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peng 发表于 2020-7-15 11:27:34

北理工3_基于SLP的汽车零部件仓库布局设计案例

基于SLP的汽车零部件仓库布局优化研究
摘要
对某个系统而言,设施布置的合理性将长期影响着该系统的运行。自 SLP方法问世之后,已被广泛而有效的应用于各类设施的布置设计之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 SLP 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合适的布局模型,利用各类启发式算法来解决布局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仓库已经由单一的储存保管功能,转变为集包装、分类、加工、逆向物流等增值功能一体化的新型仓库。为保证仓库系统高效、可持续的运行,就必须对仓库进行合理的布局。在结合 SLP 方法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仓库各要素包括仓库类型,作业流程等进行分析,进而细致的划分仓库的各个功能区。摆脱了传统的在设施布置问题中,以物流量为中心来设计布局模型的固定思维,充分考虑仓库内影响人的工作效率,物的移动效率等的一些非物流因素。将这些非物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它们对仓库内功能区间距离远近的影响,再结合仓库功能区间物流强度对功能区距离的影响,综合物流因素和非物流因素求解得出仓库的最优布局。
最后以北京市某汽车零部件仓库为例,在剖析传统 SLP 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更适应仓库功能区的布局规划,充分考虑该仓库内各功能区间非物流因素的影响,然后将得到的仓库布局模型应用到该问题之中,得到优化后的布局方案。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SLP;仓库;布局设计
目录
摘要        1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3
二、仓库布局的发展趋势        3
三、设施布置设计概述        4
3.1设施布置设计的概念及原则        4
3.2设施布置设计类型        5
四、仓库布置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5
4.1仓库布置设计的目标        5
4.2仓库布置设计的原则        6
五、系统布置设计(SLP)        6
5.1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原理        6
5.2仓库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的步骤        7
六、实证分析        9
6.1公司简介        9
6.2基于SLP的仓库布局设置        10
6.2.1仓库内基本要素分析        10
6.2.2仓库功能区间综合关系分析        11
6.2.3仓库功能区初始位置的确定        14
6.2.4仓库功能区的最终布局        16
七、总结        17
参考文献        17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构建一个合理的仓储系统对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仓库作为仓储系统的核心,它是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物资资源在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保管中心,也是物资资源在流通过程中的转折点。仓库负责生产资料的接收与发出,以及保管工作,同时又伴随着装卸搬运作业,是连接物流供应链中其他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 2015年,社会物流总额达到 219.2 万亿元,同比增长 5.8%。在物流业增加值中2014年,交通运输业占到 74.1%,贸易业为 18.5%,仓储业及其他为 7.4%,而这一数据到 2015年已变为交通运输业占到 72.7%,贸易业为 18.2%,仓储业及其他为 9.1%,如图1所示。尽管仓储业在整个物流业较其它两个产业所占比重较少,但仓储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因而仓储系统的优化与改进将深刻影响着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
图1 物流业增加值的分布情况
在新市场条件下的仓储,其作用不再仅仅是商品的存储,它同样要实现着企业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的提升。目前,仓库的基本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合并与拼装,分类,加工/延迟,堆存,逆向物流五个方面;其基本的服务利益主要体现在现场储备,全线存储,生产支持以及市场经营四个方面。如何更好的实现仓库整体的经济效益与服务效益的提升?就需要在仓库内设置相应的功能区,例如实现逆向物流,需要建立逆向物流作业区;实现全线存储,需要建立一个适合长期存储的存储区;对于不同性质不同要求的物品,需要建立不同类型的存储区。
