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一个最有力的方法。便如,旅馆可以提供最后一分钟特价房,以填补空房间;航空公司可以在星期三这样的非高峰提供最好的价位;餐厅在晚上9点以后半价刺激需求;电影院日场提供最便宜的电影票。类似地,厂商一般会在进货过多时进行销售折扣来刺激需求,平衡生产进度以及人员需求,同时减少库存。
②提供顾客信息。例如许多呼叫中心,在给顾客的票据上附送注释,或用自动语音留言告知最佳呼叫时间。像迪士尼这样的游乐园在某些游戏器材相当繁忙时,使用警示牌或印刷物告知顾客。
③广告和促销。广告在需求影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节后销售进行了高强度的广告宣传,努力在这样一个传统销售低谷期吸引顾客。产品或服务优惠券在销售低谷库存过多时拉动了需求增长。
④增加附属产品或服务。附属产品或服务可以增加到顾客价值包中,在淡季增加需求。电影院在非高峰期为其观众提供商务会议租赁场地和专门的服务。购物中心提供游戏中心来吸引十几岁的年轻人。快餐连锁店提供生日聚会服务来填补高峰就餐时间之间的需求低谷期。延长的时间也代表着周边服务;许多超市一周营业7天,一天24小时,并鼓励消费者在晚间购物,减少高峰期需求量。
⑤提供预约。预约就是对未来某时提供某项产品或服务的承诺。典型的例子就是预约旅馆房间、飞机座位以及外科手术室。预约是一种影响需求并可将其同可用产能相配合协调的方式。预约还可以减少产品或服务供应者和顾客的不确定性。通过预先知道顾客需求何时会发生,运营管理者们可以更好的规划设备和营动力设置,而不用过多依赖于预测。

4、影响学习效应的因素?
(1)操作者的动作熟练程度。这是影响学习曲线的最基本因素。
(2)管理技术的改善,正确的培训、指导,充分的生产准备与周到的服务,工资奖励及惩罚等管理政策的运用。
(3)产品设计的改善。
(4)生产设备与工具的质量。
(5)各种材料的连续供应和质量。
(6)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7)专业化分工程度。

5、成批生产特点及其出产进度安排方法
成批生产企业的特点是产品品种较多,各种产品产量大小不一,产品出产进度安排的主要问题是组织不同时期(季、月)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减少每季(月)生产的品种数目,增大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同时使设备、劳动力负荷比较均衡,以合理利用人力、物力,提高经济效益。具体安排方法如下:
  (1)首先安排企业的“主流产品”。在满足合同交货期的前提下,“细水长流”,在全年做比较均衡的安排,保持生产的稳定性。
  (2)对于产量较少的产品和同类型、同系列的产品,采用“集中轮番”的安排方式,尽可能扩大批量,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年任务,简化管理。
  (3)新老产品交替有一定交叉时间。在交叉时间内,新产品产量要逐渐增加,老产品产量逐渐减少,避免齐上齐下,出现较大生产波动。
(4)尖端产品与一般产品、复杂产品与简单产品、大型产品与小型产品等,均应合理搭配,使各工种、设备及生产面积得到均衡负荷。   (5)考虑物资供应期限,保证生产技术准备、技术组织措施项目的安排与产品出产进度安排衔接配合。
可见,成批生产企业安排出产进度比较复杂,存在不少交叉和矛盾,计划部门可以拟定几个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最佳方案。

6、谈谈长期生产运作能力决策主要问题
(1)能力互补
在制定一项长期产能规划时,一家公司必须在产能成本和没有足够产能的机会成本之间做出基本的经济平衡。产能成本包括设施设备的初期投资以及运营维修保养的年度成本。没有足够产能的成本就是由于销量损失和市场份额减少而造成的机会损失。
长期产能规则必须紧密地同组织的战略相联系,即结合要提供什么产品和服务。例如,许多产品和服务都是季节性的,淡季会造成产能过剩。许多公司提供互补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是使用同样的公司可用资源进行生产或交付,但是它们的季节性需求模式互不相同。互补产品或服务平衡了季节性需求周期,从而利用了超量的可用产能。例如,割草机的需求在春夏最高。为了平衡制造产能,厂商就可以在秋天生产落叶吹风机和吸尘机,冬天生产吹雪机。
(2)能力扩充
产能需要很少是不变的,市场和产品线以及竞争的改变都将最终导致公司规划增加或减少长期产能。这样的策略需要确定数量、时机掌握以及产能改变的形式。为了说明产能扩充决策,让我们来做两个假设:一是产能是一次增加或逐渐增加;二是需求稳定增长。
在某固定时间范围内扩充能的4个基本策略:
①配合平均需求的少量产能增加;
②超前需求的少量产能增加;
③迟于需求的少量产能增加;
④一次大量产能增加;


