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3春《市政学》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3春《市政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城市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A. 国家和政府
B. 社会组织
C. 单位
D. 个人
满分:2分
2.城市规划的()是城市规划体现了公众的意志,是一种公共事务。
A. 综合性
B. 权威性
C. 特殊性
D. 科学性
满分:2分
3.()包括住宅区选址、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和平面布局的规划。
A. 城市住房规划管理
B. 城市住房建设管理
C. 城市住房流通管理
D. 城市住房分配和消费管理
满分:2分
4.()包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外经贸、市交通局、市轻工局、市机械局、市贸易局、市农林局、市旅游局、市邮电局、市土地局等。
A. 综合经济管理机构
B. 专业经济管理机构
C. 监督管理机构
D. 社会管理机构
满分:2分
5.()包括书记、副书记和市委常务委员,由党的市委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并报上级党委批准。
A. 市党代表大会
B. 市委员会
C. 市委常务委员会
D.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满分:2分
6.城市基础设施具有(),决定了必须与城市的产业规划规模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也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经济建设之间的比例关系。
A. 生产性
B. 公益性
C. 承载性
D. 垄断性
满分:2分
7.()指非农业人口在50万—100万之间的城市。
A. 特大城市
B. 大城市
C. 中等城市
D. 小城市
满分:2分
8.()是指城市各类要素按一定形式、一定方向具体地分布于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的立体形态。
A. 城市密度
B. 城市布局
C. 城市形态
D. 城市人口
满分:2分
9.()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城市,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地位上升。
A. 早期城市
B. 中世纪城市
C. 近代城市
D. 现代城市
满分:2分
10.1961年到1965年这一时期是()阶段,对城市化的有计划调整,是对前一时期过度城市化的纠正。
A. 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
B. 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C. 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D. 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阶段
满分:2分
11.()又称为防御性职能,是指通过限制性、保护性的手段,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以及谋生条件的职能。
A. 传统职能
B. 消极职能
C. 内向职能
D. 现代职能
满分:2分
12.()指由于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功能社区
D. 社会社区
满分:2分
13.()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A. 城市的产业结构
B. 城市的企业结构
C. 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D. 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满分:2分
14.中国城市土地()是城市土地使用权在城市土地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横向流动或转让。
A. 一级市场
B. 二级市场
C. 三级市场
D. 四级市场
满分:2分
15.1978年以后是(),全国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以及社会管理体制与政策的改革。
A. 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B. 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C. 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
D. 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城市的发展历程有()。
A. 早期城市
B. 中世纪城市
C. 近代城市
D. 现代城市
满分:2分
2.实现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途径有()。
A. 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B. 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C. 增强城市对内功能(基本功能)完善城市对外功能(非基本功能)
D. 城市原有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满分:2分
3.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
A. 城市的政治结构
B. 城市的文化结构
C. 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D. 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满分:2分
4.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有()。
A. 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B.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经济共同繁荣
C. 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D.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E.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满分:2分
5.城市性质的确定,必须掌握正确的科学的观点,坚持()原则。
A. 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
B. 区域内各城市合理分工的原则
C. 城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相结合
D. 详尽地占有和分析资料
满分:2分
6.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
A. 城市化水平指标
B. 城市化速度指标
C. 城市化建设指标
D. 城市化质量指标
满分:2分
7.社会保障的主要模式包括()。
A. 福利国家型保障模式
B. 社会共济型保障模式
C. 个人自助型保障模式
D. 国家包办型保障模式
满分:2分
8.城市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是()。
A. 按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B. 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
C. 科学核定实行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D. 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
满分:2分
9.我国的市政职能改革主要需做好()面的工作。
A. 理顺各种关系,为市政职能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B. 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C. 从微观经济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D. 从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秩序维护者转变
满分:2分
10.市政职能的特征主要有()。
A. 广泛性
B. 服务性
C. 规范性
D. 自主性
满分:2分
11.城市与农村相比有()本质特征。
A. 人口和物质的高聚集性
B. 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C. 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D. 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满分:2分
12.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是()。
A. 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B. 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C.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
D. 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E. 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满分:2分