对于这些功能区,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既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仓库的存储与作业能力,又能降低各项仓储作业的费用,合理、有效、经济的安排仓库内部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仓库的运作效率及效益,降低仓库的作业成本,建设成本。所以运用平面设施布置设计方法对仓库功能区进行合理的布置,对于企业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二、仓库布局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有关设施布置问题的相关文献的研读发现,目前设施布置设计已经有较长时间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工厂布置,流水线布置,配送中心功能区布置,物流中心功能区布置等方面进行的。为了满足国内物流行业快速的发展,近些年来也有开始研究仓库的内部的规划问题。现有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仓库规划问题的研究,其主要的重心放在网络构建以及选址等问题上,但是对于仓库的内部空间的规划,也基本以储存空间规划,储位优化,以及仓储设备的选择上,而对于仓库内部功能区的规划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人员或者实施者依靠经验或者需要来进行的,缺少定量的分析。
2、近几年来,仓库内部功能区的规划问题越来越得到企业、学者的重视,仓库功能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也层出不穷,但是这些理论方法大都源自于配送中心的布局理论,常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论述布局的过程,很难让人直观的判断方案的优劣。
3、由于不同仓库内,影响仓库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因素也有很多,所以大多数人为了方便建模,或者求解,往往赋予许多的假设条件,导致最终模型的解较难适应实际的情况。
为了改进这些不足之处,在以后进行仓库功能区布局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加强以下的几个方面。
1、全面、详细的分析影响仓库内部功能区布局的因素,最终合理的选定各个功能区所处的位置。
2、对仓库功能区进行布局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结合的方法,并且要突出定量计算,以保证最终布局方案的精确性。
3、不能脱离实际对仓库功能区布局进行建模。要细致的分析仓库功能区间的基本要素,这样最终的建模才能有实际的意义与价值。
三、设施布置设计概述
3.1设施布置设计的概念及原则
设施布置设计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生产纲领,在已确定的空间场所内,按照从原材料的接收、零件和产品的制造到成品的包装、发运的全过程,将人员、设备、物料所需要的空间做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便获得最大的生产经济效益。所谓的设施是指生产系统或服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固定资产。对于生产系统来说,它可能包括实体建筑、机器设备、物品物料等,而对于服务系统来说,它可能有指人员、信息设备等。无论是何种系统,对其进行布置设计的原因是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运行效率以及最后的产出效益,决定着整个系统未来的发展与提高。传统的设施布置设计主要是针对工厂布置来说的,布局的好坏,也许在最初的建设成本上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对于系统的现代化、高效率管理,系统的产出效益的影响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设施布置设计的原则对于不同系统的布置有着不同的要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于该系统的主要目标。就生产系统来讲,就要以产品的工艺流程为主线,确保产品的高效、有序生产,减少设施、设备的投资费用。
2、减少或者消除不必要的作业。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产出率,降低系统的消耗。
3、保证系统柔性。使系统有进一步更新、发展的空间。
4、求得系统的整体优化。适应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与管理的方便。既要进行总体的布置设计,又要进行详细布置,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达到系统的全面、合理、有效。
5、充分利用空间。尽量可以因地制宜的利用整个系统的空间面积。
6、重视人的因素。特别对于服务系统来讲,人的效率决定着系统的效率。布置设计就是要提供一个方便、安全、舒适的环境(如空间大小、温度、湿度及其它的一些辅助设施),满足人的生理及心理的需要,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2设施布置设计类型
工厂布置中常见的设施布置形式受到工作流形式的限制,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产品原则布置、工艺原则布置、定位布置),和一种混合类型(成组技术布置)。如图2所示:
/
图2:设施布置设计类型
产品原则布置(Product Layout)
这种布置方式是完全按照产品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工艺过程来排列,也称之为流水线布置或对象原则布置。一般主要用于较少品种产品的大批大量的生产。它极大限度的缩短了物料的搬运距离,便于按照计划来控制生产,作业专业化程度高,所以其生产效率特别高,单件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不过这样也存在如果部分出现问题易导致整个生产线的中断;当产品的设计出现变化,就需要重新调整设置。
