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犯罪学21春在线作业1答案
犯罪学21春在线作业11.[单选题] 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以()定罪处罚
A.拐卖妇女、儿童罪
B.绑架勒索罪
C.偷盗婴儿罪
D.绑架妇女、儿童罪
答:——A——
2.[单选题] 如下哪个不是我国关于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立法()。
A.《关于惩治犯罪的补充规定》
B.《刑法修正案八》
C.《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
D.《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犯罪的决定》
答:——B——
3.[单选题] ( )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A.向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发展
B.装备更趋现代化
C.反社会心理更加严重
D.数量上呈增长之势
答:——A——
4.[单选题] 精神障碍者实施的最多的犯罪种类是() 。
A.高技术犯罪
B.暴力犯罪
C.经济犯罪
D.有组织犯罪
答:————
5.[单选题] 性犯罪主观因素的驱使不包括:()
A.思想意识因素
B.社会意识因素
C.生理因素
D.心理因素
答:————
6.[单选题] 不良的人生观不包含如下哪一选项()。
A.拜金主义思想
B.勤劳致富
C.道德滑坡
D.法律意识淡薄
答:————
7.[单选题] 下列诸项中,属于财产犯罪人特有的道德观内容是()。
A.为朋友两肋插刀
B.不自由毋宁死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D.唯利是图
答:————
8.[单选题] 新中国的犯罪学是从研究()开始的。
A.黑社会犯罪
B.青少年犯罪
C.反革命罪
D.暴力犯罪
答:————
9.[单选题] 遏制计算机犯罪的首要一环是()。
A.树立安全观念,提高安全意识
B.加强人事制度管理,重视安全监察工作
C.组建反计算机犯罪机构,加强执法力量建设
D.积极寻求国际合作、构筑多边网络安全体系
答:————
10.[单选题] 西方发达国家较我国计算机犯罪突出,主要是因为()。
A.计算机犯罪不易被及时发现
B.计算机犯罪的隐蔽性
C.我国计算机总体普及较低
D.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
答:————
11.[单选题] ()是指一切违反性道德规范,破坏人伦传统和社会秩序,受到相关法律、道德、风俗、等惩罚,禁止和谴责的性行为。
A.广义的性犯罪
B.性越轨行为
C.狭义的性犯罪
D.性罪错行为
答:————
12.[单选题] 逐渐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犯罪学脱胎于( )。
A.刑法学
B.社会学
C.统计学
D.生物学
答:————
13.[单选题] 我国刑法分则第五章对财产犯罪共有14个条款规定,涉及()个罪名。
A.12
B.13
C.14
D.15
答:————
14.[单选题] 流动人口从事的工作大多以()为主。
A.精密型
B.脑力型
C.临时型
D.粗放型
答:————
15.[单选题] 再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为()。
A.对于犯罪的教育、矫治
B.生活技能的学习
C.同伴结交不良
D.司法记录
答:————
16.[单选题] 不属于引起暴力犯罪的家庭方面原因的是()。
A.家庭结构不完整
B.家庭教育不当
C.校内外教育管理脱节
D.家庭经济状况
答:————
17.[单选题] 在犯罪的侦查、起诉、审判、改造环节中,采取的有别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的方法是()。
A.保护性预防
B.疏导性预防
C.堵塞性预防
D.控制性预防
答:————
18.[单选题] “流动人口”的核心要素是()。
A.流动性和活跃性
B.无序性和波动性
C.随机性和贪婪性
D.结伙性与黑恶化
答:————
19.[单选题] 在研究犯罪现象的基础上,探求犯罪发生原因及防控犯罪对策的科学是()。
A.狭义犯罪学
B.广义犯罪学
C.犯罪原因学
D.犯罪预防学
答:————
20.[单选题] 犯罪数量的大幅度升降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相依存是()。
A.犯罪起伏律的表现
B.犯罪辐射律的表现
C.犯罪消长律的表现
D.犯罪恒比律的表现
答:————
21.[多选题] 性犯罪形式多样化的表现有哪些()
A.法定的性犯罪种类增多
B.性越轨、性罪错以及性变态等行为大量产生
C.“性贿赂”成为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
D.多样化的性犯罪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
答:————
22.[多选题] 依据犯罪组织形式的不同,可以将犯罪分为( )。
A.个体犯罪
B.团伙犯罪
C.集团犯罪
D.有组织犯罪
答:————
23.[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犯罪主体的特点有()。
A.青少年犯罪增多
B.女性犯罪上升
C.流动人口犯罪突出
D.职业犯罪比重上升
答:————
24.[多选题] 属于财产犯罪的社会原因的有()。
A.贫富差距
B.失业
C.文化冲突
D.思想观念
答:————
25.[多选题] 性犯罪常常成为其他犯罪的“诱发源”,主要表现在()
A.性犯罪同财产犯罪、经济犯罪交互渗透与驱动
B.性犯罪引发暴力犯罪