第七章
1、生产过程加工对象在工序间的3种移动方式及其应用时注意事项。
上述三种移动方式,是产品加工过程中组织工序在时间上衔接的三种基本方式,实际生产要复杂的多。从生产周期看,平行移动方式的生产周期最短,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次之,顺序移动方式最长;在设备利用方面,在平行移动时生产率高的工序可能会出现停顿现象;在组织管理上,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最为复杂。
三种移动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在选择采用时,应结合具体条件来考虑。一般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是:生产类型。单件小批,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大量大批,特别是组织流水线生产时宜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或平行移动方式;生产任务缓急情况。对于濒临交货期或其他紧急任务,为赶时间,可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生产单位专业化形式。按对象原则组建的生产单位,宜采用平行移动方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按工艺原则组建的生产单位,宜采用顺序移动方式;工序劳动量的大小。零部件加工时间短,可采用顺序移动方式,而零部件加工时间长,为减少资金占用可采用平行顺序移动方式或平行移动方式;设备调整工作量大小。在改变加工对象时,如设备调整劳动量较大,应考虑采用顺序或平行顺序移动方式,反之,则可采用平行移动方式。

2、谈谈流水线内部在制品定额的制定
工艺在制品。工艺在制品是指正在各工作地上加工、装配和检验的在制品。工艺在制品定额的确定,取决于流水线的工序数m、第i道工序的工作地数Si和第i道工序每个工作地同时加工的零件数(gi)。在连续流水工艺在制品数量是相对稳定的,而在间断流水线上,由于存在周围在制品,就不必要重复计算运输在制品的占用量。
运输在制品。运输在制品是指处于流水线内部运输过程中或在运输装置中等待运输的在制品。它取决于运送方式、运输批量的大小等因素。
周转在制品。在间断流水线中,由于前后两道工序生产效率不同或作业起止时间不同,因而同一时间内相邻工序的产量不同。这种在制品周而地开成与消耗,因而称作周转在制品。周转在制品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是由于前后两道工序的生产效率不同而产生,二是周转在制品的数量始终在零和最大值之间周期性地来回变化。需要说明的是,周转在制品只存在于间断流水线中,连续流水线不存在周转在制品。
保险在制品。保险在制品有两种:一是为整条流水线设置的保险在制品,二是为关键工序和容易发生故障的工序设置的专用保险在制品。为整条流水线设置的保险在制品通常集中在流水线尾,如果出现废品或设备出现故障,就用这类保险在制品以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当这类在制品不足时,就用加班的办法来补足;为工序设置的专用保险在制品通常旋转在工作地,当某工序实际工作效率与流水线节拍不一致或产生废品或设备临时出现故障时,就动用这类保险在制品。确定保险在制品占用量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经验和以往的统计资料,同时要参考生产周期、在制品价值、工艺复杂性、设备可靠程序、设备调整时间、工人技术水平等因素。

3、谈谈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分析
  流水线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能够使生产过程较好地符合连续性、比例性、平行性及均衡性的要求,而且由于专业化生产,广泛地采用专用设备、工艺装备和机械化的运输装置,有着很高的生产效率,在市场需求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好的生产效益。但是,流水线的最大缺陷是不够灵活,且投资较大。所以,在采用流水线这种生产组织形式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权衡,以便正确选择和确定流水线生产的加工对象和具体形式。一般情况下,采用任何形式的流水线,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这些条件是:
(1)零部件和产品的产量相当大
(2)工艺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分解和合并
(3)产品设计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4)必要的厂房条件
  此外,还要求流水线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协件必须是标准化、规格化的,并能保证供应;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证机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质量管理工作必须符合标准和要求,产品检验能随生产在流水线上进行等。

