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21秋交换原理与技术模拟试题三答案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2分,共20分)1. 路由器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核心路由器 边缘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
解析:路由器可分为三种,它们是:核心路由器、边缘路由器和接入路由器。前两者构成互联网的核心网(又称骨干网);后者是各种接入网(如局域网)与核心网的接口。
2. 如果接线网络能够把任何空闲的入线连接到任何空闲的出线,就叫做________接线网络,如果任一负载源只能使用其中的一部分设备,则称为________接线网络。
答案:全利用度 部分利用度
解析:传输媒质包括有线和无线两种,所以通信可以根据使用的传输媒质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大类。
3. 电信网主要由交换系统、________和用户通信终端组成。
答案:传输系统
解析:电信网是当今世界范围内最庞大的通信网,其组成具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电信网主要由交换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组成。
4. 分组交换是一种________的交换方式,其基本数据单元是________。
答案:存储转发式 报文的分组
解析: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式的交换方式,其存储转发的基本数据单元是报文的分组(Packet)。
5.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答案:通信子网 用户子网
解析:传统的计算机网络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是:通信子网和用户子网。
二、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 请简述传统的公共交换电信网(PSTN)的组成及其特点。
答案:
【1】传统的公共交换电信网(PSTN)由用户终端、用户环路、交换机和中继线组成,包含本地网和长途网两大部分。它提供的主要业务是电话,所以又称公共电话网。
【2】PSTN电信网的特点:
(1)这是一个转接式网络,端到端一般要经过交换机多次转接。
(2)采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网络根据用户的请求提供端到端的连接通路。
(3)通信全过程分为建立连接、用户信息传送、释放连接三个阶段。
(4)连接控制依靠信令系统完成;永久性连接由网络管理系统配置。
评分标准:第【1】点4分,【2】中(1)~(4)各4分。
2. 请简述一次正常电话通信过程中的基本信令流程。
答案:
【1】一次正常电话通信的全过程包括呼叫连接建立、用户信息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用户线或中继线中传输的信号的性质是不同的。在呼叫连接建立和释放阶段,用户线和中继线中传输的是呼叫连接控制信令。而在用户信息传输阶段,线路中传输的是主、被叫终端之间的用户信息,或称之为用户消息。
【2】
评分标准:第【1】点5分,【2】中每条信令1分。
3. 请简述实现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五个步骤。
答案: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思想十分简单,可以分五部分加以描述。每个路由器必须:
【1】发现邻居结点。
当一个结点被激活以后,它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知道谁是它的邻居,这是通过向每条点到点链路发送特殊的Hello分组来实现的。在另一端的结点应发回一个应答分组,以说明它是谁。所有网络结点的名字必须是全局唯一的。
【2】测量链路时延或代价。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需要每个结点知道它到邻居结点的时延或代价。取得时延值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发送一个要求对方立即响应的特殊的Echo分组。将测量的往返时间除以2,就可以得到该链路的时延估计值。
【3】构建链路状态分组。
一旦用于交换的链路状态信息收集完毕,下一步就是构造一个包含所有这些状态信息的分组。该分组以发送者的标志符开头,紧跟着是顺序号、寿命和一个邻居结点表。在邻居结点表中,列出所有的邻居结点及相应的链路时延。
【4】发布链路状态分组。
该算法最具技巧性的部分就是如何可靠地发布链路状态分组,避免出现死循环、不可达和其它路由问题。链路状态分组的基本发布方法是利用洪泛方式。为防止结点处理和转发过时的链路状态分组,每个分组引入一个顺序号。当一个链路状态分组到达时,先查看一下该分组是否已收到过。如果是新的,就把它转发到除了输入链路之外的所有链路;否则,则丢弃它。在分组扩散过程中,寿命字段每单位时间递减一次,如果寿命为0,则删除该分组,以保证没有任何分组可以在网络中无限长地存活下去。链路状态路由算法规定对所有的链路状态分组都需要应答。
【5】计算新路由。
每个结点获得所有的链路状态分组后,便可以构造整个网络拓扑图,每一链路的两个方向都将标出时延(或代价)值。此时每个结点就可以在本地运行Dijkstra算法,从而确定到达所有目的结点的最短路径(或最小代价路径),并形成分组转发路由表。
评分标准:【1】、【2】、【3】、【4】、【5】各4分。
三、应用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 在100条线组成的中继线群上,平均每小时发生1200次占用,平均占用时长为1/30小时。求该线群上的完成话务量强度及每条中继线的利用率?
答:
【1】 由题意,有 c=1200呼叫/小时,S=1/30 小时/呼叫,m=100,按照完成话务量强度定义,代入
【2】 求得
【3】因为 ,所以单条中继线的完成话务量强度为 ,根据完成话务量强度的性质,有每条中继线的利用率为0.4。
评分标准:答出【1】给5分,正确计算【2】得10分,计算过程正确但是结果错误给5分,只有结果没有计算过程只能给5分,结果正确但单位错误扣2分,正确计算【3】得5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