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信托与租赁》2013年上半年重修大作业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重修考试大作业考试科目:《信托与租赁》
大作业题目(内容)
一、通过本门课程学习,您如何理解信托业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地位,以及其作用(本题25分)。
二、2012年近期发售的信托产品信息如下表一,请回答问题(本题50分)
表一 201210月发售的信托产品
产品名称 发行机构 信托类型 信托期限 资金门槛(万元) 发售时间 截止日期 收益率
金水1号正润创投贷款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华宸信托 集合信托 12至18月 50.0000 2012-10-15 2012-11-15 12.00%
徽商银行股权收益权受让项目(二期)集合资金信托计
中铁信托 集合信托 24至36月 100.0000 2012-10-10 2012-11-10 11.20%
贵阳龙洞堡新城基础设施BT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华融信托 集合信托 12至24月 100.0000 2012-10-09 2012-11-09 11.00%
新时代信托•【恒新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新时代信托 集合信托 至60月 300.0000 2012-10-09 2012-10-17 9.50%
弘毅水利1号(寒亭灌区改造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山东信托 集合信托 至12月 100.0000 2012-10-08 2012-11-08 9.00%
信元收益权(华信塑胶股权)第【3-3】号集合资金
山东信托 集合信托 至24月 50.0000 2012-10-08 2012-10-31 9.50%
竞越1号环保节能水泥融资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外贸信托 集合信托 至18月 100.0000 2012-10-08 2012-10-19 9.50%
华江矿业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中信信托 集合信托 18至30月 100.0000 2012-10-08 2012-10-15 12.00%
金牡丹•融丰系列•新疆嘉润股权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
华融信托 集合信托 至24月 100.0000 2012-10-08 2012-10-19 %
东方红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四川信托 集合信托 至12月 100.0000 2012-10-08 2012-10-18
问题
1近期发售的信托产品,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2集合信托,指的是什么?
3如果你是一名理财专家,在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时,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越高,越好吗?或者说,你如何向客户真实推荐或者评价信托产品?
三、请阅读下面资料,然后回答问题(本题25分)。
信托十年: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字号
2012年10月12日06:52
金融时报作者:记者 金立新
2002年7月l8日,一个注定会被载入信托业发展史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的第一个信托计划——“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正式推出;这一天,也正是《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的日子。那些日子里,推出这个信托计划的爱建信托所在地热闹非凡,几十家媒体蜂拥而至,对不同人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2003年,“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甚至入选了上海吉尼斯纪录。
几乎是整整10年后,中国信托业协会网站上挂出的“2012年二季度末信托公司主要业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6月30日,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达到5.54万亿元。对此有媒体和研究机构惊呼,以此增速,中国的信托行业将于2012年在行业规模上超越保险业,成为继银行业之后中国金融第二大行业。
10年,信托行业发生了什么?
信托业“立春”
在老信托人的心中一直有这样一个心结:信托曾经被称为“坏孩子”。谈到信托,几乎所有人都首先想到的是信托业的5次清理整顿。一位经历过对信托行业清理整顿的信托人曾经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1999年,所在信托公司被宣布清理托管时,整个会场一片死寂。走出会场,远处的天边残阳如血。
对于信托公司前20年的历史,信托公司发展从开始到高峰阶段,时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的刘鸿儒有过这样一段评述:从1979年到1999年,这20年的信托业曲折发展历程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在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产权单一、社会财富极其有限、市场刚刚开始萌芽的改革开放之初,以财产管理为特色的信托业根本没有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市场刚刚兴起,资金需求旺盛,银行和金融机构过少,业务单一,迫切需要适应这种需求的比较灵活的金融机构,扩大融资渠道。可见信托业的出现是有其客观经济基础的,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能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我国信托业的曲折发展历史,那种认为信托制度不适用于中国的看法是片面的,问题出在“错位”上。
