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8-10 10:18:18

兰大13春《社会学概论》答疑材料

兰大13春《社会学概论》答疑材料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以实证主义方法论为基础的社会学流派。早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样,都是纯粹客观的,社会现象背后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规律,虽然各个社会的性质和类型不同,但相同的原因必然产生相同的结果,这一点是无差别的。②社会现象是可以被感知的,经验是科学知识的唯一来源,只有被经验证明了的知识才是科学。③做为一门科学的社会学,它的任务在于说明社会现象是什么,而不是应该是什么,科学只回答真与假的问题,不能回答美与丑、善与恶的问题,因此事实和价值的区分是社会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证主义方法论从欧洲传入美国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尤其表现为研究理论的模式化,即理论构架的建立和把研究过程变为可以操作的固定程序。
反实证主义--是与实证主义相反的方法论和理论观点,反实证主义的 方法论可以大致概括如下:①强调在自然客体和社会现象之间作出区分,突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不可重复性,要求社会学使用与自己研究对象相适应的方法,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方法绝对化。②突出社会行动者的主体性、意识性和创造性,反对把人当作非人格的客观结构的物化现象。③主张借助价值关联,理解人的主观意义在社会认识上的重要作用,在社会认识上要求对社会事实和价值判断、理论和实践做出分别处理,因而具有相对主义倾向。


社会化的方法与途径:(1)家庭教育。家庭在社会结构中是一个独特的社会化场所。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而在童年期家庭担负着主要的社会化责任。家庭中的亲情关系,言传身教,从语言、情感、角色、技能、经验与规范等各个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从出生时起,就在具有各族、阶级、宗教、地区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了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都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2)学校教育。学校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向人们(尤其是儿童和青年)系统传授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知识与技能的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以后,学校的影响逐渐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途径。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学校使儿童学会许多新的知识。学校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取得社会成就的愿望,为学生提供与更多的同伴以及成年人相处的经验与机会,使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够更加自如地迎接各种挑战。学校还有独特的地位、角色、亚文化、价值标准、传统,甚至仪式或礼节。学校里的主属关系很明显,校长或主任有权决定学校里的大事,学生要听教师的话,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尊重权威、遵守秩序的观念。(3)社会群体内部影响。社会群体可能是同辈群体,也可能是阶级集团或一定的社区、工作单位。同辈人中的同学、同乡具有许多相同的思想感情与语言习惯,要相互交往中容易彼此交流社会知识与处世经验等。在阶级社会中,人们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有着不同的利益与要求,从而形成了迥然有别的价值标准、规范、心理、思想、习惯与气质。在社区内,人们通过一系列频繁的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习惯、心理。对许多人来说,工作是生活的主要内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工作单位中度过的,不同的工作单位以多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化。(4)大众传播工具。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录音、录像网络等迅速地向人们大量提供有关社会事件与社会变革的各种住处使人们开阔视野,看到一些自己无法亲身经历的情景,很快地学到各种知识与规范。

