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西电01计算机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题一
计算机网络及管理信息系统模拟试题一一、简答题(共3题,每题15分,共45分)
简述诺兰阶段模型各阶段任务。
答案:
诺兰6 阶段模型各阶段任务如下:
第一阶段,初装。初装阶段指组织购置第一台计算机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在该阶段,计算机在管理中的作用被初步认识到,个别人具有初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初装阶段大多发生在财务部门。
第二阶段,蔓延。随着计算机应用初见成效,信息系统的应用从少数的几个部门,扩大到更多的部门,组织的事务处理能力迅速得到发展。但是,同时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数据冗余、不一致、难以共享等。
第三阶段,控制。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的数量不断增加,应用经验逐渐丰富,应用的部门越来越多,客观上需要加强组织协调,出现了由企业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对整个企业的系统建设进行统筹规划,特别是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诺兰先生认为,第三阶段将实现从计算机管理为主到以数据管理为主的转换。
第四阶段,集成。集成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连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此阶段的费用迅速增长。
第五阶段,数据管理。诺兰认为,集成之后,会进入“数据管理”阶段。但是,20 世纪80 年代,美国尚处于第四阶段,因此,诺兰没有对数据管理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六阶段,信息管理阶段。数据处理技术已经成熟,信息已经成为资源,为组织的所有部门共享,并支持组织高层决策,为完成组织目标作贡献。
评分标准:(1)~(3)各2分,(4)~(6)各3分。信息系统与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
组织与 IT(信息技术)或IS(信息系统)之间是间接的、双向的制约关系。它们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是非常复杂的,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影响,如组织所处的环境、组织文化、组织结构、标准作业程序、组织政治、管理决策及机遇等,组织影响信息系统的建设;反过来,信息系统的建设也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改变,来改变组织。一方面,组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使用信息系统,信息系统通过向组织的各级决策者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来支持组织的管理和决策。另一方面,信息系统通过影响组织的方方面面对组织施加影响,最终推动组织创新和变革。
由于信息系统具有社会属性,因此,不同的信息系统对不同组织作用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建设信息系统的时候,研究组织与信息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必要的。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引进不可避免地影响组织结构、目标、组织文化、工作设计、决策制定和组织政治;另一方面,信息系统必须满足组织的需求,并遵照组织结构、目标、文化、政治和管理的规则。
评分标准:按标准答案作答15分。数据库设计的步骤是什么?
答案:
从现实世界到观念世界的形成,以及最终到数据世界的建立,是数据库建立的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具体是由4个步骤构成的,即用户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和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需求分析
用户对数据库的使用要求主要包括对数据及其处理的要求,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在需求分析阶段主要通过调查掌握每一个用户对数据库的要求,提供以后设计阶段需要的一些内容,主要包括应用环境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及绘制数据流程图、数据需求的收集及分析、编制数据字典等。(2)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设计数据库模型,称为概念模型。是数据库建立的关键环节。概念结构是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及关系模型等各种数据模型的共同基础,它比数据模型更独立于计算机,也独立于特定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独立于数据库逻辑结构,是系统中各个用户共同关心的数据结构。(3)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是将概念结构(即 E-R 图)转换为与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的逻辑数据模型。一般转换过程分两步进行。首先把概念结构向一般的数据模型转换,然后向特定的DBMS 支持下的数据模型转换。
(4) 物理设计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主要指对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设计。物理设计以逻辑设计结果作为输入,结合具体的DBMS 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物理环境和工具、应用环境和数据存储设备,进行数据的存储组织和方法的设计。
(5)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数据库建立之后,对数据库试运行,继续进行测试评价,如实际运行结果不符合设计目标,则返回物理设计阶段,调整物理结构,改变某些参数;甚至返回逻辑设计阶段,调整逻辑结构。如果运行实际结果达到设计目标,就可投入运行和维护阶段,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评价、调整、修改。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的控制;系统的转储和恢复,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进;数据库的再组织和再构造等。
