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13春《财务管理》模拟试卷B卷答案
川大13春《财务管理》模拟试卷B卷答案四 川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模 拟 试 题(B卷)
课程名称:财务管理
[请将试题的解答全部答在答题纸上(答题纸另发);本试题必须随答题纸一并交回]
试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选择题30分,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被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资金时间价值大小的因素主要包括[ ]
A.单利 B.复利 C.资金额 D.利率和期限
2.某人将1000元存入银行,银行的年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则4年后此人可从银行取出[ ]
A.12000元 B.1464元 C.1350元 D.1400元
3. 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的最终决定因素是[ ]
A.企业产品价值实现的程度 B.企业与债权人关系的协调程度
C.企业财务活动本身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D.企业再筹资的能力
4.可转换债券对投资者来说,可在一定时期内将其转换为[ ]
A.其他债券 B.普通股 C.优先股 D.收益债券
5. 某公司净资产为8000万元,公司已累计发行债券总额为2200万元。因此,公司如果再要发行债券,其最高发行额度为[ ]
A.5800万元 B.1000万元 C.200万元 D.无限制
6.以下筹资方式中,筹资成本最低的是[ ]
A.融资租赁 B.银行借款 C.发行股票 D.商业信用
7.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
A.降低财务风险 B.降低经营风险 C.降低资金成本 D.增强融资弹性
8.企业发行普通股股票,第一年股利率为15%,筹资费率为4%。普通股成本率为21.65%,则股利逐年增长率为 [ ]
A.2.625% B.8% C.6% D.12.625%
9. 某公司本期息税前利润为6000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 B
A.6 B.1.2 C.0.83 D.2
10.衡量企业偿还到期债务能力的直接标志是 [ ]
A.有足够的资产B.有足够的流动资产 C.有足够的存货 D.有足够的现金
二、判断并改错(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企业价值即是企业帐面资产的总价值。
判断:
改正:
2.风险小的企业经济效益就好。
判断:
改正:
3. 在利率为15%,期数为10年的情况下,1元年金现值系数大于1元年金终值系数。
判断:
改正:
4.当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为1.5时,总杠杆系数为3。
判断:
改正: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6分,第3小题每小题8分,共20分)
1、试述财务分析的三种方法。
2、试述资金的时间价值。
3、试述成本控制的概念、标准及手段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1小题10分,共30分)
1. 正和公司准备投资开发新产品,现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市场预测,三种不同市场状况的预计报酬率如下表所示。试计算投资开发各种新产品的风险大小。
市场状况
发生概率
预计年报酬率
甲产品
乙产品
丙产品
繁荣
0.30
30
40
50
一般
0.50
15
15
15
衰退
0.20
0
-15
-30
2、某公司拟筹资5000万元,其中按面值发行债券2000万元,票面利率10%,筹资费率2%;发行优先股800万元,股利率为12%,筹资费率为3%;发行普通股2200万元,筹资费率5%,预计第一年股利率为12%,以后每年按4%递增。所得税率为33%。
要求:1)计算债券成本;2)计算优先股成本;3)计算普通股成本;4)计算综合资金成本。
3、新发公司拟筹资1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备选方案。有关资料如下表所示:
筹资方式
甲方案
乙方案
筹资额(万元)
资金成本
筹资额(万元)
资金成本
长期借款
200
9%
180
9%
债券
300
10%
200
10.5%
普通股
500
12%
620
12%
合计
1000
1000
试确定该公司的最佳资金结构
参考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四个被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CD;2、B;3、AC;4、B;5、A;6、D;、7、B;、8、C;、9、B;10、D;
二、判断改错(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判断: 错误
改正:企业价值即是股东财富或所有者权益。
2.判断: 错
改正:风险小的企业经济效益通常要小于风险大的企业。
3. 判断:错
改正:在利率为15%,期数为10年的情况下,1元年金现值系数小于1元年金终值系数。
4.判断: 错
改正:当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都为1.5时,总杠杆系数并不为经营杠杆系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简单加总。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2小题每小题6分,第3小题每小题8分,共20分)
1、答:财务分析是指利用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比较、评价,以利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财税机关掌握企业财务活动情况和进行经营决策的一项管理工作。具体方法包括:
1)比较分析法是指将某项财务指标与性质相同的指标标准进行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选择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是比较分析的重要条件。在比较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指标评价标准有:绝对标准、行业标准、目标标准、历史标准。
2)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财务比率有相关比率、结构比率和动态比率。
