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work 发表于 2020-3-24 15:00:47

《语言学概论参考答案1-3》测试答案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一 答案二、举例解释下列名词
1、聚合关系指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单位之间的关系。例如“看报纸”,其中“报纸”可以替换为“电视”,“电视”和“报纸”就是聚合关系。
2、条件变体指出现要受一定语音条件环境制约的音位变体,例如普通话a音位的变体B只能出现在音素o和N前面,就是条件变体。
3、附加色彩指词义中表示人们的主观态度等方面的意义。如“英雄”是褒义词,“下流”是贬义词。
4、音素文字是拼音文字的一种,就是用数量有限的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的文字系统,也叫音位文字。例如英文、法文就是音素文字。
5、地域方言是全民语言在地域上的分支,因地域上的差别形成的语言变体,例如现代汉语吴方言、闽方言就是地域方言。三、综合分析题
1. ①舌位高低不同,u是舌位高,o是舌位半高。
②发音方法不同,T是清擦音,D是浊擦音。
③发音部位不同,m是双唇音,n是舌尖前音。2.人人 都 热爱 自己 的 故乡
| 主| | 谓 |
|偏| | 正 |
| 述| | 宾|
| 偏 | |正 |
四、论述题。
1、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1)“语言”和“言语”是从言语活动这种社会现象中区分出来的,语言等于 “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2)“语言”是社会的,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抽象的均质的系统。“言语”则是个人的,是言语活动中具有个人特色的部分,不是全社会共同使用的,因此是异质的。     (3)“语言”是主要的,而“言语”是次要的、从属的和偶然的。语言学应该以“语言”为研究对象,而“言语”问题可以另行研究。 (4)区分了“语言”和“言语”,就纯化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均质的系统范围内,这就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科学。区分“语言”和“言语”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也有重大意义,要求研究者从相对均质的语料中去寻找具体语言的内部一致规律。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二 答案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
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分析说明: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不可能发生突变,只能是渐变,所有的语言都不会有例外。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x)
   分析说明:语言三要素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词汇发展变化最迅速。
3、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x)
   分析说明: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除方言隔阂,便于各个方言区的人相互交际沟通感情需要。
义素是语义的宏观层次。(x)
   说明:义素是语义的微观层次。
“山”、“吃”、“水”属于一般词汇。(x)
   说明:“山”、“吃”、“水”属于基本词汇。分析题
1、 词根和词根组合的合成词: 修辞 女儿 司仪 刚刚 作为忘记 窗户 开头 后年 瓜子
   词根和词缀组合的合成词: 阿姨 马儿 燕子 作者 第三 木头 后现代
   前加式派生词: 阿姨 第三 后现代
   后加式派生词: 燕子 作者 马儿 木头
2、(1)舌位前后不同:是舌面前元音,是舌面后元音。
(2)发音部位不同:是舌尖前音,是舌面后(舌根)音。
(3)清浊不同:是浊音,是清音。四、论述题
1. 语言的作用是什么?同社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第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第二, 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
语言是一定社会的产物,是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没有社会,也就没有语言,语言的发展受社会制约,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语言是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相互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社会须臾也离不开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会崩溃,不复存在。2、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从哪些地方看出来语言具有任意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的音和义之间的关系而言的,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非本质的,没有逻辑关系的,完全是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结果。例如同样是“成本的著作”这样的意义,汉语普通话用语音shu表示,英语用表示,这说明语言的音义联系是任意性的,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音义的结合是任意性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
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如:人、刀、树、水、路、妻子、太阳、月亮……,汉语的语音形式和英语的语音形式不相同。
第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不对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而同样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如long,汉语表示“龙”等意义,英语表示“长”。
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有任意性,如汉语有众多的方言,同样的事物在各个方言也有不同的读音。汉语有七大方言,各个方言区根据语音特点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次方言区。不同方言区之间,语言的音义联系也不是完全一致的。同一语言中不同方言的语音差别,也说明了音义联系是具有任意性的,不然,就不会存在什么方言差别了。
      语言学概论模拟题三 答案
二、选择题
1、B   2、A   3、D   三、分析题
1、网球-偏正式网眼-偏正式 网络-并列式 网页-偏正式 网友-偏正式 
上网-支配式 网站-偏正式 网名-偏正式 联网-支配式 口红-陈述式 
口吃-陈述式 口齿-并列式 口罩-偏正式天蓝-偏正式 天亮-陈述式 
2、 非 常 热 爱 祖 国 和 人 民 的 英 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述 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偏 正 联 合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有没有阶级性?为什么?
社会现象是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现象,语言就是社会现象。
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经济基础就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就是在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等的总和。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比如属于上层建筑的法律、政治制度等,是为一定的统治阶级服务的,具有十分明显的阶级色彩,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为大众服务,没有阶级性之分;第二,语言的结构要素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第三,语言产生在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2、基本词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间有什么样的影响?
基本词汇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全民常用,所谓全民常用,就是指基本词汇在使用上具有普遍性,这种普遍性体现在不分阶级、阶层、行业、地域、年龄、性别,各行各业的人都懂得其含义,都要使用,而且经常使用。
第二,稳固性。所谓稳固就是指基本词汇很少发生变化,长期地为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一方面,词汇系统中的基本词汇只有保持相对稳定性,才能便于人们学习和使用,不至于影响交际,如果基本词汇时时刻刻处于变化之中,人们时时要学习新的词语,那么这种交际工具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所以可以说稳固性是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对词汇提出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基本词汇所记录的客观对象或观念,本身就是比较稳固,很少变化的。当然,基本词汇的稳固性是相对而言的,其实仍然有变化,有新旧词语的替换,只是这种变化很小。
第三,有构词能力,所谓有构词能力,就是指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由于基本词汇具有使用上的普遍性,加之使用时间又很长,非常稳固,影响很大,所以人们在创造新词语时,往往使用基本词汇作为构词要素。
基本词汇的三个特点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由于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性特点,在使用上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阶层、不同的地域的人们运用语言,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客观上就要求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性,不能经常变动,以利于运用;当新的事物现象出现,需要新词记录时,人们又首选现成的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使得基本词汇又具有了很强的构词能力,这又反过来强化了基本词汇的全民常用性特点和稳固性特点。
www.ap5u.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言学概论参考答案1-3》测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