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13 10:38:02

新时期中国电影摄影

十年之后,1976年,文革结束。全国人民都在体验着一种劫后余生的心理。电影要在一片废墟上重新诞生、复活。中国第四代的摄影师:张松平、鲍萧然、米家庆、云文耀、邹积勋等人,登上影坛的脚步被延迟了10年之久,因此也就出现了后来第三、四、五代电影人同台创作的局面。
  鲍萧然《沙鸥》
  这一时期的电影,基本上是真实甚至记录性成为了艺术审美的鲍萧然先生是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电影摄影师学会理事标准。其中影像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鲍萧然摄影的《沙鸥》。我们前面讲到阿尔芒都的时候就提过,他对鲍萧然的影响很大。所以鲍萧然把对光线造型的探索放到了第一位。极大限度的发挥了胶片的感光潜力,在不打光的条件下,真实地捕捉到拍摄现场的光线气氛。
  鲍萧然从60年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便留校任教,在教书育人和创作的同时,他还进行大量的理论科研,连续发表了数篇理论文章。在1992年导演系的谢飞老师拍摄《香魂女》,鲍肖然作为摄影师,他运用多年的摄影实景拍摄的经验,走进摄影棚,拍出了真实自然的光,把内景拍得像实景一样,得到了谢飞的首肯。影片《香魂女》也获得了43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城南旧事》
  那么到1982年,诞生了一部新时期中国电影总体上的一部佳作,《城南旧事》,影片用十个字便能充分的概括整个的基调:“淡淡的哀愁,浓浓的乡思”。导演是第四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吴贻弓,摄影师是老摄影师曹威业,他师承李生伟合作,受李生伟影响很多,非常清楚摄影师应该头脑清晰的知道,影片要表达的内容和意境。可以说《城南旧事》在摄影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却是很好的表达了导演想要表达的意图,使影片从里到外,从内容到形式,都散发着一种“淡淡的哀愁,浓浓的乡思”。这个电影还诞生了一首著名的电影插曲,“送别”。
   魏铎《逆光》
  我们前面讲过,在17年的末尾,已经诞生出了极富造型意识的影片《农奴》、《独立大队》,文革使这种造型进一步发展的趋势中断了,新时期开始人们开始反思,诞生了很多伤痕电影和散文诗风格的现实题材影片,摄影上的探索又从写实主义,自然光效开始,到了1982年在摄影造型功能逐渐恢复的影坛,诞生了一部强调纪实性与绘画性融合的影片《逆光》,这部影片的摄影不仅仅追求真,也更追求美。影片的导演是丁荫楠,一直到现在仍在拍电影,现在多以人物传记片为主要拍摄题材,曾拍摄《孙中山》、《邓小平》,都是诗意风格浓厚的影片。《逆光》的摄影是魏铎。他在新时期一开始就拍摄了一部影片《春雨潇潇》,也是丁荫楠导演。他在这部影片中就大量运用全阴雨天拍摄,给这部描写“五四”事件的政治风云影片,赋予了一种诗意的忧郁。到了《逆光》他再一次把这种手法带了进来,并且运用抢拍偷拍与组织拍摄相结合的方式,在捕捉现实生活中生动自然的瞬间的同时,追求形式的美感;在人工照明的内景中注意不露人工光痕迹;既有纪实性,随意性,又有抒情性和诗的意境。可以说在80年代初以追求纪实性为主的创新潮流中,魏铎的摄影,以其纪实性与形式美的统一为特点,在摄影造型语言的创新和发展上作了一次非常有益的探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时期中国电影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