2、工艺原则布置(Process Layout)
这种布置方式适合于产品种类很多,但是每一种的数量较少,且工艺过程又是同一类的生产。其布置特点就是所谓 机群式 布置,即将同一类的设备布置在一起。它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但同时也延长了生产路线,增加了生产管理的难度。
3、固定工位布置(Fixed Layout)
这种布置方式主要用于大型或者特大型产品的生产。这类产品的特点就是很大、很重、不易移动,如飞机、轮船等,所需设备、人员、物料均围绕产品布置。
4、成组原则布置(Group Layout)
这种布置方式又称之为成组单元或者制造单元。它是按照成组技术相似性的原则,将中小批量的产品及零部件根据其工艺分成不同的工艺组,然后按照不同的工艺组来布置设备。由于产品成组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总体上缩短了了物流路线,但也加大了生产管理的难度,介于产品原则布置与工艺原则布置之间。多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的生产。
四、仓库布置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4.1仓库布置设计的目标
对仓库功能区进行布置设计最根本的目标就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企业的投入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水平,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具体的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区的布置适应仓库作业的要求,保证仓库内业务的顺利进行。
2、在仓库有限的空间之中,最大程度的利用空间,充分运用各种资源,满足企业或者客户的存储需求。
3、通过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减少仓库内物料的搬运,降低搬运费用、保管费用。
4、提高存储物品的流动速度,保证存储物品的安全性。
5、保证仓库的柔性。使其能够适应是市场的变化,以及存储物流量的增长。
6、改善仓库内作业条件,为仓库管理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减轻其劳动强度。
4.2仓库布置设计的原则
仓库功能区布局一般应遵循的原则如下:
1、距离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存储物品以及人员在仓库内的移动距离。
2、空间与面积原则。尽可能充分的利用仓库内有限的空间和面积。
3、系统优化的原则。利用功能区的布局,优化作业流程,避免仓库内物流的迂回、倒流等现象,提高仓库内的作业效率。
4、柔性原则。仓库内功能区的布局要考虑到仓库未来的发展需要。在满足目前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留有余地。
5、管理的原则。尽可能的协调好仓库内生产作业区、辅助作业区以及管理区。充分发挥仓库内设备的效用,方便人员的盘点、检查、管理等工作。
五、系统布置设计(SLP)
1961 年,Richard·缪瑟提出了系统布置设计(SLP),从而成为了处理布置设计问题的主流方法,为设施布置问题提供了一套可供遵循的程序。它主要是在分析作业单位之间物流关系以及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密切程度的基础上,合理安置各个作业单位的位置,再结合各个作业单位实际的面积,形成面积相关图,最后进行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合理可行的布置方案,最后进行评价选择。
5.1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原理
SLP 方法主要建立在对于布置问题五个基本要素(P、Q、R、S、T)的分析之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相对的位置关系。这五个基本要素:P(产品或者材料或者服务),它影响着设施的组成以及各作业单位间的相互关系,生产设备的类型,物料搬运的方式等方面。Q(数量或者产量),它一般指生产、供应或使用的商品量或者服务的工作量。其主要影响着设施的规模,设备的数量,运输量,建筑面积等因素。R(生产路线或者工艺过程),它主要影响着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物料搬运路线、仓库及堆放地的位置等方面。S(辅助服务部门),它们主要是用来支撑生产系统的,可能是办公室、食堂等。在某些系统中,这些辅助部门的面积甚至可能超过生产部门,布置设计必须加以重视。T(时间或者时间安排),它可能是生产时间也可能是订单执行时间。由此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数量、需要的面积和人员,平衡各工序的生产能力。
在对上述基本要素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上,取得全面、准确的原始数据上,对于系统的物流关系及非物流关系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得出布置方案,进行评价选择。其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布置设计(SLP)的原理
5.2仓库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的步骤
SLP 方法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化的设计步骤,如图4所示。
