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2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4道试题,
1.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这是何种理论的观点( )。
A. 社会本位论
B. 个人本位论
C. 社会需要与人的发展统一论
D. 文化本位论
满分:2分
2.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B. 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
C. 授以体育知识与技能
D.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满分:2分
3.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研究在我国占主导观点的是( )
A.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B. 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D. 教育的前身起源论
4.70年代以来,在教师职业的发展进程中,成为大多数国家共同的理想追求的是( )。
A. 师资的数量
B. 师资的专业化水平
C. 师资的高学历
5.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
A. 教学系统
B. 教育环境
C. 教育影响
D. 教育体制
满分:2分
6.1922年修订的学制,中小学修业年限推行( )。
A. 五.四.四制
B. 六.三.三制
C. 五.三.三制
D. 十年一贯制
满分:2分
7.教育目的提供教育活动发展的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它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
A. 导向功能
B. 调控功能
C. 评价功能
D. 整合功能
满分:2分
8.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高尔顿
B. 华生
C. 斯通
D. 皮亚杰
满分:2分
9.学生轮值打扫卫生属于( )。
A. 社会公益劳动
B. 勤工俭学
C. 生产劳动
D. 自我服务性劳动
满分:2分
10.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早操和早锻炼
B. 体育课
C. 课外体育活动
D. 各种体育竞赛
满分:2分
11.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办好三类主要学校是指( )。
A. 初等、中等、高等学校
B.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专门学院
C. 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D. 幼儿学校、普通学校、专业学校
满分:2分
12.学校教育起源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分
13.我国古籍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是( )。
A. 《尚书.尧典》
B. 《说文解字》
C. 《学记》
D. 《孟子.尽心》
满分:2分
14.我国现行的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不同观点主要是对( )反思的结果。
A. 二因素论
B. 三因素论
C. 四因素论
D. 五因素论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人口制约着:( )。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质量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教育的过程
E. 教育的结构
满分:2分
2.形式化教育一般特点有( )
A. 教育主体确定,有以教育活动为专门职能的教师。
B. 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性。
C.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且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
D. 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
E. 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以至成为社会分工中的一个部门。
满分:2分
3.根据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论,“狼孩”的事例说明了( )
A. 环境(广义)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B.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C.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D. 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E. 后天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遗传素质
满分:2分
4.各种不同的人的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有( )
A.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B. 教育要依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C. 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适时施教。
D. 教育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以积极支持。
E. 教育要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满分:2分
5.人口制约着:()。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质量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教育的过程
E. 教育的结构
满分:2分
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A. 学校
B. 教育方法
C. 教育者
D. 受教育者
E. 教育影响
满分:2分
7.美育的内容有( )。
A. 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B. 自然美的教育
C. 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D.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E. 艺术美的教育
满分:2分
8.分析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 )。
A. 教师的文化地位
B. 教师的专业地位
C. 教师的经济地位
D. 教师的政治地位
E. 教师的职业声望
满分:2分
9.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
A. 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 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C. 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 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E. 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满分:2分
10.学校的德育方法分为( )
A. 语言说服方法类
B. 形成感染方法类
C. 实际训练方法类
D. 品德评价方法类
满分:2分
11.1990年中共中央确定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B.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C.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D.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E.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满分:2分
12.评述传统教育学派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基本观点有( )。
A.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B.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C.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客体
D.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E.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在从事教的活动中被认识、被控制的客体,是教育活动的对象
满分:2分
