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3秋《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答案
福师13秋《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所谓( )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满分:2分
2.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A. MV=P/T
B. M/V=PT
C. M/V=P/T
D. MV=PT
满分:2分
3.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的职能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满分:2分
4.货币需求,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阶层愿以( )持有财产的需要。
A. 金币形式
B. 银元形式
C. 货币形式
D. 信用形式
满分:2分
5.我国的货币制度中实行的是( )中央银行体制。
A. 一元
B. 二元
C. 多元
D. 无
满分:2分
6.( )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主要是指当财政发生收不抵支时即财政亦字时,往往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的方式进行弥补。
A. 货币需求
B. 企业行为
C. 居民行为
D. 财政行为
满分:2分
7.在西方国家,( )以机构数量多、业务渗透面广和资产总额比重大而成为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和中坚,它是最早出现的现代银行机构。
A. 中央银行
B. 商业银行
C. 专业银行
D. 非银行金融机构
满分:2分
8.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 )。
A. 中国银行
B. 中国人民银行
C. 中国工商银行
D. 政府财政部
满分:2分
9.中央银行是以( )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A. 不以盈利
B. 盈利
C. 现金流
D. 管辖范围
满分:2分
10.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它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
A. 一般商品
B. 特殊商品
C. 交易商品
D. 商品
满分:2分
11.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同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例。
A. 利息额
B. 贷款额
C. 总额
D. 利息率
满分:2分
12.( )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满分:2分
13.( )货币供给,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所需提供的货币量。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满分:2分
14.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由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 )。
A. 特殊价值形式
B. 货币形式
C. 缩小价值形式
D. 复杂价值形式
满分:2分
15.( )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短期融通资金的基准利率。
A. 商业银行存贷利率
B. 拆借利率
C. 中央银行再贴现率
D. 国债利率
满分:2分
16.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中。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A. M=P/TV
B. M=PT/V
C. M/V=P/T
D. MV/T=P
满分:2分
17.( )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人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
A. 经济增长效应
B. 强制储蓄效应
C.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D. 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满分:2分
18.商业票据、银行票据、支票、信用证和旅行支票等属于( )。
A. 短期信用工具
B. 中期信用工具
C. 长期信用工具
D. 不定期信用工具
满分:2分
19.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难以由货币当局直接控制,而主要决定于整个金融体系,包括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共同活动。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满分:2分
20.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 )的发展和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
A. 信用制度
B. 银行制度
C. 存款制度
D. 贷款制度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商业银行在金融机构中业务量最大,经营范围非常广泛,但其主要业务可分为( )。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2.测算货币的供给量的主要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
A. 运用乘数原理测算货币供给量
B. 系数控制法
C. 需求测算法
D. 直接估算法
满分:2分
3.金融创新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它主要具有以下( )特征。
A. 效率性
B. 流动性
C. 风险性
D. 虚拟性
满分:2分
4.利率的一般经济功能包括( )和控制功能。
A. 中介功能
B. 分配导向功能
C. 调节功能
D. 动力功能
满分:2分
5.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与西方国家金融机构相比较相同点表现在( )。
A. 都设立有中央银行及中央金融监管机构
B. 金融机构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C. 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比较庞杂
D. 金融机构的设置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金融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调整的
满分:2分
6.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
A. 简单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满分:2分
7.西方国家中央银行的制度形式有( )。
A. 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度
B. 二元的中央银行制度
C. 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D. 准中央银行制度
满分:2分
8.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 )。
A. 发行的银行
B. 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
C. 银行的银行
D. 政府的银行
满分:2分
9.金银复本位制是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
A. 跛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
C. 单本位制
D. 平行本位制
满分:2分
