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2-3-12 11:08:01

22春东财在线《社会保障概论》 • 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任选下面3小题中1小题作答,答案文档不超过10M)
1、课程论文选题
不完善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中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发挥了对城市贫困人口最起码生活提供保障的积极作用,是一项得民心的社会政策。然而,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亦可以发现许多欠规范的做法。例如,有的地方规定,在享受条件方面,坐出租车者、在饭店请客吃饭者、妇女身上有金银首饰者、家中养狗者等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有的地方规定,将享受最低生活在保障待遇的社会成员名单在社区张榜公告,以接受社会居民的监督;有的地方规定,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者必须接受在社会从事公益劳动的安排,不接受者不得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等等。上述各种土政策的规定,实际上增加了困难群体申请和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附加条件,而张榜公告、强迫劳动等做法亦有损受助者的人格尊严。
与此同时,还可以发现,由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提供最起码的食物保障,事实上贫困人口或贫困家庭还需要有最低的住房保障、疾病医疗保障与子女义务教育保障等,这些保障机制通常属于另外政策规范并由另外的部门来实施,因此,同样面向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实际上被分割成多个板块。在这种状态下,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贫困家庭往往还有权享受廉租房、医疗救助与子女教育补贴等,而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家庭却同样不能享受其他救助,它带来的结果是面向贫困人口及家庭的救助政策客观上造成了新的社会不公平。如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800元为例,每月能获得政府民政部门发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还可以享受住房、医疗、教育救助;而另一个家庭如果人均收入为800元以上,生活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住房极为紧张,却不仅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同时也丧失了公共房屋的申请资格。
思考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课程论文选题
老李所在的一家小型制药厂,因机制僵化、技术落后、资金不足等问题被迫停产,工作了二十五年的老李下岗了。此前三个月老李的妻子已从一家服装厂下岗,至今还没找到工作,家中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女儿和七十多岁的老母亲。
一家四口仅靠夫妇二人一千多元的失业救济金生活,非常困难。老李和妻子几次到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但却无功而返。夫妻俩都已是四十多岁的人,又都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技能单一,不符合企业雇工条件。无奈之下,老李向街道办事处提出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正在他们心急之时,社区社会保障协理员小刘无忧答案网指导就业。小刘建议老李参加交通协理员的培训,告诉他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可以上岗,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在交通要道协助交警疏导车辆和行人,每月有一笔固定收入;建议老李的妻子参加家政服务培训班,考试合格后可以在下岗人员合办的社区家政服务社就业,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人提供服务。老李很高兴地接受了交通协理员的工作,但对妻子做家政服务很有顾虑。老李的妻子想问:这算就业吗?在家政服务社工作有社会保险吗?
3、课程论文选题
央视曝药店变超市医保卡成了“唐僧肉”
最近,很多网友向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举报,一些商业机构在国家医保资金上,打起了黑心算盘,变着法儿赚老百姓的保命钱。在海南省三亚市的部分医保定点药店,医保资金被用来购买床单被罩、卫生纸等生活用品,生意很是红火。
药店卖杂粮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为了核实举报内容,记者来到海南三亚市,按照网友的举报,记者随意走进解放路上的一家标有定点医保字样的零售药店,一进门,就先被这里的好生意吓了一跳。整个药店被布置得如同超市一般,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宣传海报随处可见,药店里摆放的不仅有药品,和药品无关的商品,也摆得琳琅满目。厨房用的锅碗瓢盆、卧室里的床单被套、家里的五谷杂粮,吃的、喝的、用的,洗衣粉、洗涤液,就连厕所里用的卫生纸也被摆放在药店的货架上。记者一连走访了七家药店,药店无一例外的都变成了生活大超市。明明是医保定点的零售药店,为什么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生活用品?记者发现,很多购买生活用品的群众,都是手拿着医保卡等待结账。
消费者:在这屋里东西啥都可以刷卡。
在药店购买生活用品,是因为这里的商品比超市里的便宜吗?为了搞清楚商品的价格,记者来到了三亚市旺豪超市,对药店销售的商品价格进行比对。记者看到,超市售价为35.8元的男士洗面奶,药房售价为43.9元,高出了23%。同一品牌同一重量的薏米在超市的售价为20.3元,而药房售价为23.9元,高出了18%。容量为1.8升的金龙鱼调和油在超市的售价为24.9元,药房售价为27元,高出了8%。记者随意抽取的三种商品,药店卖出的价格都高于超市的售价,消费者为什么会充当冤大头呢?
消费者:我是拿医保卡买,医保卡的钱,不花就作废了。
更让记者吃惊的是,在发票的开具上,这家药店也是在进行“狸猫换太子”的手法。
消费者:它走的票子,它给你写的就是个药,不能给你写糖,实际上药店卖这些东西都不允许,它都这么整,黑龙江都不让卖,这块让卖。
消费者:我是特种病,慢性病,所以说那个不花就作废。
医保定点药店,胆子为何如此之大呢?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责任在哪里呢?记者首先来到了三亚市食药监局。记者对药店销售日用品却开了药品的发票提出了质疑,可是这位工作人员却这样回答了我们。
海南省三亚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生活用品也不用许可,你直接卖,只要你有百分之六十的区域卖药品,百分之四十可以卖其它非药品,保健食品、卖杂货都可以,我们只管药品那一方面药价什么的,但是你们开生活用品发票的话,我们这里管不着,那这发票你得问国税那边。而三亚市国税局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发票开成药品和日用品就是虚了。
“医保卡”用于支付药店购药和门诊医疗费用,是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要一环。从管理角度说,医保卡里的钱具有“专款专用”性质,不仅关系个人利益,也事关公共利益,它是否规范使用,影响着整个的民生福祉。
思考问题:对此,你怎么看?有何改进建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2春东财在线《社会保障概论》 • 课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