13.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是我国的(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普通中学任务
D. 小学任务
E. 高等教育任务
满分:2分
14.素质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 主体性
B. 全体性
C. 全面性
D. 发展性
E. 基础性
满分:2分
15.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
A. 教育的原始性
B. 教育的全民性
C. 教育的无阶级性
D. 教育的水平低下
E.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在原始水平上相结合
满分:2分
16.在古今中外的教育组成部分构成中,几乎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
E. 劳动技术教育
满分:2分
17.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 )
A. 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B.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C.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D. 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E.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满分:2分
18.建立学制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主要是考虑确定( )。
A. 入学年龄
B. 教育内容
C. 修业年限
D. 学制分段与衔接
E. 教育方法
满分:2分
19.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般来自于下列因素:( )。
A. 学生的身体特征
B. 学生的性别
C.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D. 学生的测验结果
E. 关于学生的兄弟姐妹的知识
满分:2分
20.教育目的具有以下特性( )。
A. 抽象性
B. 形象性
C. 预期性
D. 终极性
E. 理想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6道试题,共32分。)
1.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主要内容是“四书”和“五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920年至1949年时期的教育学已一改以前译介日本的做法,而是转而效仿美国(兼及德、苏),其主体是在大量吸收美国杜威、桑代克等教育思想基础上而进行草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教师角色是一种与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实际角色行为、社会期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本质论争的沉寂与扩展阶段对教育本质的讨论规模最大,人数最多,范围最广。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所谓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发展过程速度是均衡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是身心发展量变与质变相互交替进行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我国关于教育本质的论争,按照时间顺序大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教育本质的争鸣和驳辩阶段、本质论争的扩展阶段以及 教育本质论争的总结与沉寂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皮亚杰是20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斯通(Stone,L。P)是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学校智育的任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教育学的发展历史上占据里程碑的地位。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明确肯定教师的工作应被视为专业性职业,我国在1993颁布的《教育法》中予以肯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一般说来,事物本质就是关于该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是决定此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原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福师12春《教育原理》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4道试题,共28分。)
1.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是( ) 。
A. 教学系统
B. 教育环境
C. 教育影响
D. 教育体制
满分:2分
2.学校教育起源于(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满分:2分
3.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
A. 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增强体质
B. 培养一定的思想品德
C. 授以体育知识与技能
D.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满分:2分
4.在我国对教师的法定权利、法定义务等作出具体规定的是( )。
A. 《义务教育法》
B.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 《教育法》
D. 《教师法》
满分:2分
5.学生轮值打扫卫生属于( )。
A. 社会公益劳动
B. 勤工俭学
C. 生产劳动
D. 自我服务性劳动
满分:2分
6.教育不能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说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 )
A. 不起作用
B. 起决定作用
C. 不起决定作用
D. 起主导作用
满分:2分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利托尔诺
B. 孟禄
C. 赫尔巴特
D. 杜威
满分:2分
8.《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中指出,把发展( )的责任交给地方?
A. 专业教育
B. 基础教育
C.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D. 高等教育
满分:2分
9.在教育史上被认为是学校的起源的是( )。
A. 古希腊的角力学校
B. 伊斯兰教的古代寺院
C. 犹太人的犹太教堂
D. 冠仪
满分:2分
10.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的社会条件是( )。
A. 资本主义制度
B.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同一
C. 科技高度发展
D. 共产主义制度
满分:2分
11.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有所不同,它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这说明( )。
A. 教育属于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
B. 教育是一种自然现象
C. 教育具有阶级性
D. 教育具有历史性
满分:2分
12.1922年修订的学制,中小学修业年限推行( )。
A. 五.四.四制
B. 六.三.三制
C. 五.三.三制
D. 十年一贯制
满分:2分
13.根据利伯曼对专门职业的定义,人们往往把( )看作是典型的专业人员。
A. 护士
B. 教师
C. 社会工作者
D. 医生
满分:2分
14.1958年《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要办好三类主要学校是指( )。
A. 初等、中等、高等学校
B. 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技工学校、专门学院
C. 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
D. 幼儿学校、普通学校、专业学校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人口制约着:( )。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质量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教育的过程
E. 教育的结构
满分:2分
2.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和为国家输送劳动后备力量是我国的( )。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普通中学任务
