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
第十四章 国家间政府经济关系
1.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对同一跨国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行使各自的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权益分配关系。
2.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通过谈判所签订的书面协议。
3.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内容:(1)协定适用的范围;(2)免除双重征税问题;(3)保证税收无差别对待;(4)消除和减少国际逃税。
4.税收管辖权也称课税权,是国际税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系指一国政府在其主权范围内对税收事务的管辖权力,是国家主权在税收领域中的体现。税收管辖权包括两种基本形态,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
5.同一课税主权对同一征税对象课征多种税,或一种税在同一征税对象的不同流转环节多次课征,以及不同课税权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课征相同或类似的税,都可以称为重复征税。
6.国际税收协定中通常采用的避免、消除或缓和国家重复征税的方法主要有免税法、扣除法、低税法、抵免法等。
7.政府外债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向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以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所形成的债务。政府外债可以分为:(1)外国政府贷款;(2)国际金融组织贷款;(3)政府国外公债;(4)国际商业贷款。
8.政府外债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利用政府外债可以促使本国社会经济更快发展。(2)利用政府外债是各国进行经济建设、政治角逐和军事战争的重要手段。(3)通过举借政府外债发展基础设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准备条件。
9.偿债率是指当年的外债本金和利息偿还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这是衡量债务规模最重要的指标。
10.负债率是指一国对外债务的负担程度。
11.债务率是指外债余额与当年贸易与非贸易外汇收入之比。
12.政府外债风险防范:(1)外债币种结构风险防范;(2)外债利率风险防范。
13.政府外债风险规避是指在外债管理中,政府拒绝或主动退出有风险的筹资活动。
14.贸易政策主要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其促进或限制对外贸易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一般来讲贸易政策主要包括:(1)关税政策;(2)非关税措施;(3)促进出口的扶持政策。
15.加入WTO后,我国未来贸易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进口限制;(2)出口鼓励限制;(3)反倾销措施约束。
1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引进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影响:(1)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进一步促进我国投资环境的完善,有利于推动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稳定发展。(3)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实施“走出去”开放战略创造了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我国境外投资将跃上新台阶。
17.外汇管制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外汇管制称为外汇限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从国外购买经常项目下的商品或劳务所需要外汇的支付或拨付转移,利用各种手段加以限制、阻碍或推迟。广义的外汇管制,指一国政府对居民和非居民的外汇获取、持有、使用和在国际支付或转移中使用本币或外币所采取的管理措施与政策规定。
18.货币可兑换。一国货币兑换是针对外汇管制而言,如果一国对经常项目下的对外支付解除了限制则该国货币即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如一国对资本项目下的对外收支也解除了管制,则该国货币实现了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
第十三章 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1.在经济学界,对经济增长通常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剔除价格因素以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 另一种解释是一国生产商品和劳务的能力的增加。和前者相比,后者更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保持市场物价稳定通常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相对稳定,物价总水平过高或过低,对于经济的发展与稳定都是不利的。
3.公平分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和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下,社会成员之间和可以支配的经济资源之间的均衡和协调。
4.充分就业是与失业相对应的一个经济范畴,是指凡是有工作能力的并且符合法律规定具有工作资格的人均可以找到有报酬的工作的一种社会就业状态。
5.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6.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工具是一个由多种调控措施的手段组成的体系,通常包括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
7.经济手段是指那些从某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经济当事人的经济利用的调控手段,主要包括价格、工资、利率、汇率、税率、补贴,等等。
8.行政手段是指政府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当事人的经济活动或经济行为进行干预。
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财政措施和手段。
10.按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将财政政策区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均衡性财政政策。
11.按财政政策作用的对象,财政政策分为微观财政政策、宏观财政政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12.从政策目标的性质方面划分,财政政策划分为配置型财政政策、稳定型财政政策和再分配型财政政策。
13.按照财政政策作用的方向,还可以分为供给管理型财政政策和需求管理型财政政策。
14.财政政策的手段:(1)税收;(2)国债;(3)购买支出;(4) 转移支出;(5)国家预算政策。
15.所谓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是指财政政策工具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各种财政政策工具的构成要素通过某种作用机制相互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作用整体。
