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
北语13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其它事物一样,社会主义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从理论跃进到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两次飞跃。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所经历的家庭手工业、手工工场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相适应,空想社会主义思潮也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其代表人物是英国人莫尔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法国人摩莱里和马布里;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欧文。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巅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1、 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病、危害,论述了建立理想社会的必要。他们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要性,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这种时代的局限性说明,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就总体而言,空想社会主义还不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论证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揭示了实现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操作方式和发展道路,创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实现了社会主义思想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撰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础,第一次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指出了实现这一伟大学说的基本道路和策略思想,批驳了资产阶级及其辩护士对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和诽谤,抨击了各种冒牌的社会主义学说,彻底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
三、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且是改造世界的武器。要改造世界,就必须依靠人的实践活动。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1、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具有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其一,无产阶级革命在经济上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往的革命,无非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无产阶级革命则是彻底消灭私有制,从而彻底消除人对人的剥削。其二,无产阶级革命在政治上的最终目的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以往的革命是改朝换代,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地位的更换,而不是统治、被统治关系关系的消除。其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革命不是或者不仅是谋求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利益,而是解放全人类。其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夺取政权绝不意味着无产阶级革命的结束,而是更重要更困难的革命任务的开始。
1、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无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一般要采取暴力革命的形式,这是因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而国家的本质,是进行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器。1871年3月所爆发的巴黎工人起义以及所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次尝试。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否定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他们甚至认为如果能用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那更好。
2、 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方式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根据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的时代条件,曾经提出过“同时革命”的战略构想,即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进一步加剧。面对这种情况,列宁在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理论。
四、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用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1917年11月7日在俄国发动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的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飞跃。
五、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871年3月18日的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起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17年夺取政权到1924年去世,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1、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
该时期苏维埃政权最主要的任务,对外是处理与交战国——德国的关系;对内是展开“剥夺剥夺者”,以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918年3月,苏俄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战争暂时停止,从而获得了极为短暂的和平时机。列宁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和平时机,立即着手拟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实现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年到1921年春)
面对苏维埃革命,国内各反革命势力很快勾结起来,并与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际敌对势力相互勾结,向苏维埃政权发动反攻。最先是捷克斯洛伐克军团的叛乱,接着是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白匪势力的进攻。最高峰时参加武装干涉的国家有14个。在形势最严峻的时候四分之三的国土被敌对势力所占领。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捍卫年轻的苏维埃政权,保卫十月革命的成果,从1918年夏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被迫将刚刚开始的经济建设工作搁置起来,开始实行与战争形势相匹配的体制和政策,即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其主要措施包括:1、实行余粮征集制,用自上而下逐级摊派任务的方式,按照固定价格征收农民的全部余粮。2、实行配给制,禁止私人自由贸易,粮食、主要食品以及生活必需品均由国家垄断。3、扩大工业的公有化范围,从大企业扩大到中小企业。4、实行高度集中的工业管理体制。5、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于粉碎国际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保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将战时的特殊政策凝固为体制,从而试图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是脱离实际的。
3、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0年底,苏维埃俄国打败了国内外敌对力量,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这时,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列宁深感如不改变政策将会失去广大群众,丢掉阶级基础。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地方范围的自由贸易,进而发展全国范围的商品流通。2、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3、国营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是计划管理和市场调节相结合。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表明列宁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对在俄国这样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又有了新的认识,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扭转了国家的严重危机,活跃了苏维埃的城乡经济,发展了生产,大大加强了苏维埃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也改善了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
列宁晚年虽然病魔缠身,但仍然没有停止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思考。他在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等被人们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和书信中,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逝世后,联共(布)党内展开了激烈的党内斗争。斗争的焦点是苏联单独一个国家能否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成社会主义。争论和斗争的结果,是斯大林的主张和政策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斯大林也成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从列宁1924年去世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里,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国内经历了工业化、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对外经历了卫国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取得了辉煌成就的30年,也是有巨大的失误和过错的30年。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
六、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在发展战略方面,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在经济体制方面,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的所有制结构和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的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从政治方面来看,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权力过度集中的权力结构和缺乏法制规范的权力运行方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七、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地位。二战结束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巨大发展,先后有一批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在世界上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其中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不仅是社会主义的飞跃,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一,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登上历史舞台,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和发展潮流。
其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
其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其四,社会主义引导着当代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八、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曲折。其中最惨痛的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所发生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多方面因素合力推动的的恶果,其中有许多教训值得深刻地总结。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的历史大势看,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将如大江东去,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九、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工人阶级执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1、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概括而言,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2、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地位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力量
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阶级是工人阶级,领导力量共产党。历史表明,由哪个阶级对政权实行领导,这是决定国家政权属于什么性质的首要标志。由工人阶级领导的政权,一般属于无产阶级专政,也有的属于工农民主专政或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工人阶级对无产阶级专政的领导作用是通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领导核心。
1、 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农民也是受剥削的劳动者,他们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人阶级只有把农民团结联合起来,才能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在农业人口占整个人口大多数的情况下, 工农联盟更加重要。
2、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和历史任务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无产阶级专政担负着极其繁重的历史任务。这些任务包括:镇压阶级敌人的反抗和破坏活动,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和发展公有制;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等。
