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一)》21秋东师模拟题答案资料
《古代汉语(一)》考前练兵1.[单选题] “天帝使我长百兽”中“长”的用法是()
A.名词使动用法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做状语
答:——C——
2.[单选题]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中的“焉”字的词性是()
A.语气词
B.代词
C.兼词
D.词尾
答:——C——
3.[单选题] “失其所与,不知。”中的“与”的词性和意义是()
A.连词,和
B.名词,同类
C.动词,同盟
D.介词,用
答:——C——
4.[单选题]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中“先”“后”都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为动用法
D.为动用法
答:————
5.[单选题]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中“岁”的词义是()
A.年月
B.年龄
C.年成
D.季节
答:————
6.[单选题] “蹇叔之子与师。”中“与”的文中义是()
A.和
B.抵御
C.参与
D.率领
答:————
7.[单选题] 若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结构,“州、册、果”属于()
A.指事
B.象形
C.会意
D.形声
答:————
8.[单选题] 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蝌蚪文
C.金文
D.诅楚文
答:————
9.[单选题]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介词
B.副词
C.助词
D.连词
答:————
10.[单选题] “歌、謌”的 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
11.[单选题] 关于“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说法正确的是()
A.是判断句
B.是被动句
C.是兼语句
D.含双宾语结构
答:————
12.[单选题]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铭文
C.金文
D.钟鼎文
答:————
13.[单选题] 几个具有同一的音义而形体不同的字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
14.[单选题] “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中的“夫”的词性与意义是()
A.连词,就
B.语气词,表停顿
C.副词,才
D.代词,那
答:————
15.[单选题] 《战国策》是国别体。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共多少篇()
A.10,23
B.11,32
C.12,33
D.13,42
答:————
16.[单选题] 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是()
A.文字
B.书信
C.语音
D.词义
答:————
17.[单选题] 汉字的基本特征是()
A.系统性
B.形象化
C.四方形
D.表意性
答:————
18.[单选题] “群、羣”的关系是()
A.繁简字
B.古今字
C.通假字
D.异体字
答:————
19.[单选题] 金文又叫做()
A.贞卜文字
B.诅楚文
C.蝌蚪文
D.钟鼎文
答:————
20.[单选题] “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
A.折断
B.拆散
C.裂开
D.塌陷
答:————
21.[单选题] 许慎对“六书”中“会意”所下的定义是()
A.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B.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答:————
22.[单选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中“发”的文中义是()
A.开仓赈济
B.发射
C.发送
D.打开
答:————
23.[单选题] 关于下面句子,理解错误的是()
A.“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中“牢”的词义为羊圈。
B.“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中“坼”的文中义是裂开。
C.“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就”是“前往、接近”的意思。
D.“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趋”是“慢走”的意思。
答:————
24.[单选题] 西汉后期古文经学家认为《左传》解释()
A.《春秋》
B.《谷梁传》
C.《国语》
D.《公羊传》
答:————
2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者”字用在时间词后面,是助词的是()
A.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B.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视吾家所寡有者
D.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答:————
26.[单选题]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中的“揭”文中义是()
A.翻开
B.起义
C.高举
D.拿着
答:————
27.[单选题] “姜氏欲之,焉辟害?”中“焉”的词性和意义是()
A.助词,哪里
B.助词,怎样
C.代词,哪里
D.代词,怎样
答:————
28.[单选题]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池”的意思是()
A.池塘
B.游泳池
C.护城河
D.沟渠
答:————
29.[单选题] 在许慎的“六书”中,属于用字法的是()
A.象形
B.指事
C.形声
D.转注
答:————
30.[单选题] “文倦于事,愦于忧”是什么句式()
A.判断句
B.被动句
C.省略句
D.主谓倒装句
答:————
31.[单选题] “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副词,不
B.副词,不要
C.代词,没有谁
D.名词,晚上
答:————
