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刑法学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2013年上半年第二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刑法学》第十至第十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号: 身份证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对犯罪分子适用死刑的一般性条件是
A、罪大恶极 B、罪行极其严重 C、犯罪后果极其严重 D、民愤极大
2、对( )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犯罪时 B、被司法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时
C、审判的时候 D、自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3、死刑缓期2年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 )之日起计算
A、判决确定 B、判决执行 C、死刑缓期执行期满 D、判决公布
4、( )死刑的核准权属于:
A、中级人民法院 B、高级人民法院 C、最高人民法院 D、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
5、(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该核准法院应是:
A、原审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B、中级人民法院 C、高级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
6、( )我国刑法规定的有期徒刑的期限一般是: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15日以上15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D、15日以上20年以下
7、( )犯罪分子犯罪后有立功表现的,其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8、(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
A、在法定刑限度以下判处刑罚
B、在法定刑幅度中线以下判处刑罚
C、按法定刑的最低限度判处刑罚
D、在法定刑限度以内相对于没有该从轻处罚情节判处较轻的刑罚
9、( )犯罪分子自动投案以后的下列表现中,可以认定为自首的是:
A、交代了自己所犯数罪中的次要罪行
B、共同犯罪的主犯交代了自己所犯的全部罪行
C、共同犯罪的从犯承揽了共同犯罪其他共犯的全部罪行
D、如实供述了所犯之罪的主要情节和基本过程
10、(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
A、3年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不能少于2个月
C、5年 D、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
11、( )因犯某类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这种罪的犯罪分子,是特别累犯。这类犯罪是( )
A、危害公共安全罪 B、侵犯人身权利罪
C、危害国家安全罪 D、危害国防利益罪
12、( )数罪并罚时,对犯罪人判处的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
A、15年 B、20年 C、25年 D、30年
13、( )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被发现还有应当判处有期徒刑的漏罪未经判决,在撤销缓刑实行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的原则是:
A、限制加重 B、并科 C、吸收 D、估堆
14、( )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
A、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1/2 B、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1.5倍
C、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 D、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的2/3
15、( )对原判刑罚附条件地不予执行的制度在刑法上称为:
A、缓刑 B、减刑 C、假释 D、免除处罚
16、(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
A、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B、应当撤销缓刑,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按“先减后并”原则进行数罪并罚
C、不应撤销缓刑,对所发现的罪按刑法的规定直接判处刑罚
D、不应撤销缓刑,但对所发现的罪应按刑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17、(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A、1/3 B、1/2 C、1/4 D、2/3
18、( )下列罪犯中依法不得适用假释的是:
A、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罪犯
B、犯盗窃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
C、犯受贿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D、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
19、( )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A、时效延长 B、时效继续 C、时效中断 D、时效中止
20、( )下列哪种情形应当受到刑法所规定的追诉期限的限制?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某甲自诉某乙伤害案件以后,某乙离家杳无音信
B、某丙因出国而未能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丁侮辱案提出控告
C、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某甲说话颠三倒四,有关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某戊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某丁被公安机关抓获而逃往他地藏匿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包括( )
A、剥夺政治权利 B、罚金 C、没收财产 D、管制
2、(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有以下几种情况:
A、单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主刑是拘役、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B、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
C、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D、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改为3以上10年以下
3、( )丁某因走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并处没收财产,汪某等5人得知这一消息后,提出丁某向他们借过钱,要求丁某偿还。在以没收的财产偿还债务时必须符合下列哪些条件?
A、必须在没收财产前所负的正当债务 B、必须经过债权人提出请求
C、必须经过人民法院核准 D、只能在没收财产的数额内偿还
4、( )甲先后犯三罪,一罪被判处拘役;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万元;三罪被判处死刑,对其数罪并罚时:
A、应处死刑 B、应当判处死刑并处罚金 C、体现吸收原则 D、体现并科原则
5、下列关于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甲某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应该适用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乙某被剥夺政治权利3年,在有期徒刑执行完毕之后回到村子里被选为村民小组组长
C、丙某被判处无期徒刑后因表现良好被减刑为有期徒刑10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年
D、丁某犯有抢夺罪,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
6、( )某甲犯罪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对甲依法应如何量刑。
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如果犯罪较轻,应当免除处罚 D、如果犯罪较轻,可以免除处罚
7、( )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累犯
A、不得减刑 B、不得假释 C、应当从重处罚 D、不得适用缓刑
8、(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累犯除外
B、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C、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少于1个月
D、缓刑的考验期限,以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9、( )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A、拐卖妇女又奸淫被拐卖妇女 B、司法工作人员枉法裁判又构成受贿罪
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强奸被组织人
10、( )我国刑法对不同的刑种,采取了不同的数罪并罚愿则,对判处-的,采取吸收原则。
A、死刑 B、无期徒刑 C、有期徒刑 D、拘役
11、( )下列关于缓刑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A、对累犯以及实施杀人等暴力性犯罪的人,不得宣告缓刑
B、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个月
C、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遵守有关缓刑的规定,只要没有再犯新罪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
D、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先减后并的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12、( )王某因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对犯罪时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13、( )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四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二年零九个月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
A、减刑 B、缓刑 C、假释 D、保外就医
14、( )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管制的期限为 3 个月以上 2 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 3 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15、(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适用数罪并罚的情况有
A、犯罪行为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继续状态的犯罪
B、以一个故意或过失,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数个罪名的犯罪
C、出于数个故意,多次实施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
D、以某一犯罪为目的,而其犯罪方法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我国刑法关于死刑的限制规定有哪些?
2、剥夺政治权利附加适用的范围
3、缓刑的种类及成立条件
4、假释的适用条件
5、简述特别累犯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四、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李某,男,36岁,无业
1998年11月,李某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2006年6月,李某再次因故意伤害他人被抓获,依法应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李某在被羁押期间主动交代出其在1997年12月曾盗窃他人财物(价值1000余元人名币)的事实,经查属实。
(1)李某是否属于累犯?为什么?
(2)对于李某的最后一次故意伤害行为和盗窃行为应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
2、朱某2004年3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2006年10月,监狱根据朱庆悔改表现,依法向当地中级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法院审核了朱庆在狱中悔改表现及有关证据材料启,依法裁定了可以假释,其假释考验期自1996年11月3日至1998年11月2日止。但朱庆被假释出狱后,在本村及邻村撬门破锁盗窃作案5起,窃得财物价值1800多元。问:法院应对朱庆如何处罚?
3、赵某,男,21岁。赵某于2007年12月7日被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赵某在缓刑考验期间,某日骑自行车外出,在路上将卖烤红薯的夏某的自行车及烤筒撞倒。夏某指责赵,赵挥拳便打夏的脸部、胸部,致夏异骨粉碎性骨折(轻伤)。夏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问:法院应对赵某如何处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