13.城市环境管理的基本作用是()。
A. 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
B. 有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C. 有助于保护市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水平
D. 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
满分:2分
14.城市功能有()类型。
A. 共同功能
B. 主导功能
C. 特殊功能
D. 综合功能
满分:2分
15.城市的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城市的产业结构
B. 城市的企业结构
C. 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D. 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满分:2分
16.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改革方向为()。
A. 从事业型向企业型转变
B. 从福利型向营利型转变
C. 从垄断型向竞争型转变
D. 从人治型向法制型转变
满分:2分
17.城市环境管理包括()。
A. 环保卫生
B. 环境保护
C. 园林绿化
D. 市容管理
满分:2分
18.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我国城市可以分为()。
A. 沿海城市
B. 沿江城市
C. 内地城市
D. 边境城市
满分:2分
19.城市的主要特征有()。
A. 城市成为人类的主要聚居区
B. 城市成为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的中心
C. 城市是世界经济联系网的基本结点
D. 城市空间是区域形态的基本构成
E. 城市生态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满分:2分
20.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具有()特点。
A. 数额大
B. 建设周期长
C. 资金回收慢
D. 利润率和折旧率低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由于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一个国家的城市往往集中了国家主要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包括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是199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城市环境合理的基本法,在环境管理的执法方面,分为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两个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市政绩效是指城市政府实现市政职能、管理城市公共事务所取得的工作业绩和社会效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城市住房消费管理主要是协调城市住房消费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纠正城市公有住房的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强化城市公有住房的维护管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1958到1960年,这一时期属于经济的正常发展,也不是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所能承受的,经济失调有“大跃进”等政治失误的严重影响,也有“赶英超美”、“全民炼钢”等错误决策的影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国家要求有条件的城市,绿地覆盖率近期达到20%,远期达到30%。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它在基层政权或者它的派出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社会职能是指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随着现代城市文明的发展而逐步兴起、并日益显示其重要性的职能。这些职能具有战略性、导向性,并且与城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密切相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199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基本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发展新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市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选举权、罢免权等各项政治权利,是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美国各城市普遍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市街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在城市的延伸,市与市辖区、街的国家机构之间纵向的上下级关系,是市政体制的组成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规模效益”是从规模经济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城市的规模效益就是城市的规模演变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西方国家城市的利益集团比较活跃,既直接向城市的国家机构表达利益,又通过动员选民投票,制约着政党组织对城市的国家机构的影响力。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福建师范13春《市政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包括公用事业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局、环境保护局、环境卫生管理局等。
A. 综合机构
B. 专业机构
C. 协调机构
D. 临时机构
满分:2分
2.城市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A. 国家和政府
B. 社会组织
C. 单位
D. 个人
满分:2分
3.()最常用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应注意的是把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区别开来.
A. 城市化水平指标
B. 城市化速度指标
C. 城市化建设指标城市化质量指标
满分:2分
4.()指由于人们从事某些专门的活动而在一定地域上形成的聚集区。
A. 法定社区
B. 自然社区
C. 功能社区
D. 社会社区
满分:2分
5.()包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外经贸、市交通局、市轻工局、市机械局、市贸易局、市农林局、市旅游局、市邮电局、市土地局等。
A. 综合经济管理机构
B. 专业经济管理机构
C. 监督管理机构
D. 社会管理机构
满分:2分
6.()是指城市的在国家行政体制中发挥独特作用,其职能的实现也具有相对独立性,适合城市政府自主实施管理。
A. 广泛性
B. 服务性
C. 规范性
D. 自主性
满分:2分
7.()是指主要有血缘关系集团、地缘关系集团、学缘关系集团以级事缘关系集团。
A. 初级集团
B. 次级社会集团
C. 主要集团
D. 发展集团
满分:2分
8.()是一种以职业集团的形式表达市民利益。
A. 个人联系渠道
B. 代理人或代表渠道
C. 集团参与渠道
D. 市民监督渠道
满分:2分
9.()包括人口、经济结构、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科技、文教、卫生、土地利用等历史与现状资料。
A. 历史发展资料
B. 城市环境资料
C. 城市建设基础资料
D. 经济与社会方面的基础资料
满分:2分
10.()主要是指封建社会的城市,这一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地位上升。
A. 早期城市
B. 中世纪城市
C. 近代城市
D. 现代城市
满分:2分
11.()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决定性因素。
A. 经济发展
B. 企业行为
C. 政策行为
D. 居民行为
满分:2分
12.()指为某一城市或某类城市所特有的功能,表明的是城市的个性,并非所有的城市都具有这种的功能,是区分此类城市与彼类城市的依据。
A. 共同功能
B. 主导功能
C. 特殊功能
D. 综合功能
满分:2分
13.()是指城市各类要素按一定形式、一定方向具体地分布于城市空间的某一位置上的立体形态。
A. 城市密度
B. 城市布局
C. 城市形态
D. 城市人口
满分:2分
14.()又称为防御性职能,是指通过限制性、保护性的手段,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秩序和生活环境以及谋生条件的职能。
A. 传统职能
B. 消极职能
C. 内向职能
D. 现代职能
满分:2分
15.()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A. 城市的产业结构
B. 城市的企业结构
C. 城市的所有制结构
