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妇产科护理学》第十四章复习资料
一、简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及分类: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1、无排卵型功血:常见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妇女。
2、排卵型功血:常见于育龄期妇女。
(1)黄体功能不足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二、简述功血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1、无排卵性功血
(1)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内膜腺囊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瘤型增生、不典型增生
(2)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萎缩,腺体少而小,间质少而致密
(3)萎缩型子宫内膜:在月经期或月经后半周期,子宫内膜仍表现增生形态
2、排卵性功血
(1)黄体功能不足:腺体分泌不足,间质水肿不明显或二者发育不同步。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间质变致密,腺体皱缩,残存的分泌期内膜和新增生的内膜混合共存。
三、功血的辅助检查有哪些?
1、诊断性刮宫:评估子宫内膜是增生期变化还是分泌期变化,诊刮时间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进行;怀疑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诊刮时间应在月经周期第5天;
2、宫腔镜检查: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排除早期宫腔器质性病变;
3、基础体温测定:无排卵功血基础体温呈单相曲线;排卵型功血基础体温呈双相;
4、宫颈粘液结晶检查:观察有无羊齿状结晶;
5、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判断激素影响程度;
6、激素测定:测血清孕酮或尿孕二醇;
7、超声检查。
四、简述功血的处理原则
1、无排卵性功血
(1)支持治疗: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
(2)药物治疗:
①止血: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用药治疗;
孕激素:无排卵性功血由单一雌激素刺激所致,补充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或增生过长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内膜脱落,即“药物性刮宫”。
雌激素:应用大剂量雌激素可迅速提高血内雌激素浓度,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
雄激素:有拮抗雌激素作用,能增强子宫平滑肌及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减轻出血量。
②调整月经周期:a.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b.雌孕激素合并疗法;
③促进排卵:常用药物有克罗米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④手术治疗:刮宫术最常用。
2、排卵性功血
(1)黄体功能不足:促卵泡发育、黄体功能刺激疗法及黄体功能替代疗法。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常用药物有孕激素、HCG。
五、简述闭经的病因和分类
1、子宫性闭经:先天性子宫缺陷等
2、卵巢性闭经:卵巢早衰、卵巢切除或组织破坏
3、垂体性闭经:垂体梗死、垂体肿瘤
4、下丘脑性闭经:主要为功能性闭经,最常见。
六、简述闭经处理原则
1、全身治疗:应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提高机体体质,供给足够的营养。
2、病因治疗:闭经若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应针对病因治疗。
3、 药物治疗
(1)性激素替代疗法:雌激素、孕激素序贯疗法和雌激素、孕激素合并疗法。
(2)诱发排卵:下丘脑垂体功能失调,常选用克罗米芬诱导排卵,下丘脑垂体功能衰竭采用HMG-HCG方案。
七、闭经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子宫功能检查:通过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宫腔镜检查、药物撤退试验了解子宫情况。
2、卵巢功能检查:通过B超检查、基础体温测定、宫颈黏液结晶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血清激素测定、诊断性刮宫,了解排卵情况及体内性激素水平。
3、垂体功能检查:血PRL、FSH、LH放射免疫测定,垂体兴奋试验。
4、其他检查:B超检查、染色体检查及内分泌检查等。
八、围绝经期妇女的卫生保健
(一)生活、心理调适
1、饮食与活动
2、安全与便利
3、心情舒畅
(二)自我保健
1、重视症状。
2、肛提肌锻炼。
3、指导避孕。
4、指导性生活。
5、定期体检。
6、积极补钙。
(三)健康教育
1、向围绝经期妇女及其家属介绍绝经是一个生理过程。
2、介绍绝经前后减轻症状的方法,以及预防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措施。
3、设立“妇女围绝经期门诊”,以利咨询、指导和加强护理。奥鹏作业答案可以联系QQ 76129602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