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7-12 08:40:00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二答案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分
2.既是一次探索活动的结束,又是新的探索活动的开始的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过程
C. 探索对象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3.“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
A.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满分:2分
4.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定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
A. 督导——反馈系统
B. 评价——督导系统
C. 反馈——校正系统
D. 校正——督导系统
满分:2分
5.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A. 普通测量
B. 观察测量
C. 正式量具测量
D. 非正式量具测量
满分:2分
6.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孔子
满分:2分
7.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8.有一个儿童,他认识了猫。有一次到了动物园以后,凡是看到和猫体型类似的动物他都称为“猫”,由此可见他头脑中的“猫”的概念是
A. 科学概念
B. 科学经验
C. 初级科学概念
D. 想象中的概念
满分:2分
9.下列属于幼儿发展评价指标的是:()
A. 知识面
B. 创造精神
C. 身高
D. 智力
满分:2分
10.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
A. 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 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 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 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满分:2分
11.我们对幼儿发展的评价指标应以幼儿的科学精神和品质与()为核心,倾向于具有发展性的,可持续性的有益于幼儿终身的教育目标和价值。
A. 科学实践能力
B. 科学选题的能力
C. 科学探究的能力
D. 科学实验的能力
满分:2分
12.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具体内容是指: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13.下列都可供儿童进行科学探索的一组材料是( )。
A. 锤子、尺、纸盒、纸杯、饮料瓶等
B. 气味瓶、让儿童通过触摸分辨物体的“魔箱”
C.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磁铁、指南针、三棱镜、手电筒、滑轮等
D. 儿童自己收集的树叶、种子、动物、骨骼、昆虫世界、无土栽培的植物等
满分:2分
14.下列不属于学前儿童可以进行测量的内容的是
A. 在地图上测量两个城市的距离
B. 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
C. 用目测感知物体的大小、长短、粗细等
D. 测量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个主要阶段
满分:2分
15.“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A. 法国
B. 美国
C. 中国
D. 德国
满分:2分
16.在正规性科学活动结束时,设计要充分体现:
A. 互动性
B. 封闭性
C. 自主性
D. 开放性
满分:2分
17.对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包括两个重要的方面: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和()的评价。
A. 对教师教育组织策略
B. 对教师语言的评价
C. 对教师提问的评价
D. 对教师板书的评价
满分:2分
18.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布鲁姆
满分:2分
19.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评者行为进行现场观察或测量,并对观测结果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自然观察法
D. 自然测量法
满分:2分
20.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A. 没有具体的活动目标和计划
B.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干预较少
C. 仍然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
D. 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学习的形式以个人的探索为主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对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的评价方式:
A. 经常性的教师自评
B. 教师间的互评
C. 检查性的他评
D.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满分:2分
2.幼儿阶段应学习的科学探索技能包括:
A. 观察
B. 分类
C. 思考
D. 实验
满分:2分
3.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设计包括:
A. 活动课题的设计
B. 活动目标的设计
C. 活动材料的设计
D. 活动过程的设计
满分:2分
4.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评价包括:
A. 教育内容
B. 教育过程
C. 教育目标和价值
D. 教育环境和材料
满分:2分
5.《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阐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包括:
A.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B.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C.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D.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满分:2分
6.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 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 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 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满分:2分
7.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特点是
A. 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B. 学习材料由教师统一提供,所有儿童共同操作
C. 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直接指导较多,时间和空间受限制
D. 学习的形式以集体教学为主
满分:2分
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应做到:
A. 观察、分析儿童的行为
B. 适当参与儿童的活动
C. 保证儿童的活动机会
D. 合理运用评价的手段
满分:2分
9.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
A.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 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 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 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满分:2分
10.在教育实践中,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启蒙性应体现在:
A. 选择儿童可以直接探索的内容
B. 结合儿童的生活向儿童介绍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
C. 让儿童通过自己直接的探索活动
D. 选择儿童可以理解的内容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先进技术的科学实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设计活动目标时要尽量体现行为化和可操作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指导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尽量不干预儿童的行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教师的参与可以是代替幼儿的自身的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测量是测定物体质量特征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最高水平的创造是再造的创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可以不用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幼儿科学教育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科学性和启蒙性是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社会资源包括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天然资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活动目标,是指儿童通过科学活动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教师对于科学的关心和主动态度可以极大地感染幼儿,促使幼儿好奇心的产生和发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非正式量具测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在创编科学游戏时,应留意游戏的科学性、规则性、趣味性、活动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利用谜语、儿歌、故事导入活动,可以使儿童的兴趣都集中到将要学习和探索的事物中来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表达不属于科学探索技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儿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导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内容。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幼儿学科学的物质前提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2.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