32.[单选题]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里“贤”的文中义是()
A.贤能
B.超过
C.尊敬
D.错过
答:————
33.[单选题] 下列各字,属于会意的是()
A.在
B.刃
C.为
D.网
答:————
34.[单选题]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是()
A.判断句
B.被动句
C.省略句
D.主谓倒装句
答:————
3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词性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A.蔡灵侯之事因是以
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矫命以责赐诸民
D.窃以为君市义也
答:————
36.[单选题] 许慎对“六书”中“假借”所下的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画成其物,随体诘誳
D.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答:————
37.[单选题] “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用法是()
A.指代“北方”
B.相当于“的”
C.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动词,“到达”
答:————
38.[单选题] “辛垣衍怏然不悦中“然”字是()
A.词尾
B.代词
C.形容词
D.语气词
答:————
39.[单选题] 《战国策》流传到现在,其本子是经谁整理过的()
A.向秀
B.许慎
C.班固
D.刘向
答:————
40.[单选题] “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中“懧”与“懦”的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假借子
答:————
41.[单选题] 《战国策》属于国别体,它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多少国()
A.10
B.11
C.12
D.13
答:————
42.[单选题] 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象 末牧店
B.鱼本 州 步
C.人上逐牢
D.刀刃亦泪
答:————
43.[单选题] 《战国策》属于史料汇编。是国别体,它共多少篇()
A.23
B.33
C.32
D.42
答:————
44.[单选题] “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走”的文中义是()
A.行走
B.跑
C.小步快走
D.散步
答:————
45.[单选题]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中“牢”的词义是()
A.水牢
B.关牲畜的圈
C.牢固
D.监狱
答:————
46.[单选题] “卒为天下笑”从句式看,是()
A.判断句
B.被动句
C.双宾语句
D.主谓倒装句。
答:————
47.[单选题]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中“为”的词性是()
A.介词
B.动词
C.助词
D.连词
答:————
48.[单选题] “矫命以责赐诸民。”中的“责”与“债”关系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通假字
D.繁简字
答:————
49.[单选题] 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
A.六艺
B.六书
C.六经
D.六子
答:————
50.[单选题]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中“而”的词性与用法是()
A.连词,表修饰
B.代词,你
C.助词,表顺承
D.介词,在
答:————
51.[单选题] 下列句子,属于兼语句的是()
A.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B.公赐之食
C.大叔出奔共
D.夜缒而出
答:————
52.[单选题]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者”字的用法是()
A.系词,是
B.形容词,正确
C.代词,这些
D.助词,表示停顿
答:————
53.[单选题]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中“息”的文中义是()
A.利息
B.子
C.休息
D.气息
答:————
54.[单选题] “晋侯饮赵盾酒”中“饮”的特殊用法是()
A.名词用作动词.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动词的使动用法
D.名词做状语
答:————
55.[单选题] “执事不以釁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中“釁”的文中义是()
A.做饭
B.血祭
C.击打
D.制作
答:————
56.[单选题]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中“权”与“虏”的用法是()
A.名词使动用法
B.名词的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做状语
答:————
57.[单选题] 对“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说法正确的是()
A.含双宾语
B.是兼语句
C.含宾语前置
D.是判断句
答:————
58.[单选题] 在“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中,“以” 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是()
A.连词,表承接
B.动词,以为
C.介词,把
D.助词,表停顿
答:————
59.[单选题] “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中的“险”可以语释为()
A.危险
B.难走的路
C.阴险
D.水坑
答:————
60.[单选题] “遂辞平原君而去”中“去”的词义是()
A.行走
B.逃逸
C.到…去
D.离开
答:————
6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名词做状语现象的是()
A.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B.日饮食得无衰乎?