角色的类型
  1、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根据人们对一定社会角色的理想要求与担任该角色的人们的实际表现,可将社会角色分为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理想角色指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所要求的一套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是人们普遍认可的一种完美的行为模式;实际角色,也称实践角色,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人们由于受主客观诸多因素的影响,个人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角色总是与理想角色存在一定的差距。从主观方面说,个人在角色扮演过程可能受到对角色期待的理解程度、个人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道德修养、工作能力以及兴趣、好恶和特长的影响。从客观方面说,个人角色的表现还要受到社会环境、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和他人的有机配合等因素的影响。
  2、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是基于两种社会地位即 “基于出身的地位”和“基于业绩的地位”,从而产生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因素决定的角色。如性别、年龄、种族和亲族等,都是决定这种角色的重要因素。这些角色是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的。先赋角色的内容和比重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有不同的反映。社会越是落后,先赋角色的内容就越丰富,比重越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改革,先赋角色的内容和比重也日趋减少,特别是自从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一些原来属于先赋的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如职业、社会荣誉、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等都不再主要是由先天来决定,而主要是靠人们的后天努力来获得。
  3、自觉的角色与不自觉的角色
  这是从人们承担社会角色时的心理状态上所做的区分。所谓自觉的角色指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明确意识到了自己正担负着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因而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周围的观众;所谓不自觉的角色是指人们在承担某一角色时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充当这一角色,而只是按习惯性行为去做。
  4、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
  这是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程度上所做的区分.所谓规定性角色是指有比较严格和明确规定的角色,即对此种角色得权利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所谓开放性角色,是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角色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5、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
  根据社会角色追求的不同目标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是指以计算成本和讲求报酬为目的,较为重视实际利益的角色。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益;表现性角色指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社区从其内部的构成来看,有以下几个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1、地域。地域要素是社区区别于社会的首要因素。这里的地域不仅是关于一个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强调点就是地域范围的限制。
  2、人口。一定数量的人口是社区形成和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影响社区的重要方面。社区人口与社会人口不同,它以同质性为主形成该社区的人口特点。
  3、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社区承担着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功能,因而一整套校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4、特有的文化。由于社区历史传统、居民职业等的同质性,使得社区会形成特有的文化或习惯,是区别于其他社区的特征之一。
  5、 居民对所属社区在感情和心理上的认同感。也可称为地缘感。社区居民在感情或心理上具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
  社区与社会是相区别的。从社区定义的外延上看,社区可以看作是地域社会,它是作为社会的一个部分而存在的,但从社区定义的内涵上看,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虽然纷繁复杂,但并不强调"共同",而社区则十分强调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或共同的社区意识。其次,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而社区则强调地域。再次,社区中的各种关系比社会的关系更为亲密。最后,从功能上看,社区的功能与社会相比,具有更为明确和专门化的特征,而社会的功能要比社区复杂得多,具有复合性的特征。



社会--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它有以下基本特征:群体性、制度规范性、系统性、能动性。
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相对。认为所谓社会不过是一个名称而已,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社会。个人是实际存在的,社会则是各个个人的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而认识社会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相对。认为社会并不仅仅是一个名称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转型社会--是指社会结构处在转变过程中的社会状态。人类社会时刻都处在变动之中,但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则是指社会进入了一种变动态势显著的"质变时期"。由于社会结构的转变是一个复杂和历时的过程,因此在经历转变过程中的社会会呈现出一种与"稳定"时期所不同的特殊的状态,具备一系列相应的特征。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的社会变迁与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有其具体的内容与特征,但转型社会仍有一般意义上的共性,其基本特征是从物质生产到精神生活、从制度结构到价值观念与标准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新旧并存、新旧交替,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社会问题异常增多,社会整合度降低、社会失范现象加重,同时转型社会也是一个最为呈现活跃状态和最具创造活力的社会。

社会化--有广义的社会化与狭义的社会化之分。狭义的社会化指社会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规范,从而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的意识与实践,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社会教化过程,亦即早期社会化或未成年人社会化;广义的社会化指继早期社会化以后的成人社会化,成年人一方面需要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扮演新角色,因此社会化对个体而言就成为一个终其一生的过程。
再社会化--对在早期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中未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人,通过强制或补偿教育的方式进行再教化的过程。目的是改变这些人已经形成的那种反文化的人格,使他们接受社会规定的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规范、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传统意义上说,再社会化仅指对有离轨行为者的改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亦将补偿教育与对长期失业者的训练视为再社会化的内容。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有成为物质文化、认知文化和规范文化;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
文化堕距--也叫文化滞后。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首先使用这一概念,用于指称物质文化和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在变迁速度上所发生的时差。一般地说,物质技术方面的变化发生在前,非物质的适应性文化变化于后。
文化震惊--也叫文化休克。它描述这样一种现象: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语言符号、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不同,因而对另一文化的环境感到陌生,难以做出判断和反应,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焦虑、茫然的心态,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压力及不适应。

文化的功能——文化有规范、控制、整合、改造等作用,具体说:第一,文化是社会区别的标志;第二,文化影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第三,文化是社会互动的基础;第四,文化塑造人格。
社会地位--人们在社会关系网中所处的位置。每个人都在一定社会中结成多种社会关系,都可能获得多种社会地位。
社会角色--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向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是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人们行为的期待,也是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根据人们获得角色的方式,可将社会角色分为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先赋角色,是由遗传、血缘等先天因素决定的角色。如性别、年龄、种族和亲族等。自致角色,又称成就角色,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的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虽然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但必要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外在因素。自致角色与先赋角色的范围和数量往往是相互消长的。自致角色的大量涌现,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反映。
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影响性的行为方式和过程。

