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宏观经济学》22春(第1次)
一、判断题(共 20 题、共 40 分)1.
从理论上看,不同方法计算的GDP应当相等。
正确
错误
2.
人力资本的高低仅与教育相关。
正确
错误
3.
相比而言,浮动汇率制总是比固定汇率制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更有利。
正确
错误
4.
重复建设不能增加社会财富,也就无法增加GDP。
正确
错误
5.
工资的调整速度往往较为迅速。
正确
错误
6.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都要从事一般的存款、贷款业务。
正确
错误
7.
企业投资项目的收益用资本的边际报酬来衡量。
正确
错误
8.
教育的机会成本只包括人们付出的学费。
正确
错误
9.
宏观经济学认为个人理性会带来集体最优的结果。
正确
错误
10.
在长期中,高储蓄率可以带来高增长。
正确
错误
11.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等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的简单加总。
正确
错误
1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市场包括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
正确
错误
13.
专利属于公共知识。
正确
错误
14.
自然资源的差别是各国生活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
正确
错误
15.
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可以解释“滞胀”的现象。
正确
错误
16.
除货币外,其他资产都不具有流动性。
正确
错误
17.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表示资金流入的一方。
正确
错误
18.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节俭的悖论不适用。
正确
错误
19.
调节法定准备金率作用于货币乘数,公开市场操作和调节再贴现率作用于基础货币量。
正确
错误
20.
考察一个国家所有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用GDP缩减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较为合适。
正确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共 60 分)
1.
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属于( )。
A、
人力资本
B、
货币资本
C、
技术知识
D、
物质资本
2.
挤出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
A、
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
B、
收入下降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下降
C、
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下降
D、
收入下降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导致利率上升
3.
如果中央银行在二级市场上卖出国债,那么整个经济的基础货币供应量(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
D、
变化不确定
4.
假如一件衬衫的生产环节如表1所示,不考虑种子、化肥的价值,那么这件衬衣应当按照( )计入GDP。
表1衬衫的生产环节
生产者
产品
产值(元)
农民
棉花
80
纺纱厂
面纱
90
织布厂
棉布
110
制衣厂
衬衫
150
零售商
衬衫
200
A、
200
B、
280
C、
300
D、
630
5.
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
A、
价格的波动
B、
利率的波动
C、
国民收入的波动
D、
就业率的波动
6.
确定哪些资产是货币,主要的依据是( )。
A、
保值性
B、
流动性
C、
物质形式
D、
预期价值
7.
朋友之间相互帮忙不计入GDP,这反应了GDP核算中的( )。
A、
重复计算问题
B、
非法交易问题
C、
未进入市场的交易的核算问题
D、
GDP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8.
货币可以用来与其他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职能被称为( )。
A、
交换媒介
B、
价值标准
C、
价值储藏
D、
延期支付标准
9.
在两部门经济中,以下式子成立的是( )。
A、
消费=投资
B、
消费=储蓄
C、
储蓄=投资
D、
总收入=储蓄+投资
10.
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果是( )。
A、
增加了人均物质资本存量
B、
增加了人均人力资本存量
C、
促进了技术进步
D、
没有影响
11.
一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贸易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
A、
经常账户
B、
资本项目
C、
金融项目
D、
储备账户
12.
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在外国的收入大于外国生产要素在该国的收入,那么( )成立。
A、
该国的GDP高于GNI
B、
该国的GNI高于GDP
C、
该国的GNI高于GNP
D、
该国的GNP高于GNI
13.
下列交易中会计入GDP的是:(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购买一辆用过3年的汽车
C、
购买一套二手房
D、
购买一块地产
14.
实际GDP等于( )。
A、
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
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
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
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15.
斯密认为国家财富增长的源泉是( )。
A、
贸易顺差
B、
农业
C、
人口增长
D、
资本积累
16.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
A、
减少货币供给量
B、
降低失业率
C、
提高失业率
D、
增加财政赤字
17.
三元悖论意味着资本的自由流动、( )的有效性和固定汇率制不可兼得。
A、
财政政策
B、
货币政策
C、
供给管理政策
D、
转移支付政策
18.
根据总供求模型,扩张性货币政策使价格水平(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不确定
19.
假如经济A中法定准备金率是10%,红山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假如红山银行吸收了100万元的存款,那么该银行发放的贷款为多少?( )。
A、
110万元
B、
100万元
C、
90万元
D、
0
20.
假如原来的法定准备金率为20%,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到25%,假如公众不持有现金,商业银行不持有超额准备金,则货币乘数的变动为( )。
A、
从5下降到4,
B、
从25下降到20
C、
从4上升到5
D、
从20上升到25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