16.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贷规模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17.货币政策工具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执行货币政策时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按其性质可分为: 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18.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就是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引起中介目标变动,从而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过程。在西方,主要有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传导机制理论。
19.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差异:(1)制定政策的主体有差别;(2)政策目标有区别;(3)政策手段有区别;(4)政策时滞不同;(5)对利率的影响不同;(6)对投资的影响不同。
2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模式:(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3)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4)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
1.政府预算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编制的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按资金的性质,分门别类地将财政资金编制在一个或两个以上的财政收支表格中;就内容而言,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规模;就其效力来说,政府预算必须经过立法机关的审批才能生效,并具有法律效力。
2.单式预算,是将财政收入和支出汇编在一个预算内,形成一个收支项目安排对照表,而不区分各项收支性质的预算组织形式。
3.复式预算是与单式预算相对应,根据预算收支的性质,将政府收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表格中反映。
4.基数预算是指在安排预算年度收支时,以上年度或基期的收支为基数,综合考虑预算年度国家政策变化、财力增加额及支出实际需要量等因素,确定一个增减调整比例,以测算预算年度有关收支指标,并据以编制预算的方法。
5.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对预算收支指标的安排,根据当年政府预算政策要求、财力状况和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需要重新核定,而不考虑该指标以前年度收支的状况或基数。
6.投入预算是指在编制、执行时主要强调严格遵守预算控制规则,限制甚至禁止资金在不同预算项目之间转移。
7.绩效预算强调预算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政府通过公共物品服务与成本的比较,要求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
8.年度预算和多年度预算。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收支计划执行期为1年的预算。多年度预算是指预算收支安排时间在两年期以上的预算。
9.平衡预算与差额预算。平衡预算是指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保持收入与支出基本相等。差额预算是指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为了一定的政策目标,使预算支出大于收入有赤字,或者收入大于支出有结余。
10.政府预算按政府级次分为中央政府预算和地方政府预算,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我国设立五级预算,分别是:(1)中央,(2)省、自治区、直辖市,(3)设区的市、自治州,(4)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5)乡、民族乡、镇。
11.总预算、部门预算与单位预算。总预算指各级政府本级和汇总的下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部门预算指各部门汇总编制的本系统的财政收支计划,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单位预算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
12.政府预算特征。年度计划性;法律性;集中性;公开性。
13.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完整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合法性原则;年度性原则。
14.我国政府预算编制的组织程序按“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两上两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
15.政府预算的执行,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预算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组织预算收入和拨付预算资金等内容。
16.国家金库是政府预算的重要执行机构,负责办理预算资金的收纳、划分、留解和拨付业务。许多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7.国库集中收付,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集中收入管理,一切财政性收入均纳入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商业银行的单一账户;二是集中支出管理,原则上一切财政性支出均应在实际支付行为发生时才能从单一账户支付出去,支付对象一般应是商品供应商或劳务提供者;三是集中账产管理,设置与国库单一账户配套使用的国库分类账户,集中反映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
18.政府预算的调整,指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中央预算和经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总额预算发生变化,或者原批准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而发生的预算收支指标的增减变化。
19.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20.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
第十一章 政府国内债务收入
1.政府债务收入就是政府举借的债,是政府及政府所属机构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有借有还并偿付利息的信用经济原则,向国内外企业、组织和个人举借的债务。
2.公债按发行地域分类,可以划分为国内公债和国外公债。
3.按照公债债务期限的长短,可以将公债分为有期公债和无期公债。
4.按照公债本位对公债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债划分为货币公债和实物公债。
5.按照公债是否被允许上市或是否可以流通为标准,可以将公债划分为上市公债和非上市公债。
6.按照应募条件,可以将公债划分为强制公债和自由公债。
7.公债的发行是指公债售出或被银行、企业和个人认购的过程。公债发行是公债进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
8.公债发行条件是指国家对所发行公债及其与发行有关诸多方面以法律形式所做的明确规定。发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行权限;发行对象和发行额度;发行价格、利率和票面金额;发行时间与公债凭证;公债的流动性与安全性等。
9.公债发行方法是指采用何种方法和形式来推销公债。公债发行方法很多,可以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标准对公债发行方法进行分类。
10.按照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直接发行法和间接发行法。
11.从公债发行对象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公募法与非公募法。
12.从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的角度,可以将公债发行方法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13.公债规模是一个国家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举借债务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
