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西电《商学通论》模拟试题1题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一
课程名称:__商学通论 考试形式: 开 卷
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90分钟
姓 名:_____________ 学 号:
一 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人的 ,特别是社会化分工,是商品流通产生的基础性原因。
2. 劳动产品所有权意识以及私有制的形成,对“劳动产品”转化为“ ”具有决定性影响。
3. 早期的商品交换大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物”交换方式,另一种是“ ”交换方式。
4. 广义的 ,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市场交易关系来联系的全社会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5. 所谓“ ”,是指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涨,卖方处于主动地位,买方之间为了争夺货源而进行激烈竞争的市场态势。
6.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的基本问题就是市场供求关系的 问题。
7.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到消费领域转移的过程中所经过的批发与零售以及相关的收购、运输、储存和销售等业务环节。
8. 商品期货交易主体可以分为套期保值者和 。
9. 由于连锁经营企业在资产所有权与合作方式方面的不同,又分为直营连锁、自愿连锁、 三种。
10. 是指一个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区。
11. 相当于整个连锁经营企业的“总后勤部”。
12. 商圈的调查是以 的选择为基础的。
13. 的大小反映了季节性变动对销售量的影响程度。
14. 销售渠道的 是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运行所经历的环节的多少。
15. 是连锁经营企业的“前沿阵地”。
16. 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见的代理类型。
17. 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商品流通各个行业中的各企业为了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优势、更大的市场份额等经营目的,在长期的经营实践探索中总结、抽象、归类出的若干比较成功、比较完善、可以重复运用的经营式样。
18. 是指,将一定时间的销售额或者销售量的变化情况,在坐标图上以曲线的形式表示出来,形成能够表示在一定时间内销售量变化发展趋势的轨迹图。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直观、明了、比较客观。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历史一定会重演的假设下的,不能对未来可能存在的变动予以揭示。
19. 采购量与 成反比关系,与 成正比关系。
20. 是当期百元经营费用额与百元销售收入的比率。
二 选择题(正确选项可能1个也可能多个,错选、漏选、多选皆不得分,每题1.5分,共30分)
1.商品流通产生的原因有( )
A.人类生产劳动的社会分工与专业化
B.人的劳动产品的所有权意识与私有制度的产生
C.商品交换的产生
D.商品交换的发展
2.专职商人产生并承担商品流通的阶段,其特点有( )
A.商业成为并列于农业、手工业、畜牧业的行业
B.商业的职能是专门从事媒介商品交换的行业
C.此时的商人和商业还要负责商品的储存、运输等事务
D.商品流通领域内部的社会分工更加专门化和细致化
3.简单商品流通的特征有( )。
A.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互通有无
B.交换双方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C.商品交换的目的是获得不同商品的价值
D.商品交换的目的是获得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
4.一个发育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什么特征?( )。
A.体系化 B.关联性
C.公平性 D.竞争性
5.下列属于市场体系的客体结构的有( )。
A.国有企业 B.股份制企业
C.集体企业 D.商品市场
6.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A.调节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均衡关系
B.调节着商品价格变化
C.调节着商品的流量和构成
D.调节着商品流通的方向和速度
7.当前,国内外大型商业企业所经营的主要商品的采购,一般是通过( )方式来完成的。
A.市场选购 B.合同订购
C.预购 D.计划采购
8.直营连锁经营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
A.同一资产所有者 B.管理权限的直接性
C.经营管理的全面统一性 D.经营管理的规范性
9. 在一个商场的商圈中,可细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 )。
A.主要商圈 B.次要商圈
C.边际商圈 D.核心商圈
10.以下属于百货商场的业态特征的是( )
A.营业面积大 B.商品种类多
C.以低值易耗的生活用品为主
D.购物环境好
11.以下属于交易方式的组成部分的有( )。
A.交易主体 B.联系途径
C.交易手段 D.交易规模
12. 商品采购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
A.以销定进原则 B.勤进快销原则
C.经济效益原则 D.信守合同原则
13.产销分离的流通渠道具体有哪几种类型:( )
A.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B.生产者→销地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
C.生产者→销地零售商→消费者
D.生产者→代理商→用户或者消费者
14.延迟管理的具体方式有以下几种:( )。
A.形式延迟管理 B.生产延迟管理
C.物流延迟管理 D.订单式延迟管理
15.下列不属于市场体系客体结构的是( )。
A.国有企业 B.商品市场
C.金融市场 D.房地产市场
16.商品供求矛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影响供给与需求变动的因素不一致
B.供给与需求的运行特征不一致
C.供求关系与市场信号之间存在滞后性
D.不同经济体制对供求关系的影响不同
17.以下那些因素对消费者行为有影响?( )
A.经济因素 B.心理因素
C.社会因素 D.政治因素
18.从“构成商品流通的内容层面”来看,商品流通的要素主要包括( )。
A.商流 B.物流
C.商业企业 D.信息流
19.商业最原始、最本质、最主要的职能是( )
A.交换职能 B.调节职能
C.传递信息职能 D.加快资本周转职能
20.成为期货商品的条件有( )
A.必须是能够在质量、规格、等级方面容易划分和确定的商品
B.必须是交易量大、价格波动比较频繁的商品
C.必须是拥有众多买卖交易者的商品
D.必须具有可运输、可储存、不易变质、损耗小的商品
三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发达的商品流通
2.市场机制
3.商品流通环节
4.商品销售利润率
6.商业信誉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批发市场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在哪里?
2.供求关系的市场运行特征是什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