3、 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
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由于各国的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关系、民族传统习惯不同,社会主义各国采取的国家形式也不同,因而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呈现出多样性。巴黎公社、苏维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4、 无产阶级专政存在的历史阶段
马克思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少数人的民主在性质上根本不同,社会主义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它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1、 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容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阶级性质,即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并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民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
2、 社会主义民主的地位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结底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为其服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做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历史联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某些民主原则的历史联系,如主权在民的原则、服从多数意志的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等。其次是某些民主形式的历史联系,如普选制、代议制等。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又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经济基础不同、阶级本质不同等。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把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在《国家与革命》中,列宁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命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括整个未来社会;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特指未来社会的高级阶段。与此相联系,社会主义社会是指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为前提,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消灭私有制;2、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消灭经济危机;3、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消除不劳而获;4、商品、货币消失,所有劳动表现为直接的社会劳动;5、消灭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所有社会成员实现了平等;国家开始消亡但尚未完全消亡等。
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的看法,基本上沿用了马克思的观点。但列宁也强调,社会主义社会的具体面貌到底是什么样子,应当根据实践去总结。
(二)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所有这些认识,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其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其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其三,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其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其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六,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在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因、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相左,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胜利,而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那么,为什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进入社会主义呢?其中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人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复杂现象。
其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各种条件所决定的。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做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做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列宁指出,在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进行革命是相对容易的,因为社会矛盾比较尖锐;但在这些国家展开社会主义建设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就困难得多。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在某些情况和某些阶段甚至会出现曲折。因为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受到:
其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其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其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其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并不是要动摇多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实际上,任何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发展,都经历了漫长、艰巨的发展过程。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具体而言,不同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所呈现出的多样性特点,是由各国国情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殊性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具体而言,
其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其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其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多样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这种多样化的趋势,既是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从世界历史的走向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为了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就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不仅是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必需,也是无产阶级执政党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
其一,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其二,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
其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向上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也是一样,其过程也会发生曲折,但这些曲折改变不了上升的大趋势。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历史过程。
具体而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其一,作为新生事物,社会主义的成长不会一帆风顺。
其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其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五、社会主义的改革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靠的是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改革。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
社会主义改革的顺利进行,应当做到:
其一,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其二,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其三,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1、政党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而斗争的政治组织。
政党是阶级的一部分,由本阶级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分子组成。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经济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现代意义上的政党起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是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和镇压工人反抗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目的是使他们具有联合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统治。
2、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阶级基础;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1847年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亲手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的党组织;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898年,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立了与第二国际各党完全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1921年,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出现了新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1、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阶级性和先进性的有机统一。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
所谓阶级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体现者。工人阶级是随着大工业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肩负着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
工人阶级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伟大使命,是由其历史地位决定的:首先,工人阶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有前途的阶级。其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前身)是被压迫阶级,是被剥夺了仟何生产资料所有权的阶级,是唯一与资产阶级直接对立和完全对立的因而也是唯一能够革命到底的阶级。再次,工人阶级是在斗争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的阶级。
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所谓先进性,首先是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先进阶级的代表,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其次,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它不等同于工人阶级本身,而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它与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有明确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吸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并不影响党的先进性,反而能扩大党的队伍,为党增加新鲜血液,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有近期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能够真正实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科学地解决本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根本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所谓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团结是党保持强大力量、战胜一切敌人的法宝。党的团结统一的坚实的基础,就是共同的阶级基础、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党既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的工人阶级先进队伍,就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这也是保证党团结统一和步调一致的重要条件。一个没有严格纪律的组织涣散的政党,本身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与建设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其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发挥思想领导作用。所谓思想领导就是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革命实践。
其二,马克思主义政党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发挥政治领导作用。所谓政治领导就是为革命的发展制定正确的行动纲领。
其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发挥组织领导的作用。所谓组织领导就是将整个阶级和革命力量整合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队伍。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同样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政治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组织领导。
