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3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线作业二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判断题(共22道试题,共44分。)
1.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相应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曼陀罗是一种结合体或者集合体, 是儿童和成人共同喜爱的、 具有良好视觉形象的、平衡而协调的图形组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绘画以使用材料、 工具和技法的不同, 分为宣传画(招贴画)、广告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也就是说要进行美术活动,不仅需要运用人体的某些部分,如眼、手等等,而且还须借助于人体以外的物质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荣格把曼陀罗看作是几十万年以来残留在人类内心深处的原型遗迹中的一种。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凯洛格认为儿童对图形的组织和平衡的追求是十分重要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绘画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结合体的美感特征是均衡性和规则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里德把曼陀罗看成是人类大脑的结构及人类的意识和无意识的终结根源,是一种最高和谐的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在儿童美术发展的过程中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美术欣赏活动目标包括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创造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儿童欣赏教学,可以单纯地让儿童看一看观赏对象,使儿童获得知识,体验美感,促进其审美能力的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对年幼儿童实施的审美教育,不要以直观的视觉艺术形象去打动幼儿的心灵,而要以抽象的说理去灌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托幼机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分为四种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创造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美育功能指学前儿童的审美方面是美术教育美育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本质论的思想根源是卢梭的自然主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曼陀罗(mandalas)在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它可指所有那些圈形主题的符号再现,但并不能特指那种其中结合着直线的圆圈样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我们可以将儿童喜欢画动的对象(如人、动物等)这一现象直接地演绎为儿童的美术具有动态性的特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现代美术教育的工具论是以里德和罗恩菲而德为代表的,其思想基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教育, 即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 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欣赏活动中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2.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与人类历史的发生发展是同步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二、单选题(共18道试题,共36分。)
1.在儿童手工活动中,一般采用()的教学模式。
A. 感知——练习——模仿——创造
B. 感知——模仿——练习——创造
C. 模仿——练习——感知——创造
D. 模仿——感知——练习——创造
满分:2分
2.___是美术教育的发源地。
A. 中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满分:2分
3.中国美育的开创者是____,其美育观即有西方美学的思辩色彩,又有中国美学的直观特点。
A. 王国维
B. 陈鹤琴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满分:2分
4.
白特在其 《心理与学业测验》一书中将儿童画发展阶段分为七大阶段。其中他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永远都达不到____。
A. 抑制阶段
B. 艺术复现阶段
C. 视觉写实阶段
D. 图形的写实阶段
满分:2分
5.( )研究儿童图案的样式——通过了解线和点这两种最简单的图形来解释儿童是如何通过重复、对称、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等方式将这些最简单的图形“转换”成较为复杂的图形的。
A. 柯思修泰纳
B. 布斯
C. 阿恩海姆
D. 凯洛格
满分:2分
6.专家()认为当教师要求儿童想象性地运用技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视觉形象的时候,应为儿童设置表现目标。
A. 席勒
B. 斯滕豪斯
C. 艾斯纳
D. 里德
满分:2分
7.学者( )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所谓的“知觉描绘理论”。
A. 席勒
B. 里德
C. 斯宾塞
D. 玛珂菲
满分:2分
8.认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的理论是____。
A. 本质论
B. 工具论
C. 感官教育论
D. 社会本位论
满分:2分
9.学者()认为,发展过程并不总是符合教学过程的,发展过程跟随着建立“最近发展区”的教学。
A. 席勒
B. 斯滕豪斯
C. 艾斯纳
D. 维果茨基
满分:2分
10.学者( )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A. 里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托尔斯泰
满分:2分
11.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阿恩海姆
D. 卢梭
满分:2分
12.凯洛格把2岁或者2岁以下的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称为基本的涂鸦线,并把这种基本的涂鸦线分为____种。
A. 10
B. 20
C. 17
D. 18