10.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包括(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集团银行制
D. 连锁银行制
满分:2分
1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 )。
A. 确定本文货币金属和货币单位
B.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C. 确定纸币发行和流通程序
D. 规定金准备制度和外汇准备制度
满分:2分
12.由于各国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显著差异,各国金融监管有( )多种不同模式。
A. 双线多头金融监督体制
B. 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C. 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D. 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满分:2分
13.通货紧缩和反通货膨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 水平不同
B. 出发点不同
C. 程度不同
D. 物价变化不同
满分:2分
14.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
A. 存在形式不同
B. 运动过程不同
C. 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D. 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
满分:2分
15.中央银行的权力结构包括( )几个方面。
A. 决策
B. 盈利
C. 执行
D. 监督
满分:2分
16.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包括( )。
A. 稳定币值
B. 充分就业
C. 经济增长
D. 平衡国际收支
满分:2分
17.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几种( )。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 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D. 结构性和预期性的通货膨胀
满分:2分
18.我国从1993年底开始先后建立了( )几家政策性银行。
A. 国家开放银行
B. 中国投资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满分:2分
19.金融工具一般具有( )等几个基本特征。
A. 有偿还期限
B. 流动性
C. 风险性
D. 收益性
满分:2分
20.利率发挥作用时可能会受到如( )的限制。
A. 利率管制
B. 授信限量
C. 市场开放程度
D. 利率弹性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收入紧缩政策是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政策调节手段,也是迄今为止在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中运用得最多、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通货膨胀指商品和劳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下降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货币需求量也就是货币存量,指在特定时期内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和存款货币。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在禁止金银流通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首先投放出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金融商品创新主要指银行经营者根据一定时期的经营环境所造成的机会挖掘出新的市场。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货币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不仅取决于货币政策本身的松和紧,而且与其传导机制的建立也有密切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金币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我国的货币体制中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福师13秋《货币银行学》在线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在商品交换中,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实现商品的价值时执行( )的职能
A. 贮藏手段
B. 价值尺度
C. 流通手段
D. 支付手段
满分:2分
2.( )是商业银行将其形成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3.我国的货币制度中实行的是( )中央银行体制。
A. 一元
B. 二元
C. 多元
D. 无
满分:2分
4.( )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
A.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B.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C. 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D. 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满分:2分
5.中央银行是以( )为目的,统管全国金融机构的半官方组织。
A. 不以盈利
B. 盈利
C. 现金流
D. 管辖范围
满分:2分
6.货币供给的( ),是指货币供给量不受任何经济因素的制约和中央银行以外的经济部门左右,由中央银行根据政府的金融政策和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而供应货币。
A. 主观性
B. 客观性
C. 外生性
D. 内生性
满分:2分
7.( )对货币供给的决定,主要是指当财政发生收不抵支时即财政亦字时,往往通过向银行借款或向银行透支的方式进行弥补。
A. 货币需求
B. 企业行为
C. 居民行为
D. 财政行为
满分:2分
8.利息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 )同贷出资本额(本金)的比例。
A. 利息额
B. 贷款额
C. 总额
D. 利息率
满分:2分
9.美国经济学家费雪在1911年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 ),式中,M表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A. MV=P/T
B. M/V=PT
C. M/V=P/T
D. MV=PT
满分:2分
10.( )是厂商在进行商品销售时,以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
A. 银行信用
B. 国家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商业信用
满分:2分
11.所谓( )货币需求是指一个社会或一个经济部门在不考虑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需要量,一般用Md表示。
A. 实际
B. 名义
C. 主观
D. 客观
满分:2分
12.( )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的身份代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
A. 负债业务
B. 资产业务
C. 中间业务
D. 合作业务
满分:2分
13.实施适度( )的货币政策和实施适度( )的财政政策可以治理通货紧缩。
A. 宽松、紧缩
B. 宽松、宽松
C. 紧缩、紧缩
D. 紧缩、宽松
满分:2分
14.( )是指通货膨胀发生时人们的实际收人和实际占有财富的价值会发生不同变化。
A. 经济增长效应
B. 强制储蓄效应
