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8-2 08:38:34

北语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辅导

                        北语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阶段导学
第三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主体、客体和中介是构成实践活动的三个要素。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实践活动过程在主体的自觉意识支配下,既能动地变革着客观世界,也能动地改造着主体自身的实践能力。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环节:其一,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践目的是指实践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对实践客体的认识而对实践结果的构想,是实践主体对未来的实践结果的预测、预见。实践方案是指人们为实现实践日的而制定的实践活动的规则、程序和步骤。其二,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实际地作用于实践客体,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其三,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而且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仅为认识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而且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实践中,人的认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活动本身,更在于指导实践。认识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是认识的价值的最终实现。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随实践发展,为实践服务,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只有尊重实践,才能保证思想符合客观规律,克服各种形式的主观主义。
(四)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不同,是受意识支配的。
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可以使实践顺利进行。反之则相反。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作为认识高级形式的理论的作用上面。科学的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它可以端正实践的方向,指导实践的进程,并且做为精神力量,鼓舞实践的主体——人。
二、认识的本质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先验论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其中,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内心反省”的结果,是心灵的自由创造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上帝的启示或绝对精神的产物。
(二)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直观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把认识看成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不仅驳倒了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主要内容有:其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客观对象是人类认识的起点,没有客观对象就不可能产生相应的认识。其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这种能动的反映不仅具有摹写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其三,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来实现的。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2)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从感觉、知觉到表象,是由个别的特性到完整的形象,由当时感知到印象的直接保留和事后回忆的认识过程,这里已经包含着认识由部分到全体,由直接到间接的趋势。
(3)具体、生动、形象、直接是感性认识的特点。其中,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4)感性认识以事物的现象即外部联系为内容,还没有深入到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还不深刻,这是其局限性所在。所以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这也是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所在。
2、理性认识
(1)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2)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从概念到判断再到推理,是理性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
(3)理性认识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
(2)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予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满足实践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
   (3)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意义。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在理论上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的基本条件。第一,获取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第二,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4、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1)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其在认识中的作用有:其一,指导作用;其二,解释作用;其三,预见作用。
(2)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具体包括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此外,以非逻辑形式存在的幻想、直觉、灵感、顿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的范围。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具有驱动、激发和诱导作用。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起作用的结果。
(二)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必要性
(1)它是实践的需要。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只有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才能自觉地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
(2)它是理论的需要。其一,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为群众所掌握,才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显示出理论的作用来。其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2、实现条件。其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其二,必须为群众所掌握。其三,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有正确的工作方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
   2、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没有终点。
(2)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 其一,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认识,往往不能够一次完成。其二,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们的认识没有终点。
(3)认识运动过程,从形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
   (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的任务,不是企图寻求所谓的“永恒真理”和“终极真理”,而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在实践上,二者的脱节就会犯保守或者冒进、右或者“左”的错误。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 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定义和本质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
2、真理的客观性
作为一种思想形式,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真理具有客观性,理由在于:(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
    (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3、坚持真理客观性的意义
(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具体表现。
    (2)坚持真理的客观性,能够划清与唯心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界线。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是主观真理论的一个典型。实用主义者把“有用”和“真理”完全等同起来,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
(3)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要坚持真理的一元性。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其含义有两层:其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了客观真理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在这个意义上,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
(2)绝对真理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即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
   2、真理的相对性
(1)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其含义有两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2)相对真理产生的根源之一,是人的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即每一个乃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到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显露程度、社会历史(生产状况、科学技术状况、阶级斗争状况)的实践水平、主观的条件(个人的经历、受教育的程度、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是有限的。
   3、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
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在:其—,从静态上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着绝对性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理。
    其二,从动态上讲,二者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一、 认识二者关系的意义
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理论上就会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实践上会产生教条主义和虚无主义。例如,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是绝对主义的表现;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
(三)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和统一
1、真理与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符合。符合的就是真理,不符合的就是谬误。
2、真理与谬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对立表现在。就一定范围、一定客观对象来说,真理就是真理、谬误就是谬误,二者有本质区别,不能混淆。
(2)真理与谬误的统一性表现在:其一,真理是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而存),没有谬误也就无所谓真理。其二,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相斗而生)。其三,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对自己所犯的错误的认真总结,是发现真理的最好办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就是自觉地运用真理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文化和科学领域里通过自由讨论而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方针。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以,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而能是把二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只有实践。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即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2、逻辑证明对检验真理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1)人的实践活动经过无数次的重复,把实践的规律印入人脑,经过思维的抽象、提炼和概括,内化为思维的规律,成为思维的逻辑。再用“逻辑的式”把它固定下来,就成为人的逻辑思维的有效工具,并逐步具有了公理的性质。因此,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
(2)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是逻辑证明发挥作用的过程。
