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21秋西电试题(二)题目
产业经济学模拟试题(二)考试时间90分钟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霍夫曼定理
答案: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
解释:明白霍夫曼比例,知道在工业化早期,霍夫曼比例不断下降
2.市场结构
答案:市场结构是指市场各主体之间、包括卖方之间、买方之间,卖方和买方之间,以及卖方、买方和潜在的卖方、买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及其达到某种均衡状态的特征。
解释:是SCP 范式中的市场结构,主要指在市场中形成的力量对比
3.社会网络
答案:社会网络是区域最基本的联系网络,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日常交往和社会关系形成的联系,它是社会协作的基础。社会网络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血缘关系、邻居、同事、校友同学,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类似经历、共同的知识背景或经历等多种原因。
解释:明白社会网络是协作的基础
4.支柱产业
答案: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和产品市场的产业,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因而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解释:支柱产业的特点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
5.产业政策
答案:产业政策是政府将宏观管理深入到社会再生产过程之内,对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产业技术、产业组织和产业布局变化进行定向调控,以实现某种经济和社会目标的一系列政策的总和。
解释:明确是政府对产业进行的调控措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答案:(1)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即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逐渐向第二产业转移,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与之相适应,第一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对比重则持续上升。
(2)工业结构水平的高级化: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即所谓重工业化;在重工业化过程中,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即所谓高加工度化。
(3)高附加价值化:产业结构选择朝着附加价值高的部门发展的趋势。
(4)技术集约化:即工业资源结构趋向以技术为主体的演进过程。随着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技术资本的质量和劳动力质量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
(5)工业结构软性化:即知识和技术日益渗透到工业生产活动之中,从而使工业生产中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与地位趋于提高。
解释:每个知识点2分。产值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高级化(2分)工业结构水平的高级化(2分)高附加价值化(2分)技术集约化(2分)工业结构软性化(2分)
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答案:产业组织理论以产业组织为研究对象,主要从中观角度研究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经济行为特征、相互作用关系、产业组织环境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极其产业效应规律。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任务:(1)产业组织内部企业的市场行为与有效竞争。(2)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及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3)产业组织的市场绩效及其影响因素。(4)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分析模式和经济性评价。(5)产业组织合理化标准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
解释:研究对象5分,研究任务5分,每项1分
利用规模经济的途径有哪些?
答案:规模经济包括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充分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充分实现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简单化,发挥工厂内分工和协作的效益;二是不断进行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使生产能力不断接近最佳规模。前者是利用工厂规模经济的组织与管理上的条件,后者则是物质和技术上的条件。
充分利用企业规模经济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靠企业内部的力量,通过投资兴建新的更大的设备和工厂来实现;二是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兼并来实现。其中,第二条途径更容易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合并有水平合并、垂直合并、混合合并等多种形式。其中,垂直合并除具有前述企业规模经济的若干优势外,由于生产过程的完整衔接还可带来便于均衡生产的好处。
解释:明确规模经济有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2分)。工厂规模经济4分,企业规模经济4分。
4.如何理解产业集聚的植根性,对企业组织有何积极作用?
答案:植根性来源于经济社会学,其含义是经济行为深深嵌入于社会关系中。集群内企业不仅仅是地理上靠近,更重要的是,它们具有很强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不仅是经济上的,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
共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产生信任、理解和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满意成为区内最有价值的资源。产业集群是一种积极参与全球分工而又与本地社会文化高度融合的本地化的产业聚集。
解释:对植根性的理解强调本地联系,社会环境,5分。对企业组织的作用强调信任合作等,5分。
5.为何要对自然垄断产业进行管制?
答案:对自然垄断产业管制的原因:(1)保护垄断,防止破坏性竞争。自然垄断产业本身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进入壁垒,但是如果不人为设置进入壁垒,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大量企业进入就会造成设旋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从而导致资源巨大浪费。如市场竞争失败的企业退出市场,会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几个企业互相竞争同一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反而会提高商品价格。因此,政府对自然垄断产业都会设置进入壁垒,限制竞争,保护垄断,防止破坏性竞争对整体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损害。 (2)防止自然垄断企业滥用垄断势力。自然垄断企业具有了市场支配势力,就可能滥用市场支配势力,采取掠夺性定价,获取高额利润,影响社会分配公平。因此需要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边际成本加成、平均成本加成和在竞争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特许经营权竞拍的方式,控制自然垄断产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分配。
解释:要明确对自认垄断产业既要保护垄断,又要防止垄断。明确保护的原因是要经低成本(5分)防止垄断主要是防止滥用垄断势力(5分)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请用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分析我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
答案:刘易斯从新古典学派的经济发展观点出发,认定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具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
一个是仅能糊口、维持最低生活水平、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自给农业部门”。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低到零甚至负数生产率的 “过剩劳动力”。
另一个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该部门中的劳动生产率远比农业部门要高。
工业化的早期,由于工资率的差异,过剩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移动。劳动总产品在劳动力和资本家之间分配,分为对劳动的工资支付与资本家的利润两部分。资本主义部门的增长及其对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的吸收率,均取决于资本主义利润的使用。由于劳动力的无限供给能按一种不变的工资率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吸引出来,就会使现代制造业部门获得高额利润。当这些利润被再投资时,将促成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如果农业仍然存在着过剩劳动力,则农业中仅足糊口的工资水平仍会保持不变,而工业的劳动市场由于有过剩劳动力的源源供给,工资水平将不会提高。资本家如果再把利润转为资本,这一过程将循环进行,过剩劳动力最终被全部吸收。上述农业过剩劳动力的吸收转换过程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
集合中国现实分析劳动力的
解释: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式5分,结合中国现实的分析5分
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哪些模式?阐述不同模式的特点。
答案: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
(1)高技术孵化器
高技术孵化器是当今世界各国为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启动和发展所采取的最为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为创业者减轻早期风险负担,培育出能经受高技术经济激烈竞争的成熟企业。
(2)高新技术产业带
亦称高新技术综合体,是在自发或半自发形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相关科研机构大规模集聚的广阔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带地域宽广,一般无确定边界。
(3)技术城
技术城是一种以高新技术为发展支柱,注重产、学、研、住高级化及有机结合,谋求整个地区振兴的新型城市化的发展形式。技术城一般以一两个城市为母城,与周边一些村镇组成。其充分利用原有城市交通便利,土地充足,基础设施齐全等特点,对产业区、教育区、住宅区、服务区和环境按照新的构想进行全面规划。
(4)科学城
科学城是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这类地区通常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和高质量的服务。它一般以重点和尖端领域的高技术研究为主要任务,在研究开发中,强调超前性,具有耗资多、建设周期长的特点。科学城在建设初期均呈现为科研机构和大学的集结地,主要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5)科学园
科学园是以大学为核心,通过校园土地出租等多种方式吸引众多企业参加的科学与生产相结合的组织形式。园区内主要从事研究开发和中间试验,一般不进行纯商业性的大批量生产,比科学城更注重高技术的开发试验、转让和试生产。这类科学园一般由地方政府规划、设计和创建,有发展高技术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并将研究和开发的成果不断向附近地区扩散。
解释:参照课本分五种模式进行论述,每种模式3分,共1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