本节就以仓库功能区布置为例,介绍一下 SLP 方法的一般步骤。在运用 SLP方法设计仓库功能区平面布置时,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设计:第一部分是生产作业区(主要包括储货区、装卸区、拣选区等);第二部分是辅助作业区(主要包括设备存放区、维修区、配电区等);第三部分是行政生活区(主要包括管理区、休息区等)。结合存储物品的流动过程,以及各个区域的综合相关性进行布置。
第 1 步,基本资料的分析。结合上节所述,分析仓库功能区布局的 5 个基本要素(P、Q、R、S、T),主要指仓储货品的种类、数量、品质、特性、包装规格等,以及各个功能区的作业时间分布。这里可以采用铃木震先生的 EIQ 规划法,即订单件数(Entry),货品种类(Item),数量(Quantity)。
第 2 步,作业流程分析。经过基本资料的分析之后。依据所布置仓库的流程,制定合理的作业流程,以便于下面的空间规划。一般来说仓库内的主要物流活动流程主要有入库、拣选、仓储、加工、发送等,辅助物流流程包括换货作业流程,办公事务流程,计算机作业流程,劳务性活动流程等。在此过程中,要避免其中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业,以提高整个仓库的作业效率。
第 3 步,物流分析。在任何设施布置设计方法中,物流分析都是核心环节。通过对仓库内物流量以及物料搬运路线的分析,尽量减少功能区之间的搬运量及搬运距离,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分析功能区之间的物流强度,及其物流相关性,便于进行作业单位的相关性分析。图4 系统布置设计程序图
第 4 步,功能区间相互关系的分析。不能仅仅依靠功能区间的物流相关性,来确定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在仓库功能区布局中,功能区间的非物流关系同样重要。二者应相互结合,来确定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密切程度。
第 5 步,物流及功能区相互关系图解。在第 4 步的基础上用图例、符号、数字、颜色等来表示功能区间的相互关系。此时暂不考虑功能区的实际位置及实际的面积。
第 6 步,方案的确定。根据实际的约束条件(如成本、安全等)及修正条件(功能区面积、存储周期、搬运方式等)确定初步的布置方案。
第 7 步,方案的评价与择优。根据得到的几个方案,依据选定的指标进行评价与对比,选出最优的布置方案。
仓库功能区运用系统布置设计方法进行布局时,应确定仓库的进货及出货的位置,以及仓库内的主要物流路线,仓库内的配置形式。优先配置存储区的位置,再配置其他功能区的位置。在评价选优过程中要考虑到存储的效率、空间的利用率,管理的方便性等方面。
六、实证分析
近年来,汽车需求量急剧增加,带动着整个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但是由于整车销售利润的逐渐摊薄,整车物流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以至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价格竞争愈演愈烈。如何降低成本、提高零部件的周转率、在保证整车生产的前提下降低库存等问题逐渐成为供应商研究的重点。而这些问题与汽车零部件的仓储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仓库的功能区布局作为仓储管理的基础,其合理的布置及优化对于仓库作业效率、作业成本、管理费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章将以北京市某汽车零部件仓库为例,通过利用 SLP 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设计,来提高物流效率以及降低仓储成本。
6.1公司简介
A公司是北京市一家合资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为北京市各个整车厂提供汽车座椅、仪表板、门板、顶棚、车身电子等饰件。仓库内主要存放的是上述产品。但是随着汽车产量的速度提升,以及一些车型的淘汰升级,原有仓库的布局及规模已经不能适应目前汽车整车生产的节奏。所以A公司拟建一个新的仓库来适应目前生产发展的需要。
新建仓库要求明确划分存储区域、管理区域以及作业区域,方便工作人员拣选及管理货物。为了满足新的业务发展的需要,仓库内部预备加入包装等新的作业区域。按照仓库功能区的一般划分方法,新的功能区划分如下:
1、生产作业区。即仓库的作业区域。
(1)入货区。在该区域,对进入仓库的零部件进行卸下,并且完成理货前的准备工作。一般配置有叉车,手推载货车等设备。
(2)理货区。该区域内,工作人员依据单据对到达仓库内的零部件进行拆包,然后对其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进行检验并进行分类处理、暂存等。
(3)IP存储区。该区域主要负责仪表板的存储与管理。
(4)DP存储区。该区域主要负责门板的存储与管理。
(5)FC存储区。该区域主要负责副仪表板的存储与管理。
(6)包装区。主要是依据零件特性,以及整车厂要求,更改包装的数量及尺寸,确保与包装标准协议要求保持一致。
(7)逆向物流区。主要是对在仓库进出库流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呆废物资,零部件退货等进行存储的区域。
(8)出货区。依据订单要求,对存储物品进行分拣出库的区域。与入货区类似,该区域同样需配置叉车等的装卸设备。
2、辅助作业区。
(9)设备区。主要是用存放叉车、容器等仓库存储设备。
3、行政生活区。
(10)生活区。该区域包括办公室、工作人员更衣及休息室,档案及文具库。
6.2基于SLP的仓库布局设置
6.2.1仓库内基本要素分析
(1)P-Q分析
该仓库内存储的汽车零部件主要有三类,即IP(仪表板)、DP(门板)、FC(副仪表板)。原仓库IP的基本数据如下表1所示。原仓库DP、FC的基本数据如表2所示。其中DP共3种颜色,共计12种产品,每件产品备60件安全库存。
表1 原仓库IP的基础数据
产品(IP)
年产量(件)
月产量(件)
客户平均日需求(件)
标准包装数
现包装规格(M)
标准包装规格(M)
安全库存(件)
最小库存(件)






