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3春《民间文学概论》谚语、谜语、歇后语
北语13春《民间文学概论》谚语、谜语、歇后语--------------------------------------------------------------------------------
题型: 单项选择题
1、有很多歇后语以贬低、讽刺别人为内容基调,这种歇后语往往有很强的幽默效果。通过贬低、讽刺别人来逗笑的方式在幽默构成原理上属于下列( )类型。
A、岔断型幽默 B、乖讹式幽默
C、情感释放型幽默 D、干涉型幽默
答案: C
分析: 回答该题需要了解各种幽默方式的原理及其在歇后语中是怎样体现的。
A选项:岔断型幽默指人们说话时语义逻辑的发展线索突然中断,并且出现一种与原来的预期有关但是又差异很大的意外话语,那么猛然扑空又忽有所得的心理期待就在一瞬间转化为笑。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主要体现在其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就是语义的岔断,后一部分出语奇巧造成幽默。故贬低、讽刺别人来逗笑的方式不属于岔断型幽默。
B选项:乖讹式幽默指人们突然发现所联想到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与某种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乖讹感,这种乖讹感出乎意料、令人惊奇,这种感受瞬间无以化解,就转化为笑。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式幽默。故贬低、讽刺别人来逗笑的方式不属于乖讹式幽默。
C选项:在某种条件下,平素郁积的情感忽然得到巧妙的释放,是产生幽默的一个重要途径,这就是情感释放型幽默。通过贬低、嘲笑别人来制造笑料,是情感释放型幽默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幽默构造原理在于,在贬低、嘲笑别人时,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这种荣耀感、优越感来得如此突然和意外,而且与自己的平时经验相矛盾,因为在平时,人们多以为自己是很平常的人,这时突然发现别人是如此之蠢、如此之不完美、如此之鄙俗、低贱、软弱等,就在瞬间发现了自己的优越,而喜气洋溢心间,这种突然的放松和喜悦就转化为笑。故贬低、讽刺别人来逗笑的方式属于情感释放型幽默。为正确选项。
D选项: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两个意思相互干涉而具幽默之效。另外,谐音歇后语又多了一层谐音双关性干涉关系,有更强的幽默效果。故贬低、讽刺别人来逗笑的方式不属于干涉型幽默。
题目2
--------------------------------------------------------------------------------
题型: 多项选择题
2、谚语最为简明的分类,是根据其内容,将它分为三大类,这三大类包括( )。
A、普通话谚语 B、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
C、地方谚语 D、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
E、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
答案: BDE
分析: 该题考察对谚语分类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的要求是找出从内容角度进行的分类,审查各选项,可知AC选项是从地域角度来划分的,肯定是不正确选项。BDE选项是从内容角度划分的类别,说法也准确合理,故为正确选项。
题目3
--------------------------------------------------------------------------------
题型: 名词解释
3、谜语
答案: 谜语是由谜面与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它的特点是对事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比喻、拟人、谐音等修辞手法去暗示,让人根据暗示提供的线索,开动脑筋猜出这个事物。根据谜底所指向的对象,可将谜语分为三类:物谜,就是以固体形象的事物为谜底的谜语;事谜,是以人的行为、动物的活动或运动中的自然现象为谜底的谜语;字谜,就是以汉字为谜底的谜语。
分析: 谜语,一般人对它都比较熟悉,但要说出它的特点和构造来,就不容易做到,所以对它的解释要有一定的专业性。首先对它做一个基本界定,指出它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不仅有知识性,还有趣味性;它是一种韵文作品,就是指出它是一种文学创作。然后指出它的特点,也就是它利用修辞手法来艺术地表达的方式。再进一步说明它的三种类别。这就使人对谜语有了一个较深入的了解。
题目4
--------------------------------------------------------------------------------
题型: 名词解释
4、谐音歇后语
答案: 是歇后语里较特殊的一类,就是后一部分在意思上能解释前一部分,同时利用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作者的真意,如“河里摸不着鱼——抓虾(瞎)”“上鞋不用锥子——针(真)好”。