14.公债规模的衡量。通常来说,判断公债适度规模的标准有五个方面:一是从应债能力方面看,社会上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承受债务的规模;二是从偿债能力方面看,政府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在今后偿还逐渐累积的债务;三是从政府债务对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价格总水平;四是从政府债务对私人部门投资的影响来看,政府债务有多大的“挤出效应”;五是从政府债务工具的证券市场基本金融商品的角度来看,证券市场需要和能够容纳多少政府债券。
15.公债市场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府债券以及人们对既发债券进行转让、买卖和交易的场所。公债市场通常由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和流通市场(二级市场)组成。
16.公债市场功能:(1)公债市场为政府的债券发行和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渠道。(2)公债市场可以进一步引导资金流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3)公债市场是传播和获取经济信息的重要场所。(4)公债市场还能够为社会闲置资金提供良好的投资场所。
17.公债偿还是指国家依照事先约定,对到期公债支付本金和利息的过程,它是公债运行的终点。公债的偿还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偿还的方法,二是偿还的资金来源。
18.公债偿还的方法:买销法、比例偿还法、抽签偿还法、一次偿还法。
19.公债偿还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当年预算直接拨款、预算盈余、发行新债偿还旧债以及偿债基金等。
20.目前国际上监测公债适度规模的指标通常有四个,即公债依存度、公债负担率、借债率和偿债率。
21.公债依存度是指一国当年的公债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22.公债负担率衡量一定时期公债累积额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情况。
23.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当年公债发行额与当年GDP:的比率。
24.偿债率是指一年的公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
25.所谓公债风险是指政府在运用公债组织收入和安排支出过程中,由于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的经济因素所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
26.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就是将政府财政制度和财政手段本身的缺陷,以及多种不确定经济因素造成损失和困难的可能性消除或降低到最小限度。 第十章 政府非税收入
1.国有资产,是指在法律上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拥有所有权的各类资产。具体来讲,是指国家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馈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类财产或财产权利。
2.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国有资产管理权限,建立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与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
3.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政企分开;政府的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分级所有、分级管理;正确处理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企业职工)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实现资产运营效益最大化原则。
4.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资产监管的内容。
5.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凭借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从国有资产经营收入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其来源是国有企业或国家参股企业的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为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
6.目前,常见的国有资产经营方式有: 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国有资产的集团经营;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7.现阶段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主要形式: 股息、红利收入;上缴利润;租金收入;其他收入形式。
8.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指政府对所提供的部分公共设施向使用者收取一定的费用。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特别是城市财政收入中,公共设施使用费是收入来源之一。
9.公共定价,是指政府对提供某些特定商品和劳务所收取费用的决策。
10.行政规费含义。行政规费是指政府机关为某些特定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相应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办理结婚证、护照等收取的工本费、手续费等。这些收费主要是配合国家对有关行为、活动的统计、管理,并适当弥补政府管理成本费用,不以增加政府收入为目的。
11.罚没收入,指法院、检察院、海关、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对各类违法行为给予罚款取得的收入、没收财物的变价款收入等。罚没收入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国家有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组织收入的功能是次要的。
12.彩票收入。发行彩票是国家筹集公益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九章 政府税收收入
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具体包括税收法律、条例、法规、实施细则、征收管理办法,等等。
2.税收制度要素的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计税依据、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免税、违章处理等。其中,纳税人、课税对象和税率,是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3.纳税人又称为纳税主体,是税法规定的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4.课税对象是指税法规定对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
5.税率是应征税额与课税对象比例。一般来说,税率分为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6.流转税,也称为商品税,是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流转额指商品的销售额。非商品流转额是指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在我国现行税制中,流转税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7.所得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企业所得额包括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等。个人所得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等。
