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2-10-29 11:45:35

福师12秋《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一 二答案

福师《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实施适度( )的货币政策和实施适度( )的财政政策可以治理通货紧缩。
A. 宽松、紧缩
B. 宽松、宽松
C. 紧缩、紧缩
D. 紧缩、宽松
满分:2分
2.所谓(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
A. 主观
B. 客观
C. 微观
D. 宏观
满分:2分
3.( )即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A. 消费物价指数
B. 批发物价指数
C. GNP平减指数
D. 环比加权指数
满分:2分
4.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经济部门左右,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而供应货币。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满分:2分
5.( )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人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
A. 经济增长效应
B. 强制储蓄效应
C.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D. 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满分:2分
6.中央银行是以( )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A. 不以盈利
B. 盈利
C. 现金流
D. 管辖范围
满分:2分
7.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 )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A. 兑换性
B. 流动性
C. 增值性
D. 风险性
满分:2分
8.一般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称作( )。
A. 特殊金融机构
B. 一般金融机构
C. 非银行金融机构
D. 政策金融机构
满分:2分
9.(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D.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满分:2分
10.(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所需提供的货币量。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满分:2分
11.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A. MV=P/T
B. M/V=PT
C. M/V=P/T
D. MV=PT
满分:2分
12.( )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满分:2分
13.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和旅行支票等属于( )。
A. 短期信用工具
B. 中期信用工具
C. 长期信用工具
D. 不定期信用工具
满分:2分
14.( )又称综合性银行制,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它可以经营所有的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A. 银行分业制
B. 全能银行制
C. 连锁银行制
D. 集团银行制
满分:2分
15.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 )。
A. 中国银行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
D. 政府财政部
满分:2分
16.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中。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A. M=P/TV
B. M=PT/V
C. M/V=P/T
D. MV/T=P
满分:2分
17.( )是商业银行将其形成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18.中国人民银行于( )年9月剥离商业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A. 1978
B. 1981
C. 1983
D. 1985
满分:2分
19.( )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短期融通资金的基准利率。
A. 商业银行存贷利率
B. 拆借利率
C.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D. 国债利率
满分:2分
20.( )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主要是指当财政发生收不抵支时即财政亦字时,往往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的方式进行弥补。
A. 货币需求
B. 企业行为
C. 居民行为
D. 财政行为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具有( )特征。
A. 可测性
B. 可控性
C. 相关性
D. 抗干扰性
满分:2分
2.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相比较相同点表现在( )。
A. 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B. 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C. 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D. 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满分:2分
3.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业务量最大,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但其主要业务可分为( )。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4.居民货币由( )几部分构成。
A. 股票期权
B. 手持现金
C. 活期存款
D. 长期存款与债券
满分:2分
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确定本文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
B.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C. 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
D. 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
满分:2分
6.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
A. 存在形式不同
B. 运动过程不同
C. 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D. 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
满分:2分
7.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 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B. 对政府的贷款
C.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D. 证券买卖业务
满分:2分
8.商业银行存款种类繁多,但一般按期限可分为( )。
A. 活期存款
B. 不定期存款
C. 定期存款
D. 储蓄存款
满分:2分
9.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
A. 简单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满分:2分
10.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大体可分为( )。
A. 办理票据集中交换,主办票据交换所
B. 办理交换差额的集中清算,通过各行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划拨
C.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提供全国性的资金清算职能
D. 办理国际货币清算,提供外汇结算
满分:2分
11.信用的基本形式包括( )和国际信用。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满分:2分
12.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包括( )。
A. 货币发行业务
B. 代理国库业务
C. 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
D. 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
满分:2分
13.利率的一般经济功能包括( )和控制功能。
A. 中介功能
B. 分配导向功能
C. 调节功能
D. 动力功能
满分:2分
14.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 )。
A. 发行的银行
B. 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
C. 银行的银行
D. 政府的银行
满分:2分
15.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包括( )。
A. 稳定币值
B. 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满分:2分
16.金融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具体包括( )。
A. 金融体系效率提高
B. 金融工程兴起
C. 金融业的技术革命
D. 加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
满分:2分
17.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 )。
A. 增长型通货紧缩
B. 衰退型通货紧缩
C. 短期通货紧缩
D. 长期通货紧缩
满分:2分
18.我国从1993年底开始先后建立了( )几家政策性银行。
A. 国家开放银行
B. 中国投资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满分:2分
19.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集团银行制
D. 连锁银行制
满分:2分
20.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包括( )几个方面。
A. 决策
B. 盈利
C. 执行
D. 监督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金融商品创新主要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环境所造成的机会挖掘出新的市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禁止金银流通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首先投放出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财政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金融创新,概括地说,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我国的货币体制中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货币存量,指在特定时期内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被动性金融创新,是在主动状态下,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发展所采取的开拓性、战略性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福师《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和旅行支票等属于( )。
A. 短期信用工具
B. 中期信用工具
C. 长期信用工具
D. 不定期信用工具
满分:2分