满分:2分
13.根据____的理论,儿童对图形的选择和安排主要取决于原事物的简洁的“结构”,这些图形表现的是原事物的形式的基本方面。
A. 阿恩海姆
B. 柯思修泰纳
C. 布斯
D. 凯洛格
满分:2分
14.德国的儿童画研究者____在《儿童绘画年龄的发展》著作中,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图式期,线与形式期,平面画期以及立体画期等。
A. 罗恩菲尔德
B. 柯思修泰纳
C. 白特
D. 凯洛格
满分:2分
15.美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____早在1749年就主张将美术引入教学计划。
A. 富兰克林
B. 齐塞克
C. 夸美纽斯
D. 布鲁纳
满分:2分
16.情节画是在____的基础上进行的,也称“命题画”。
A. 记忆画
B. 物体画
C. 情节画
D. 想象画
满分:2分
17.进步美术教育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是____。
A. 罗恩菲尔德
B. 里德
C. 斯宾塞
D. 玛珂菲
满分:2分
18.1904年, 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的奥地利的儿童美术教育者____,供职于维也纳应用艺术学校,创办了儿童美术班。
A. 杜威
B. 富兰克林
C. 夸美纽斯
D. 齐塞克
满分:2分
三、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工具论”的代表人物有( )。
A. 杜威
B. 里德
C. 罗恩菲而德
D. 蒙台梭利
满分:2分
2.评价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对活动过程的评价,其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
A. 教师的活动准备
B. 教师的活动设计
C. 教师的活动组织
D. 教师的活动指导
满分:2分
3.儿童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有____。
A. 讲解法
B. 提问法
C. 观察比较法
D. 游戏练习法
满分:2分
4.托幼机构美术教育活动的目标取向包括:____。
A. 认知目标
B. 行为目标
C. 过程目标
D. 表现目标
满分:2分
5.以下属于学前儿童绘画经常采用教学的方法的有( )。
A. 观察法
B. 联想法
C. 范例法
D. 游戏练习法
满分:2分
6.关于美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包括____等。
A. 模仿说
B. 游戏说
C. 巫术说
D. 劳动说
满分:2分
7.本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 艾斯纳
B. 格里
C. 罗恩菲而德
D. 蒙台梭利
满分:2分
8.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罗恩菲尔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里德
满分:2分
9.意愿画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____。
A. 记忆画
B. 图案画
C. 情节画
D. 想象画
满分:2分
10.评价教师在美术活动中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着手?( )
A. 活动目标
B. 活动内容和工具材料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30分。)
1.进步美术教育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是____。
A. 罗恩菲尔德
B. 里德
C. 斯宾塞
D. 玛珂菲
满分:2分
2.
白特在其 《心理与学业测验》一书中将儿童画发展阶段分为七大阶段。其中他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永远都达不到____。
A. 抑制阶段
B. 艺术复现阶段
C. 视觉写实阶段
D. 图形的写实阶段
满分:2分
3.___是美术教育的发源地。
A. 中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日本
满分:2分
4.捷克教育家____的著作《大教学论》为在学校中实施美术教育作了铺垫。
A. 卢梭
B. 阿恩海姆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满分:2分
5.()是由教师确定某一物体,并教给儿童关于该物体形状、色彩、结构的画法,从而使儿童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
A. 图案画
B. 意愿画
C. 情节画
D. 物体画
满分:2分
6.中国美育的开创者是____,其美育观即有西方美学的思辩色彩,又有中国美学的直观特点。
A. 王国维
B. 陈鹤琴
C. 蔡元培
D. 陶行知
满分:2分
7.学者( )认为:“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于是在自己心里重新唤起这种感情,并用某种外在的标志表达出来”。
A. 里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托尔斯泰
满分:2分
8.德国的儿童画研究者____在《儿童绘画年龄的发展》著作中,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涂鸦期,图式期,线与形式期,平面画期以及立体画期等。
A. 罗恩菲尔德
B. 柯思修泰纳
C. 白特
D. 凯洛格
满分:2分
9.____被认为是美国教育史上最有影响教育家,其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在美术教育领域内产生了重大影响作用。
A. 巴肯
B. 富兰克林
C. 杜威
D. 齐塞克
满分:2分
10.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第一步是要考虑( )这个因素。
A. 美术教育目标
B. 实际情况
C. 儿童的发展水平
D. 具体操作
满分:2分
11.法国启蒙思想家____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对于儿童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理解,将儿童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阿恩海姆
D. 卢梭
满分:2分
12.凯洛格把2岁儿童用直线和曲线组成的不同圆形的图形称为____。
A. 蝌蚪人
B. 太阳
C. 曼陀罗
D. 图形的组合
满分:2分
13.凯洛格把2岁或者2岁以下的儿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称为基本的涂鸦线,并把这种基本的涂鸦线分为____种。
A. 10
B. 20
C. 17
D. 18
满分:2分
14.( )教授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儿童智能的发展是他们身上的三个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和感觉系统)不断发展并交互作用的结果。
A. 加登纳
B. 哈里斯
C. 罗恩菲尔德
D. 玛珂菲
满分:2分
15.50年代, 美国教育家____在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了 “学科结构”的概念。
A. 富兰克林
B. 布鲁纳
C. 夸美纽斯