D. 城市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有()。
A. 城市化的发动与发展以政府为主导
B.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经济共同繁荣
C. 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D.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转换
E.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满分:2分
2.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是()。
A. 社会生产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B. 市民生活的基本条件
C. 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一个减少污染的环境
D. 避免和减轻各种灾害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
E. 城市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满分:2分
3.环境监测制度包括()。
A. 经常性监测
B. 污染源监测
C. 事故性监测
D. 研究性监测
满分:2分
4.城市的绿地类型包括()。
A. 公共绿地
B. 居住绿地
C. 防护绿地
D. 生产绿地和风景林地
满分:2分
5.城市经济管理的内容主要有()。
A. 城市工农业管理
B. 城市财税管理
C. 城市市场价格管理
D. 城市土地住房管理
满分:2分
6.城市化的衡量指标有()。
A. 城市化水平指标
B. 城市化速度指标
C. 城市化建设指标
D. 城市化质量指标
满分:2分
7.我国的市政职能改革主要需做好()面的工作。
A. 理顺各种关系,为市政职能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B. 由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
C. 从微观经济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
D. 从市场参与者向市场秩序维护者转变
满分:2分
8.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起落和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基本是一致的,大致有()阶段。
A. 城市化起步与正常发展阶段
B. 城市化过度发展阶段
C. 城市化的调整阶段
D. 城市化的严重停滞阶段
E. 城市化恢复正轨并健康发展阶段
满分:2分
9.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机构包括()。
A. 综合机构
B. 专业机构
C. 协调机构
D. 临时机构
E. 中央政府的部门设在城市的下级机构
满分:2分
10.市政学的对象主要包括()方面内容。
A. 市政主体
B. 市政客体
C. 市政管理规律
D. 市政体系
满分:2分
11.城市规划的理论包括()。
A. 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B. 近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C. 现代的城市规划理论
D. 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E. 中国城市规划变迁
满分:2分
12.城市与农村相比有()本质特征。
A. 人口和物质的高聚集性
B. 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C. 基础设施的强公共性
D. 文化构成的异属性
满分:2分
13.市政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目标是()。
A. 转变市政职能,实现政企
B. 分开党政分开,改革政府弊政
C. 加强城市法制建设
D. 推进城市发展
满分:2分
14.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时期。
A. 前工业化阶段
B. 工业化阶段
C. 后工业化阶段
D. 成熟阶段
满分:2分
15.城市基础设施的特点有()。
A. 生产性
B. 公益性
C. 承载性
D. 垄断性
E. 超前性
F. 系统性
满分:2分
16.现代环境污染的核心是城市环境污染,其特点是()。
A. 污染的内容全面性
B. 污染的范围广泛性
C. 污染的时间长期性
D. 污染的危害严重性
满分:2分
17.中国城市化的方针是()。
A. 发挥大城市优势,形成区域发展的龙头
B. 强化中等城市的功能,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中介优势
C. 合理发展小城市,促进农村城市化
D. 中国城市化出现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满分:2分
18.城市环境污染的种类包括()。
A. 空气污染
B. 水域污染
C. 固体废物污染
D. 噪声污染
E. 土壤污染
满分:2分
19.实现城市功能优化的基本途径有()。
A. 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B. 因势利导地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C. 增强城市对内功能(基本功能)完善城市对外功能(非基本功能)
D. 城市原有功能结构和运行方式进行合理调整
满分:2分
20.城市的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上层建筑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主要包括()。
A. 城市的政治结构
B. 城市的文化结构
C. 城市人口的自然结构
D. 城市人口的社会结构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规模效益”是从规模经济的概念中引申出来的,城市的规模效益就是城市的规模演变与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函数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市议会制的主要特征是市议会兼行议决权和行政权,市议会就是市政府。美国各城市普遍实行这种市政体制。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市政体制通过协调城市的政党组织、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断调整市政权的组织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中共城市组织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充分发挥和加强市民主党派参政和监督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我国防治老污染源的一项重要制度,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基础,规定排污单位可以排放污染物、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去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城市工业生产率发展所需要的人口增长速度。这主要是国家政策选择的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古罗马的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规划著作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市政职能的转变势在必行,不进行改革就没有出路,必须加快市政职能的转变,推进城市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城市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各种不同性质、规模和类型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组成的有机的城市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199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城市规划基本法律,它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进入了有法可依的发展新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由于历史、文化及经济发展等原因,一个国家的城市往往集中了国家主要的优秀文化遗产和教育资源,包括高校、教师队伍、教学设备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是199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城市环境合理的基本法,在环境管理的执法方面,分为行政执法和司法执法两个部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市民政治权利的保障,公民直接或间接行使选举权、罢免权等各项政治权利,是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从地域上看,城市居民的首要条件是持有有效的城市户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市政学是一门研究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政治生活发展规律的科学,国家政权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