评分标准:(1)~(5)各3分。二、论述题(共1题,每题25分)
有人说:信息系统发展到决策支持系统阶段,事物处理系统不再重要了。请结合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答题要点)
(1)论述信息系统的发展及作用;
(2)论述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及优缺点;
(3)论述事务处理系统的特点及作用,并与决策支持系统比较;
(4)结合相关知识,谈谈自己的理解。
评分标准:(1)~(3)各5分,(4)10分。三、案例分析题(共1题,30分)
浪潮集团的信息化建设
综观世界和整个人类历史,没有哪一次变革能像20 世纪末掀起的这次信息革命来的这么迅猛和深刻。在这样一个时代,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顺应潮流,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寻求持续高效的发展。浪潮集团作为国内三大计算机企业集团之一,国家经贸委重点支持的300 家企业之一,山东省重点支持的八家企业之一,在服务器、微型计算机、软件和通信产品等领域的市场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计算机技术开发方面,浪潮也一直处于领跑地位。浪潮集团开发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开放系统结构的SMP2000 系列小型机,另外LC0520A 微型机获全国质量评比一等奖。同样,在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中,浪潮也一直充当冲锋者的角色。下面我们对浪潮信息系统的现状和走过的历程做个概述。
1.构建Intranet 平台
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应该是所有企业都必须迈出的第一步。他们建立了一个覆盖整个公司范围的以太总线局域网,保证每位员工的工作用机都接入这个局域网。在最初阶段,这样做的好处仅限于一些诸如文件复制和共享等方面的便利,基本上省去了软盘的操作。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发挥网络的优势,必须根据实际的工作需求,建立Intranet 应用平台。
2.接入Internet
有了自己的Intranet 平台,接下来很自然的就是将其接入Internet。目前浪潮已从中国电信租用了一条10Mb/s 带宽的光纤线路,实现了Internet 的接入。这样一来,员工就可以访问Internet 上的丰富资源,查询或下载有价值的资料。在1997 年,浪潮在Internet 上发布了www.langchao.com.cn 网站,把新闻资料、企业文化、产品信息、在线服务等内容放到了互联网上,实现了最新信息在第一时间的对外发布。作为一个不受时间及空间限制的窗口,网站对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动作用。
3.全国分支机构联网
浪潮作为国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设在济南,在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都有分支机构。将这些实体互联起来,其意义是很深远的。浪潮提出了“北上”的战略规划。北上就是把营销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形成一个从北京向全国各地辐射的营销网络。除此之外,浪潮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公司或办事处。他们意识到,如果不把总部和各分支机构互联起来,彼此的通信就难以畅通便捷,不利于企业今后的长远发展。浪潮已经着手实施联网计划,当然,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只能做好规划,分步实施。北京和济南已经通过帧中继技术连接起来,使两个局域网络在逻辑上变成了同一个网络,无论是文件共享,收发邮件,还是财务等信息系统的运行,都能在两地轻松完成;而且电话交换机也互联起来,两地之间可以直拨分机号进行通话。虽然跨越不同的地域,但员工在工作时,彼此不会有空间和距离感。
4.在BPR 的基础上实施信息系统整合
如何使企业建立现代化且高效的管理体制,一直是每一位企业决策者非常关注的问题。浪潮作为一家大型的跨国集团公司,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探索一套全新的科学的管理制度。为此,浪潮首先聘请了国际著名的安达信咨询公司,对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和评估体系做全面的优化。去掉不必要的部分,对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了科学合理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作为基础,接下来就需要有一套功能强大,操作简便的信息系统作为支撑。早在业务流程优化之前,他们已经开发了一些支持业务运作的信息系统,但这些信息系统相对独立,数据共享度低,从而导致了一些重复劳动。他们正在将这些信息孤岛整合起来,力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信息系统,其中包含采购、商务、销售、生产、仓储、财务、客户服务等业务管理模块。该系统使用B/S 和C/S 两种软件运行模式,互相结合、优势互补,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和灵活性。
5.办公系统平台建设
浪潮内部办公平台的建设目的是:利用局域网技术,以 Web 为载体,组织企业内部的信息流,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各级管理层之间的有序而且无摩擦的流动,从而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办公。浪潮内部网的建设是紧紧的围绕信息流来组织的,即以信息流为中心,以职能部门来划分功能,以企业内部各个员工为基本单位。阅读分析以上案例,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Internet 网络在浪潮集团的信息系统建设中的作用什么?
答案:
(答题要点)
(1)结合案例及所学知识,分析Internet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分析信息管理系统在企业中所起到的作用;
(3)分析业务流程优化的作用;
(4)结合案例及自己的认识,分析浪潮集团的信息系统建设的作用。
评分标准:(1)~(3)各5分,(4)1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