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21秋刑法学第2次离线作业参考
刑法#第二次离线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某甲出于泄愤报复工头某乙的目的,在某乙值守的机床上安放了炸弹。炸弹爆炸后,某乙被炸死,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被炸毁,并将当班工人某丙炸成重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某甲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爆炸罪
C.破坏生产经营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2.甲让13周岁的儿子乙杀人,甲属于( )。
A.主犯 B.间接正犯
C.教唆犯 D.组织犯
3.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不包括( )。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犯罪既遂
4.主要客体是对下列哪种客体的分类( )。
A.犯罪客体 B.一般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
5.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界限主要是( )。
A.是否着手实施犯罪
B.是否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
C.是否完成犯罪
D.是否具有犯罪的故意
6.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分子的( )决定罚金数额。
A.犯罪所得 B.犯罪性质
C.犯罪情节 D.犯罪人经济状况
7.某甲在组织他人偷越国境过程中,为逃避检查,将偷渡人员藏在一集装箱内,结果造成偷渡人员某乙因缺氧而死亡。对于某甲的行为,应当依照( )处罚。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C.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从重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合并
8.滥用职权罪只能由( )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国家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人员
9.刑法第9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论理解释 D.文理解释
10.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 )。
A.故意犯罪
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贪污罪
2.缓刑
3.时效
4.徇私枉法罪
5.法定刑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简述职务侵占罪的主要法律特征。2.简述缓刑的适用条件。四、案例分析题(1小题20分,共20分)
案情:
于某,男,27岁,聋哑人。
2012年3月,于某到某饭店打工,女老板黄某(43岁)见其英俊魁梧,很是喜欢,不久就与其相好同居,并一直保持到2013年2月初。2月下旬,于某开始与刘某谈恋爱,并向黄某提出分手。黄某不同意,要求于某与自己保持关系,否则就要将此事告诉刘某。2月27日晚10时许,于某再次向黄某提出分手。双方发生激烈争执。黄某恼怒无比,跑到厨房拿来一把菜刀边骂边向于某猛地砍过来,划伤了于某的胳膊。于某见势不好,顺手操起一把椅子抵挡并将黄某打倒在地。黄某倒地时莱刀脱手但仍然用身边找得到的所有物品打击于某。于某便又用椅子砸打了黄某数下,直至其不再动弹才住手。于某以为黄某已死,遂仓皇逃离现场。经鉴定,黄某所受为重伤。经查,2011年10月,于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其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对于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只答处罚原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