(3)逻辑证明并不能取代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已被逻辑证明了的东西,还必须最后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最终被认为是确定无疑的认识,逻辑证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
(二)实践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其具体含义有:(1)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离开了实践,再没有别的标准。(2)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2、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其具体含义有:(1)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此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2)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3、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和证明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1、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真理。它要求人们在认识真理时不能考虑人的主体需要和利益。
2、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要求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要保证主体需要和利益的满足。
3、真理尺度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而价值尺度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真理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是社会活动中的多样化原则;因为真理是一元的,它服从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而价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价值要求和价值选择。
一个成功的实践应当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与和目的的统一。
(二)价值及其特性
1、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2、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的关系和意义(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当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时,客体对于主体就有价值;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所以,主体的需要,是价值关系形成的主导性因素。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
3、价值的特性
(1)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
(2)主体性。价值本身的特点直接同主体的特点相联系。例如,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以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3)社会历史性。由于价值关系的主体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人们的需要、实践以及需要满足的形式都表现出了社会性和历史性,这就决定了价值的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4)多维性。由于主体的结构和规定性是复杂的、立体的和全面的,因而每一主体的价值关系都具有多维性或全面性。
(三)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1、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2、价值评价的特点
(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评价性的认识与知识性的认识不同,知识性的认识的对象是客体,是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的“真”的认识为目的;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反映内容,以获得关于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有用性的认识为目的。
(2)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知识性的认识是人的主观反映客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状态、需要与认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评价性的认识则不同,由于评价是对客体与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因而主体的需要、特点以及其他的规定性等,作为价值关系的构成要素也就必然会对评价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只有当人们对主体和客体都有了正确的知识性认识之后,人们才能依据这种认识作出关于主客体间价值关系的正确评价。
3、(1)价值评价虽然有主体性特点,但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只有正确地反映了价值关系的评价才是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标准。
(2)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利益从根本上代表着人类整体的要求和利益,是与历史发展的基本要求或趋势相一致的,因此任何价值评价,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
1、价值评价的功能。价值评价在实践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励作用、制约作用和导向作用。
2、价值观
(1)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
(2)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
3、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
马克思主义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归根结底是以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标准的。
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从而巩固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四)价值和真理的辩证统一
追求真理与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大基本原则。真理原则要求主观必须符合客观;价值原则要求客体必须满足主体。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存在区别。其一,真理原则侧重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主体性。其二,真理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活动的目的性。其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生活活动的统一性;价值原则自反映了多样性。
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将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统一起来。其一,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遵循真理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把“按科学规律办事”和“满足人的需要”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获得成功。
其二,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人们对实现价值的追求,构成了实践的动因,但价值的实现必须以对相关真理的正确把握为前提才能成功。
其三,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义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做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解放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实际的陈旧观念和主观偏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符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彻底的唯物论和彻底的辩证法的统,体现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对待马克思主义,我们必须做到坚持与创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只有进行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又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在当代中国,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必然王国”看做是人受物支配的社会状态,把“自由王国”看做是人支配物的社会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一)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1 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如何对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是划分二者的根本标准。
2、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
   3、 唯物史观。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意义
1、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社会存在主要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性的因素。
(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理由在于: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其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2、社会意识
(1)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其存在形态可以划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式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本质上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因而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非意识形态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
3、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2)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4、正确认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谜”,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大力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1、生产力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包含了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重要方面。
    (2)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其一,劳动资料。它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其二,劳动对象。劳动对象是现实生产的必要前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体现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三,劳动者。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知识,能够运用一定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从事生产实践活动的人。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但它不是与以上三个因素并列的因素,而是通过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4)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为劳动者共同占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处于平等地位,产品分配上不存在剥削。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其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少数非劳动者占有,劳动者占有很少或根本没有生产资料并在生产中处于被支配地位,人与人的关系包含剥削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具体表现在:(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实际过程和情形是十分复杂的。新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适合生产力发展,但并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不适合生产力状况而阻碍其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体上基本不适合生产力发展,但也不排除它的某些环节或方面的调整和改变,能够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它为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提供了基本观点和方法。其次,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其一,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3)国家的性质、地位和构成。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同原始氏族组织不同,国家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的,而不再以血缘关系来划分;它要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
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构成形式。它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矛盾运动规律
