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22-12-21 10:30:58

北语网院22年11月《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_4

22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_4
1.[单选题]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将军吟》
    B.《伤痕》
    C.《我应该怎么办》
    D.《神圣的使命》
    答:——B——
2.[单选题]李国文的短篇小说________中的伊汝在党内经常敲响“不要丢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的警钟。
    A.《月食》
    B.《冬天里的春天》
    C.《挣不断的红丝线》
    D.《天云山传奇》
    答:——A——
3.[单选题]张洁的__________用“我”的自叙和“妈妈”的日记的第一人称方法,直接抒写了阶级革命年代造成并遗留下的爱情与婚姻分离悲剧的痛苦,警示人们,特别是青年一代应该追求爱情与婚姻的结合,避免二者分离的痛苦,表现了爱情领域里的社会解放观念。
    A.《伤痕》
    B.《生活的路》
    C.《爱,是不能忘记的》
    D.《啊!》
    答:——C——
4.[单选题]孙旺泉是_______中的人物。
    A.《远村》
    B.《老井》
    C.《迷雾》
    D.《冰河》
    答:————
5.[单选题]《相信未来》的作者是_____。
    A.食指
    B.北岛
    C.顾城
    D.舒婷
    答:————
6.[单选题]周立波的___________,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纳入简单的政治,表现出明显的配合农业合作化的创作意图。
    A.《山乡巨变》上卷
    B.《山乡巨变》下卷
    C.《暴风骤雨》
    D.《湘江之夜》
    答:————
7.[单选题]《北方的河》的作者是_____。
    A.路遥
    B.史铁生
    C.扎西达娃
    D.张承志
    答:————
8.[单选题]郭谝子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灵与肉》
    B.《绿化树》
    C.《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答:————
9.[单选题]作为“新时期”第一篇“问题小说”,__________首先暴露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民族造成的“创伤”,向“四人帮”发难,发扬了“建国文学”在1956年间所体现的那种忧患意识、干预精神,表现了作家的“赤子”情怀。
    A.《班主任》
    B.《爱情的位置》
    C.《四牌楼》
    D.《风过耳》
    答:————
10.[单选题]《灵与肉》的作者是_______。
    A.张抗抗
    B.路遥
    C.谌容
    D.张贤亮
    答:————
11.[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贾平凹创作的描写农村改革的中篇小说?
    A.《小月前本》
    B.《鸡窝洼的人家》
    C.《腊月·正月》
    D.《浮躁》
    答:————
12.[多选题]哪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太行山区人们的生活历程,其情节都进入了“今天”而主题又都在“昨天”,且都肯定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表现了民族本位的现代文化观念?
    A.《远村》
    B.《老井》
    C.《古船》
    D.《白鹿原》
    答:————
13.[多选题]“吃饭”问题是中国当代文学一个重要而普遍的主题,以下哪些作品涉及了这一问题?
    A.《“漏斗户”主》
    B.《乡场上》
    C.《平凡的世界》
    D.《蝴蝶》
    答:————
14.[多选题]以下哪些作品属于抗战小说?
    A.《新战争与和平》
    B.《长城万里图》
    C.《战争和人》
    D.《五月乡战》
    答:————
15.[多选题]以下哪些属于描写城乡“交叉地带”的作品?
    A.《黄叶在秋风中飘落》
    B.《你怎么也想不到》
    C.《平凡的世界》
    D.《腊月·正月》
    答:————
16.[判断题]张贤亮个人体验小说的主要特征在《绿化树》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对
    B.错
    答:————
17.[判断题]《长城万里图》标志着周而复超越了《上海的早晨》所体现的阶级模式而较为强烈地表现民族意识。
    A.对
    B.错
    答:————
18.[判断题]《军歌》、《国殇》是周梅森的作品。
    A.对
    B.错
    答:————
19.[判断题]写作“朦胧诗”的一代青年诗人,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创作,在黑暗的年代里探寻真理、追求理想。他们劫后登上诗坛,带着精神上的“伤痕”,鞭挞那个疯狂的年代,否定已逝时代的价值观念,反思人的存在,表现为诗的觉醒和人格的觉醒,属于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有机构成。
    A.对
    B.错
    答:————
20.[判断题]徐志耕(1946~ )的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1987)记述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侵华日军制造的震惊世界的大悲剧。作品全部由详尽的史料构成:敌我友三方的报刊载文,幸存者的口述,当时在南京的国际友人的日记,参加南京大屠杀的日军口供,保存在档案馆里的现场纪实,法庭审判记录等等,史志品格极强。
    A.对
    B.错
    答:————
21.[判断题]《布礼》写正在告别“过去”的“今天”,写朦胧中的清晰,属“正在进行式的小说”。
    A.对
    B.错
    答:————
22.[判断题]“中间人物”是“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在人物塑造上的体现,是中国作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独具特色的创造。
    A.对
    B.错
    答:————
23.[判断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在“启示录”系列小说结构上是承继《肖尔布拉克》的,而在对性爱、婚姻体验上,是承继《绿化树》的。
    A.对
    B.错
    答:————
24.[判断题]《灵与肉》的主题是对于“自由”的反思。马缨花和章永永自由地选择“行为”的同时也自由地选择了“责任”。
    A.对
    B.错
    答:————
25.[判断题]创作了几部以改革为主题的社会小说之后,张贤亮于1983年初又发表了一篇描写个人体验的小说《肖尔布拉克》,重新走上《灵与肉》开创的“感情的历程”。
    A.对
    B.错
    答:————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网院22年11月《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