长
宽
高
长
宽
高



C131
3168
264
14
6
1.80
1,.4
1.85
1.7
1.6
1.7
14
14

C303
38460
3205
179
6
2.02
1.6
1.85
1.7
1.6
1.7
90
90

D003
30000
2500
114
6
2.02
1.6
1.85
1.7
1.6
1.7
57
57

D009
80000
6666.67
304
6
2.02
1.6
1.85
1.7
1.6
1.7
152
152

表2 原仓库DP、FC的基础数据
产品种类
车型
最大日需求(件)
标准包装数量
标准包装尺寸(M)
最大库存量(件)





长
宽
高


门板
C303
118
20
1.70
1.1
1.70
720

副仪表板
C303
118
20
1.71
1.1
1.63
180

副仪表板
C131
107
20
1.71
1.1
1.63
180

(2)物流流程分析(R)
该仓库内的物流流程分析主要指从零部件入库到出库的整个过程,其中主要包括了三个作业环节,即入库作业、出库作业和退货。在原仓库由于功能区区分不明显,导致作业效率低。另一方面通道不畅且距离过长,易于形成仓库内部堵塞,且增加了安全隐患。仓库内流程分析如图 5所示。
/
图5 仓库内流程
零部件生产厂将成品零部件运入仓库,首先在入货区卸下,然后在理货区依据单据对运来的零部件进行盘点检验,不合格品送入逆向物流区,合格产品依据存储要求的不同进行分类,放入指定容器,送入存储区进行储存、管理。同时依据整车厂订单要求,对存储物品进行分拣,并送入出货区装车,运往整车厂。由于 IP 包装与要求的包装规格不符,需要在包装区进行重新包装,再运往出货区。
(3)辅助服务部门(S)
该仓库的辅助服务的功能区主要设备区及生活区。设备区主要是存放叉车,托盘、容器等设备的地方,具有充电,存储设备保养,容器整理等功能。生活区则是仓库工作人员更衣,休息,办公的地方以及存储记录,各类单据存放的地方。辅助服务功能区就像仓库的大脑与手臂,虽然与其他功能区基本没有物流量的关系,但是却与每一个功能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合理的安排辅助服务的功能区与其他功能区的位置关系,对于整个仓库效率的提升都是至关重要的。
(4)物流作业时间(T)
仓库出货作业时间与整车生产计划紧密相连,属于生产线拉动型,每天都有固定的发货次数与频率。仓库内部则按规定时间进行盘点,然后进行补货。
6.2.2仓库功能区间综合关系分析
影响功能区间密切关系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两类。物流关系主要指仓库功能区之间物流量的大小。根据原仓库 P-Q 分析以及对未来物流量的预测,得到仓库功能区间的物流量从至表,如表3 所示。
表3仓库内功能区间物流量从至表               单位:件
      
至从
入货区
理货区
IP存储区
DP存储区
FC存储区
包装区
出货区
逆向物流区
设备区
生活区

入货区

980
0
0
0
0
0
8
0
0

理货区


425
105
300
96
40
10
0
0

IP存储区



0
0
515
0
0
0
0

DP存储区




0
0
118
0
0
0

FC存储区





0
225
0
0
0

包装区






611
0
0
0

出货区







0
0
0

逆向物流区








0
0

设备区









0

生活区











首先给出密切程度等级,包括 A、E、I、O、U 五种,其量化值且所占比例如表4 所示。
表4 密切度等级的划分
符号
A
E
I
O
U

意义
绝对重要
特别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量化值
4
3
2
1
0

所占比例
5%
10%
20%
30%
35%

根据物流关系来划分功能区间的密切程度,只要是指功能区间的物流强度,即物流量的大小。所以根据表3 所示的功能区间物流量的从至表确定功能区间的密切程度,如图6 所示。
/
图6 依据物流关系划分仓库功能区间的密切程度上述分析的得到的是定量的物流关系,但是各功能区间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例如设备区和生产区跟零部件的存储区之间并没有物流关系,但是人与设备几乎时时都穿梭于它们之间,所以实际上并不能忽略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而这些非物流关系不能用定性的方法得到,因此我们要给出一些评级的理由,来确定功能区间非物流关系的密切程度。这些评级的理由遵循着以下的方法与步骤。
1、 由仓库功能区布置人员初步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的关系,充分阐述理由并做出分析。
2、访问仓库各个功能区的作业人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3、决定密切程度的标准,给出每一对功能区间的密切程度等级与理由。
4、允许任何人对相关图提意见,并须进行多次的评审、讨论与修改。
本文中依据该零部件仓库的实际情况给出评级理由如表 5 所示。
表5 非物流关系的评级理由
序号
评级理由