4、谈谈流水线生产的工序的同期化(同步化)作用及其基本方法
所谓工序同期化是指通过技术或组织措施来调整流水线各工序时间,使它们等于流水线节拍或者与节拍成整数倍比关系。可见,工序同期化是提高设备负荷,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缩短产品生产周期的重要手段,它也是组织连续流水线的必要条件。
在机械加工工序上,可以通过提高设备机械化水平,采用高效率的工艺装备,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工人技术熟练程度,改进工作地布置等措施来提高工序同步化程度;在手工装配工序上,主要是通过分解与合并某些工序,合理调配工人,改进装配工艺等措施来提高同步化程度。

5、谈谈成批生产中的批量管理重要性及其基本方法
在成批生产的企业中,按批量来组织生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批量的大小对其生产效益有着直接影响。批量是指同一种产品(或零部件)一次产出或投入的数量,或指花费一次准备结束时间所生产同种产品的数量。
在生产计划制定出来以后,产品的年生产任务已基本明确。在这种情况下,生产采用的批量越大,则生产组织的轮番次数就越少,生产过程相对稳定,产品品种更换的次数了就相应减少,花费在调整设备和工艺装备等准备结束工作上的时间和费用较少,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但批量大,每批产品的生产周期比较长,生产中占用在制品数量及占用的生产面积和仓库面积就会增加,会增加流动资金占用量和在制品库存保管费用等。而如果批量小,生产中在制品占用数量就可以减少,与在制品数量有关的各项费用支出就可以相应减少。但批量小,生产中产品更换的次数就会增加,准备结束工作的工作量会增大,而使准备结束工作费用增加,在组织管理不力的情况下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此,为提高成批生产的经济效益,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产品的生产批量。由于批量和生产间隔期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因此,在确定批量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生产隔期,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来确定。具体来讲,确定批量的方法,主要有以量定期法和以期定量法二种。
(1)以量定期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先从经济角度出发确定批量,然后推算生产间隔期并进行修正后,再对批量进行调整加以确定。
①最小批量法。它是以保证设备的合理利用和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批量计算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着眼点就是把设备的调整时间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②经济批量法。它是以最佳经济效果为目标的一种批量计算方法。批量大小对生产费用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设备调整费和库存保管费。批量大,设备的调整费用就小,而存货费就会增加。反之,批量小,设备的调整费用就大,而存货费用就会减少。
(2)以期定量法。它是根据标准的生产间隔期来确定批量的一种方法。当产品的年产量确定以后,生产间隔期和批量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Q=RXq,R生产间隔期,q平均日产量。这种方法只要有了标准的生产间隔期,批量很快就可确定,特别是产量任务变更的情况下,这种方法的优越性就更为明显。

6、成批生产中的批量管理中计算出的经济批量是否可以直接用于实际计划安排?为什么?
一般来说计算出经济批量后,还要根据其他因素进行调整,以利于简化生产管理,协调生产环节的活动,降低其他费用的开支。修正批量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批量大小应尽量使同一批制品在各个主要工序的加工时间不少于一个或半个轮班的产量,使同一批制品在各车间的批量相等,或在简单倍数的关系;
    批量大小尽可能与工具使用寿命期间内的产量相等,或是它的简单倍数;
批量大小应考虑各生产单位的工艺顺序,一般毛坯批量应大于零件加工批量,零件加工批量应大于装配批量,它们相互间最好成整数倍比关系;
批量大小应和装具、夹具等工装数相适应;
批量大小应和零部件占用面积与生产面积相适应。

