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5-8 14:28:42

福师13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3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憩园》B. 《寒夜》C. 《团圆》D. 《灭亡》
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B. 左联C. 太阳社D. 研究会满分:4分
3.“ 先锋小说 ”的起点是()
A. 《拉萨河的女神》B. 《你别无选择》C. 《红高粱》D. 《爸爸爸》
4.倡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是()
A.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B. 《敬告青年》C.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D. 《文学改良刍议》
5.先锋小说家都重视小说的语言实验,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
A. 格非B. 孙甘露C. 莫言D. 马原
6.曾被人誉为 “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畅销小说”的是:
A. 《雾》B. 《雨》C. 《电》D. 《家》
7.在延安和各解放区,()是开展文艺运动,从事文学批评和创作的思想纲领。
A. 毛泽东的文艺思想B. 马克思主义思想C. 人文主义思想D. 抗战思想
8.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
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B. “弃典籍而采近事”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9.胡适认为“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是:
A. 严复B. 魏源
C. 梁启超D. 林纾
满分:4分
10.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灭亡》B. 《雾》C. 《新生》D. 《 菊芬 》
满分:4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B. 《火》C. 《春》D. 《秋》
满分:3分
2.《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B. 《春》C. 《火》D. 《秋》
满分:3分
3.1917年2月, 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公开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用“三大主义”正式向整个封建旧文学宣战,即()
A. 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
B. 推倒雕琢的阿议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C. 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D. 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满分:3分
4.“小说界革命”在创作上的另一反响就是“谴责小说”的出现,其主要代表作包括()
A. 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B. 刘鹗的《老残游记》
C. 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D. 曾朴的《孽海花》
满分:3分
5.下列选项中属于旧红学中“索隐派”的特点的是:()
A. 把《红楼梦》看成是影射清朝人物事件或清朝政治的的小说
B. 强调《红楼梦》的政治寓意
C. “阐证本事,寻求书中物事和历史上的物事的关合”之处
D. “拿证据来”考证结果
满分:3分
6.下列属于胡适的文学改革的主张的是:()
A. 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
B. 情感者,文学的灵魂,文学之无情感,如人之无魂
C. 白话文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 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
D. 不用典,不讲对仗
满分:3分
7.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
A. 《大篷车上》B. 《烦恼人生》
C. 《不谈爱情》D. 《太阳出世》
满分:3分
8.胡风创办的文学杂志有:()
A. 《七月》B. 《希望》
C. 《萌芽》D. 《春草》
满分:3分
9.在巴金最初的文学尝试中,()三首诗歌带有明显政治思想倾向和炽热抒情色彩。
A. 《报复》B. 《悼橘宗一》
C. 《伟大的殉道者》D. 《可爱的人》
满分:3分
10.巴金创作对本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表现在:
A. “看官知道……”之类的模式B.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C. 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一些表现技巧D. 情节进行之中设置“悬念”和“扣子”
满分:3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死去的太阳》中的吴养清在狂热地参加斗争运动之后,也曾一度对前途感到幻灭,但最终仍突然从幻灭中觉醒,又继续沿着革命的道路走去。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2.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3.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4.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5.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6.辛亥革命前的1910年,上海出现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成员有任天化、汪优游、陈大悲等,剧目也多是配合政治斗争的。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7.钱玄同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中提出改革韵文、散文和使用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8.李希凡和蓝翎在《 文史哲 》 (1954年第9期)和《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9.梁启超等人创办了我国最早的戏剧专门杂志。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0.《寒夜》虽然仍采用作者常用的全知全觉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 ,但叙述者通过不定内聚焦与非聚焦手段的交替运用,尽量让不同的故事人物表露自身心灵的合理化,从而为他们寻找出令人同情之处。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1.诗界革命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2.在早期的《灭亡》、《雾》等小说中,“家”是一种痛苦的记忆,是年轻人迈向新生的障碍;不过,《雨》中的李剑虹李静淑父女的“家”则是例外,它是革命的摇篮,是年轻人走向进步的起点。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3.从李冷、陈真、吴仁民、李佩珠以至于《家》中的觉慧、觉民,巴金一直力图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革命的英雄,他一直在讲述和建构着理想英雄的人格神话。这也就使得他的作品带上了明显的主观想象成份。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4.巴金创作中的这种浪漫主义倾向在抗战初期的作品如《火》第一部、第二部中并未彻底改变,只有到了创作《火》第三部以及长篇小说《秋》,他的风格转换才最后完成。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5.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1.《迷舟》的作者是:
A. 格非B. 苏童C. 余华D. 莫言
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
A. 创造社B. 左联C. 太阳社D. 研究会
3.汪文宣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A. 《憩园》B. 《寒夜》
C. 《团圆》D. 《灭亡》
满分:4分
4.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是:
A. 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B. “零度状态”的叙述
C. 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
D. D、重生活“纯态事实”的原生美,不重故事情节的跌宕曲折
满分:4分
5.()是姚斯文学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A. “现在接受”B. “期待视野”
C. “先在理解”D. “先在知识”
满分:4分
6.“作为一个作家,我认为我的任务是宣传和平,我认为我的任务是把人类团结得更紧密。我愿意每张嘴都有面包,每个家都有住宅,每个小孩都受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这段文字出自巴金的哪一部作品?