2.( )货币供给是指与一般物价指数平减后所得的货币供给,也就是剔除物价上涨因素而表现出来的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总额。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满分:2分
3.所谓( )货币需求,是指个人、家庭或单位在主观上希望拥有货币的欲望。
A. 主观
B. 客观
C. 微观
D. 宏观
满分:2分
4.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 )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A. 兑换性
B. 流动性
C. 增值性
D. 风险性
满分:2分
5.( )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主要是指当财政发生收不抵支时即财政亦字时,往往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的方式进行弥补。
A. 货币需求
B. 企业行为
C. 居民行为
D. 财政行为
满分:2分
6.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而主要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共同活动。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满分:2分
7.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 )的发展和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
A. 信用制度
B. 银行制度
C. 存款制度
D. 贷款制度
满分:2分
8.( )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人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
A. 经济增长效应
B. 强制储蓄效应
C.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D. 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满分:2分
9.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的职能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满分:2分
10.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由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 )。
A. 特殊价值形式
B. 货币形式
C. 缩小价值形式
D. 复杂价值形式
满分:2分
11.(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D.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满分:2分
12.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A. MV=P/T
B. M/V=PT
C. M/V=P/T
D. MV=PT
满分:2分
13.中央银行是以( )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A. 不以盈利
B. 盈利
C. 现金流
D. 管辖范围
满分:2分
14.( )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A. 外部时滞
B. 内部时滞
C. 操作时滞
D. 市场时滞
满分:2分
15.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 )。
A. 中国银行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
D. 政府财政部
满分:2分
16.辅币的名义价值( )实际价值,是由国家赋予其效力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不等于
满分:2分
17.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A. 一般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交易商品
D. 商品
满分:2分
18.( )是指商业银行存人中央银行的准备金与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之和。
A. 信用货币
B. 流通货币
C. 基础货币
D. 备用货币
满分:2分
19.( )即零售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
A. 消费物价指数
B. 批发物价指数
C. GNP平减指数
D. 环比加权指数
满分:2分
20.银本位制是指以( )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可以分为银两本位制和银币本位制。
A. 银元
B. 白银
C. 银币
D. 银票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大体可分为( )。
A. 办理票据集中交换,主办票据交换所
B. 办理交换差额的集中清算,通过各行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划拨
C.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提供全国性的资金清算职能
D. 办理国际货币清算,提供外汇结算
满分:2分
2.( )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它们的统一就是货币。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满分:2分
3.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包括( )。
A. 盈利性原则
B. 流动性原则
C. 安全性原则
D. 中立性原则
满分:2分
4.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集团银行制
D. 连锁银行制
满分:2分
5.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
A. 存在形式不同
B. 运动过程不同
C. 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D. 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
满分:2分
6.居民货币由( )几部分构成。
A. 股票期权
B. 手持现金
C. 活期存款
D. 长期存款与债券
满分:2分
7.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包括( )。
A. 稳定币值
B. 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满分:2分
8.信用的基本形式包括( )和国际信用。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满分:2分
9.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具体包括一下几种( )。
A. 金条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币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满分:2分
10.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又称经常性、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
A.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B. 汇率政策
C. 再贴现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满分:2分
11.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 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B. 对政府的贷款
C.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D. 证券买卖业务
满分:2分
12.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 )。
A. 发行的银行
B. 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
C. 银行的银行
D. 政府的银行
满分:2分
13.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其特点包括( )。
A. 专门性
B. 政策性
C. 行政性
D. 服务性
满分:2分
14.利率发挥作用时可能会受到如( )的限制。
A. 利率管制
B. 授信限量
C. 市场开放程度
D. 利率弹性
满分:2分
15.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 )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A. 实物货币
B. 金属货币
C. 代用货币
D. 信用货币
满分:2分
16.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
A. 跛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
C. 单本位制
D. 平行本位制
满分:2分
17.由于各国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显著差异,各国金融监管有( )多种不同模式。
A. 双线多头金融监督体制
B. 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C. 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D. 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满分:2分
18.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相比较相同点表现在( )。
A. 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B. 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C. 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D. 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满分:2分
19.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业务量最大,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但其主要业务可分为( )。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20.我国从1993年底开始先后建立了( )几家政策性银行。
A. 国家开放银行
B. 中国投资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财政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中央银行是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监督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被动性金融创新,是在主动状态下,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发展所采取的开拓性、战略性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不仅取决于货币政策本身的松和紧,而且与其传导机制的建立也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下降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在禁止金银流通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首先投放出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金融商品创新主要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环境所造成的机会挖掘出新的市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统一的资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2秋《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一 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