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1-1-20 09:24:32

电影摄影的两大流派

我们说西方电影一直是两大传统交替发展,写实主意传统和技术主义传统,那么在这些影响下,电影摄影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流派就浮现出来,绘画派和纪实派。
  绘画派
  注重借鉴绘画构图的原则,讲究画面的整体布局。画面内景物的安排有主有宾,有藏有露、疏密相宜,简繁有度;注意人与景、光与影、暖色与冷色之间的和谐、对比、变化、均衡等构图规律。他们注重静态构图,善于在静态画面中安排人物调度,考虑镜头结构,史之动而不乱,合乎章法。因此每个镜头都要精心设计,反复的排练。在光线处理上,虽然尊重自然光源的真实效果,但又往往从特定的剧情内容出发,充分运用光线的假定性和装饰性。对人物用光,注意主、副光的配合,并往往用轮廓光来突出人物,用装饰光来修饰细部。所谓五种基本光效,就是这一派摄影师们最初的经验总结。
  纪实派
  强调遵循逼真性的电影纪实美学原则,力求画面的自然,感和生活化。他们虽然也十分注意画面的结构,但绝不拘泥于传统的构图规律,常常有意破坏画面布局和谐、对称,颠倒宾主关系,运用画面的反向构成等来揭示人物的真实感受,丰富画面造型形式。他们不过分追求造型细节的精细描绘,比如绘画派会用光线来修饰一缕头发或一件衣服,他们不会,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捕捉富有感情色彩的人物动作上,抓取他们的喜怒哀乐,传达角色的感情信息。虽然在各并镜头上看,构图即不均衡也不完整,但在场面的总体气氛上则呈现出一种整体感。纪实派善于采用大量的运动镜头,充分发挥电影动的特性。在多景别的长镜头运动过程中,不忌讳不规则的前景的遮挡或闪过,有时还有以设置这种前景,使画面产生更加真实的效果。他们在用光上,强调画面中固有光源的真实再现,不墨守于集中基本光效的运用,即便使用人工光做辅助光,也尽量使其不露痕迹。
  上一章我们讲了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影片,都是生活片段的简单记录。在当时人们的兴趣只在让影像动起来,并不关心如何动才美。这时的影片可以说是纪实派摄影的雏形。当人们对电影照相式来表现生活琐事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开始不满足于单纯刻板的照搬,对戏剧情节,画面造型艺术水平,都开始有了要求。当梅里爱第一次把戏剧和舞台演出引入电影,格里菲斯又以不同景别和角度的画面组接,创造了全新的电影观念以来,电影逐渐使用布景、棚内拍摄、人工照明等方法,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画家参加到电影阵营中来,担任导演和摄影,形成了绘画派。电影无论在光线、色彩、构图等各个方面都从绘画艺术宝库中吸收了极为丰富和有益的营养。绘画派的形成可以说和当时电影受技术条件的制约也有一定的关系。摄影机和照明设备的笨重,使摄影师只能拍摄以静态画面为主的影像,加上在20年代中后期,声音实现进入电影,但是当时受录音技术的限制,摄影机必须被套在一个大隔音的玻璃盒子里面,以免运转的声音过大影响录音,而且许多外景也必须搬入棚内拍摄,或采取各种合成的方法。胶片的感光度低,只能以黑、白、灰三种阶调再现客观实体的形态和质感,使得摄影师必须较多地借助人工光来赋予景物生命。他们用顶光、轮廓光把人物与背景分开,用假定性的装饰光、辅助光、眼神光等让光中弄清场面环境,看清演员表演。所以所谓的五种基本光效,就成了当时绘画派常规用的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但是绘画派摄影形成完整的美学体系,还是在蒙太奇理论建立以后。爱森斯坦把格里菲斯等人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进一步阐释了蒙太奇的艺术作用,丰富了电影视觉艺术的表现力,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试图摆脱电影的纪实性,追求假定性。他们认为电影作为艺术,不能只是单纯地记录现实,必须对现实加以提炼、加工、改造、才堪称为艺术作品。绘画派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强调队被摄对象必须加以必要的取舍、改造、布局后才能摄入镜头。对于布景的选用,人物的调度,乃至墙上的一幅画、一条光,桌上的一束花,一本书,地面的一弯水、一道沟等等都要精心取舍与布局。绘画派摄影最初形成时也有自己的局限性,由于受绘画构图和舞台调度的影响,没能充分发挥电影自身的特长,不习惯处理大幅度的运动镜头,不善于从“动”的概念出发来结构画面造型,有时构图过于讲究、光线过于细腻,不觉露出人工摆布的痕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影摄影的两大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