信托业真正的“立春”在2001年4月28日,这一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随后,2002年6月5日,《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颁布;同年7月l8日,《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同日,上海爱建信托推出了全国第一个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对于信托计划刚刚推出时的情景,有人这样回忆:2002年信托产品刚刚推出时,买信托那个火爆堪比后来的苹果粉丝通宵达旦迎接iphone上市。
这样的场景所能说明的只能是:“一法两规”让信托行业走出了前20多年的“错位”,找到了真正应该属于信托业的那个领域。“一法两规”的确立,让信托业真正“立春”了。
驯服野性
邓举功,如今的一名信托公司中层。但是几乎在中国信托公司重新登记的同时,他和几个同样供职于信托公司的朋友就做着这样一件事:对信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对于2002年重生后的中国信托业,他给出了这样几个数字:2002年末,整个信托业20多家信托公司完成清理整顿,获准重新开业,从业人数3000多人,全行业管理的信托财产余额710亿元。对于当年信托行业,曾经就职于天津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马亚明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描述:随着7月18日《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的正式实施,信托业终于爆发了积蓄已久的能量。爱建信托推出的国内第一个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就销售一空;10天后,国内第一个房地产信托——新上海国际大厦项目资金信托计划新鲜出炉,2.3亿元的合同金额不足9日便告售罄。此后,资金信托可谓在全国遍地开花,北京国投的CBD资金信托、北方信托的管网资金信托、平安信托的汽车消费贷款资金信托、金新信托的出租汽车营运权资金信托、新华信托的住房按揭贷款资金信托等相继成功发行,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内,全国十几家信托公司推出了近20个资金信托产品,预计总规模达到30亿元人民币。一时间,信托成为了投资者和媒体追捧的对象。
但是,信托产品的异常火爆也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在信托业经历了3个月的火爆后,10月15日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于是,一些积极拓展、行动超前的信托公司开始探索其他的信托业务,试图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信托向有“野骆驼”之称,这种称谓既表明了信托顽强的生命力,也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信托行业因为历史原因固有的野性。重新登记后,金新信托、伊斯兰信托、庆泰信托、金信信托相继出现问题。在对这些公司进行处理的同时,对于整个信托行业的监管也在加强。按照当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的分类监管思路,2005年10月银监会按照“分类监管、扶优限劣”监管思路确定的信托业实施分类监管基础性文件《信托投资公司监管评级体系(草案)》明确,对于做得好的信托公司,可以异地开展业务;可以突破资金信托最多200份的限制;可以实行报备制而不是报批制;对于做得不好的信托公司,要限制发展、重新整顿,并逐步建立破产、退市机制。与此同时,一大批规范性监管政策陆续出台。监管之手的收紧,让信托这只“野骆驼”的野性逐步收敛,自2006年以后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几乎没有出现不能到期兑付的情况。
走进新时代
此后,信托业走进稳步发展的坦途,其步伐也是愈迈愈大。2006年底,信托公司全行业信托资产3606亿元,2007年为0.95万亿元、2008年1.22万亿元、2009年2.02万亿元、2010年3.04万亿元、2011年4.8万亿元、2012年上半年已经达到5.5万亿元……自2008年以后,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每年都以万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信托行业真正走进了新时代。而让信托行业走进这个崭新时代的,有经济环境大背景的原因,不得不提的还有“新两规”。
2007年3月1日实施的“新两规”对2002年的“两规”进行了重新修订。“新两规”通过业务范围的调整,希望促使信托公司从过去的“融资平台”向“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专业理财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引导信托公司回归到信托主业、实现彻底改造和科学发展。“新两规”颁布后当年,信托公司最明显的两个动作就是增资扩股和在北京设立办事机构。重组后的信托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将这种变化总结为三点:信托机构整体资本实力、风险控制能力、业务创新能力和公司管理能力产生巨大提升;信托机构的盈利能力和资产管理规模会在较短期间内得以明显改善和提高;信托行业的地位得以提升,使得监管环境逐步得以改善,创新领域和经营范围实现突破。此外,通过对历史遗留问题信托公司的重组,不仅扩大了信托队伍,而且有效解决了历史包袱,化解了风险。如今,几乎所有信托公司都在北京设立了业务团队,一些信托公司甚至在全国多个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了业务团队。
信托资产规模的扩大只是表象,最实质的是,信托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几年之前,没有什么人知道信托为何物,但是现在已经有了这样一种说法:不懂信托的人生怕别人不把自己当做高端人士。▄▄
问题
1、21世纪我国信托业发展得益于什么?
2、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简要历程是什么?
3、谈谈你对我国信托业的未来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