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网院22春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第二套 答案
古代汉语(上)课程作业第二套1.[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不属于同义连用的是
A.故士者所以為輔相承嗣也
B.使治官府則盜竊,守城則倍畔
C.田地肥廣,草木饒衍
D.后世聖人易之以宫室
答:——B——
2.[单选题]下面各句,“之”是连词且用于主谓之间的是
A.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
C.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
D.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答:——C——
3.[单选题]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
A.bì
B.xǐng
C.biǎn
D.xiǎng
答:——B——
4.[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的词,不属于无定代词的句子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B.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年》)君仁,“莫”不仁
C.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答:————
5.[单选题]“长驱之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中,名
词“衣”的用法是
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用作一般动词
D.用作形容词
答:————
6.[单选题]下面各句,有形容词用如意动的句子是
A.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B.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
C.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
答:————
7.[单选题]“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出自
A.《论语.子路从而后》
B.《论语.阳货欲见孔子》
C.《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D.《论语.颜渊季路侍》
答:————
8.[单选题]下面的古注术语中,可以用于声训的是
A.如字
B.之言
C.之貌
D.谓之
答:————
9.[单选题]下列四句中,形容词用作意动的是
A.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柳宗元《送 薛存义序》)
B.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C.孽矣!无此事也。(《吕氏春秋·疑似》)
D.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韩愈《祭十二郎文》)
答:————
10.[单选题]下列同义词,属于所在部位不同的是
A.牙齿
B.题额
C.元首
D.肌肤
答:————
11.[单选题]下列四个古汉语词,不可以作时间副词的是
A.业
B.甫
C.再
D.寻
答:————
12.[单选题]《郑伯克段于鄢》:“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句中“以”的词性属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语气副词
答:————
13.[单选题]《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的部首总数分别是
A.214部 540 部
B.540部 197 部
C.54O部 214 部
D.240部 514 部
答:————
14.[单选题]《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是春秋时期各国史官所记史料的汇集整理,主要是
A.“记人”
B.“记言”
C.“记物”
D.“记事”
答:————
15.[单选题]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副词表示程度轻微的是
A.太后之色少解
B.苛政暴吏,甚於虎也
C.寡人之民不加多
D.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答:————
16.[判断题]关于汉字结构的传统理论是六书说。
A.对
B.错
答:————
17.[判断题]“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的意思是:上帝就是你们,你们就是上帝。
A.对
B.错
答:————
18.[判断题]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述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A.对
B.错
答:————
19.[判断题]“四体二用”中的“二用”指象形和会意
A.对
B.错
答:————
20.[判断题]实词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连词
A.对
B.错
答:————
21.[判断题]“以重金为鲁连寿”属于兼语句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前面,一般活用为动词(因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不受名词或形容词修饰)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大哉,尧之为君!” “尧之为君”是用连词“之”置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后形成的名词性词组,在本句中为主语。谓语“大”由于被强调,而放到了主语的前面,形成倒装句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孰与”用在句中大致意思是“和……比,哪一个更……”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河:河水
A.对
B.错
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