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13 10:31:06

斯特拉罗

 那么我们前面讲到的科波拉、斯皮尔伯格、罗伯特德尼罗,还有下节课我们要讲的卢卡斯这些人都是一事的,混在一起。还包括我们下面要讲的贝托鲁奇和斯特拉罗。
  我们前面讲了自然主义光效的代表人物阿尔芒都,那么和他齐名的另一派戏剧主义光效的代表人物,就是斯特拉洛。而斯特拉洛的成功,和导演贝托鲁奇与科波拉是分不开的。
  斯特拉罗父亲是电影放映师,11岁就开始学摄影,18岁成为意大利中央电影学院最年轻的学生之一,21岁就已经开始担任摄影助理。作为摄影师,他提出:“以光线书写”是他一生的事业。斯特拉洛也《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是同行们敬重的摄影师,主要是因为他对工作的专著与热情。在很多摄影师30岁还在摸索学习技巧的学徒阶段时,斯特拉罗已经在这个年纪拍摄了贝托鲁奇的《同流者》,这部电影的摄影根本看不出是个小伙子拍摄的,是一部风格、形式、内容都已臻圆熟的大师级作品。而贝托鲁奇接下来的几次合作,成就了几部70年代最具魅力的作品,《巴黎最后的探戈》、《一九零零》、《月神》。但是他的才华一直到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公映之后,才在国际上广为人知。在贝托鲁奇拍摄《巴黎最后的探戈》的时候科波拉去拜访贝托鲁奇,然后看到了斯特拉洛拍摄的样片,于是邀请他拍摄《现代启示录》,随后他又和科波拉对光的运动色彩进行了尝试,拍摄了一部实验性的影片《旧爱新欢》,一部近乎想象的甜美罗曼史,斯特拉洛以超越传统、五彩缤纷的灯光来渲染这份浪漫。
  用光书写是斯特拉罗内心对作为摄影师这一工作的认识。他认为透过光影和色彩,观众能够有意识的或下意识的感觉、了解故事在说什么。和阿尔芒都一样,斯也认为他的摄影风格实际上在第一部作品已经形成,后来的作品不过是进一步发展当时的主要概念。
  人文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冲突一直是斯特拉罗感兴趣的概念之一。白天与黑夜的冲突,阴影与光线的冲突,白与黑,科技与能源,这些都可以在他的作品种看到。从第一部影片开始到《现代启示录》,他一直在探索两种不同能量之间的领域。在《现代启示录》中,他想呈现康拉德在《黑暗之心》中的主题,也就是一种文化加诸于另一种文化的负担,他试着表达自然力量与人为力量间的冲突。
  《现代启示录》
  在完成了《现代启示录》这一重量级的作品之后,他给自己的摄影生涯的第一章划上了休止符,他停下脚步,再一次进入学校,躲进书本和知识里。他开始寻找“色彩”对于他的异议,研究所有色彩的涵义,以及所有关于色彩的理论。启示早在他摄影的最初,他就很注意色彩,在《巴黎最后的探戈》开拍之前,他第一次到巴黎,看到巴黎在白天也灯火通明,因为那里的自然光相当微弱,因此成立总是让人工光源亮着。这两种光源的冲突,给了他不同的波长和振动,可呈现不同的照明照度,以及可取舍的不同颜色。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橙色。阳光所表现出的是极暖的色调,而紧邻日光的人工光源营造的也是这个色调。橙色与热情、感动有关,《巴黎最后的探戈》的拍摄想法就这么得来了。
  对光与色的极致追求,结合得最好的,是斯特拉罗与贝托鲁奇在1987年合作的一部影片《末代皇帝》,斯特拉罗(Vittorio Storaro)对光的处理是这样的,他认为光对于总被包围在阴影里的小皇帝溥仪,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的需要,而且意味着自由、解放。随着小皇帝的成长,对社会的不断认识,它不断超越外界对它的控制,在这一过程中,光线处理上慢慢加入了自然光成份。整个影片光线发展的脉络是:开始小皇帝完全处在阴影的包围之中,然后慢慢加入光线,最后产生自我的阴影。通过人物从阴影走向光,在从光与阴影的对立走向平衡,影片展示出了溥仪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是用光的运动写出了人物的变化。而在色方面,对皇宫和皇权的黄色,和象征知识的绿色的一系列色彩的隐喻,都足以体现斯特拉罗“用光写作”的追求。《末代皇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斯特拉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