7、如何运用需求管理策略完善服务能力计划?
由于服务的产生和消费时同时进行的。如果服务需求相对于服务能力不足,结果将导致服务人员和设备闲置。由于服务需求的波动性,给在动态环境中管理服务业的经理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通过调节需求,可以降低服务张倩周期性的变化。虽然顾客到来的时间间隔总是随机,但平均到达率在长期中将会是稳定的。
⑴ 划分需求:需求经常科划分为随机需求和计划需求。例如,银行可以预期它的商务客户每天在大概的固定时间光顾,而个人客户则是随机光顾的。由此可以对计划需求进行控制。比如,作一个分析表格,对计划中的客户的到来的时间和人数作一个统计,再根据本单位的工作人员配置情况做调整。
⑵ 提供价格诱因:使用价格诱因可以刺激低谷期的需求和分流高峰期的需求。有很多差别定价的做法,如长途电话的周末和夜间收费低;电影院的日场或在下午6点以前实行降价;位于旅游观光点的宾馆在非旅游季节的房价;公共事业公司在高峰需求的定价等。
⑶ 促进非高峰期的需求:寻找需求的不同来源会导致对高峰期服务能力创造性的利用。例如,在旅游淡季将宾馆用于招待商务人员或作为公司职员的休息场所。采用促进非高峰期需求的策略有利于提高服务设施在其他时间的充分利用。例如,百货商店鼓励顾客“提前购物以避免圣诞节的商场购物高峰”。
⑷ 开发互补性服务:很多饭店已经认识到增加一个酒吧来提供互补性服务的好处。在饭店最繁忙时刻,把顾客引入酒吧既可以为饭店带来利润,又可以缓解顾客等等的心情。开发互补性服务是扩展市场的一种自然方法。
⑸ 使用预订系统及处理超额预订问题:当预订做出之后,顾客的服务需求就会被转移到同一组织内相同设施的其他适宜服务时间或转移到其他服务设施上。预订服务还可以通过减少等候时间和保证随时提供服务来使顾客收益。然而,当顾客未能履行其预订时,问题就出现了。通常,顾客不会因其未履行预订而承担经济责任。同样,许多宾馆也要为因为超额预订而未能入住的客人免费提供附近宾馆的相同档次的房间。一个好的超额预订策略应该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服务空闲产生的机会成本,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未能提供预订而带来的成本。因此,采用超额预订策略要对一线员工进行培训,以应付那些未能获得预订服务的客人。

8、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服务中排队问题的建议
为顾客确定一个可接受的等待时间。根据顾客愿意等待的时间范围,来确定动作目标;
在顾客等待过程中应尽可能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通过播放音乐、录像或其他娱乐形式使顾客暂时淡忘其正在等待。比如北京城乡超市因为有顾客反映排队时间过长不得不放弃购物,管理层采取了播放滑稽录像的方式来分散顾客的注意力,得到很好的效果;
及时告诉顾客他们所期望了解的情况。当顾客等待时间比通常情况要长时,必须告诉他们要等待这么长时间,以及服务系统将如何缓解这种情况;
对顾客进行分类。如果一级顾客所需服务很快就可完成,就将他们分为一队,这样他们就不必等那些较慢的顾客了;
决不能让顾客看到雇员来未在工作。如果雇员本应该为顾客提供服务,但却没能作到,顾客将会感到扫兴;
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的服务态度更为友好。问侯一下顾客或提供其他一些特别的关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长时间等待的负面影响(比如微笑);
鼓励顾客在非高峰期到达。设法告诉顾客他们在哪些时间不必排队等待,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哪些时间是顾客到达的高峰期,这有助于使工作负荷均衡化;
对于消除排队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制定可以改善顾客服务的计划。
第8章
1.库存在生产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1)        缩短顾客订货提前期。
(2)        保持生产的均衡性。
(3)        节省订货费用。
(4)        提高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
2.简述库存的分类。
按库存的作用划分,库存可分为周转库存、安全库存、调节库存和在途库存。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征划分,库存可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
3.EOQ模型有哪些假设条件?
(1)        外部对库存系统的需求率已知,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
(2)        一次订货无最大最小限制。
(3)        采购、运输均无价格折扣。
(4)        订货提前期已知,且为常量。
(5)        订货费与订货批量无关。
(6)        维持库存费是库存量的线性函数。
(7)        不允许缺货。
(8)        补充率为无限大,全部订货一次交付。
(9)        采用固定量系统。
4. 某产品年需求量为4000件,订货费用为18元/次,单位产品的年库存维持费用为产品单价的18%。供货商的产品单价为:
               0.90元,1-499件
         P=    0.85元,500-999件
               0.82元,1000件以上
(1)求最佳订货批量和年总费用。(2)EOQ模型基于何种假设?如果该模型建立于不完全符合实际的假设之上,是否具备实用性?
EOQ=840,TC(840)=3686,TC(1000)=3480
总成本曲线在EOQ附近相当扁平,具有方向标的作用。
第九章
1、谈谈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本思想及其信息处理过程
MRP系统与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不同,它不是直接反映市场环境的独立需求关系,而是表现为伴随着产品生产的相关需求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将原材料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对于加工装配式生产来说,如果确定了产品出产数量和出产时间,就可按产品的结构确定产品的所有零件和部件的数量,并可按各种零件和部件的生产周期,反推出它们的出产时间和投人时间。物料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不同的制造资源(机器设备、场地、工具、工艺装备、人力和资金等),有了各种物料的投入出产时间和数量,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制造资源的需要数量和需要时间,这样就可以围绕物料的转化过程,来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按照MRP的基本思想,从产品销售到原材料采购,从自制零件的加工到外协零件的供应,从工具和工艺装备的准备到设备维修,从人员的安排到资金的筹措与运用,都要围绕MRP的基本思想进行,从而形成一整套新的方法体系,它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项活动。
具体来说,MRP是以计算机辅助生产计划、作业计划和库存控制为中心的系统,它能根据产品构成表和库存状态自动地编制出组成产品的零部件与物料的需要量,并按交货期制定出零部件的生产进度和原材料、外购件的供货日程。情况发生变化时,还可以根据紧急情况调整生产的优先顺序,重新编制出符合新情况的生产作业计划。

