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20-5-15 17:31:46

别被网络“去个性化”牵着走

                                 一、网络“去个性化”的概念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通常的内疚、差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弱,从而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如集体起哄、相互打闹追逐、甚至成群结伙地去破坏公物、打架斗殴等,都属于“去个性化”现象。
网络“去个性化”就是指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空间内,个体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的一种现象。在网络“去个性化”状态下,个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也会明显丧失,从而导致个体做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不会做出的事情,如网络暴力、网络欺诈、散播病毒和发送垃圾邮件等等。
二、网络“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
一般来说,“去个性化”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匿名性。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津巴尔多的研究,当群体处于激励性的、心情紊乱的刺激状态下时,尤其是群体成员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易使成员产生“去个性化”状态。。
2.责任分散。个体在单独行动时,往往能从道德伦理和社会规范准则的角度考虑自己的行为,可是在群体中,其成员就会感到反社会行为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责任落到群体身上,或者分散到每个个体身上,因而责任感大大降低,产生了所谓的“责任分散效应”。
3.群体的淹没性。群体中成员的活动往往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这样群体就淹没了个性,而且群体成员越是无个性特征,他们的自我感觉越少,行为也就越缺乏自我控制,具体表现为行为上具有冲动性、无约束性与破坏性,所以匿名的暴徒往往无恶不作。可以说,犯罪群体规模愈大,其成员愈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变得凶残无比,丧心病狂。
网络“去个性化”的产生除了以上原因,还有其独特之处。在互联网中,人们一般都是在匿名状态下与他人交流的,互联网特有的时空分离虚拟情景使得一切有关个体的隐私信息都可以隐藏,一个人甚至可以同时以多种身份和角色参与网络,因此个体会认为自己的活动是匿名的,自己的言论和行为很难为他人所知,可以无需考虑现实社会中社会规范的约束,在这样一种缺乏监督和自律的状态下,个人的冒险心得到助长,个体的羞辱感淡化,责任感降低,犯罪感减弱,因此极易发生“去个性化”状态,做出平常完全不敢表现的行为,进行一些违反社会道德甚至犯罪的事情,如传播病毒、窃取他人机密和隐私、攻击和中伤他人、宣传反动言论、散布色情内容等等。
三、网络“去个性化”的防范
现实生活中,要防止和减少人们“去个性化”状态的出现,使人们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尽可能减少“去个性化”的程度,使责任分工明确,个体处在他人的监督之下,使每个人都难以逃避自己的责任。比如,很多行业都有职业服装,军人要穿军装,警察要体的行为责任意识也会明穿警服,学生要穿校服,戴校徽,这相当于给每个人贴了个标签。一名警察穿上警服走在街上,面对歹徒行凶,就很难袖手旁观;大学生带上校徽,对自己的行为和责任就有了更多的约束。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完善,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 网络情境和现实情境有很大相似性,要防范网络“去个性化”的负面影响,可以从网民自身和网络环境两个方面去考虑。如果每个网民都处在匿名状态下, 就极易出现“去个性化”状态,所以现在很多网络行为都要求实名制。同时,网民的自我道德修养、 网络法律的制定完善,网络的监督到位也非常重要。网络的“去个性化”有弊端,它破坏了网络的和谐环境,当然,它也有好处,那就是可以用更为广阔的空间来塑造自我,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要加强自我约束,即使在网络中也要严格遵守社会规范,做到文明上网,不被网络“去个性化”牵着走。
“去个性化”是一切不道德行为、暴力行为、反社会行为发生的条件之一。例如,研究表明,大城市的偷盗、抢劫等各种反社会行为增加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城市人口密集、流动性大,人们彼此直接接触较少。同乡村人相比,城市人匿名性更大,“去个性化”程度更高,因而犯罪率也更高。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浦·金巴尔多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辆汽车置于纽约市区街道旁,用望远镜在远处观察,结果发现,在26小时内,汽车上的冷却器、收音机、雨刷、汽油桶等所有容易拆卸的部件都被偷走了,而且都是穿着整洁的白人干的。而在一个小村镇上放置一辆一模一样的汽车长达九天,除去有一天下雨,一位过路人把开着的引擎盖子盖好之外,再无人碰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别被网络“去个性化”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