A. 《1956年新年随笔》B. 《给西方作家的公开信》
C. 《友谊》D. 《苏合作同志》
满分:4分
7.拥有最多的读者的“先锋作家”是:
A. 格非B. 苏童C. 余华D. 莫言
8.《平民文学》是()的作品。
A. 刘半农B. 钱玄同C. 周作人D. 李大钊
9.小说观念的根本性变化始于()
A. 《昕夕闲谈》B. 《 江户繁昌记 》
C. 《昕夕闲谈小叙》D. 《本馆附印说部缘起》
10.倡导文学改革、提出系统理论主张的第一篇文章是()
A. 《现代欧洲文艺史谭》B. 《敬告青年》
C. 《本志罪案之答辩书》D. 《文学改良刍议》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30分。)
1.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
A. 《妻妾成群》B. 《褐色鸟群》
C. 《米》D. 《我的帝王生涯》
满分:3分
2.池莉的主要作品有()
A. 《烦恼人生》B. 《不谈爱情》
C. 《太阳出世》D. 《你是一条河》
满分:3分
3.胡风创办的文学杂志有:()
A. 《七月》B. 《希望》
C. 《萌芽》D. 《春草》
满分:3分
4.巴金创作对本民族文学遗产的继承表现在:
A. “看官知道……”之类的模式
B. 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
C. 传统章回体小说的一些表现技巧
D. 情节进行之中设置“悬念”和“扣子”
满分:3分
5.在提倡“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同时,出于同样的“新民”目的,梁启超于1902年发表了()等宣传民主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新传奇剧本。
A. 《劫灰梦传奇》B. 《新罗马传奇》
C. 《侠情记传奇》D. 《回忆春柳》
满分:3分
6.为了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主要进行的反传统的操作有:
A. 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B. 故意在小说中设置“空缺”
C. “戏拟”
D. 虚构的真实性
满分:3分
7.下列选项中属于清末民初文学思潮产生的条件的有哪些?
A. 时代的发展呼唤文学的变革
B. 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
C. 救亡与启智成了近代文学变革的内在动因
D. 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满分:3分
8.《激流三部曲》包括:
A. 《家》B. 《火》C. 《春》D. 《秋》
满分:3分
9.下列作品中属于洪峰的是:
A. 《 生命之流 》B. 《瀚海》
C. 《奔丧》D. 《拉萨河女神》
满分:3分
10.《对于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中,把当时中国的作家分为三类,右翼作家最主要的就是“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帮凶和帮闲”,他们包括()
A. 顾一樵B. 徐中年C. 沈从文D. 梁实秋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左联在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对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的认识和阐释上存在着严重的简单化的倾向。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2.《寒夜》《第四病室》这些作品仍然保持着鲜明的政治批判色彩,简单地张扬政治的反抗与破坏。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3.王国维在批评中格外强调文学“重文学自己的价值”。
A. 错误B. 正确
4.1907年,新创办的《小说林》第一次公布稿酬标准,又标志着现代稿费制度的规范化,这为职业作家的出现提供了经济保障。
A. 错误B. 正确
5.在接受《随想录》文本过程中,读者普遍认同、肯定其文化思想史意义或文学史意义。
A. 错误B. 正确
6.刘恒1987年发表的《风景》在评论界反应热烈,这个中篇也被当作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
A. 错误B. 正确
7.白话文运动发起者最早的指向并不是文学,而只是开启民智,救亡图存。 ()
A. 错误B. 正确
8.李希凡和蓝翎在《 文史哲 》 (1954年第9期)和《光明日报》(1954年10月10日)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和《评〈红楼梦研究〉》两篇文章。
A. 错误B. 正确
9.文革结束后,巴金复出文坛。此后,他最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又恢复了三四十年代创作中那种满蕴着忧国忧民情绪,猛烈地批判社会锢疾的个性特征。
A. 错误B. 正确
10.新写实小说的叙事方式与传统现实主义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
A. 错误B. 正确
11.从《新生》发表正式步入文坛到抗战爆发前夕是巴金创作的丰收期。
A. 错误B. 正确
12.“新写实小说”的正式命名 ,则始于《钟山》杂志1989年第3期上开辟的“新写实小说大联展”。
A. 错误B. 正确
13.创造社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尊自我,重主观,讲神会,崇天才,主张“为艺术而艺术”,推崇文学创造的“直觉”与“灵感”。
A. 错误B. 正确
14.新写实小说之“新”,在于更新了传统的“写实”观念,悖离了传统现实主义的真实观,改变了小说创作中对于“现实”的认识及反映方式。
A. 错误B. 正确
15.“诗界革命 ”、“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等变革观念都是由梁启超提出的。
A. 错误B. 正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3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