C.鲁仲连义不帝秦
D.左右以君贱之
答:————
62.[单选题] 着眼于字的笔画的多少的是()
A.古今字
B.异体字
C.繁简字
D.通假字
答:————
6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倒装情况的是()
A.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B.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C.孟尝君就国于薛
D.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
答:————
64.[单选题] 铸在青铜器(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蝌蚪文
D.诅楚文
答:————
65.[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为”字是动词的是()()()()
A.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B.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C.自今未有代其君任患者,有一于此,将为戮乎
D.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答:————
66.[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乎”字是介词的有()()()()
A.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B.何为至今不杀乎
C.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D.飞翔乎天地之间
答:————
67.[多选题] 古汉语中可以用作状语的名词有()()()()
A.普通名词
B.专有名词
C.方位名词
D.时间名词
答:————
68.[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去”字表示“离开”的有()()()()
A.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B.遂辞平原君而去
C.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D.庄辛去之赵
答:————
69.[多选题] 先秦文字除甲骨文外,还包括()()()()
A.六国古文
B.金文
C.籀文
D.小篆
答:————
70.[多选题] 对《战国策》一书,说法正确的是()()()()
A.《战国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有两种,都是汉人辑录的
B.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C.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
D.共33篇
答:————
71.[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于”,表示比较的有()()()()
A.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B.对曰:“甚于妇人”
C.不得入于鲁
D.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
答:————
72.[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食”词义是“吃”的有()()()()
A.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B.有糧者亦食
C.食之,比门下之客
D.虎求百兽而食之
答:————
73.[多选题] 关于《左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编年体
B.历史著作
C.相传是左丘明所作
D.古文经学家认为是解释《春秋》
答:————
74.[多选题] 下面句子中,“以”是表目的的连词的有()()()()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命子封帅三百乘以伐京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楚国方城以为城
答:————
75.[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之”字是代词的有()()()()
A.今君有区区之薛
B.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C.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D.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
答:————
76.[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其”的用法相同的是()()()()
A.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爱其母,施及庄公.
C.射其右,毙于车中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答:————
77.[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朝”字用法相同的有()()()()
A.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B.周贫且微,诸侯莫朝
C.胡为至今不朝也
D.而齐独朝之
答:————
78.[多选题] 传统“六书”除了象形、形声,还有()()()()
A.指事
B.会意
C.转注
D.假借
答:————
79.[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而”字是连词,用在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是()()()()
A.长驱到齐,晨而相见
B.吾将伏剑而死
C.老妇恃辇而行
D.孟尝君笑而受之
答:————
80.[多选题] 甲骨文是用刀把字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也称作()()()()
A.龟甲兽骨文字
B.贞卜文字
C.殷虚书契
D.甲骨卜辞
答:————
81.[多选题] 关于“四体二用说”,说法正确的是()()()()
A.是清代段玉裁最先提出的
B.“四体”能在汉字结构上体现出来, “二用”不能.
C.“四体”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二用”指 转注假借。
D.“四体”指的是四种造字法,“二用” 指的是四种用字法。
答:————
82.[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者”字是助词的是()()()()
A.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B.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C.有糧者亦食
D.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
答:————
83.[多选题] 下面句子中,“然”是词尾的有()()()()
A.虎以为然。
B.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C.威王勃然怒曰
D.文王闻之,喟然而叹
答:————
84.[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其”属于语气助词的是()()()()
A.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射其御者,君子也
D.其祁奚之谓也
答:————
85.[多选题] 下列句子里的“其”属于语气词的是()()()()
A.遂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B.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C.射其御者,君子也
D.其祁奚之谓也
答:————
86.[多选题] 互为异体字关系的几个异体字之间,具有()()()()
A.相同的读音
B.相同的词义
C.不同的形体
D.相同的结构
答:————
87.[多选题] 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是()()()()
A.蔓草犹不可除
B.父母宗族,皆为戳没
C.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D.卻克伤于矢
答:————
88.[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然”的不是代词的是()()() ()
A.赵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B.威王勃然怒曰