C.性犯罪助长职务犯罪
D.性犯罪是犯罪团伙的粘合剂
答:————
26.[多选题] 犯罪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龙勃罗梭
B.菲利
C.李斯特
D.加洛法洛
答:————
27.[多选题] 我国财产犯罪的犯罪主体以()居多。
A.女性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社会闲散人员
答:————
28.[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中的双方行为人构成共同犯罪()
A.甲见卖淫秽影碟的小贩可怜,给小贩1000元,买下200张光盘
B.乙明知赵某已结婚,仍与其领取结婚证
C.丙送给国家工作人员10万元钱,托其将儿子录用为公务员
D.丁帮助组织卖淫的王某招募、运送卖淫女
答:————
29.[多选题] 现代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社会历史进程
B.社会形态
C.再现代化
D.转变内容
答:————
30.[多选题] 完善性犯罪的刑事立法,要做到()
A.扩大性犯罪主体和被害人的范围
B.加强学校素质教育
C.扩展性侵害的内容和形式
D.“性贿赂”纳入贿赂犯罪的范围
答:————
31.[判断题] 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是计算机犯罪产生和增长的唯一原因
A.错误
B.正确
答:————
32.[判断题] 计算机犯罪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
A.错误
B.正确
答:————
33.[判断题] “流动人口”是对人口流动这一社会现象属地化视角的描述
A.错误
B.正确
答:————
34.[判断题] 从1973年至1978年犯罪的数量保持在54万起左右,出现了建国以后第二次高峰,但是就青少年犯罪而言,却是建国后第一次高峰。
A.错误
B.正确
答:————
35.[判断题] 违法越轨现象是指并不触犯刑律,而是违反其他法律法规或者违反社会习惯道德准则的事实,在社会现实中的具体表现状况。
A.错误
B.正确
答:————
36.[判断题] 有组织犯罪的首领和骨干绝大多数都有参与团伙犯罪的经历,并且多次受到过法律的制裁。
A.错误
B.正确
答:————
37.[判断题] 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
A.错误
B.正确
答:————
38.[判断题] 犯罪学家所说的“孪生子论”是指只要孪生子中的一个成为罪犯,那么由于遗传的原因另一个成为罪犯的几率就比较大。
A.错误
B.正确
答:————
39.[判断题] 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是指境外的黑社会组织到中或人民共和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答:————
40.[判断题] 从流动人口接纳地的视角观察,流动人口与非本地原住民的概念呈现对立阶层,表现出潜在的社会陌生感和一定的排斥心理
A.错误
B.正确
答:————
41.[判断题] 文化与犯罪的关系,集中表现在作为文化主体的“社会群体”以及作为文化内容的“意识加之”、“制度规范”,它们在构成要素、整合机制、动态演进的角色中,基于互为冲突以及个别影响,对于犯罪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答:————
42.[判断题] 狭义的有组织犯罪,专门指那些组织严密、等级森严、内部分工明确、有严格行为规范、为了获取巨额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有预谋、有计划的犯罪活动的集团性犯罪。
A.错误
B.正确
答:————
43.[判断题] 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有完善的少年司法制度,最核心的标准是是否有完备的少年法律体系。
A.错误
B.正确
答:————
44.[判断题] 从作案时间来看,强奸案多发生于每年的春夏秋三季,其中尤以夏季为最;抢劫则由以前多发生于年初岁末转为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
A.错误
B.正确
答:————
45.[判断题] 犯罪这一社会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一样,都存在着过去的遗迹、现在的基础和将来的萌芽,这是犯罪预测的现实前提。
A.错误
B.正确
答:————
46.[判断题] 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把犯罪人区分为自然犯罪人和法定犯罪人。
A.错误
B.正确
答:————
47.[判断题]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是富国强民的不可缺少的物质保证,也是根本消除暴力犯罪现象的物质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
48.[判断题] 现代化与犯罪率之间并非直接关联,现代化与犯罪率之间的关系,关键是揭示现代化的因素对犯罪率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答:————
49.[判断题] 某个个体犯罪现象的变化对于总体犯罪现象的波动,有直接而根本的影响。
A.错误
B.正确
答:————
50.[判断题] 影响财产犯罪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以及享乐主义思想。
A.错误
B.正确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