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春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一百分
东财《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单元作业一1.[单选题] 下列属于我国污染防治立法的是( )。
答案资料下载请参考帮助中心说明
A.《环境保护法》
B.《水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森林法》
答:——C——
2.[单选题] 下列表述,符合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是( )。
A.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B.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
C.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D.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标准,并需缴纳排污费
答:——D——
3.[单选题] 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属于( )。
A.举动犯
B.结果犯
C.危险犯
D.行为犯
答:——B——
4.[单选题] 下列选项中我国环境立法尚未规定的环境民事责任形式是( )。
A.赔偿损失
B.排除妨碍
C.消除危险
D.精神赔偿
答:————
5.[单选题] 下列关于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属于特殊诉讼时效
B.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诉讼时效为3年
C.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侵害行为发生时,即权利被侵害时起算
D.我国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3年的诉讼时效是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大工答案请进 ap5u.com
答:————
6.[单选题] “环境保护”这一概念首次提出于( )。
A.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1973年日本东京国际环境质量会议
C.2002年约翰内斯堡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D.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答:————
7.[单选题]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同时构成污染环境罪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应当如何处罚( )。
A.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B.以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
C.以投放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
D.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
答:————
8.[单选题] 我国即将开征的第一个绿色税种是( )。
A.环境税
B.环境保护税
C.碳税
D.生态税
答:————
9.[单选题] 最早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著作是( )。
A.《增长的极限》
B.《寂静的春天》
C.《只有一个地球》
D.《我们共同的未来》
答:————
10.[单选题] 标志着全球中心议题从“斯德哥尔摩时期”的环境保护向“可持续发展时期”的环境保护转变的会议是( )。
A.第二届地球首脑会议
B.约翰内斯堡会议
C.里约会议
D.斯德哥尔摩会议
答:————
11.[单选题] 下列环境行政许可中,属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许可的是( )。
A.林木采伐许可证
B.废物进口许可证
C.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
D.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
答:————
12.[单选题] 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主体是( )。
A.省级环保机构
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省级人民政府
答:————
13.[单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属于( )。
A.过程管制性评价
B.事后性评价
C.预测性评价
D.终局性评价
答:————
14.[单选题] 环境法的公众参与原则中,公众参与的权利保障不包括( )。
A.环境开发权
B.监督权
C.环境知情权
D.决策参与权
答:————
15.[单选题] 环境法的调整对象是( )。
A.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的关系
C.环境改造关系
D.环境管理关系
答:————
16.[多选题]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在里约热内卢举行,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不包括( )。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人类环境宣言》
C.《生物多样性公约》
D.《21世纪议程》
答:————
17.[多选题]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是贯彻环境责任原则的制度保障
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预防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制度保障
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促使决策的科学化,是环境行政决策的主要科学依据。
D.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促使决策的民主化,是贯彻公众参与原则的主要途径。
答:————
18.[多选题]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是指接受委托为规划草案或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技术服务的机构,该机构的特征包括( )。
A.专业性
B.自主性
C.中立性
D.法人性
答:————
19.[多选题]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应当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的区域是( )。
A.生态环境敏感区
B.少数民族聚居区
C.生态环境脆弱区
D.重点生态功能区
答:————
20.[多选题] 关于环境监测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
A.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的基础
B.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
C.环境监测是判断污染物排放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
D.环境监测是正确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技术依据
答:————
21.[判断题]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已经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包含具体建设项目的,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应当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应当根据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查意见予以简化。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 主观过错是承担环境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生产经营者和个人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 环境犯罪是一个具体的罪名。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 被告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和其他民事诉讼中均承担责任,其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义务的,应当先履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A.对
B.错
答:————
26.[判断题] 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规定,国家实行环境监测信息公开与共享制度,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
A.对
B.错
答:————
27.[判断题]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在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除涉及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事项外,应当全文公开;发现建设项目未充分征求公众意见的,应当责成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
A.对
B.错
答:————
28.[判断题] 关于风险预防原则,我国立法尚未确立该原则,只在2009年《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有所体现。
A.对
B.错
答:————
29.[判断题] 1979年的《环境保护法(试行)》奠定了我国环境基本法的框架体系。
A.对
B.错
答:————
30.[判断题]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非法采矿罪、破坏性采矿罪罪、盗伐林木罪以及滥伐林木罪等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类犯罪。
A.对
B.错
答:————
东财答案无忧答案网整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