8.财产税是以纳税人拥有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统称。财产包括不动产和动产两类,而各国的财产税主要是以对不动产征税为主,如土地和地上附属物。
9.资源税是以各类自然资源为课税对象的税种。资源税可分为一般资源税和级差资源税,一般资源税是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前提,不管资源的好坏和收益的多少,对开发利用者所获取的绝对收益进行征税;级差资源税则是根据开发自然资源的优劣条件及收益状况,对所形成的级差收入进行征税。我国现行税制中的资源税主要包括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
10.行为税是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的行为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11.按照税收管理体制,可将税收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共享税。
12.按照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1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14.按税收计征标准的不同,可将税种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15.按照缴纳税收形式的不同,可将税种分为货币税、实物税和力役税。 第八章 政府收入概述
1.政府收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政府为取得公共支出所需资金而进行的经济活动,表现为政府筹集资金的过程或阶段; 从静态的角度来看,政府收入是政府为了履行财政职能满足财政支出的需要依法集中的货币资金的总和。
2.政府收入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以及捐赠收入等,其中税收收入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形式。
3.衡量政府收入的指标有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绝对指标用政府收入总额来表示。相对指标则选择政府收入占当年GDP的比重来表示。
4.影响政府收入规模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因素。
5.政府收入的部门结构分析主要是从三次产业结构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的角度进行分析。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一产业的发展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是财政收入的基础。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对财政收入的状况起决定作用。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随着经济发达程度不同而发生变化。一般来看,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第三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来自于第三产业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会越来越多。
6.按照政府收入对企业、个人等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产生的效应,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不同的类型。 第七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公共投资,指的是政府部门等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活动中,以获取经济收益或者社会收益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公共性。
2.私人投资与公共投资。(1) 投资效益目标不同。(2) 投资规模不同。(3) 投资方式不同。(4) 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领域不同。
3.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投资的作用。第一,公共投资是政府克服市场失灵,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重要途径。第二,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工具。第三,公共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公共投资领域。(1) 基础设施投资。(2) 基础工业和新兴战略性产业。(3) 农业投资。
5.公共事业是指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社会提供教育、医疗、科技、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的活动。
6.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立法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支出。
7.国防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国防建设和保卫国家安全的支出,以及履行政府对外职能的支出。
8.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管理之下,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居民在暂时或者永久性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疾病、失业、工伤、生育等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9.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1) 保障功能。(2) 稳定功能。(3) 调节功能。(4) 互助功能。
10.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1) 社会保险。(2) 社会救济。(3) 社会福利。(4) 社会抚恤。
11.社会保障运行模式分类。(1) 有限政府模式。(2) 责任政府模式。(3) 政府包办模式。
12.财政补贴是指国家财政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或个人提供的一种补偿。 第六章 政府支出概述
1.衡量政府支出规模相对增长时,一般来说,主要将政府支出金额与GNP或GDP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把政府支出分成若干项目(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等) 与GNP或GDP进行对比。对政府支出的规模,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都不是相同的,并明显地呈现出增长趋势。
2.对于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现象的理论解释主要有四种,包括宏观理论方面和微观理论。宏观增长模型主要包括瓦格纳的“财政支出不断上升的规律”、皮考克和怀斯曼的“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穆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 财政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微观增长模型主要有鲍莫尔的“财政支出非均衡增长模型”。
3.从一定意义上说,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综合原因主要是政治性因素、经济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引起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现出先下降后又逐步回升的现象。