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也叫首属群体、直接群体或基本群体,指成员之间相互了解熟悉,因而以感性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亦即狭义的社会群体)。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所属群体即个人在事实上所归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则是个人在心理上所归属的群体。

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所属群体即个人在事实上所归属的群体,参照群体则是个人在心理上所归属的群体。

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是指各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它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流动则是相对于自由流动而言的,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会在影响人口分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变迁--泛指发生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的不同层面的现象变化,尤其指发生在社会结构方面的重大变化。
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整体社会变迁。

城市化--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农业人口变非农人口,城市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形式对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替代与渗透的过程。

社会群体的特征:⑴、较稳定的社会关系,⑵、较持久的社会交往,⑶、较一致的活动目标,⑷、较明显的共同活动,⑸、较明确的行为规范

婚姻--男女两性依据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所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
家庭--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它包含正式的结构和非正式的结构。正式的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职位、部门之间正式确定的,比较稳定的相互关系形式;非正式结构则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具有灵活性的关系模式。两种结构一般都共同地存在于社会组织之中。

自由流动与结构性流动--自由流动是指各别发生的流动,是由个人原因造成的地位、职业的变化或地区的移动,它不会对社会结构和人口的分布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流动则是相对于自由流动而言的,凡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突变、由于某项社会发明与创造而引起的相当多的人的流动,包括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流动,都是结构性流动。结构性流动会在影响人口分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社会化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谈人的社会化的意义。(1)从个人角度来看,首先社会化是个人得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独立生存的必要前提。因为,人需要社会化,学习社会生活技能,了解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社会各种制度、习俗传统等行为规范,以获得社会成员的资格,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其次,继续社会化是个人适应社会变迁所必须的途径。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总是处于变迁之中,这种社会变迁会造成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使人们无所适从,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紧张,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需要继续社会化,以便于重新适应变化和发展了的社会。(2)从社会角度来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运行及人类文化不断延续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为,没有经过社会化的人也就没有社会,社会就不能维持其正常的运行;如果没有社会化,社会及其文化就不能保持一致性,共同的社会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没有社会化,社会文化就不能世代延续和发展下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新的一代总是从上一代人那里接受社会文化。


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个性是个体的基本精神面貌,自我是个性的核心内容,它们是社会化的产物,对个体的社会活动起着决定作用。经过社会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个性和自我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只有符合社会价值标准,个体才能顺利进入社会,其行为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遵循社会价值规范,培养完美的自我观念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第二,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未经社会化的生物意义上的个体,通过社会化掌握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将社会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内化,形成符合社会文化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成为承接社会文化和延续社会文化的一个载体;第三,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角色,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特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个体要承担和胜任某一社会角色,就必须学习一定的基本生活技能和某些专业技能,并在学习和掌握的过程中培养对角色的理解。

角色扮演包括三个阶段:对角色的期望,即角色扮演者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要求和期望;对角色的领悟,即角色扮演者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实践,即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要实现对角色的扮演,角色扮演者必需首先具备布景和道具,布景和道具不仅是角色扮演必需的物质条件,而且是角色的标志,证明了角色的有效性。很好地设计布景和道具是成功扮演角色是重要条件;其次角色扮演者需要适当的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衣着和仪表是人们识别和承认角色的外在标志,言谈举止是角色内在品质的体现,是人们识别角色的主要依据。因而,适当的衣着、仪表和言谈举止是成功扮演角色的重要内容。最后需要台前台后的区别表演与社会角色表现上的配合。台前表演是表演者正式展示给观众的内容,是有序的、得体的,而台后表演则是台前表演的准备,是不愿让观众看见的内容,所以在角色扮演中,一般应防止观众到台后来。另外,一个社会角色的成功扮演还需其他社会角色的积极配合。

组织中的非正式结构:非正式结构是指未经明确规定而从组织成员的活动及相互作用中自发产生的关系形式。非正式结构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成员对于情感的需求,而在互动中结成正式结构之外的具有共同兴趣、爱好和利益的利益群体。这种在组织正式结构中的非正式的利益群体,一方面能够使组织成员获得认同和情绪上的支持,在工作中得到帮助,从而使成员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使在结构上缺乏一定灵活性的正式组织应付外界环境的突变。但另一方面,当非正式结构的利益和目标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或发生冲突时,非正式结构会有碍组织的正常运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兰大13春《社会学概论》答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