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 发表于 2013-5-10 07:22:01

华师13春《毛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

华师13春《毛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扩大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
A. 利用外资
B. 发展对外贸易
C. 引进技术
D. 发展对外劳务合作
满分:2分
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满分:2分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做主
B. 共产党的领导
C. 民主集中制
D.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满分:2分
4.“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是
A. 一个中国
B. 两种制度
C. 高度自治
D. 设立特别行政区
满分:2分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B. 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C. 改革开发以来党和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
D. 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满分:2分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是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 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D. 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满分:2分
7.衡量一个政党是否具有先进性的最高标准是
A. 生产力
B. “三个有利于”
C. 实践
D. 人民的满意度
满分:2分
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大特征是()
A. 以社会主义工业化为主体
B. 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统一
C. 对个体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 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满分:2分
9.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的著作是
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 《论十大关系》
C. 《新民主主义论》
D. 《反对本本主义》
满分:2分
10.为了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双重目标,在实现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时,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是
A.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C. 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
D. 调节分配收入,防止两极分化
满分:2分
11.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其实质是要不要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思想
C.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满分:2分
12.整风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整顿学风,在这里,学风问题的实质是
A. 对待实践的态度问题
B. 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
C. 对待群众的态度问题
D. 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问题
满分:2分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 消灭剥削
B. 消除两极分化
C. 加强党的建设
D. 大力发展生产力
满分:2分
14.邓小平理论所要解决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 如何发展生产力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D.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满分:2分
15.依法治国的目的是
A.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B. 将国家事务纳入法律轨道
C. 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
D. 保证人民群众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满分:2分
1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人民民主专政
C.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D. 人民参与国家管理
满分:2分
1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
A. 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B.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C.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D. 发达群众,大胆创新
满分:2分
18.以下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
满分:2分
19.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A. 关键抉择
B. 必由之路
C. 重大战略
D. 重要选择
满分:2分
2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 发展
B. 提高效益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D. 统筹兼顾
满分:2分
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中规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A.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满分:2分
2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基本的是
A. 生产力标准
B.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C. 提高综合国力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标准
满分:2分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是
A. 经济建设
B. 改革开放
C. 四项基本原则
D. 自力更生
满分:2分
24.正式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 中共十三大B. 中共十四大
C. 中共十五大D. 中共十六大
满分:2分
25.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最早做出准确阐述是在
A. 中共七大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二大D. 中共八大
满分:2分
26.对外开放是()
A. 我国的短期方针B. 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
C. 中国的基本国策D. 为了发展中国的民主法制
满分:2分
27.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是
A. 经济建设B. 改革开放
C. 四项基本原则D. 自力更生
满分:2分
2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
A. 可持续发展思想B. 科学发展观
C. 毛泽东思想D. “三个代表”思想
满分:2分
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A.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 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可逾越性最主要是由
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B. 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C. 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D. 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决定的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 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满分:2分
2.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
A.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 自然垄断的行业
C.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满分:2分
3.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主要表现在()。
A. 它们在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B. 它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 它们在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
D. 它们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满分:2分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
A. 长期共存
B. 互相监督
C. 肝胆相照
D. 荣辱与共
满分:2分
5.以下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的阶级是
A. 农民阶级
B. 小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官僚资产阶级
满分:2分
6.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的错误主义是
A. 教条主义
B. 投降主义
C. 经验主义
D. 盲动主义
满分:2分
7.经过20世纪三位伟人领导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位伟人是()。
A. 孙中山
B. 毛泽东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满分:2分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
A. 第一要义是发展
B. 核心是以人为本
C.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满分:2分
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方面存在差别,并且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原因主要是()。
A. 劳动者的个人禀赋和家庭负担的不同,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必然产生收入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B. 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和多种分配方式,拥有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社会成员也必然会产生收入的差距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下优胜劣汰,使具有不同竞争能力的人在富裕程度上必然出现差距
D.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以及不同经济领域和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差别,也必然引起收入的差别和富裕程度的不同
满分:2分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主要的内容是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坚持改革开放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自力更生与艰苦创业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2.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3.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4.新民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6.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区别的根本标志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7.近代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8.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9.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是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10.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 错误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华师13春《毛邓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线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