5.财政支出可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按政府职能分类,按支出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具体用途分类,按功能分类,按支出部门分类,按支出预算编制方法分类,按预算管理体制分类。
6.政府支出的绩效,是指各项政府支出所发生的“ 成本” 与所得“ 收益” 的对比关系。
7.政府支出项目的多样性,决定了政府支出绩效衡量方法的多样化。一般来说,对政府支出项目的衡量有多种方法,包括成本—收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和公共定价法。
8.成本—收益分析法,是对政府面临的项目或服务等目标提出实现建设目标的若干备选方案,并详细列出各种备选方案的边际社会成本和边际社会收益,以便分析比较项目或服务所带来的效益,最终选择出最优的政府投资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要使政府决策者面临项目或服务时,能够做出有效率的支出决策。
9.最低费用选择法,是指不必使用货币单位来计量备选的政府支出项目的社会效益,只需要计算所有每项备选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且把所花费的成本最低作为政府支出项目择优选择方案的基本标准,在所有备选方案中,哪一个方案消耗的成本最低,就成为政府支出项目方案的首选方案。
10.这种满足社会公共物品需要的“ 排他性物品” 的定价问题,就是公共定价。公共定价问题也是宏观经济学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五章 政府经济与公共选择
1.公共选择。一般是指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如何通过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生产、供给等问题。其基本原理是,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用于非市场的政治领域。2.直接民主。是指社会成员以投票等形式,直接参加公共物品生产和供给决策,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其他事务管理。
3.全体一致原则。指由于所有的人都能从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受益,社会成员可就公共物品供给与其所需要征收的税收达成一致。即所有成员一致同意征收一定数量的税收以提供相应数量和质量的公共物品。
4.多数裁定原则。指要通过一个方案,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赞同。多数裁定原则还可具体分为简单多数原则、有条件多数原则。
5.单峰偏好和多峰偏好。单峰偏好是指在可选择的方案中,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如偏离这一点,无论方向如何,其效用都是下降的。而多峰偏好是指人们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
6.中位选民。指其偏好落在所有选民偏好序列的中间。一半人偏好大于其偏好,另一半人偏好小于其偏好。
7.代议民主制度。即社会成员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如我国的人大代表或其他国家的议员,代表选民的意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从事选举和任命政府负责人、审查和批准政府收支等决策活动。在代议民主制度下,通过公共选择来决定政府经济活动的机制和过程有其特点。
(1)政治家的行为: 追求选票数量的最大化。
(2)政府公务员的行为: 追求预算的最大化。
(3)特殊利益集团的行为: 使公共选择的结果更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8.西方国家议会党派斗争与政府经济政策。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对西方国家政府经济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制定符合执政党利益集团的各项经济政策。(2)制定相应经济政策,取得选民支持,争取连选连任。(3)制定、实施某些适当顾及反对党和其他社会阶层利益的经济政策。
9.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政府预算的审查与批准,是议会的重要职权,成为政党斗争的焦点之一。预算是政府年度财政收支的基本计划,是政府履行内外职能的经济基础,构成政府经济活动的核心。在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过程中,如何协调政府与议会的关系,有效处理政党之争,对整个政府经济活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10.西方议会通过立法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制约。在西方多党制议会民主制度下,作为立法机关,议会的基本职责是制定和实施法律,对政府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范,成为国家市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必须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开展宏观经济管理活动。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活动的调节、监督。(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预算、决算的审查与批准。(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审查与批准。(3)全国人大及地方人大经济立法与监督。
1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政府的经济决策。(1)政府在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中的职责。(2)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3)法律授权范围内的政府宏观经济决策。
13.中国政府重大经济决策中的政治民主协商。政治协商制度对政府经济影响的途径有:(1)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问题,通过政协组织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进行协商,听取意见。(2)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在视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政协组织,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政府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3)在每年人大、政协“两会” 期间,政协委员就政府经济问题提出的议案,交由政府有关部门办理,对政府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14.完善与健全中国特色政府经济公共选择制度。(1)加强各级人大对政府经济的监督力度。(2)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3)扩大基层民主,拓展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经济决策的途径。(4)加强政治协商,提高公共选择水平。 第四章 政府经济与外部经济效应
1. 外部效应也称为外部性、外部经济,是指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别的企业或个人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反映。
2.外部效应的分类。
(1)按照外部效应的最终结果划分,可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
(2)按照社会再生产过程分类,可分为生产的正外部效应、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正外部效应,以及消费的负外部效应。
3.政府经济与负外部效应。在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对外部负效应的治理,即内在化,主要是通过对有外部效应的商品征税,或者收费,使税(费)额等于外部边际成本,使之达到负外部效应内部化,企业或个人的私人边际成本加税(费)额等于社会边际成本,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资源优化配置条件进行生产决策,减少过度生产,节约社会资源。
