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3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第二阶段导学
北语13春《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第二阶段导学一、本阶段学习内容概述
本阶段学习内容包括了教材的包括第四、五、六、七章,重点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相关指标分析进行了阐述。第六章对有限公司会计报表的特点进行了概述以便大家在对这类报表分析时能抓住报表项目陈报和披露的特点,第七章对所得税进行了介绍,重点说明所得税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本章的内容有:
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能够具体运用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了解回归分析法、综合评分法,理解短期偿债能力的定义并能对其评价,重点对流动比率的分析。
第五章损益表分析掌握营业利润的计量并运用相关指标对其分析,理解影响会计期末费用和收入的事项的内容,掌握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定义并能对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进行分类,了解研究与开发会计的概念。
第六章有限公司会计报表了解有限公司组织以及股本的定义,重点掌握在有限公司会计报表中项目的列报与披露。
第七章所得税了解所得税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因素,掌握递延税项的定义,递延税款的计算以及在会计上的处理方法。
二、重难点讲解
第四章资产负债表分析
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财务报表则是这一系统信息释放的载体。只有充分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才能真实和完整地了解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成果及其质量;了解隐含在其中的企业经营环境、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所采取的会计政策,所遵循的会计准则,及所发布信息的真实性。
第一节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将企业的某一个体指标同其他企业的相关指标或某范围内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从而发现差异的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计算出其比率来衡量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
因素分析法是通过把整体分解为若干个局部的方法,来从数量上揭示出具体某一指标受其他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分解的类型有比率因素分解法和差异因素分解法。
回归分析法是指对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变量之间存在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
综合评分法是指用一种形式将对各种因素的评价用评分这种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整体上来对评价对象进行综合评价。
加权相加评分法的应用——沃尔评分法
第二节短期偿债能力的衡量
短息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基本上是通过企业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与流动资产和资产总额之间的相互计算来区别的,企业负债分为流动负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
流动负债指企业将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流动资产是指在一个企业的营业周期内或一年中以现金形式存在,或可以变成为现金,或者保持现金用途的资产。
应收款项项目分析
应收账款流动性分析
流动负债项目分析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利息保障倍数=(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利息支出
第三节流动比率的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存货周转率=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第五章 损益表分析
一份损益表可以告诉投资者一家公司在特定时间内产生了多少销售收入,为实现这些销售收入,又投入了多少成本和费用,以及在减去所有账单和税单后,最终赚了多少钱,即利润情况。
收入层面
主营业务收入,或称销售收入,是损益表中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它反映了公司在报告期内销售所有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持续增长,才是提升公司利润的最根本办法。所以,那些在主营业务收入上徘徊不前的公司,即使通过其他什么办法让利润保持增长,都不是正常现象。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才是体现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的标志。有些时候,公司利润虽然短期内表现不佳,但只要主营业务收入可以快速增长,能够有效扩大市场份额,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信心。我们对于主营业务收入的认识,不能仅局限于损益表中这几个孤立的数字,还需要到财务报表附注中了解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因为绝大多数公司都同时经营着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若干种产品和服务,了解哪些产品和服务对主营业务收入的贡献更大、哪些领域存在增长潜力,可以帮助投资者把握公司未来的表现,并且清楚哪些相关的市场和行业资讯需要密切关注。虽然主营业务收入是公司最主要、最根本的收入,但公司还有其他业务收入,如销售边角废料产生的收入,以及公司进行长短期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可能还有如政府补贴、资产重组收益等构成的营业外收入等。有时候,这些非主营业务收入会成为公司利润的重要构成。但投资者对这一块收入需要非常小心,要判断它们是可持续的,还是一次性的(即非经常损益),如果是后者,由此带来的业绩增长就很有可能只是表面繁荣,是难以持续的,业绩大涨之后就很有可能是业绩大跌。
费用层面
公司为产生主营业务收入需要有各种投入,在账面上主要体现为两个部分,一是主营业务成本,二是所谓的三项费用,即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主营业务成本是公司为产生主营业务收入需要直接支出的成本和费用,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和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其中折旧部分一般变动不大,投资者更多需要关注原材料成本的变化。如钢铁公司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就会推升主营业务成本,降低公司盈利,所以投资者需要了解上市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使用哪些原材料,以及原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三项费用主要反映公司运营费用,如营销广告费用、办公费用、工资、研发费用、利息费用等,某些行业里的公司也把折旧和摊销费用放到管理费用中反映。三项费用是投资者衡量公司内部运营效率高低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通常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衡量,如果三项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下降或低于同类公司,说明该公司在内部管理效率上具有优势。
利润层面
损益表上体现的利润,分别是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又称毛利润,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其表现可以用毛利率,即主营业务毛利÷主营业务收入来衡量。毛利率越高,说明公司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越强;而一个微薄的毛利率则会限制公司收入和业绩扩张的能力,并且增大业绩波动的风险。营业利润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三项费用后得来,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是反映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公司不仅要尽可能压低主营业务成本,还需要在三项费用上挖潜增效,如此营业利润率才能表现得优秀,公司最终的业绩才能得以最大化。利润总额则是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后的公司税前利润,将其减去所得税后就得到净利润。到了这一步,已是利润的最终体现,但由于掺杂了非主营收入带来的利润,持续性和可比性可能会降低,一份“干净”的净利润成绩单最好全部是由主营业务产生的利润所构成。
第一节营业利润的计量和分析
营业利润的分析:
① 营业利润额较大。注意考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② 营业利润额较小。重点分析商品销售利润的大小,多种经营的发展情况和期间费用的多少。
第二节影响会计期末费用和收入的事项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遵循的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
① 追溯调整法
② 未来适用法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和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第三节折旧会计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损耗而消失的价值。
折旧的具体计算方法:
① 平均年限法
② 工作量法
③ 加速折旧法
第四节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
收益支出指那些受益期不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
资本支出指的是那些受益期超过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的支出。
第五节研究与开发会计
研究与开发会计处理的不同观点
① 费用化主张
② 资本化主张
③ 有条件的资本化
第六章 有限公司会计报表
第一节有限公司组织
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 股本
股票及股票的分类
第三节财务报表项目的陈报与披露
有限公司主要的财务报表
会计报表附注
第七章 所得税
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奖)等等情况分别纳税。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本部分所阐述的主要是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是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后实行的,它把原国营企业所得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形成了现行的企业所得税。它克服了原来按企业经济性质的不同分设税种的种种弊端,真正地贯彻了“公平税负、促进竞争”的原则,实现了税制的简化和高效,并为进一步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的比例税率。
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所得税税率是33%,另有两档优惠税率,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10万元的,税率为27%,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为18%;特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为15%。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另有3%的地方所得税。新所得税法规定法定税率为25%,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一致,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为15%,小型微利企业为20%,非居民企业为20%。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0%. 现在减按10%的税率征收。
第一节所得税制对会计报表的影响
税法与会计制度的不同
应纳税所得额和会计利润的区别和联系:区别:会计利润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核算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而应纳税所得额是以税法规定为依据换算收益、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等;
二者核算的目的不同,导致依据的口径不同,由此产生了差异。
联系: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加减调整项目得到的。
即: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调增项目-调减项目
第二节递延税项
所得税费用的当期计列与跨期分摊
纳税影响会计法
应付税款法
三、下一阶段学习建议
下一阶段学习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这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是企业财务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同学们首先预习该部分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网上和课程及导学资料进行学习,并作一定量的习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上或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下载或阅读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以增加同学们的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