A. 科学性和启蒙性
B. 广泛性和代表性
C. 地方性和季节性
D. 时代性和民族性
满分:2分
3.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学科学的动力是:
A. 探索对象
B. 探索态度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4.学前儿童正规性科学活动:
A. 与其他类型完全不同的活动
B. 是儿童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
C. 儿童可自主选择学习材料的科学活动
D. 可自选活动时间
满分:2分
5.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哪个年龄段进行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分
6.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A. 加涅
B. 皮亚杰
C. 布鲁纳
D. 布鲁姆
满分:2分
7.在儿童学科学的诸要素中,儿童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认识和情绪倾向是: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8.科学的本质是:
A. 创造
B. 探索
C. 总结
D. 实践
满分:2分
9.活动过程中,随机性最强,最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的是( )。
A. 正规性科学活动
B. 非正规性科学活动
C. 偶发性科学活动
D. 都不是
满分:2分
10.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A. 普通测量
B. 观察测量
C. 正式量具测量
D. 非正式量具测量
满分:2分
11.“学习使用对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分
12.“教师怎么教”和“儿童怎么学”都属于:
A.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活动
B.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
C.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
D.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评价
满分:2分
13.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A. 方法方面的目标
B. 知识方面的目标
C. 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 技能方面的目标
满分:2分
14.各年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分
15.在幼儿园里开展的“听声音、猜东西”、“气味真正多”、“小小品尝会”等活动,是有关什么的探索( )。
A. 人体的结构、功能及保护
B. 人的心理活动
C. 个体的生命过程
D. 感受、体验人体内部主要器官的活动和功能
满分:2分
16.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一个方面,能体现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特殊性的是:
A. 方法方面的目标
B. 知识方面的目标
C. 情感个性方面的目标
D. 技能方面的目标
满分:2分
17.“能按照对事物内在的、物理特性分类”,是哪一个年龄的科学教育目标
A. 2~3岁
B. 3~4岁
C. 4~5岁
D. 5~6岁
满分:2分
18.科学游戏旨在
A. 重复游戏中所伴随的科学现象
B. 探索科学现象之间的关系或解决问题
C. 获得新发现,掌握新知识
D. 通过游戏体现问题、任务或目的
满分:2分
19.各年龄阶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5-6岁年龄班的要求是
A. 比较物体明显的不同点
B. 比较物体的不同点
C. 比较物体的相同点
D. 比较物体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满分:2分
20.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B. 科学实验的内容是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C. 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 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
A. 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能
B. 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C. 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
D. 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满分:2分
2.偶发性科学活动的特点包括:
A. 活动的时间地点不定,随机性强
B. 活动的主体具有强烈的内在探索动机
C. 探索的内容广泛,常常是就地取材
D. 探索活动常由偶然的情景引起,教师无法事先估计
满分:2分
3.幼儿学科学的要素包括:
A. 探索态度
B. 探索对象
C. 探索过程
D. 探索结果
满分:2分
4.幼儿科学教育的内涵应包括:
A. 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
B. 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的过程
C. 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D. 支持幼儿亲身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满分:2分
5.对教师的教育组织策略的评价方式:
A. 经常性的教师自评
B. 教师间的互评
C. 检查性的他评
D.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满分:2分
6.下列关于学前儿童科学实验的特点的表述对的是科学实验的内容是
A. 生活中常见的,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所能接受的科学现象
B. 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和特定的实验室
C. 儿童科学实验的设备和条件简单,可就近取材
D. 实验操作技术简单,要求低
满分:2分
7.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包括:
A. 教育内容生活化
B. 教育过程探究化
C. 教育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D. 教育价值的多项性
满分:2分
8.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
A. 活动经费的准备
B. 情感的准备
C. 时间的准备
D. 空间环境的准备
满分:2分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阐述了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包括:
A. 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B.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C. 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D. 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满分:2分
10.幼儿科学教育中操作技能的目标包括:
A. 学会使用简单工具的技能;
B. 学习使用工具制作简单产品的技能;
C. 培养在操作过程中根据操作目标及时调整操作过程的能力;
D. 培养对操作过程和结果的思考、调整和修正的能力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表达不属于科学探索技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正规性科学活动是要求全体儿童都必须参与的科学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教师要选择最能体现先进技术的科学实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长期系统性观察主要在3到4岁进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观察是一种无目的的知觉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实现的教育价值是单方面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课题时可以不用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测量是测定物体质量特征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长期系统观察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短,对儿童观察的持久性要求不高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科学启蒙就是要选择儿童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内容,引导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1.情感目标体现了对科学内涵的完整把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2.最高水平的创造是再造的创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3.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是实施幼儿科学教育的根本指导和方向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4.教师的参与可以是代替幼儿的自身的学习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5.科学是知识但不是信息资料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6.专门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不包括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7.幼儿在学科学的过程中的探索发现就属于再造的创造水平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8.幼儿实验技能的目标主要包括:知道自己在实验中的行动或操作和实验现象之间的联系,学习在实验中尝试不同的操作方法以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9.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孔子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0.活动材料是儿童学科学的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师13春《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在线作业一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