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其实质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如同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样,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有:(1)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2)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
3、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关系
列宁曾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4、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根源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2、人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1)人的历史选择以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为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3)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否定之否定规律)
1、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渐进性主要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2、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跨越性的含义有:(1)在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会出现反复甚至倒退。(2)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往往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1、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2、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其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其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其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
(二)阶级斗争的含义和作用
1、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一切阶级斗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着经济利益这个轴心展开的。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
   2、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1)先进阶级反对反动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2)被剥削阶级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剥削阶级的统治,迫使反动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不得不调整某些经济关系和政策,使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从而或多或少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阶级斗争作用的历史性。无产阶级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一切阶级,它代表了新的生产方式,是最有前途、最富有革命彻底性的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以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为最终目的的斗争,其历史进步作用是其他阶级斗争不可比拟的。
    (三)阶级分析方法
1、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观点去观察和认识阶级社会的社会历史现象。
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在认识和处理阶级矛盾时,要严格区分阶级矛盾和非阶级矛盾,区分对抗阶级与非对抗阶级之间的矛盾,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3、阶级分析方法为我们透过纷繁复杂的阶级社会现象,认识阶级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一方面要防止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另一方面要防止和纠正阶级斗争熄灭论。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1、社会革命的实质。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2、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3、社会革命的条件。社会革命的爆发既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如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又要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什,如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和群众的发动程度等。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其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其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1、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在社会各个领域采取的革新举措。
2、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社会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等。如果说,社会革命适用于解决现存的社会基本制度问题,把生产力从已不能容纳它的旧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那么,社会改革则适用于解决旧的社会体制,在不改变社会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方面和环节进行变革,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要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含义、作用以及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和技术既相区别,又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2、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二)科学技术作用的二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一种情形是由于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而产生的。
还有一种情形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世界上的霸权主义者利用现代科技发展武器,入侵他国,造成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就是一个例证。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具体表现为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们群众创造历史。
2、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从认识根源看,英雄史观之所以产生,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历史现象的表面,把活动在历史舞台前面的少数英雄人物的作用尤其是他们的意识的作用加以夸大并绝对化,而把默默无闻的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历史活动置于视野之外。从社会历史根源看,英雄史观的产生同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大多数人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少数人从事政治统治、垄断精神文化生活有关。从阶级根源看,剥削阶级的思想家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出于阶级偏见,不敢承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而需要用英雄史观来为自己服务。这是英雄史观得以产生并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与社会历史
1、现实的人是指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
    2、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通过一定的创造物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劳动发展史是理解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同样也是理解社会历史创造过程和历史创造者的关键。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或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三)人的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作为“类”与动物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也存在本质区别;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特别是经济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四) 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原则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坚持了如下原则:
    其一,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二,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只有代表社会发展必然性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其三,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当把历史主体当做类来看待,从最抽象的形式上考察历史主体的活动时,无疑应该肯定总体的人在总体的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并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进而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
    (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精神文化条件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
    (六)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1、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
2、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已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3、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运用。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个人与社会历史
个人是指社会群体中单个的成员,是社会的一个“分子”。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存在着差别。有的人的作用大些,可称为“历史人物”,有的人的作用小些,可称为“普通个人”;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有的人对历史发展起阻碍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深刻影响,甚至有时能够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
按其发挥作用的性质,历史人物有些起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作用,有些起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但不管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任何历史人物的出现,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时势造英雄,杰出人物的出现具有必然性。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但这些作用仅仅是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现象,只能够成为社会发展的个别原因。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虽然也能使具体历史事变的外貌或某些后果改变,但终究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如果看不到历史人物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割裂必然与偶然的关系,就势必会夸大个人的作用,进而否定或歪曲历史发展的规律。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一定的阶级总是要推举或产生出自己的代表人物,以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因而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沉浮息息相关。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与坚持阶级分析方法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内在地包含了后者。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具体地考察社会历史条件与历史人物的关系,必然包含分析一定的阶级条件和历史人物的关系。
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所代表的是历史上最革命、最先进的阶级,他们在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产阶级领袖是人而不是神,必然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有时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失误。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同样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对于他们的功绩和失误,应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认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语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