四、改善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而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了承担和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就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在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形势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的领导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党的思想领导方面,有一个不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不断提高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力的问题。在政治领导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提高执政能力的问题。在组织领导方面,也要根据形势和条件的不同,探索符合时代特点、切实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不仅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和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现实的运动,而且是一种未来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共产主义社会包含了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列宁命名为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狭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特指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并以此为基础,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总结过去,才能展望未来;探究已知,才能推断未知。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预测,是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分析和解剖的基础上中作出的。从现实出发而不是凭借想象,从具体出发而不是单靠抽象,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区别与以往社会主义者的地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是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揭示出资本主义发展中自我否定的力量,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对未来社会特点的把握。(对立中看到同一)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对未来社会的面貌只做原则性的归结而不做具体的详细的描述,是马克思主义展望未来的又一大特点。因为对未来社会的完整认识,只能建立在未来社会中的人们的现实的实践基础上。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形态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社会的特质也分别表现在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三个方面。
在生产力方面。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既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必要条件,又是共产主义社会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在经济基础方面。其一,适应高度发展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其二,与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相适应,共产主义社会将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其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和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采取“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方式。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它将最终实现人类在分配方面的真正平等。资本主义社会实行“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存在人对人的剥削。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第一次以人的劳动而不是特权或资本作为分配的标准,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按劳分配”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一方面,就其用“劳动”代替资本作为分配标准而言是公平的,是历史性的进步;但另一方面,就其把劳动这同一个标准运用在不同情况的人身上而言又是不平等的。因为一来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天赋不同,从而其劳动能力也不同;二来它没有把劳动者的家庭负担等方面的需要考虑进去。因此,“按劳分配”原则还不能实现所有社会成员在财富方面的完全平等。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分配方式才能突破这个局限,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生活资料的分配,从而实现分配的真正平等。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体现到社会的主体方面,就是社会结构。与上述共产主义社会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特质成因果,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也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即阶级消灭。
到了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不复存在.阶级斗争也随之消失。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即“三大差别”必然归于消失。
由于阶级的消失,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军队、警察、监狱等将失去作用,国家也将消亡。这是共产主义社会在上层建筑方面的重要特点。当然,国家的消亡是指政治国家的消亡,是作为阶级压迫工具的国家机器的消亡,它并不是社会组织管理机构的消亡。
到共产主义社会,战争也不复存在。
共产主义社会不仅社会是和谐的,而且社会与自然之间也达成了和谐。
与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社会关系的高度和谐相联系,人们的精神境界得到极大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表现在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对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态度上。高尚的精神境界表现为自觉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和奉献。到共产主义社会,人们不仅具有多方面的才能,而且也具有高度的觉悟,乐意为社会公共事业作出贡献。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在:
其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
其二,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共产主义社会,自然形成的、僵化的、不自觉的旧式分工得以消除,人们摆脱了“奴隶般地服从于分工”的情形。虽然共产主义社会里仍然会有分工,但这是自觉的新式的分工,它不再是生产者全面发展的限制。
其三,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其四,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而成为乐生的活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共产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实现,那时人类将最终从支配他们生活和命运的异己力量中解放出来,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开始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
(一) 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表现为一个个社会形态更替和递进。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的不可抗拒的必然趋向。总之,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贯彻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归根到底,是由这一规律决定的。对共产主义理想必然实现,马克思主义不仅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上作了论证,而且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剖析,展开了具体实证的证明。
共产主义社会由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和高级阶段构成。所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以及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也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
当人类社会分化为阶级社会之后,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群众就渴望有朝一日能摆脱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摆脱贫困和凌辱,过上富裕民主文明的生活。不少仁人志士也曾提出过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并为实现这些设想而奔走呼号、英勇奋斗。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往社会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实现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只有随着人类历史进人资本主义社会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自身矛盾运动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人类追求和实现美好理想社会的使命,才历史地落在了无产阶级的身上。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四)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工人阶级的解放与全人类的解放是完全一致的。工人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决定了它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使自己最后得到彻底解放。
二、共产主义实现的长期性
共产主义社会是美好的社会,是值得追求的伟大理想。但共产主义社会从理想变为现实,将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间甚至还会发生曲折。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需要多方面的条件。
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日益完善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充分涌流,人们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共产主义新人的培养和成长等,都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建立在经济不发达的基础上,底子薄,任务重,决定了其社会主义建设将经历漫长的过程。
历史经验证明,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长期性应有充分的估计,决不能超越阶段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否则欲速则不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历史经验还证明,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发生资本主义复辟的历史倒退,对此也必须始终保持头脑清醒。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共产主义只有在全世界范围内才能实现。所以,实现共产主义不仅有赖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也有赖于现存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转变后向共产主义的发展。
现实中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其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马克思的那个时代相比,有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的结果,是使得当今的资本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容纳生产力发展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难以设想现今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在短暂的时间内退出历史舞台。
此外,即使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化,这个转变的完成,也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时期。在完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后,更要经历一个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最后才能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三、“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后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应该结合起来加以理解。
“两个必然”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根本的方面;而“两个决不会”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机和条件,即“两个必然”在其所需要的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必然性与条件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命名为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总体上同属一个类型的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也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高级阶段是建立在低级阶段基础上的,没有低级阶段的发展,也不会有高级阶段的到来。
虽然社会主义阶段离共产主义社会尚远,而且社会主义本身也是不完善的,但我们必须满腔热忱、脚踏实地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奋斗。
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试图人为地缩短社会主义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超越社会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也是有害的。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宝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是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自身的伟大复兴作出的重大抉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经验总结,也将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和康庄大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
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