4.政府经济与正外部效应。在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通过对存在正外部效应的生产活动的补贴,数额达到外部边际效应水平,使企业或个人得到边际社会收益,从而增加商品生产,满足市场需要,资源配置达到优化水平。
5.科斯定理。科斯定理认为,一旦建立了资源使用的产权,在当事双方之间将既定的产权自由交换为现金支付,将会达到效率。这一结果与当事双方哪一方被赋予了产权无关。
6.排污权交易。根据科斯定理的含义,政府可以设立排污权交易市场,通过市场交易,矫正负外部效应,治理污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国际合作与外部效应治理。
(1)双边合作。
(2)多边合作。
8.国内政府间合作外部效应治理。
9.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和志愿者合作治理外部效应。 第三章 政府经济与公共物品供给
1.公共物品的含义。
公共物品,是指和私人物品相对应,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生产、供给ꎬ而主要由政府等公共组织来提供,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劳务。
2.公共物品的特征。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征,这也是判断公共物品的基本标准。
3.公共物品分类。
(1)按照公共物品的性质分类,可将公共物品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2)按照公共物品的收益范围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地方性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以及全球性公共物品。
4.公共物品供给方式选择的标准。
5.公共物品的主要供给方式。
(1)公共生产公共供给。(2)私人生产公共供给。(3)政府等公共部门与私人合作生产和供给。(4)私人生产私人供给。(5)私人物品的公共供给。 第二章 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有些领域不能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也就是达不到经济学所讲的“帕累托效率”。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
(1)市场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
(2)公共物品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提供,需要政府组织生产和提供。
(3)外部效应体现为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企业和个人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并没有在有关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中得到反映,成本没有得到补偿,利益没有得到回报。
(4)信息的不对称性。
(5)市场的不完整性。
(6)收入公平分配。
(7)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2.政府失灵。
政府并不完全可以解决市场失灵的现象。政府失灵主要表现在:
(1)政府决策信息的有限性。
(2)市场及主体行为控制的有限性。
(3)政府机构控制能力的有限性。
(4)政府在决策过程中与立法机构协调的有限性。
3.政府经济职能
(1)政府收入分配职能。 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工具,参与一定时期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实现收入在全社会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各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割,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会公平。
(2)政府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指通过干预、调节国民经济运行,达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目标,实现经济发展的目的。
(3)政府资源配置职能。 指通过政府经济活动,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流动,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区域经济结构等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结构,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4.公平与效率
(1)公平。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阶级,以及不同的个人,都有不同的公平观。一般指人们从既定的概念出发对某种现象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在经济领域,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个概念。 公平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二是社会成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心理承受能力。 前者称为经济公平,后者称为社会公平。
(2)效率。效率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中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的对比关系。
(3)公平与效率的选择。包括: 公平与效率兼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1)资源配置。(2)收入分配。(3)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6.我国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主要任务。
(1)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2)推进国有企业改革。(3)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4)加强法制建设,政府依法理财、依法行政。 第一章 导论
1.政府经济,是一种与企业、个人经济活动相对应的经济行为,即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经济管理。其中,政府财政分配及其提供公共服务在政府经济活动中居核心地位。
2.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各级政府,即狭义的政府,也就是国家行政机构。政府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主体,其行为与企业、个人相比,存在根本区别。企业、个人经济行为是追求私人利润的最大化,而政府经济以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政府经济活动的客体是参与部分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并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4.政府经济的形式主要表现为政府收入、政府支出以及宏观经济管理。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活动不同,政府经济是以组织财政收入、安排财政支出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履行政府职责,并以收支为基础开展宏观管理,即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有效调控。
5.政府经济的依据。与企业、个人等微观经济相比,政府经济的依据是社会公共权力。
6.政府经济的目的。政府经济活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7.政府经济学是专门研究以政府为主体的资源配置及其宏观管理规律的学科。
8.政府经济学的学习方法,除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方法论以外,需要强调以下具体方法: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2)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