C.彼则肆然为帝
D.虎以为然
答:————
89.[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乎”相当介词“于”的是()()()()
A.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
B.与之驰骋乎高蔡之中
C.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
D.飘摇乎高翔
答:————
90.[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然”是词尾的是()()()()
A.虎以为然
B.臣诚见其必然者也
C.威王勃然怒曰
D.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
答:————
91.[多选题] 下面句子中,“为”是介词的有()()()()
A.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B.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C.无以为家
D.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答:————
92.[多选题] 关于《春秋左传注疏》,说法正确的是()()()()
A.是《左传》的一个注本
B.晋朝杜预注
C.唐代孔颖达疏
D.《十三经注疏》中收录
答:————
93.[多选题] 属于双宾语结构的句子有()()()()
A.以重金为鲁连寿
B.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C.食之,比门下之客
D.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答:————
94.[多选题] 下面的句子中,属兼语句的是()()()()
A.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C.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
D.矫命以责赐诸民
答:————
95.[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之”是代词的有()()()()
A.夫人将启之
B.子路反见之
C.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
D.从左右,皆肘之
答:————
96.[多选题] 关于“不虞君之涉吾地也。”的说法正确是()()()()
A.“虞”的意思是“料想”
B.“涉”本义是淌水过河,这里当进入讲
C.“君之涉吾地”是此句的宾语
D.“也”是语气词。
答:————
97.[多选题] 下面句子中,有意动用法的有()()()()
A.左右以君贱之也
B.先生不羞
C.孟尝君客我
D.鲁仲连义不帝秦
答:————
98.[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之”相当于助词"的"的是
A.今君有区区之薛
B.被于宗庙之祟
C.沉于国家之事
D.齐其闻之矣
答:————
99.[多选题] 关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中的“夫”说法正确的是()()()()
A.词性是指示代词
B.可译为“那”
C.表示将发表议论
D.发语词
答:————
100.[多选题] 古今字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分别是()()()()
A.同源分化
B.同音假借
C.同形分化
D.同体分化
答:————
101.[多选题] 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有()()()()
A.制,岩邑也
B.百乘,显使也
C.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答:————
102.[多选题] 下面属于四体二用说中的“四体”的是()()()()
A.转注
B.会意
C.形声
D.假借
答:————
103.[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有介词“为”的是()()()()
A.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B.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C.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
D.先生所为文市义者
答:————
104.[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朝”字表示“朝见”的有()()()()
A.率天下诸侯而朝周
B.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
C.胡为至今不朝也
D.天子已食退而听朝也
答:————
105.[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代词“其”的有()()()()
A.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B.爱其母,施及庄公
C.射其右,毙于车中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答:————
106.[多选题] 关于“擐甲执兵,固即死也。”说法正确的是()()()()
A.“擐”的意思是“穿”
B.“即”是动词,“接近”的意思
C.“兵”是“兵器”的意思
D.此句是个判断句.
答:————
107.[多选题] 关于“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 说法正确的是()()()()
A.“诸”是兼词
B.“诸”相当于“之于”
C.“其”是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D.诸”相当于“于之”
答:————
108.[多选题] 下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A.村、邨
B.泪、涙
C.奉、捧
D.责、债
答:————
109.[多选题] 句子属于判断句的句子是()()()()
A.彼所谓豪杰之士也
B.彼吾君者,天子也
C.千金,重币也
D.而母,婢也
答:————
110.[多选题] 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有()()()()
A.愿请先王之祭器
B.被于宗庙之祟
C.卒为天下笑
D.文倦于事,愦于忧
答:————
111.[多选题] 含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句子有()()()()
A.日饮食得无衰乎
B.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C.鲁仲连义不帝秦
D.孟尝君客我
答:————
112.[多选题] 含有使动用法的句子有()()()()
A.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B.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C.于是梁王虚上位
D.孟尝君客我
答:————
113.[多选题] 含有被动句式的句子有()()()()
A.愿请先王之祭器
B.被于宗庙之祟
C.卒为天下笑
D.文倦于事,愦于忧
答:————
114.[多选题] 秦以后文字,基本上属于今文字阶段,它包括()()()()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答:————
115.[多选题] 对“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一句,说法正确的是()()()()
A.“窃”是状语
B.“以为”是谓语
C.“老臣” 是主语
D.“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是整个句子的宾语
答:————
116.[多选题] 异体字形成的原因分别是()()()()
A.造字方法不同
B.造字素材不同
C.偏旁位置不同
D.造字形符不同
答:————
117.[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是介词的有()()()()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C.执事不以釁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
D.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
答:————
118.[多选题] 关于“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说法正确的有()()()()
A.“趋”是“小步快走”的意思
B.“谢”是“道歉”的意思
C.疾是快的意思
D.“走”是“行走”的意思。
答:————
119.[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走”词义为“跑”的是()()()()