D. 赫尔巴特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10分。)
1.持“感官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有____。
A. 德克罗利
B. 卢梭
C. 罗恩菲而德
D. 蒙台梭利
满分:2分
2.托幼结构手工活动的类型有()。
A. 泥工
B. 纸工
C. 情景画
D. 自制玩具
满分:2分
3.凯洛格将各种类型的太阳进行分类,有( )。
A. 太阳人
B. 中空的太阳
C. 太阳的脸
D. 蝌蚪人
满分:2分
4.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是____。
A. 罗恩菲尔德
B. 席勒
C. 斯宾塞
D. 里德
满分:2分
5.对学前儿童美术活动的评价包括对( )等方面的评价。
A. 美术活动目标
B. 内容
C. 幼儿美术能力发展状况的评价
D. 活动过程和活动效果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30道试题,共60分。)
1.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美术遗产的包括非洲发现的洞穴壁画和一些小型雕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进步主义教育以人的本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曼陀罗是一种结合体或者集合体, 是儿童和成人共同喜爱的、 具有良好视觉形象的、平衡而协调的图形组合。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幼儿视觉审美教育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对幼儿实施美术教学,而不是美术游戏得以实现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自然教育是适合人的本性的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欣赏活动中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托幼机构美术教育活动可以分为四种目标: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创造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儿童美术仅包括绘画、美术欣赏两大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美术作品是动态的,并且不是固定不变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和目的由个体性功能和目的所决定, 并受其制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绘画以题材不同分为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动物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德国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大致分为:认知教育理论——模仿和练习——审美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美术创作的目标就是造型,所采用的题材主要是通过外在形状来表现人和事物。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着眼教育, 即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 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儿童美术语言就是幼儿自己创造的视觉的或造型的符号系统,它是幼儿创造的唯一的一种符号系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现代美术教育的工具论是以里德和罗恩菲而德为代表的,其思想基础是卢梭的自然主义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称为结合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美术与戏剧、电影、音乐、舞蹈等艺术不具备相同的地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儿童欣赏活动主要有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欣赏活动中有各自的内容和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儿童掌握技能一般要经历感知、模仿、练习、创作这样几个过程。因此在手工活动中,一般采用感知——模仿——练习——创造的模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1.日本现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大致分为:铅笔画时期和毛笔画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2.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也就是说要进行美术活动,不仅需要运用人体的某些部分,如眼、手等等,而且还须借助于人体以外的物质材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3.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现是艺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4.福禄贝尔认为儿童游戏和艺术活动基本上是同一件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5.美术对于儿童和成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6.涂鸦线指年龄在1―6岁左右的儿童用笔在纸上涂划,画出一些乱而不规则的线条,包括有直线、斜线、弧线、折线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7.儿童美术指的是3―6岁学前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愿望以及审美追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8.绘画以使用材料、 工具和技法的不同, 分为宣传画(招贴画)、广告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9.过程取向的目标关注的不是预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强调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提出的相应目标。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0.曼陀罗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映象,它包括了深思熟虑和无限的冥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满分:2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