3)趋势分析法是指利用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采用趋势分析法通常要编制比较财务报表,即将连续数期的同一财务报表并列在一起比较。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种:编制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编制相对数比较财务报表。
2、答: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将资金作为某项投资,由于资金的运动(流通—生产—流通)可得到一定的收益或利润,即资金增了值,资金在这段时间内所产生的增值,也就相当于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一定时期内的这种代价,就是资金的时间价值。它是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利息和盈利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两种表现形式,都是资金时间因素的体现,也是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资金的时间价值是客观存在的,资金随时间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必须考虑它的时间价值,社会主义社会仍是商品生产阶段,为了使社会有限的资金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应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自觉地利用“资金只有运动才能增值”的规律,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
在数额较大的投资决策中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会犯大错误
在利息不断资本化的条件下,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基础应采用复利
3、答:成本控制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既定的成本目标,对构成产品成本费用的一切耗费进行严格的计算、调节和监督,及时揭示偏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不利差异,发展有利差异,使产品实际成本被限制在预定的目标范围之内。
成本控制的标准包括:
1)目标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通常是以产品目标成本或分解为每个零部件的目标成本为控制标准。目标成本是在预测价格的基础上,以实现产品的目标利润为前提而确定的。
2)计划指标。在编制成本计划后,可以成本计划指标,例如产品单位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和降低额、费用节约以及废品降低率等计划指标作为成本控制标准。可以按生产单位、管理部门分解,也可以按不同产品和每种产品的工艺阶段、零部件或生产工序进行分解。
3)消耗定额。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可以各项消耗定额作为成本控制的标准。消耗定额是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为生产某种产品或零部件而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标准,它包括材料物资消耗定额、工时定额和费用定额等,凡是能制定定额的,都应制定出消耗定额或支出标准。
4)费用预算。对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开支,一般采用经费预算作为控制标准。特别是对那些与产品生产无直接关系的间接费用,更需编制费用预算。
成本控制的手段包括:
1)凭证控制。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通过各种凭证,可以检查经济业务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控制财务收支的数量和流向。
2)厂币控制。厂币是企业发行用于厂内结算的一种货币。企业根据成本计划和费用预算中规定的各项费用支出指标,向各单位发放厂内货币。各单位在领用材料、转移在产品、发放工资和支付费用时,要支付厂币。月末进行结算,如有节余即为成本费用节约额。
3)制度控制。制度是职工进行工作和劳动的规范,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方面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此外,还可用标准成本法、责任成本法等进行成本控制。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1小题10分,共30分)
1.解:三个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分别计算如下:
甲产品=0.3×30%+0.5×15%+0.2×0%=16.5%
乙产品=0.3×40%+0.5×15%+0.2×(–15%)=16.5%
丙产品=0.3×50%+0.5×15%+0.2×(–30%)=16.5%
三个方案报酬率的标准离差分别计算为:
计算两个投资项目的标准差分别为:
甲产品=10.5%
乙产品=19.11%
丙产品=27.75%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开发丙产品的风险最大,开发乙产品的风险其次,开发甲产品的风险最小。
2、解:债券成本=10%×(1–33%)÷(1–2%)=6.84%
优先股成本=12%÷(1–3%)=12.37%
普通股成本=12%÷(1–5%)+ 4%=16.63%
综合资金成本=2000÷5000×6.84% + 800÷5000×12.37% + 2000÷5000×16.63% =12.03%
3、解:甲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200÷1000×9% + 300÷1000×10% + 500÷1000×12% =1.8%+3%+6%=10.8%
乙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为:
180÷1000×9% + 200÷1000×10.5% + 620÷1000×12% =1.62%+2.1%+7.44%=11.16%
因为甲方案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小于乙方案
所以甲方案形成的资金结构最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