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百分
大工20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21.[单选题] 生产力的量的规定性是(),表现为生产发展的现实程度。
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自助下载答案
A.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力的水平
C.生产力的状况
D.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答:——B——
2.[单选题] 真理作为一种()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的。
A.客观
B.主观
C.相对
D.绝对
答:——B——
3.[单选题]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劳动资料
B.劳动者
C.科学技术
D.劳动对象
答:——C——
4.[单选题]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奥鹏作业答案Q 7 612960 21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答:————
5.[单选题] ()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A.实践性
B.真理性
C.前进性
D.创造性
答:————
6.[单选题] 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
A.人们对每一件事情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
7.[单选题] 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
C.能否付诸实践
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效果
答:————
8.[单选题] 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C.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答:————
9.[单选题] 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暴力掠夺
B.社会产品的分配不均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答:————
10.[单选题] 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B.不可知论的思想表现
C.根据唯物论的观点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答:————
11.[多选题] 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
A.在经验的积累中加深认识
B.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认识的深刻性与知识的积累有密切关系
答:————
12.[多选题] 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和共产主义社会。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
13.[多选题] 下列观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D.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答:————
14.[多选题] 面临环境污染,使人类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这是因为()。
A.地理环境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
B.地理环境直接决定社会发展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的性质
D.地理环境通过物质生产制约社会发展
答:————
15.[多选题]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答:————
16.[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内涵包括()。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
答:————
17.[多选题] 价值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性()。
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答:————
18.[多选题]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的作用。
A.激励
B.制约
C.导向
D.规范
答:————
19.[多选题]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A.是非
B.善恶
C.美丑
D.富穷
答:————
20.[多选题]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了()。
A.道德
B.艺术
C.宗教
D.哲学
答:————
21.[判断题] 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A.错误
B.正确
答:————
22.[判断题] 人们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要认识世界。
A.错误
B.正确
答:————
23.[判断题]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繁荣,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工作。
A.错误
B.正确
答:————
24.[判断题]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答:————
25.[判断题] 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的范畴。
A.错误
B.正确
答:————
26.[判断题] 真理只具有客观性,不具有主观性。
A.错误
B.正确
答:————
27.[判断题]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答:————
28.[判断题]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
A.错误
B.正确
答:————
29.[判断题]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A.错误
B.正确
答:————
30.[判断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A.错误
B.正确
答:————
无忧答案网,附件是答案,核对题目下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