A.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D.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答:————
120.[多选题] 关于《战国策》,说法正确的有()()()()
A.此书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
B.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2国
C.共33篇
D.作者无可考。
答:————
121.[多选题] 甲骨文作为早期文字,它具有哪些特点()()()()
A.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
B.书写自由灵活
C.异体字繁多
D.偏旁不固定
答:————
122.[多选题] 下面句子中,“者”字是代词的有()()()()
A.视吾家所寡有者
B.使吏召诸民当偿者
C.乃歌夫“长铗归来”者
D.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答:————
123.[多选题] 含有介词“乎”的句子()()()()
A.昼游乎江河
B.夕调乎鼎鼐
C.将加己乎十仞之上
D.飞翔乎天地之间
答:————
124.[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的“食”词义是“给…吃”的有()()()()
A.有糧者亦食
B.食之,比门下之客
C.虎求百兽而食之
D.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答:————
125.[判断题]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中“管”指的是一种乐器。
A.错误
B.正确
答:————
126.[判断题]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中“决”在文中的意思是洞穴。
A.错误
B.正确
答:————
127.[判断题] “鬭” 、“馀” 、“寶”的简体字分别是:“斗”、“余”、“宝”。
A.错误
B.正确
答:————
128.[判断题] 许慎对“六书”中对“指事”所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A.错误
B.正确
答:————
129.[判断题] “被于宗庙之祟”的“被”是表示被动的介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30.[判断题]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中“以为”是“认为”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31.[判断题] “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中“以为”是一个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32.[判断题] “公语之故,告之悔。”中有双宾语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
133.[判断题]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与“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两句中的“焉”字用法相同。
A.错误
B.正确
答:————
134.[判断题]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中“发”是打开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35.[判断题] “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中含有双宾语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
136.[判断题] 《战国策》是分为东周、西周、秦、齐等10国,共33篇。
A.错误
B.正确
答:————
137.[判断题] “犹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中“特”是“只,仅仅”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38.[判断题]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中“其”的词性是语气词,表反诘语气。
A.错误
B.正确
答:————
139.[判断题]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中的“殊”是副词,“很、非常”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40.[判断题] “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中“乃”是副词,可译为“才”。
A.错误
B.正确
答:————
141.[判断题] “重为之礼而归之。”中“为”的文中义是“为……安排。”
A.错误
B.正确
答:————
142.[判断题] “孟尝君就国于薛。”中的“就”的文中义是“前往”。
A.错误
B.正确
答:————
143.[判断题] 四体二用说最先提出者是清代戴震。
A.错误
B.正确
答:————
144.[判断题] “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中的“官”指官职。
A.错误
B.正确
答:————
145.[判断题] “逢丑父为右。”与“不如早为之所。”两句中的“为”词性相同。
A.错误
B.正确
答:————
146.[判断题]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中“舍”的文中义是“住宿”。
A.错误
B.正确
答:————
147.[判断题] “百乘,显使也。”中“百乘”是主语,“显使”是宾语。
A.错误
B.正确
答:————
148.[判断题] 千金,重币与百乘,显使也结构相同
A.错误
B.正确
答:————
149.[判断题] 传统的“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A.错误
B.正确
答:————
150.[判断题] 金文又叫做钟鼎文
A.错误
B.正确
答:————
151.[判断题] “飘摇乎高翔”中的“乎”字是介词,相当于“于”.
A.错误
B.正确
答:————
152.[判断题] “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是个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153.[判断题] 古今字主要的两个来源是同源分化和同音假借。
A.错误
B.正确
答:————
154.[判断题] 太后曰:“然。”中“然”字是代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55.[判断题] “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是个兼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156.[判断题] “孟尝君客我。”中“客”的用法是名词用作动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57.[判断题] “啗”与“啖”是古今字的关系。
A.错误
B.正确
答:————
158.[判断题] “羊、象、瓜、火、日、月”都属于“六书”中的象形字。
A.错误
B.正确
答:————
159.[判断题] 传统的“六书”包括:指事、形声、象形、会意、转注和假借。
A.错误
B.正确
答:————
160.[判断题] “以千金为鲁连寿”是兼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161.[判断题]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夫病足,曾不能疾走。’”中的“趋”指“慢走”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62.[判断题]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与
“命子封帅三百乘以伐京”中的两个“以”字用法相同。
A.错误
B.正确
答:————
163.[判断题] “飞翔乎天地之间”中“乎”是介词,相当于“于”。
A.错误
B.正确
答:————
164.[判断题] “穆公访诸蹇叔”中的“访”是拜访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65.[判断题] 汉代古文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是六艺。
A.错误
B.正确
答:————
166.[判断题] “俯噣白粒,仰棲茂树。”中“噣”的文中义是拾取。
A.错误
B.正确
答:————
167.[判断题] “群臣莫对”中的“莫”是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人”.