1
流程的连续性

2
不同功能区间存储物品性质的相似性

3
功能区之间条件的相似性

4
订单的相似性

5
装卸设备的相似性

6
特殊物品,贵重物品,噪声,振动,灰尘等的影响

7
工作联系的频繁程度

8
监督与管理的方便

由此得出该仓库功能区的非物流关系密切程度如图7所示:
/
图7 依据非物流关系的划分仓库功能区间的密切程度
在考虑仓库内功能区间的物流因素与非物流因素影响后,来确定仓库功能区间综合相互关系。仓库功能区布局与传统的生产线布局不同,并非物流关系占主导地位,非物流关系对仓库作业效率影响也很明显,所以就该仓库功能区布局而言,本文将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列为同等重要。则仓库功能区间综合相互关系如公式所示:
      
????
ij
=m
????
ij
+n
????
ij其中:
????
ij
表示i、j功能区间的综合密切程度;
      
????
ij
表示i、j功能区间的物流关系影响下的密切程度;
      
????
ij
表示i、j功能区间的非物流关系影响下的密切程度;
      m:n表示物流关系与非物流关系的相对重要性,且m:n=1:1。
结合图6和图7,求出该仓库功能区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如图8所示。
/
图8 仓库功能区间综合相互关系
6.2.3仓库功能区初始位置的确定
一般的平面布置方法有线型图法、关系表法、图论法和螺旋法等,线型图法需要不断地试错,定量性不强。本文将采用关系表法来获取该仓库功能区初始位置布置图。首先在得到仓库功能区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绘制功能区间相互关系工作表。如表 6 所示。
表6 功能区间相互关系工作表A
E
I
O
U

1.入库区
2

9,10
8
3,4,5,6,7

2.理货区

3,4,5
6,7,10
8,9
1

3.IP存储区
6
2
4,5,9
10,
1,7,8

4.DP存储区

2,7
3,5,9
10
1,6,8

5.FC存储区

2,7
3,4,9
10
1,6,8

6.包装区
3,7

2
10
1,4,5,8,9

7.出货区
6
4,5
2,9,10

1,3,8

8.逆向物流区



1,2,9
3,4,5,6,7,10

9.设备区


1,3,4,5,7,10
2,8
6

10.生活区


1,2,7,9
3,4,5,6
8

接着不考虑每一个功能区的实际面积,对每一个功能区做同样大小的方块,将功能区代号写在正中央,名称写在代号上面,四个角分别放置与之成 A、E、I、O 关系的,U 级关系不用考虑。方块如图 9所示。
/
图9 功能区的无面积拼块
根据无面积拼块的摆放规则:A 级关系要边靠边放,E 级关系至少角对角。得到几个不同的相对位置方案,然后根据“如果 A 级的没有靠近,则罚 2 分;A级的只靠角,罚 1 分;E 级没有靠角也罚 1 分;若 I 级靠边则加 2 分,靠角则加1 分。”对得到方案进行评价,得到较优的布置方案。如图 10 所示。
/
图10 无面积初始布置方案
仓库内不同的功能区,其规模确定的影响因素也不同,其中存储作为仓库的主要功能,存储面积将占到整个仓库面积 50%-60%。根据该零部件供应商的实际情况,确定仓库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如表 7 所示。
表7 仓库各个功能区的面积功能区
入货区
理货区
IP存储区
DP存储区
FC存储区
包装区
出货区
逆向物流区
设备区
生活区
道路
仓库总面积

面积(
??
2

100
200
190
260
200
100
100
20
50
100
330
1650

结合功能区的面积,在不考虑通道的情况下,得到初始的仓库功能区布置方案,如图11所示。入货区
IP存储区

   


理货区


包装区









FC存储区



DP存储区

出货区




















设备区

生活区







       
逆向物流区 图11 仓库功能区初始布置方案
6.2.4仓库功能区的最终布局
考虑到仓库布局的合理性,实际操作的便利性,利用德尔菲法,经过多次修改得到最终的仓库功能区布置方案,如图12所示。



















































































