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秋吉大《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资料
吉大《法学方法论》在线作业二1.[单选题] 开放的法律漏洞的填补方式主要是利用(???)
A.回归法律原则
B.类推适用
C.事物本质
D.目的性限缩
答:——B——
2.[单选题] 权威性理由对应的是法的理念中的(????)
A.正义性
B.合目的性
C.安定性
D.合理性
答:——C——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内部体系特征的有(????)
A.位阶性
B.开放性
C.演变性
D.统一性
答:——D——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法律渊源的是(????)
A.国际条约
B.宪法
C.政策
D.行政法规
答:————
5.[单选题] 我国的80年代制定的《民法通则》中并未明确规定隐私权,但是现在有关隐私权的纠纷日益突出,这种情况属于需要法律解释的那种原因( )
A.概念的不确定性
B.立法的滞后性
C.法律价值的隐藏
D.法律规范的庞杂导致
答:————
6.[单选题] 普通法系的法官面对先例的时候、不属于法官选择的是(????)
A.遵循先例
B.区分先例
C.推翻先例
D.变更先例
答:————
7.[单选题]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不包括(????)
A.一般社会经验;
B.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个体直觉和经验;
D.原初事实
答:————
8.[单选题] 法官在审判案件中认识到的事实是(????)
A.客观的事实
B.真实存在的事实
C.虚构的事实
D.被证据证明的事实
答:————
9.[单选题] 原初事实被重述为基本事实的重要要求中除了相关性要求之外还有(???)
A.相关性要求
B.客观性要求
C.合法性要求
D.合理性要求
答:————
10.[单选题] 裁判事实属于司法三段论中的那一种(????)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D.逻辑过程
答:————
11.[多选题] 法学方法论的主体是(????)
A.法律人
B.实务法律人
C.学院法律人
D.公务人员
答:————
12.[多选题] 在拉伦茨看来、法学中的类型包括(????)
A.逻辑理念类型
B.规范性的平均类型
C.规范性的真实类型
D.法的构造类型
答:————
13.[多选题] 下列关于习惯和习惯法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A.习惯是一种事实 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是社会的惯行 习惯法为法院所承认
C.不经当事人援用 法官可以根据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采用习惯
D.对于习惯法 法官有适用的义务
答:————
14.[多选题] 类型思维具有的特征包括(???)
A.开放性
B.意义性
C.抽象性
D.整体性
答:————
15.[多选题] 在法的渊源研究中、立法中心主义和司法中心主义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A.哲学基础不同
B.法官地位不同
C.目的不同
D.法律观念不同
答:————
16.[多选题] 非正式法源主要包括哪些形式(??????)
A.国家政策
B.制定法
C.习惯
D.权威的法理学说
答:————
17.[多选题] 在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
A.解释
B.指导
C.规定
D.批复
答:————
18.[多选题] 在现代、制定法解释的要素包括(???)
A.语法解释
B.逻辑或体系解释
C.历史解释
D.目的解释
答:————
19.[多选题] 下列关于裁判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B.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立的;
C.在时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D.在空间维度上 裁判事实和客观事件是分离的;
答:————
20.[多选题] 法学方法主要包括那些形式(???)
A.法律解释
B.法律发现
C.法律论证
D.法律推理
答:————
21.[多选题] 作为裁判事实形成基础的经验、包括(???)
A.一般社会经验;
B.法律共同体的职业经验;
C.个体直觉和经验;
D.原初事实
答:————
22.[多选题] 考夫曼把法律的现实化分为哪几个阶段(????????)
A.法律规范阶段
B.法律理念阶段
C.法律判决阶段
D.法律适用阶段
答:————
23.[多选题] 制定法规则的形成主要有哪些方式?(???)
A.立法者创造;
B.归纳经验;
C.对以往规则的修改;
D.法的移植或者继承
答:————
24.[多选题] 法律漏洞填补的必要性包括(????)
A.法律适用的需要
B.保持法律完整的需要
C.禁止拒绝判决原则的需要
D.实现法律价值的需要
答:————
25.[多选题] 习惯与习惯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习惯是一种事实,而习惯法是法律;
B.习惯为社会的惯行,习惯法被法院所承认;
C.习惯必须被遵守,而习惯法却未必;
D.习惯须经当事人援用,法官可自由裁量是否使用,但是习惯法法官必须适用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