A.错误
B.正确
答:————
168.[判断题]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现象。
A.错误
B.正确
答:————
169.[判断题] “襄王闻之,颜色变作”中“变作”是“改变”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70.[判断题] 四体二用说中的“二用” 指的是两种造字法.
A.错误
B.正确
答:————
171.[判断题] “邻之厚,君之薄也。”是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172.[判断题] “齐闵王将之鲁”中的“之”是动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73.[判断题] “太后之色少解”中的“少”是副词,“稍稍”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74.[判断题]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A.错误
B.正确
答:————
175.[判断题]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中“者”放在时间名词后面,是语气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76.[判断题] “ 鲁仲连义不帝秦中“义”是名词用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
177.[判断题] 六书是汉代经学家从分析大量汉字结构和用字现象中归纳出的造字和用字条例。
A.错误
B.正确
答:————
178.[判断题] 关于《战国策》是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作者是刘向。
A.错误
B.正确
答:————
179.[判断题] “请以遗之。” 中“以” 的词性是介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答:————
180.[判断题] 3、 按许慎的说法,“文”与“字”是有区别的,“虎”当属于“字”。
A.错误
B.正确
答:————
181.[判断题] “请以遗之。” 中“以” 的词性是连词,可译为是“把”。
A.错误
B.正确
答:————
182.[判断题] “不知夫子发方受命乎灵王,系己以朱丝而见之也”中的“见”是“使…见”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83.[判断题] “日食饮得无衰乎?”中的“日”是时间名词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
184.[判断题] “何以至今不业也中“业”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答:————
185.[判断题] “千金,重币也。”中“千金”是主语,“重币”是谓语。
A.错误
B.正确
答:————
186.[判断题] “大臣强谏”中的“强”是“强迫”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87.[判断题] “方今唯秦雄天下”中“雄”是名词用作动词.
A.错误
B.正确
答:————
188.[判断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中的“贰”的文中义是
两属。
A.错误
B.正确
答:————
189.[判断题] “邻之厚,君之薄也。”是一个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190.[判断题] “庄公寤生,惊姜氏。”中“惊” 的特殊用法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答:————
191.[判断题] “公赐之食。食舍肉。”中“舍”与“捨”的关系是古今字。
A.错误
B.正确
答:————
192.[判断题]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中“然”字是形容词,对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193.[判断题]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中的“是” 是代词,代指“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A.错误
B.正确
答:————
194.[判断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递语言的社会性的书写符号体系。
A.错误
B.正确
答:————
195.[判断题] “以重金为鲁连寿”属于双宾语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
196.[判断题] “虎求百兽而食之”中“求”的词义是“寻找”.
A.错误
B.正确
答:————
197.[判断题] 以秦为分界线,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先秦文字和秦以后文字。
A.错误
B.正确
答:————
198.[判断题] 许慎对“六书”中对“假借”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A.错误
B.正确
答:————
199.[判断题]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里“鄙“的文中义是以……为边邑。
A.错误
B.正确
答:————
200.[判断题] 金文因多铸在钟与鼎上,故又称作钟鼎文
A.错误
B.正确
答:————
201.[判断题]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历史著作是《左传》。
A.错误
B.正确
答:————
202.[判断题]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中“谢”是“道谢”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03.[判断题] 《战国策》流传到现在的本子是
经汉代刘向整理过的。
A.错误
B.正确
答:————
204.[判断题] 甲骨文从功能来看,还可称作贞卜文字。
A.错误
B.正确
答:————
205.[判断题] “从左右,皆肘之”中的“肘”字是名词作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
206.[判断题]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中“具”指“饮食的东西”.