2、谈谈MRPⅡ(制造资源计划)与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区别。
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基本流程是从供应方购买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窄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和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于其间的是制造件,是生产部门的业务。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MRP解决了企业的物料信息,是管理信息的一大进步。但MRP对于企业的重要业务——资金管理却无能为力。为了实现对企业资金信息的管理,MRPⅡ应运而生。
MRPⅡ并不是一种与MRP完全不同的新技术,而是在MR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在成功地实施了闭环MRP后,人们开始思考:既然库存记录足够精确,为什么不可以根据它来计算费用?既然MRP得到的是真正需要制造和采购的零部件及原材料,为什么不根据它来作采购方面的预算呢?既然生产计划已被分解为确定要实现的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为什么不可以把它转化为货币单位,使经营计划与生产计划保持一致呢?把生产活动与财务活动联系在一起,是从闭环MRP向MRPⅡ迈出的关键一步。于是在闭环MRP的基础上,围绕物料需求计划的分析思想,企业对财务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全面规划、整体安排的要求,将它们与原来的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相联接,构成了MRPⅡ的总体结构,不仅包括物料,而且涉及生产能力和一切制造资源,是涵盖整个制造资源的信息系统。

3、谈谈ERP系统与MRP-Ⅱ的区别
(1) 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
(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3)在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
(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5)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6)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

4、ERP实施进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⑴ 项目的前期工作
1 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的培训。主要的培训对象是企业高层领导及今后ERP项目组人员,使他们掌握ERP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思想。
2 企业诊断。由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今后各项目组人员用ERP的思想对企业现行管理的业务流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议和诊断,找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用书面形式明确预期目标,并规定评价实现目标的标准。
3 需求分析,确定目标。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还需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
4 软件选型。在选型过程中,首先对企业本身的需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调研,然后要弄清软件的管理思想和功能是否满足企业的需求。
⑵ 实施准备阶段
1 项目组织。包括领导小组、项目实施小组、业务组,每一层的组长都是上层的成员。
2 数据准备。在运行ERP系统之前,要准备和录入一系列基础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一些产品、工艺、库存等信息,还包括了一些参数的设置,如系统安装调试所需信息、财务信息,需求信息等等。
3 系统安装调试。在人员、基础数据已经准备好的基础上,就可以将系统安装到企业中来了,并进行一系列的调试活动。
4 软件原型测试。这是对软件功能的原型测试,也称计算机模拟。由于ERP系统是信息集成系统,所以在测试时,应当是全系统的测试,各个部门的人员都应该同时参与。
⑶ 模拟运行
这一阶段的目标和相关的任务是: 模拟运行及用户化、制定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和验收。
⑷ 切换运行
在这个阶段,所有最终用户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使用终端或客户机操作,处于真正应用状态,而不是集中于机房。如果手工管理与系统还有短时并行,可作为一种应用模拟看待,但时间不宜过长。
⑸ 新系统运行
一个新系统被应用到企业后,实施的工作其实并没有完全结束,而是将转入到业绩评价和下一步的后期支持阶段,通过对系统实施的结果作出自我评价,以判断是否达到了最初的目标,从而在此基础上制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5、已知产品A、F的结构和产品出产计划,试制定元件B的MRP订货计划。   
A                              F
LT=1周                               LT=2周
  2B       3C                  2B      2X      1Y
 LT=2周    LT=1周         LT=2周 LT=1周LT=1周
                             B       C
                            LT=2周   LT=1周
         1        2        3        4        5        6        7        8        9
产品A                        20        15        20        25        30        30        30
产品F                        9        20        15        20        21        10        18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20        15        20        25        30        30        30
        F                                9        20        15        20        21        10        18
        X                18        40        30        40        42        20        36               
        Y                                                                               
        Ba                        40        30        40        50        60        60        60       
        Bf                18        40        30        40        42        20        36               
        Bx        18        40        30        40        42        20        36                       
        Ca                                                                               
        Cx                                                                               
        B合计        18        58        110        100        122        112        116        96        60       
第10章
1. PDCA循环有何特点?其应用有哪些步骤?
(1)大环带小环。
阶梯式上升。
科学管理方法的综合应用。
(2)步骤:
计划阶段(P)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2.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
3.找出其中的主要原因。
4.针对主要原因,制订措施计划。
执行阶段(D)        5.按措施计划执行。
检查阶段(C)        6.检查执行情况。
处理阶段(A)        7.对检查结果按标准处理。
8.不能作标准化处理的,转入下一轮循环,或作标准化动态更新处理。
2. 试述ISO9000系列标准的意义及其重要作用。它与TQM有何联系?
它标志着质量体系走向规范化、系列化和程序化的世界高度。经验表明,采用ISO9000系列标准是走向世界的通行证。
两者的相同点:
(1)        遵循的原理是相同的。
(2)        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3)        指导思想是相同的。
(4)        首先两者有着一致性:
但两者之间仍存在一些不同:
(1)        ISO9000与TOM都指全过程控制,但ISO9000强调文件化,而TQM更重视方法和工具。
(2)        ISO9000是通用的标准化的程序,而TQM没有规范化。
(3)        ISO9000可进行国际通用的认证,而TQM不能。
尽管有上述细微的不同,TQM与ISO9000是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3. 质量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1)        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
(2)        建立质量体系。
(3)        开展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活动。
(4)        质量改进
4. 简述6σ特征和DMAIC流程。
6σ特征
(1)        对顾客需求的高度关注。
(2)        高度依赖统计数据。
(3)        重视改善业务流程
(4)        积极开展主动改进型管理。
(5)        倡导无界限合作。
DMAIC流程
(1)        测量(Measure)
(2)        界定(Define)
(3)        分析(Analyze)
(4)        改进(Improve)
(5)        控制(Control)