C. 收入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效应
D. 资源配置扭曲效应
满分:2分
15.但从经济意义上看,信用含义就转化和延伸为以( )为特征的经济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
A. 交易
B. 借贷
C. 偿还
D. 交换
满分:2分
16.( )又称综合性银行制,是指商业银行在业务领域内没有什么限制,它可以经营所有的金融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A. 银行分业制
B. 全能银行制
C. 连锁银行制
D. 集团银行制
满分:2分
17.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体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中。式中,M代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 P代表商品价格水平,T代表流通中的商品数量,V代表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A. M=P/TV
B. M=PT/V
C. M/V=P/T
D. MV/T=P
满分:2分
18.( )是指中央银行从制定政策到采取行动所需要的时间
A. 外部时滞
B. 内部时滞
C. 操作时滞
D. 市场时滞
满分:2分
19.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由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到( )。
A. 特殊价值形式
B. 货币形式
C. 缩小价值形式
D. 复杂价值形式
满分:2分
20.存款货币创造的主要条件是( )的发展和非现金结算的广泛运用。
A. 信用制度
B. 银行制度
C. 存款制度
D. 贷款制度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
1.我国从1993年底开始先后建立了( )几家政策性银行。
A. 国家开放银行
B. 中国投资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进出口银行
满分:2分
2.凯恩斯将货币需求的动机划分为( )。
A. 交易动机
B. 消费动机
C. 预防动机
D. 投机动机
满分:2分
3.中央银行的清算业务大体可分为( )。
A. 办理票据集中交换,主办票据交换所
B. 办理交换差额的集中清算,通过各行在中央银行开设的账户划拨
C. 办理异地资金转移,提供全国性的资金清算职能
D. 办理国际货币清算,提供外汇结算
满分:2分
4.金融创新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它主要具有以下( )特征。
A. 效率性
B. 流动性
C. 风险性
D. 虚拟性
满分:2分
5.( )是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它们的统一就是货币。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满分:2分
6.货币和资金是有明显区别的,主要表现在( )。
A. 存在形式不同
B. 运动过程不同
C. 需要量的规律不同
D. 货币资金具有双重性
满分:2分
7.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 )类型。
A. 单一目标型
B. 双重目标型
C. 三重目标型
D. 四重目标型
满分:2分
8.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 )。
A. 简单价值形式
B. 一般价值形式
C. 扩大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满分:2分
9.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如下一些( )。
A. 发行的银行
B. 调节和控制宏观经济的银行
C. 银行的银行
D. 政府的银行
满分:2分
10.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货币政策目标而选取的操作对象,具有( )特征。
A. 可测性
B. 可控性
C. 相关性
D. 抗干扰性
满分:2分
11.利率的一般经济功能包括( )和控制功能。
A. 中介功能
B. 分配导向功能
C. 调节功能
D. 动力功能
满分:2分
12.按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状况可分为( )。
A. 增长型通货紧缩
B. 衰退型通货紧缩
C. 短期通货紧缩
D. 长期通货紧缩
满分:2分
13.金融工具一般具有( )等几个基本特征。
A. 有偿还期限
B. 流动性
C. 风险性
D. 收益性
满分:2分
14.货币形式的发展大体上经过了( )和电子货币等形式。
A. 实物货币
B. 金属货币
C. 代用货币
D. 信用货币
满分:2分
15.通货紧缩和反通货膨胀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 水平不同
B. 出发点不同
C. 程度不同
D. 物价变化不同
满分:2分
16.商业银行短期借款业务主要包括( )等。
A. 向中央银行借款
B. 银行同业拆借
C. 发行资本债券
D. 国际金融市场借款
满分:2分
17.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几种( )。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 供求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
D. 结构性和预期性的通货膨胀
满分:2分
18.金融创新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具体包括( )。
A. 金融体系效率提高
B. 金融工程兴起
C. 金融业的技术革命
D. 加速了资产证券化进程
满分:2分
19.由于各国地理条件和自然状况不同,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不同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显著差异,各国金融监管有( )多种不同模式。
A. 双线多头金融监督体制
B. 单线多头金融监管体制
C. 高度集中的金融监管体制
D. 跨国金融监管体制
满分:2分
20.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包括( )。
A. 再贷款和再贴现业务
B. 对政府的贷款
C. 金银、外汇储备业务
D. 证券买卖业务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10道试题,共20分。)
1.收入紧缩政策是各国对付通货膨胀的传统政策调节手段,也是迄今为止在抑制和治理通货膨胀中运用得最多、最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2.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3.金币本位制,亦称“生金本位制”,是国内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4.财政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在一定时期内利用某些工具作用于某个经济变量,从而实现某种特定经济目标的制度规定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5.我国的货币体制中包括货币发行、货币流通、外汇价格等都不是自发的而是有管理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6.金融是指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7.在禁止金银流通的情况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由银行首先投放出去的。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8.被动性金融创新,是在主动状态下,为追求最大的投资效益和取得更大发展所采取的开拓性、战略性措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9.当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10.金融创新,概括地说,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分
页:
[1]