A.错误
B.正确
答:————
207.[判断题]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里“而”字的词性和用法是介词,表示方式 。
A.错误
B.正确
答:————
208.[判断题] “驱而之薛”中的“之”是动词。
A.错误
B.正确
答:————
209.[判断题] 以秦为分界,可以把汉字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先秦文字和秦以后文字。
A.错误
B.正确
答:————
210.[判断题] “是助王息其民者也”中“息”是“藩殖”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11.[判断题] “矫命以责赐诸民”中“矫”是“假托”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12.[判断题] 许慎对“六书”中“象形”所下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A.错误
B.正确
答:————
213.[判断题] “慚、慙”是异体字关系。
A.错误
B.正确
答:————
214.[判断题] “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中“陵”字的文中义是大山。
A.错误
B.正确
答:————
215.[判断题] 汉字的基本属性是表意性。
A.错误
B.正确
答:————
216.[判断题] “公赐之食。”是双宾语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
217.[判断题] “鬼侯有子而好”中的“子”这里指“女儿”
A.错误
B.正确
答:————
218.[判断题]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中的“夫”的词性是代词。
A.错误
B.正确
答:————
219.[判断题] 甲骨文的特点是保留描画物象的色彩,异体字多,,书写自由灵活.
A.错误
B.正确
答:————
220.[判断题] “纣以为恶,醢鬼侯”中“恶”的词义是“恶毒”。
A.错误
B.正确
答:————
221.[判断题] “长驱到齐,晨而相见”与“吾将伏剑而死”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修饰限制.
A.错误
B.正确
答:————
222.[判断题] 在“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里,“乃”的词性是连词,和意思是“就”。
A.错误
B.正确
答:————
223.[判断题] “则吾乃梁人也”与“彼吾君者,天子也”都是判断句
A.错误
B.正确
答:————
224.[判断题] 在汉字形体演变中,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是隶书
A.错误
B.正确
答:————
225.[判断题] “彼天子固然中固然”是“本来这样”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26.[判断题] 许慎对“六书”中对“转注”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A.错误
B.正确
答:————
227.[判断题] 《左传》是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
A.错误
B.正确
答:————
228.[判断题] 《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孔子所作。
A.错误
B.正确
答:————
229.[判断题] “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中“说”是“喜悦”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30.[判断题] “纣以为恶,醢鬼侯。”中“醢”的意思是烹煮 。
A.错误
B.正确
答:————
231.[判断题] “射其御者,君子也。”中“其”是语气词,表停顿。
A.错误
B.正确
答:————
232.[判断题] “封书谢孟尝君曰”中的“书”指“书籍”.
A.错误
B.正确
答:————
233.[判断题] “权使其士,虏使其民”中的“权”与“虏”都是名词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
234.[判断题] “今王之地方五千里”中“地方”是表示处所的名词.
A.错误
B.正确
答:————
235.[判断题] “姜氏何厌之有?”中的“厌”是“厌烦”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36.[判断题] .几个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和读音而形体不同的字是古今字.
A.错误
B.正确
答:————
237.[判断题]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是个主谓倒装的结构。
A.错误
B.正确
答:————
238.[判断题] “揭其剑,过其友”中的“过”是“路过”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39.[判断题]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中“宦”的文中义是做贵族的奴隶.
A.错误
B.正确
答:————
240.[判断题] “师进,次于陉。”中“次”的文中义是“前进”。
A.错误
B.正确
答:————
241.[判断题] “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中“殿”的文中义是“镇守”。
A.错误
B.正确
答:————
242.[判断题]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中“尊”是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答:————
243.[判断题]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中“以诸侯之师”是介宾结构做状语。
A.错误
B.正确
答:————
244.[判断题] 甲骨文还称作殷虚文字、贞卜文字、龟甲兽骨文字、甲骨卜辞。
A.错误
B.正确
答:————
245.[判断题] “今其人在是”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可译为“这里”.
A.错误
B.正确
答:————
246.[判断题] “庄辛去之赵”中“之”是动词,“到”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47.[判断题] “彼天子固然”中“固然”是“稳固的样子”.
A.错误
B.正确
答:————
248.[判断题] “被礛磻,引微缴折清风而抎矣”中“被”是“遭受”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49.[判断题] 先秦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A.错误
B.正确
答:————
250.[判断题] “卻克伤于矢。”是一个被动句。
A.错误
B.正确
答:————
251.[判断题] “而臣衰,窃爱怜之”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两句中的“爱怜”都是“喜爱”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答:————
252.[判断题] “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中“揭”的意思是“高举”
A.错误
B.正确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