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发表于 2013-8-15 10:54:31

大工2013年9月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模拟试卷A答案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9月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试
模 拟 试 卷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A)
☆ 注意事项: 1、本考卷满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所有试题必须答到试卷答题纸上,答到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试卷答题纸一并交回。
学习中心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
A.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6、展线是为了(   )。
A.克服高差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D.跨河
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A.竣工阶段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D.养护阶段
8、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的切线总长Th为150.5m,则直缓(ZH)点桩号为(   )。 A.K1+350.5B.K1+149.5 C.K1+450.5D.K1+249.5

9、设竖曲线半径和外距分别为R和E,二者单位均为m,则坡度角ω与R、E关系为(   )。
A.R=E/8ω2B.R=8E/ω2 C.R=4Eω2D.R=8Eω2
10、竖曲线最小长度是以汽车按设计车速行驶时间T来计算的,其中T为(   )。
.6sB.0.5s C.3sD.1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技术上复杂而又缺乏经验的建设项目,必要时采用三阶段设计,即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汽车在加减速度行驶时,存在_______阻力,在水平路段上行驶时不存在_______阻力。
3、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矢量和称为_______。
4、停车视距可分解为__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研究。
5、计价土石方数量=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是什么?分别有何作用?
2、在什么情况下可不设缓和曲线?
3、平、纵线形组合的一般设计原则是什么?
4、土石方调配方法一般有哪几种?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有何优点?
5、丘陵区路线有哪几种布线方式?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0+450,高程为66.770m,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m,试进行:(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m(取百米的整数倍数)?(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的起止点桩号。
2、某三级公路,路面宽7.0m,土路肩宽0.75m,路拱坡度iG=2%,路肩坡度ij=3%,一弯道平曲线长L=151m缓和曲线长ls=50m,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为4%,平曲线起点(ZH)桩号为K4+800,试计算K4+810,K4+840,K4+860点处的路基边缘高程与设计高之差。(注:绕行车道中线旋转时最大超高渐变率为1/150,本题按绕行车道中线旋转计算)。
机密★启用前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3年9月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试 模拟试卷答案
考试形式:闭卷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D   3.C   4.D   5.B   6.A   7.C   8.B   9.B   10.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2.惯性、坡度
   3.合成坡度
   4.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5.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组成要素。我们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在平原区,直线作为主要线形是适宜的,它具有汽车在行驶中视觉最好,距离最短,运营经济,行车舒适,线形容易选定等特点,但过长的直线又容易引起驾驶员的单调疲劳,超速行驶,对跟车距离估计不足而导致交通事故。圆曲线是平面线形主要要素之一,采用平缓而适当的圆曲线即可引起驾驶员的注意又可以美化线形。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在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为缓和汽车的行驶,符合汽车行驶轨迹,采用曲率不断变化的缓和曲线是较为合理的。
2答:《规范》规定,在下列情况下可不设缓和曲线: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时。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径相连接处,应设置缓和曲线,但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以不设缓和曲线。小圆半径大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半径时。小圆半径大于复合曲线中小圆临界曲线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①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缓和曲线长度的回旋线时,其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②设计速度≥80km/h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1.5。③设计速度<80 km/h时,大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小于2。四级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向衔接。
3答:平、纵线形组合的一般设计原则:在视觉上能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线的连续性。任何使驾驶员感到迷惑和判断失误的线形都有可能导致操作的失误,最终导致交通事故。保持平、纵线形的技术指标大小均衡。它不仅影响线形的平顺性,而且与工程费用密切相关,任何单一提高某方面的技术指标都是毫无意义的。为保证路面排水和行车安全,必须选择适合的合成坡度。注意和周围环境的配合,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和紧张程度。特别是在路堑地段,要注意路堑边坡的美化设计。
4答: 土石方调配方法有多种,如累积曲线法、调配图法及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等,目前生产上多采用土石方计算表调配法,该法不需绘制累积曲线与调配图,直接可在土石方表上进行调配,其优点是方法简捷,调配清晰,精度符合要求。
5答:丘陵区路线的布线方式。依据不同的地带类型,一般有如下三种布线方式:(1)平坦地带一走直线(2)斜坡地带—走匀坡线(3)起伏地带—走直连线与匀坡线中间。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解:         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
外距
由 ,和 ,可以得到:

根据题意可以得到
计算竖曲线起始点桩号:


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竖曲线起点桩号为:
2.解:                  <
∴ 可以作为超高过渡段
ZH=K4+800,HY=K4+850,YH= K5+901
∴K4+860位于圆曲线上,K4+810和K4+840位于缓和曲线上
K4+860:h860=0.75 (3%-2%)+(0.75+3.50) (2%+4%)=0.2625(m)
K4+810:x810=4810-4800=10(m),h810= =0.0525(m)
K4+840:x840=4840-4800=40(m),h840= =0.21(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工2013年9月份《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模拟试卷A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