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21春法律心理学(新)-作业一答案
法律心理学(新)-作业一1.[多选题] 人格障碍犯罪的特点是()
A.动机离奇
B.手段残忍的爆发性犯罪
C.自我保护性差
D.单独进行
答:——ABCD——
2.[多选题] 研究犯罪原因的意义在于促进()
A.犯罪预防
B.打击犯罪
C.犯罪学学科的发展
D.从深层次上认识犯罪现象
答:——ACD——
3.[多选题] 盗窃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体不同
C.犯罪对象不同
D.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答:——ABCD——
4.[多选题] 犯罪画像是在对犯罪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认罪犯的()的过程
A.人格特征
B.行为方式
C.居住地点
D.人口统计学特征
答:————
5.[多选题] 犯罪心理学把下列()人作为研究对象
A.一般违法人
B.虞犯
C.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
D.犯罪人
答:————
6.[多选题]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口唇期、肛门期、( )
A.性器期
B.生理期
C.潜伏期
D.生殖期
答:————
7.[多选题] 下列能够作为财产犯罪对象的是:
A.电和煤气等无体物
B.他人抢劫或盗窃而来的款项
C.网络虚拟物品
D.欠条等财产性利益
答:————
8.[多选题] 犯罪人的人生观基本特征是()
A.反社会意识
B.重视物质利益
C.极端利己主义
D.法律意识淡漠
答:————
9.[多选题] 犯罪的客观方面具有( )等特征
A.法定性
B.客观性
C.侵犯性
D.必要性
答:————
10.[多选题] 犯罪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等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心理测验法
答:————
11.[判断题] 犯罪动机,即指刺激、促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内心起因或思想活动
A.正确
B.错误
答:————
12.[判断题] 犯罪原因与犯罪的关系是:犯罪是由犯罪原因引起的,犯罪原因就是引起犯罪现象发生的一切因素
A.正确
B.错误
答:————
13.[判断题] 人格包括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
A.正确
B.错误
答:————
14.[判断题] 实施故意杀人行为后,在行为人失去知觉的情况下,临时起意拿走该人财物的,应以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数罪并罚
A.正确
B.错误
答:————
15.[判断题] 弗洛伊德认为,罪恶感不是犯罪的结果,而是犯罪的动机
A.正确
B.错误
答:————
16.[判断题] 青少年犯罪以及青少年的一些反社会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越轨行为
A.正确
B.错误
答:————
17.[判断题]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和后果缺乏深思熟虑
A.正确
B.错误
答:————
18.[判断题] 弗洛伊德的幼儿性欲论认为人的性欲是从青春期开始的
A.正确
B.错误
答:————
19.[判断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女性犯罪数量有增长趋势
A.正确
B.错误
答:————
20.[判断题] 青少年犯罪目的是出于谋生考虑
A.正确
B.错误
答:————
21.[判断题] 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的总称
A.正确
B.错误
答:————
22.[单选题] 弗洛伊德提出的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叫做()
A.精神分析理论
B.挫折攻击理论
C.智能低下理论
D.社会控制论
答:————
23.[单选题] 关于诈骗犯罪,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诈骗犯罪立案数逐年增加,只在近两年有所下降
B.官方统计数据完全可以概况诈骗类案件的情况
C.诈骗犯罪的犯罪人以男性为主
D.诈骗犯罪的犯罪人学历普遍偏低
答:————
24.[单选题] 共同犯罪成立条件中的主体是()
A.两个以上自然人
B.自然人和法人
C.两个以上的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D.两个法人
答:————
25.[单选题]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与弗洛伊德的观点的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
B.是否承认儿童发展的阶段性
C.是否属于环境决定论
D.没有区别
答:————
26.[单选题] 故意杀人既遂与故意伤害致死、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关键在于()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行为不同
C.犯罪的主观罪过形式不同
D.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答:————
27.[单选题] 关于社会学习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代表人物是NEMiller
B.社会学习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学习他人言行的现象
C.提出观察学习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D.强调他人强化与直接强化过程
答:————
28.[单选题] 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女性犯罪中多见的犯罪类型是( )
A.扒窃
B.抢劫
C.投毒
D.伪证
答:————
29.[单选题] 下列哪一项属于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心理因素()
A.年龄因素
B.意志的两级性
C.参与错误的活动
D.有害的行为习惯
答:————
30.[单选题] 社会学习理论是()的理论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苛勒
答:————
31.[单选题] 关于故意杀人罪,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成立本罪主观上必须具有杀人目的
B.间接故意也可以构成故意杀人罪
C.故意杀人罪可以由不作为构成
D.根据被害者的请求杀死对方,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答:————
32.[单选题] 影响犯罪动机形成的因素中,()是犯罪动机形成的基础
A.不正当的需要
B.犯罪目标
C.不良的个性
D.社会环境
答:————
33.[单选题] 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主要的区别在于()主观都是故意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
C.犯罪主观方面不同
D.犯罪对象不同
答:————
34.[单选题] 现阶段财产型犯罪的主体是()
A.贪污罪,受贿罪
B.强奸罪
C.诈骗罪
D.盗窃罪
答:————
35.[单选题] 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
A.性恶论
B.自然犯罪论
C.自由意志论
D.天生犯罪人论
答:————
36.[单选题] 属于性身份障碍的性心理障碍是()
A.恋物癖
B.恋童癖
C.异装癖
D.易性癖
答:————
37.[单选题] 下列犯罪中,犯罪客体是简单客体的是:
A.强奸罪
B.绑架罪
C.医疗事故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答:————
38.[单选题] “超我”表现在哪里()
A.意识
B.潜意识
C.行为
D.语言
答:————
39.[单选题] 根据犯罪动机对犯罪行为所起的作用,把犯罪动机划分为()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C.简单动机和复杂动机
D.侵财型犯罪动机和报复型犯罪动机
答:————
40.[单选题]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征中,()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