分析: 由于该名词是歇后语下面的一个类别名,解释起来不需较多文字,主要指出它怎样用语音手段来构成。因说明文字简略,再举例加以补充。
题目5
--------------------------------------------------------------------------------
题型: 简答题
5、举例说明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方式。
答案: 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干涉型幽默也是出于经验与现实相矛盾而构成的一种幽默方式。
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方式,主要体现在歇后语的目的语以双关的形式构成语言幽默,就是同一组语言形式,表达两套本来互不相干的意思,由于两套意思相联系的方式富于奇巧性而引人发笑。它是干涉型幽默的一种。歇后语的目的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比如“三九天穿裤头——抖起来了”,表面上是讲寒冷的三九天冻得穿裤头的人发抖,实际上却是指人家穿带阔气或派头十足,两个意思本来毫无联系,这里就靠“抖”字的多义性给扭结在一起,两个意思相互干涉而具幽默之效。这是一种语义双关。另一种双关类型是谐音双关:如“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屁股后面挂暖瓶——有一定(腚)的水平”“腿肚子绑暖壶——水平(瓶)比较(脚)高”。谐音歇后语因为比喻意歇后语多了一层谐音关系,也就是多了一层双关结构,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
分析: 干涉型幽默是歇后语幽默的一种主要构成方式之一。首先说明什么是干涉型幽默,然后说明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主要体现在目的语部分。所有歇后语的目的语都是双关的,就是它既要照顾前一部分的意思,又要表达另一层真意。而谐音歇后语又多了一层语音双关。因为该题理论性较强,通过举例来说明是比较有效的方式。
题目6
--------------------------------------------------------------------------------
题型: 简答题
6、论述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
答案: 歇后语最显著的语体风格就是幽默诙谐,引人发笑。歇后语幽默效果的构成方式主要有四种:岔断型幽默、乖讹型幽默、情感释放型幽默、干涉型幽默。
第一,岔断型幽默。指歇后语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有一个间歇或停顿,造成语意的岔断,并在后一部分出语奇巧而构成幽默。歇后语的引语部分较短,并不能形成一般连续话语所带有的较显著的语义逻辑流向,也不能将某一个意思进行充分的铺垫,但是歇后语的“歇”的结构多少弥补了这一不足。一般在说完引语部分后有一个短暂的停顿,在停顿时,交际中的听者头脑不会毫无想法,一般会顺着说者的前一句话延伸其思路,或者像猜谜一样作出某种猜测,不管怎样,都会形成某种期待。这时,谜底突然揭出,目的语说出来了,通常这目的语都与引语有巧妙的关联,又出乎听者的期待,这时,听者就会噗哧而笑。歇后语的间歇使人思索、猜测和期待,其目的语越是出人意外,越是新奇巧妙,就越引人发笑。
人的心理期待突然扑空,转而发笑,这是幽默构成的基本原理之一。在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在理解了说话人的意思时,也暂时进入了说话人的思路,并自然地对说话人下一步要说的话有一种判断或预期,这就是语言交际情境的逻辑线索。如果这一语义逻辑的发展线索突然中断,并且出现一种与原来的预期有关但是又差异很大的意外话语,那么猛然扑空又忽有所得的心理期待就在一瞬间转化为笑。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就是心理之期望的突然扑空造成的。歇后语两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都有一定的奇巧性、含蓄性。正因如此,人们才不容易想到。歇后语后一部分的意外效果,多是由于前一部分所讲的事物都有多方面的特征,而后一部分的内容并不顺着前面的逻辑顺序讲,而是着眼于其某一方面的特征来说,这些特征都是隐含的,不加提示和略作考虑,一般想不到,目的语突然点出,两部分之间的意思有跳跃性,就有程度不等的意外效果。而目的语并不是直露地说出这一特征,而是针对某一隐含的特征、从一个别致的角度加以点拨,引发听者的短暂思考,瞬间会悟,智慧之光一闪而过,就有了源于机智的笑。
第二,乖讹型幽默。指歇后语引语部分的奇异构想往往违背常理,使经验与语言事实发生冲突,造成乖讹型幽默。违背常理的事情通常是滑稽可笑的。由经验与现实的矛盾冲突造成幽默,是幽默构成的重要原理之一。乖讹型幽默就是这种原理的一种体现方式。当人们突然发现,他所联想到或听到的一件事情与某种观念之间缺乏一致性,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乖讹感,这种乖讹感出乎意料、令人惊奇,这种感受瞬间无以化解,就转化为笑。有很大一部分的歇后语,其引语的内容属于奇思异想,提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千奇百怪的事,如“板凳上玩麻将——扒拉不开”“半夜下饭馆——有什么就端什么吧”“饿汉抱住了胖刺猬——抱着扎手,扔了舍不得”这些歇后语的引语内容,都是违背人们的生活事理或逻辑常识的,是滑稽可笑的,单单说出这些引语就能造成一定的幽默效果。所以,引语内容属于奇思异想的歇后语,其幽默效果也更强些。其幻想色彩越强,构想越奇特,就越可笑。