第十一章
1、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
①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
②根据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的原则正确地选购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制造。
③安装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并对已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
④运用各种先进的检测手段,灵活采取各种维修方式、精心维护保养设备并及时检查设备运行状态,确保生产正常进行,并使设备综合效能最高。
⑤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使企业的生产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

2、全员设备维修制度
⑴ TPM的基本思想是“三全”,即全效益、全过程、全员参加。“全效益”就是追求设备一生的寿命周期费用最小、输出最大,即设备的综合效益最高;“全过程”是对设备从设计、制造、使用、维修、改造到更新的设备一生的管理;“全员参加”表明设备管理是一种群众性的管理,从最高管理部门到基层员工都要参与进来。
⑵ 全员设备维修制度全部吸取了预防维修制的维修方式,包括日常维修、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等,强调基层员工参加日常检查。
⑶ 通过推行设备维修目标管理来确定设备维修工作的方向和具体奋斗目标,并做为评定维修工作成绩和工作总结的依据。
⑷ 经常进行TPM教育,强调工作作风保证,开展5S活动。5S活动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洁(Seisoh)、清扫(Seiketsu)、教养(Shitsuke),目的是从思想上建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再先进的方法也要靠人去落实、去执行,特别是一线的操作工人,因此要特别重视对员工的经常性教育。不仅仅从操作技能上,更要从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上开展不懈的教育活动,使员工能够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3、什么是设备的无形磨损?如何解决?
设备的无形磨损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结构更加先进、技术更加完善、生产效率更高、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更少的设备,使得原来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较低的设备变得陈旧,降低了使用价值,甚至被淘汰。无形磨损又称为精神磨损或技术磨损。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都会引起设备原始价值的降低,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有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进行大修之前,往往不能继续生产产品;而无形磨损的设备,则能正常生产产品。
设备磨损形式不同,补偿磨损的方式也不一样。补偿分为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修理,无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现代化改装或技术改造。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完全补偿则是设备的更新。