D. 小学任务
E. 高等教育任务
满分:2分
3.美育的内容有( )。
A. 工农业生产知识教育
B. 自然美的教育
C. 社会生活美的教育
D. 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E. 艺术美的教育
满分:2分
4.人具有以下特征( )。
A.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B. 个体与群体的统一
C. 体力与脑力的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E. 情感与意志的统一
满分:2分
5.各种不同的人的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有( )
A. 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B. 教育要依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
C. 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适时施教。
D. 教育要给学生的心理发展以积极支持。
E. 教育要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
满分:2分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
A. 教育的原始性
B. 教育的全民性
C. 教育的无阶级性
D. 教育的水平低下
E. 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在原始水平上相结合
满分:2分
7.学校的德育方法分为( )
A. 语言说服方法类
B. 形成感染方法类
C. 实际训练方法类
D. 品德评价方法类
满分:2分
8.在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中有三个著名的发展理论即( )
A. 高尔顿的遗传决定论
B.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C. 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D. 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E. 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满分:2分
9.教师的职业特点,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新时期教师的职业特点主要有:( )。
A. 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
B. 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
C. 工作绩效的模糊性
D. 职业待遇的福利性
E. 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满分:2分
10.在欧洲的奴隶社会出现的著名的教育体系有( )。
A. 宗教教育
B. 斯巴达教育
C. 雅典教育
D. 骑士教育
E. 宫廷教育
满分:2分
11.人口制约着:()。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质量
C.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D. 教育的过程
E. 教育的结构
满分:2分
12.现代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有( )。
A. 大生产性
B. 科学性
C. 普及性
D. 多样性
E. 综合性
满分:2分
13.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社会属性( )。
A. 生产性
B. 历史性
C. 永恒性
D. 阶级性
E. 等级性
满分:2分
1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一般来自于下列因素:( )。
A. 学生的身体特征
B. 学生的性别
C.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D. 学生的测验结果
E. 关于学生的兄弟姐妹的知识
满分:2分
15.西方教育学的发展经历的发展时期有( )
A. 前学科时期
B. 学科雏形时期
C. 学科形成时期
D. 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
E. 教育学的分化与反思时期
满分:2分
16.分析教师的社会地位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 )。
A. 教师的文化地位
B. 教师的专业地位
C. 教师的经济地位
D. 教师的政治地位
E. 教师的职业声望
满分:2分
17.教育者的基本特征有( )。
A. 受教性
B. 主体性
C. 目的性
D. 客体性
E. 社会性
满分:2分
18.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教育有( )。
A. 原始社会教育
B. 奴隶社会教育
C. 封建社会教育
D. 资本主义社会
E. 社会主义教育
满分:2分
19.学生作为特定社会属性的人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是( )。
A. 自然属性
B. 社会属性
C. 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D. 具有发展需要的人
E. 教育的对象
满分:2分
20.建立学制受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主要是考虑确定( )。
A. 入学年龄
B. 教育内容
C. 修业年限
D. 学制分段与衔接
E. 教育方法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6道试题,共32分。)
1.在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主要内容是“四书”和“五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教师的社会期望对教师角色行为及教师的群体形象具有重要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前运算阶段,婴儿通过一系列先天性条件反射,发展了感知运动图式,逐渐地把自己和环境区分开来,形成对客体的最初反映和表象记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 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所谓教师的权利,是指法律对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定行为约束,它要求教师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或不得作出一定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教育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教育学的多元化时期中教育学以哲学、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形成自己的初步理论, 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大学讲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卢梭的《爱弥儿》首次把教学的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并把它理解为“讲述与传授的艺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所谓人力资本,指凝聚在劳动者、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斯通(Stone,L。P)是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教师社会化是指“教师学习其职务及其在专业团体所经历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优生学创始人英国的高尔顿(Galton,E)是“环境决定论”的鼻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人的身心发展是不稳定的,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儿童发展的顺序以及每一阶段的变化过程和速度是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我国古代“教育”二字一般很少在一起使用,最早把“教育”二字连成一词使用的是《说文解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皮亚杰是20世纪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他把从婴儿到少年的认知发展,区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德国教育学者布雷岑卡作为元教育学的首倡者,他对教育学自身的性质问题进而对分化问题作了深入思考。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转载请注明奥鹏作业答案网www.ap5u.com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