第三,干涉型幽默。所谓干涉型幽默,就是以某种巧妙的方式,将两个在人们的经验里本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二者相互干涉,造成违背人们日常经验的矛盾感和错讹感,并有一种因联系方式的奇巧而造成的谐趣美,从而引人发笑。干涉型幽默也是经验与现实相矛盾而构成的一种幽默方式。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是注解语以双关的形式构成的。同一组语言形式,表达两套本来互不相干的意思,由于两套意思相联系的方式富于奇巧性而引人发笑。注解语在字面上是呼应引语部分的意思的,实际上却另有所指,两个意思相互干涉而具幽默之效。比如“三九天穿裤头——抖起来了”,表面上是讲寒冷的三九天冻得穿裤头的人发抖,实际上却是指人家穿带阔气或派头十足,两个意思本来毫无联系,这里就靠“抖”字的多义性给扭结在一起,两个意思相互干涉而具幽默之效。
以上是语义双关造成的干涉型幽默,另一种干涉型幽默是谐音双关造成的。谐音歇后语因多了一层谐音双关性干涉关系,而更为含蓄、巧妙,其幽默效果也就更强,如“飞机后面挂口袋——装疯(风)”“屁股后面挂暖瓶——有一定(腚)的水平”“腿肚子绑暖壶——水平(瓶)比较(脚)高”。
第四,情感释放型幽默。指很多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和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使人们平时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从而使人发笑。通过压抑的情感巧妙释放形成幽默,这是一个重要的幽默构成原理。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受严格的纪律约束,但是仍然要受特定群体内的道德、礼仪等各方面规范的约束。这些规范使社会稳定而有序地运行,但是也使人们的一些出乎自然的欲望、情感受到压抑。在某种条件下,平素郁积的情感忽然得到巧妙的释放,是产生幽默的一个重要途径。歇后语就充分运用这一原理在造成幽默效果。
情感郁积的释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贬低、嘲笑别人,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而发笑。这种荣耀感、优越感来得如此突然和意外,而且与自己的平时经验相矛盾,因为在平时,人们多以为自己是很平常的人,这时突然发现别人是如此之蠢、如此之不完美、如此之鄙俗、低贱、软弱等,就在瞬间发现了自己的优越,而喜气洋溢心间,这种突然的放松和喜悦就转化为笑。歇后语很少以表达崇敬、颂扬的情感为内容的,而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比比皆是。就以人物形象为话题的歇后语来说,在知名度相仿的人物中,越是缺点多的,讲到他的歇后语体越多;而缺点很少的英雄人物、崇高形象,则较少出现在歇后语里。讲述别人弱点的歇后语有几种情况:其一,讲述别人品质、性格、能力、见识、习惯等方面的弱点的。其二,以人生理上的缺点、残疾为题材的。这方面的歇后语很多,甚至在单个品种的歇后语数量上远远超过了其它素材的歇后语。其三,将人比作动物,以贬低、嘲弄别人。以动物为素材的歇后语是很多的,而且这些歇后语一般都用于评说人。把人比作动物,往往带有贬低、嘲弄的意味。二是通过解放某种禁忌,突然获得解禁的快感而发笑。解放禁忌,格调粗俗的歇后语,受道德观念和礼仪规范的限制,一些不文雅的话在许多场合是不能说的,而在可以放松地开玩笑的场合,说起一些粗俗的歇后语就是人被压抑的欲望得到发泄而感到快意,在郑重的场合需要避讳的一些身体部位、生理现象等就无所顾忌地出现在歇后语中,造成因禁忌情感的突然释放而开怀大笑的效果。这种格调粗俗的歇后语也有较大的数量。
分析: 该题考察对歇后语幽默特色的理论认识。就是不仅知道歇后语有很好的“搞笑”效果,而且能够讲出它有哪些搞笑的方式,是怎样引人发笑的。回答该问题,需要熟悉相关的幽默原理,并能用它来分析歇后语的情况。答案从四个方面来讲述歇后语的幽默构成方式。
第一,岔断型幽默。首先谈什么是歇后语的岔断型幽默,是怎样构成的。然后讲岔断型幽默为什么引人发笑,指出它是基于“心理期望之突然扑空”的幽默原理。再进一步解释歇后语以岔断和出人意料的方式制造幽默效果的艺术。第二,乖讹型幽默。首先说明什么是歇后语的乖讹式幽默。然后指出乖讹型幽默所依据的原理,举例说明歇后语怎样造成乖讹感,并进而引人发笑。第三,首先解释什么是干涉型幽默,然后说明歇后语的干涉型幽默是怎样构成的。这里要说明歇后语是以双关的形式造成干涉关系,这是由于干涉关系还有其他形式,双关只是其中一种形式。再举例说明歇后语的双关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所有歇后语都具备的语义双关,另一种是谐音歇后语所具备的谐音双关。第四,情感释放型幽默。首先指出什么是歇后语的情感释放型幽默,为什么情感释放能使人发笑。然后分两个方面阐释歇后语的情感释放型幽默。一个方面是贬低、嘲笑别人的歇后语是怎样引人发笑的,并说明贬低别人的几种情形;另一个方面是解放禁忌的歇后语,也就是那些“格调粗俗”的歇后语,说明它们为什么引人发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