图12 仓库功能区的最终布局
该方案显示出了仓库内功能区位置间的相对关系以及相应面积的大小,实际方案则需要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情况,考虑仓库出入口的布置与仓库内通道的设计进行规划,最后进行布置实施。
6.3对比分析
运用SLP 方法的到的仓库功能区的初始布置方案,与利用德尔菲法修改后得到仓库功能布局方案,可以发现有以下几点不同。
1.对于存储区来说,IP 存储区、DP 存储区、FC 存储区以及逆向物流区较初始的布置方案来说,它们之间的布局关系更加的紧密。尽管这些存储区域之间的物流量可能并不存在,但是由于这些存储物品的存储环境的相似性,以及对其进行保管,管理,盘点条件的相似性,它们之间更紧密的布局,将会提高仓库的空间利用率,以及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
2.对于设备区与生活区,较初始布置方案而言,它们的外围环绕着入货区,出货区,理货区,包装区,这些对设备及人员利用较为频繁的区域,将极大地减少人员及设备的移动距离,提高仓库内的搬运效率,及设备的利用率。
3.对于最终的布置方案,同样满足物流强度较高的两个功能区间的距离较近,就物流关系而言,与初始的布置方案并无太大区别。
最终的布局方案消减了本文所提到的非物流因素对于仓库内作业效率负面影响。所以,本文构建的仓库功能区布置模型有效的考虑了功能区间的非物流关系之间的影响,对于非物流关系比重较大的仓库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七、总结
设施布置设计最初应用于工厂布置,随着物流产业的兴起与发展,逐步应用于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布局之中以及服务设施的布局。本文在研究这些设施布置方法,特别是传统 SLP 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德尔菲法以及仓库功能区间的特点,研究出新的功能区布局模型,合理布置仓库功能区,来降低仓库内的作业成本,提高仓库内的作业效率。
首先,本文介绍了设施布置设计的有关概念及类型,重点总结了 SLP 方法的原理及其一般步骤。其次,选用仓库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社会物流水平以及物流技术的提升,仓库不再是仅有单一的存储功能,而是朝着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一体化的新型仓库发展,这就导致原有仓库的功能区混乱,作业效率低下;另一方面仓库功能区的特点不同于大的配送中心、物流中心,以往的布置方法、布置模型不能简单的套用于仓库的功能区布局之中。所以,本文总结了现代仓库的功能与目标以及一般的仓库功能区的划分,结合仓库的特点,给出仓库功能区布置设计的目标及原则。最后,以北京市某汽车零部件供应仓库功能区布置进行实例验证。先采用传统 SLP方法,分析原仓库的基本要素及未来的业务的发展变化,得到初始的布置方案,再利用德尔菲法进行优化,得到优化后的布置方案,与初始得布置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Ming-Jaan Wang, Michael H.Hu, Meei-Yuh Ku. A solution to the unequal area facilities layout problem by genetic algorithm . Computers in Industry,Volume56,Issue 2,February 2005.
李玉民.物流中心设施布置设计的方法探讨.物流科技,2005,Vol.28(121):97-100.
阳志琼.EIQ 分析法在配送中心拣货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中国物流与采购,2010(13):70-71.
程国全.SLP 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北京: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
于宏朋.基于 SLP 的短流程炼钢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研究.现代冶金,2009年,第 37 卷,第 1 期:8-10.
李娟.SLP 在物流中心总体布局规划中的应用.物流技术与应用,2009 年,第 8 卷,第三期:21-45.
李诗珍,杜文宏.基于 SLP 思想的配送中心布置设计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6 年,第 10 期:247-248.
柴磊.基于 SLP 方法的农业产品物流中心布局优化.经济与科技,2007 年,第 12 期:54-55.
周大为,张晓阳.基于生产物流的 SSLP 在机械加工车间设施布置中的应用研究.物流技术,2006,6:68-70.
赵红霞.现代物流条件下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设施布局优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年.
刘蕴韬.保税物流中心货量预测及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研究.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年.
刘正刚,姚冠新.设施布置设计的回顾、现状与展望.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l):74-77.
谷雪峰.F 集团 A 生产车间设施布局改善研究及应用.重庆:重庆大学,2009.
Lin L.C., Sharp G.P., Application of the Integrated Framework for the Plant Layout Evaluation Problem,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 1999:116~138.
转载注明 无忧答案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理工3_基于SLP的汽车零部件仓库布局设计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