4、TPM的主要内容
(1).日常点检。由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共同制订点检卡,由工人根据点检的方法上班时进行自我检查,记录设备状况,然后维修人员根据操作工作的点检记录,决定是否对设务进行维修。这种由操作工人自己进行的设备检查活动能够及时发现设备问题,减少故障。
(2).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维修工人按照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定期检查的内容与方法也是预先确定的,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检查顺序,逐一对设备进行检查。
(3).计划维修。根据日常点检、定期检查的结果编制计划定期维修。计划维修有小修、中修和大修等不同的修改计划,计划维修是有计划预防性减少故障的措施。
(4).改善性维修。对设备进行结构性改善修改,提高设备的性能与减少故障的发生。
(5).故障维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需要及时修理,以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6).维修记录分析。故障记录的分析对于设备维修很重要,为今后进行日常检查与修订维修计划提供参考,通过维修记录的分析,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设备维修与保养的重点对象。
(7).开展5S活动、TPM教育。在全员生产维护制度中,员工的参与非常重要。因此,企业要经常开展5S、TPM等教育与培训活动,以提高员工的参与设备维护意识。

5、TPM八大支柱活动及其主要内容?
(1). 自主保全。自主保全是生产制造部门承担的防止设备劣化的活动。自主保全是“自己使用的设备自己保养“的理念的实践,通过制造部门的作业者的初期清扫和故障发生源追索对策活动磨炼其发现异常并担负简单修理排队故障的能力。
(2). 计划保全。通过设备的点检、分析与预测,利用惧的情报,早期发现设备故障及性能低下状态,按计划实施预防保全活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保全性和经济性。
(3). 个别改善。对关键设备、故障多发设备及部位展开改善课题,进行个别性设备改善。关键设备是指故障多、瓶颈、高价值和影响总体生产力的设备。、
(4). 品质保全。意义在于提高设备精度和性能,找出设备与操作和品质的关系要因,改善并实现管理指标和目标。
(5). 初期管理。新设备在正式使用前的各种规划准备阶段必须做到完美无缺,才能确保正式生产阶段的高效能运转。
(6). 教育培训。培育从上到下的具有TPM理念和设备技能的人才。
(7). 安全、卫生、环境。推行零灾害活动,杜绝肮脏、危险和安全危患。
(8). 事务间接部门的效率化。研究、设计、营业、财务、人力资源管理和行政等事务间接部门与制造部门有直接联系,这些部门的效率对制造部门的活动效果有很大影响,实施TPM也要提高这些部门的效率。

6、安全生产及其内容
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不安全因素,使生产在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安全生产通常包括劳动保护、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⑴ 劳动保护。它是指为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和技术措施。如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和设施,价钱安全教育和检查,预防和消除工伤事故;开展工业卫生工作,防止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合理确定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实现劳逸结合;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等。
⑵ 安全技术。它是指为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所采取的技术是措施。如改进工艺和设备,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加强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合理安排和布置工作地等。
⑶ 工业卫生。它是指对职业毒害识别、控制、消除和预防的专门技术。由职业毒害引起的疾病称为职业病。如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第12章
1.零库存管理在精益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
(1)        减少因库存而占用的资金。
(2)        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3)        有效回避产品积压的风险
(4)        降低库存管理的成本
(5)        提高管理效率
2.简述JIT的出发点,它与传统生产方式有何区别?
JIT的基本思想可用现在已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来概括,即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在需要的时间和地点,生产必要的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和零部件,以杜绝超量生产,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达到用最少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目的。
传统的生产方式采用“推进式”控制系统,容易造成中间产品的积压,而JIT生产方式采用“拉动式”控制系统,能使物流和信息流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人为的浪费。
3.简述看板的使用规则。
(1)        不合格品不得挂看板,即不得将不合格品下传。
(2)        后工序向前工序取货时必须出示自己的取货看板,并且不得领取比看板标示数量更多的工件。
(3)        前工序只生产后工序领取数量的工件,并按生产看板出现的次序和时间要求安排生产,不能多生产,不能提前生产。
(4)        看板要随它所代表的产品一起流动,以证明这些产品是必需的,以防止过剩生产,过剩搬运。
(5)        要使用标准容器,不允许使用非标准容器或者虽使用标准容器但不按标准数量放入。
(6)        按看板运输。
4.精益生产的特征是什么?
(1)        去除生产中一切不增值的工作。
(2)       强调人的作用,发挥人的潜力。
(3)        采用适度自动化,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
不懈努力,以尽善尽美为目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大学20年春季《生产运作管理》课程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